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跨界商明 > 第105章 大招工匠

跨界商明 第105章 大招工匠

作者:飞翔的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47: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一场大捷后金陷入进退两难地步正常,因为拼不起命又不大好退步才如此。但大明这边几个御史十年寒窗白读了,削藉为民就是一撸到底连秀才也不是了。只是处理虽严,也是大明这时政治生态不正常的现实,靠一次严惩无法改变。

但这些对于穿越众影响不大,锦州应该能守住不出意料。那个木屋、示敌以弱、如何防御的办法与计划自有他们的研究人员从网上广征博收,再用兵棋推演的,应该而事实上也确实有用才是。

唯一担心孙承宗愿不愿意照着干及明军执行力如何,这时大捷虽只歼灭对方五六千人马,只占后金此次出战的百分之五左右正兵有些不理想,但辽东战略转变完成了也成功了,最多再给些火炮与再裁一些军队就可以了。

辽东战略改变一完成穿越众只是放下一个可能性不大的担心,对他们目前忙碌的程度毫无助力。实际上这时穿越众在越来越忙,比如辽东锦州的大捷只会增加他们的忙碌,因为新军势必会扩大编制。

而这时澳门、广州招聘的工匠之类陆续在到来,对他们的安置不可能全都放手让本时代的人负责。原因是这些工匠见识较多外,还有一些学的是欧洲人泊来品技艺或知识,如澳门就有铸炮厂,街头也有能打制燧发枪的铁匠。

另外如会欧洲的航海仪、单筒望远镜、钟表、饰品、修船、印刷、雕刻等等技艺的人,特别是华人工匠是不大可能找到的。

而传教士虽然天文、数学、历法、化学、航海、地理等等知识比大明人多懂一些,如果独自穿越极可能要求助他们,但穿越众却不需要,他们需要华人工匠暂时救急,中长期只能靠自己培养。

用高薪将各地工匠招聘来是穿越众的长期任务,那是因为他们不缺任何技术,可以开办无数技术领先的工厂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

只是大量工人很难办,正常古代男耕女织社会只有少数闲余劳动力也是就近城镇当工匠与学店员消化掉了,少数地少人多的地方外出干工匠或经商的人才多一些。

比如晋商徽商听起来这地方的人有生意头脑、地方富裕,实际上那是被逼无奈才外出的,至于成为富商也是人多了有一些脱颖而出罢了。

农耕社会工匠不多,农民不愿意背井离乡外边打工并非是中国人独有,整个农耕文明也一样如此,比如英国即将开始的039039羊吃人039039的影响就是一例。

英国的羊吃人并不是羊真吃了人,而是英国的发达靠纺织业与冶炼业。冶炼业不论,英国的纺织业与后来美国南方的棉纺不同是毛纺。市场为广大的殖民地不愁卖,利益高,很紧俏。

因为毛纺利益好又紧俏新工厂大量上马,这一来羊毛短缺就成了大问题,于是大批贵族与地主收回片土地养羊了。

养羊收益高、用工少、还没有催租的麻烦,所以这个改变对地主太合算了,可于佃户而言没地可种求被剥削不成会饿死的,也就是说养了羊会死人的。

还好这样的惨剧未曾发生,那不是地主发善心,而是毛纺厂与冶炼业需要大量的工人,佃农们被地主排除出被剥削队伍,进入了被资本家剥削的队伍。

而且是因为从广大殖民地获得的利益实在太大,普通英国人享受了其中的残茶剩饭日子也变得好过不少。当然这也是他们成为了工人后懂得了团结抗争,不断逼迫资本家让步的结果这且不论。

从这看太平年代穿越众欲在明末搞工业找工人会很困难的,而这时因土地兼并严重、贪官污吏压榨又狠,造成大批弃家而走的流民,这与穿越众搞工业搞建设倒是最有利的时期。

只是穿越众欲搞的工业远比英国的规模大与复杂,英国羊吃人开始已久,但他的工业主要是毛纺、冶炼、造船外,乃是自发的慢慢积累过程,而穿越众的工业发展是全面加有庞大的计划的。

为何有这区别那是穿越众知道需求在那里,知道满足这些需求的生产技术还是远高于这个时代n多代差的那种。有这个技术穿越众生产的产品价廉物美岂能销不出去只要价廉物美甚至是没有需求也能创造需求的。

比如鸦片战争为何要打,那是中国人出口的商品英国人需要,他们生产的没什么能在中国销售,但大量进口中国商品银子不够用,于是歪门邪道卖鸦片也算是成功开创了新的需求,只是这需求不正常,如果他们早一点如美国人卖火油给中国人点灯那就是正当的替代与开拓需求了。

可那是不可能的事,主要是英国人不了解中国人的需求而不是没有石油,当时是没有那个炼油技术,也没有那个运用。

有石油却不知道运用就如抱着饭碗饿死,不过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但这样的错误或错失于穿越众而言不可能会犯或错失,因为技术有也知道需求在那里。

如将工业产品的钟表、镜子、肥皂、灯具,甚至是钢铁、纺织品卖到欧洲就是一个巨大而且很长时间都无法足够产量的大市场。

大明这里奢侈品及中档的消费品如香皂、香水、牙刷之类市场不小,普通的肥皂及中成药也是刚需。最主要是为大明农民价廉物美的农具可以增产粮食。

如纺织品暂时不破坏农民的自给,市民阶层也需要,还有纺织品不低价倾销如染料就不必客气了,这东西搞个煤化厂海化厂可以从欧洲也大赚银子的。

更关键建设一个新大明的广阔疆域需要火车与蒸汽机驱动的巨轮,这个工业每年增加十万工人也不够的。为了给大明光明发电、电灯虽不可能放在优先位置,火油灯的过渡也可以开始却来不及办。

由此可知穿越众之庞大而全面,同样需要的工人量大而多种。由此存在的问题虽然可以从流民中找到大量工人,培训他们太困难了,还是让有一些技能又习惯当工人先培训出来带领这些039039农民工039039为好。

建设罗家岙的经验证明工匠与工匠子弟转变为工人门槛最低,因为工匠不可能轻易不干了,因为不干就会挨饿,可农民家有田地,没有田地也会考虑租田种地,所以工匠干活心思稳农民不行。

其次工匠习惯与他人合作,习惯每日工作,适应工人生活。农民向来独自干活不习惯与人合作,也不习惯每日准时上下班,也不习惯被人指挥与工人生活,为此这时穿越众在各处找工匠来填胶澳造船厂、石景山钢铁联合企业包括采煤、铁矿石、炼焦等。

还要充实扩大已经办了的几个厂子,加又要新办一些厂了。所以这时虽从各处弄来工匠却还是不够,只能招了一批又一批。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