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跨界商明 > 第108章 要办报纸

跨界商明 第108章 要办报纸

作者:飞翔的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47: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霍维华一事已经不重要了,主要是弄清楚是否存在问题。至于这东西是否真有较好的滋补作用,没有留传下去应该不咋的,天启这时不需要补对这也不信任,化验没问题也不会喝的。

弄清楚这个疑问已经是六月底,这时商业中心差不多完成布置即将开业了。为了宣传商业中心以及其它目的穿越众与天启通气后决定在六月中旬出版一张双日报,这报纸名为共利商报。

起这名字乃是商业中心的核心大楼名为共利大厦,起这名是寓义商业交易讲究互嬴。还有就是这里是十八人共同的产业,当然是共享一份利。另外也是现代与明代的共利,反正这名可以多重解释。

至于办报纸一方面这商业中心确实是需要宣传宣传,不然要打响名气时间会长许多。其二那是吴世杰早就对天启说过,大明的刀把子看起来握在皇帝手上实际上已经由文官作主外,更麻烦议论权皇帝更敌不过文官文人,所以要改革明明对老百姓好却得不到老百姓支持。

那是为什么那就是文官文人把握了议论权,让皇帝加一部分欲真正为民改革的政策给歪曲了。另外当然还有只挑符合他们利益的执行,对他们不利的不拖顶着不办,就是将之恶化。

比如王安石的青苗法如自由抵押贷款那可以减轻高利贷对农民的伤害,但下面官吏强迫贷青苗钱那一部分人本不需要却成了多支出利息,就是恶法了。

还有张居正的改革考成法、清隐田等人亡政息早废了。而一条鞭法纳实物改成纳银子就没有改回去,那是为什么因为从淋尖踢斗的陋规贪污办法找到了加火耗的办法收起来更容易,也不必保管,粮商可以乘机压价,所以这办法岂肯改回去。

最妙的是他们这样干还是打着为民好的旗号,在老百姓那里获得叫好。正因为如此所以每次改革不容易废除只要一句话,那是老百姓根本不知道,复旧时毫不担心甚至是有叫好之声。

那是因为改革中确实是有一些考虑不周的地方,或有漏洞让下面官吏歪曲取利了。因而大明的改革虽然以做大大饼再分配为主,却也会在短期甚至是长期损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动了他们的奶酪而引起他们的抹黑。

这样的声音会蒙蔽老百姓,让老百姓觉得等同他们的利益。所以其中得失与改革的方向、目标一定要向老百姓说清楚,别被既得利益者的歪曲诱骗上当,被卖了还帮人数钱。

还有这时候民众包括读书人见识不广,读史已少更遑论山川地理。其实世界广大可读书人仍然不能认识世界之大,世界多奇妙。只以为是泱泱大国、居地中央、外面只是边缘外夷,即便是知道外面广大也认为那里只是文化沙漠。

可妄自尊大或觉得外面的世界只是蛮荒夷地对中国的发展不利,对中国利用大航海期拓展生存空间,别让欧白轻易占据了还自以为文化人种优秀。

拓宽民众见识外还要启发民智,虽说普及教育是启迪民智的最基本而有效手段,但这时读书人只能称识字人而已,知道点历史兵法已经难得,论科学与最高档黄金一样是五个九的比例属科盲。

虽说不可以与后世比,但与同时代的欧洲比在天文、数学、航海导航、历法、化学、钟表、火器等等几乎是所有项目都落后不少外还不仅不反省追赶,反而将之当作奇技淫巧鄙视及丢弃之。

这就要有向民众介绍改革的意义、内容、办法,对谁有利等内容,避免好政策被污蔑走样而让百姓失益而反对;介绍中国与世界历史、地理,让中国人知道世界很大,外面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家;再有就是普及科学知识,别让地震、日食等当作皇帝失德的缘故。

而且有了科学知识才能在大明搞工业化,当然数理化知识主要靠教育,但给普通人进行各种知识科普到后世仍然是一件重要且必要事。

那是因为就是有了专业的数理化知识,不等于他的科学知识全都达标了,其它学科知识仍然有各种不足。在明代百姓中科学知识更加与零差不多,从零开始科普才是。

可这样的任务靠什么来完成呢朝廷布告与教育都无法全面兼顾,另外教育只能逐步推进,不可能让全国人都进入这一环节,朝廷布告也是正式文件只能正式与简约式并且这时古文只有读书人才能读明白,所以还是用报纸加白话文来潜移默化为好。

办报纸的作用吴世杰早已给天启介绍过,在后世也就是宣传喉舌,信息渠道、商品推介等作用。放这时代还可以兼带娱乐、消遣、文艺等作用,总而言之办报纸对改革肯定是有好处,因为这控制在自己手上。

而且是控制在别人手上也比私下乱传好,明面上的报纸不可能也不允许歪曲与污蔑,加上这是白纸黑字歪曲污蔑了有据可查,轻者罚款重者关闭报纸外主编负刑事责任。

再加报纸可以刊登巧取豪夺、豪门不法、官吏不公等事件,让官吏、宗室、官兵有所忌惮,也使一些问题可以直接揭露,完全具有另一种监督途径还面向更广更基层。

有如此多作用与好处天启肯定同意穿越众办报,而且穿越众是准备借商报探路愈稳妥,属慢慢发力等有一定规模再露峥嵘,而不是一开始就让人反对与弄到议论大哗,如改革一样不性急。

不性急还有一个原因是办报纸三字说起来容易,可是真办一份价廉又质量好的报纸这时代的纸就不行。这时代纸并不全是质量不行,质量好可存千年不朽的宣纸也有。

可报纸需要价廉还双面印刷,这时代的好纸印报纸要不亏本要不卖不了几份。由此可见必须自己办造纸厂自己生产纸才行,再说纸不仅将用于印报纸,还有新教科书、作业本、账册等等,为此穿越众在四月就筹办了一个小型木浆造纸厂。

这时代的纸有草纸、竹纸、麻纸、树皮纸、混合纤维纸等、就是没有木浆纸。后世中国需要进口木浆生产纸的,而报纸就是高级一点的再生纸了。

不过这时代穿越众要用木浆纸太容易了,他们现在居住的丘陵地带就是混杂林。大不了成片砍伐后重新人工种植一下,比如山坡种果树,山上种一些更有价值的树,这一来岂不是更好了。

主要是人工有流民一点也不必担心外,这里并非是深山老林砍伐也不危险,土地问题有天启没有问题。这样纯木浆纸生产报纸后世在中国是不可能的,在大明一样质量与价格上达到要求了。

顺便还可以生产高档卫生纸、餐巾纸外还有卷烟纸。所以这方面穿越众早已计划好了,将这里砍伐一遍安全上也有好处,确实一举多得。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