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跨界商明 > 第114章 双方合作

跨界商明 第114章 双方合作

作者:飞翔的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47: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郑芝龙给自己一份重礼吴世杰一点也不意外,那是郑芝龙这时已经比较富有了,至少手头财宝有一些的,送礼方面不困难并且于他而言乃是投资。

毕竟郑芝龙虽说是中国历史上数得着的大海盗,但他从小经商,一辈子还是商人属性多一些。不然他也不会早有心求抚,就抚后也没有反复。

收到重礼总是高兴,不过吴世杰并非是为此特地进京见郑芝豹的。实际上郑芝豹进京也是顺带有其它任务的。任务之一是招抚时蔡善继代表朝廷提出了几个条件,条件之一是尽量从占城、真腊等地贩运粮食去北方。

那是北方粮食一向不足,还有辽东守军辽东难民需要养活。占城等地的米便宜外还是额外供应,对解决北方缺粮而引起的粮价过高有不小帮助外,还有陕晋缺粮也可运到后再用小一点的船沿黄河运输过去。

这个要求虽然困难一些与利益差一些,没有硬性数量要求郑芝龙抽出一些船每年运一趟二趟还是做得到的。如这次他就是自己出一些再让商人也合起来出一部分,共凑了上百条船去真腊那边购买了刚收割的稻谷,第一批运送过来的。

虽然这一百条舡才四万石左右,仅够锦州军民一个多月消耗,毕竟是额外多出来的外还是第一次,这时候郑芝龙的船还不够多肯定会好不少。

而且郑芝豹向天启强调了许多困难,又表示歉意及今后会更好,让天启只能温言安抚知道郑芝龙的力不从心及已经很开心了。

这话确实是有几分真心,历史上毛文龙确实是通过商人从各地搞到过不少粮食,但历史上郑芝龙却没有给朝廷运过一粒粮。

有了这粮食会对大明北方缺粮肯定是有缓和,但这也不是吴世杰这时来见郑芝豹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让郑芝龙也帮助移民。

这个帮助包括运人与颜思齐与郑芝龙一起移民台湾时的港口及已经开发又大多数放弃的地方。那是颜思齐与郑芝龙等人在横滨反抗幕府失败后才干的事,只是开发才几万移民颜思齐却意外死亡了。

郑芝龙是颜思齐死后才成为他们这一集团的龙头老大的,成为海盗及招抚后对台湾的垦殖也放弃不管了。正是如此在招抚时让他配合移民一点也不在意,只不过此时郑芝豹肯因此见吴世杰有积极配合之意,并非是只为了招抚条件。

里面有感谢吴世杰建言招抚的成分,更主要是郑芝龙他们知道吴世杰他们有种种连红毛荷人、干腊丝西班牙人也不如又更便宜的商品,他们也欲插一脚。

有利可图比条款更有用,连从真腊运粮也积极起来。这时双方是第一次见面谈合作,在天启这里肯定先谈移民之事。这方面的问题是移民的笨港情形,郑芝龙他们已经开垦或现在有多少已是弃耕的情况,还有周围少数民族以及红毛的情况等等。

以上几条事关移民但查历史也语焉不详了,因而穿越众也有点无可奈何。毕竟对历史而言颜思齐他们移福建之民去台湾垦殖的事太小了,他们中也没有文人留下相关文字资料。

为此还是询问当事人为好,郑芝豹也是当事人之一,可以从颜思齐在横滨失败回到福建无法立足,才决定移民开发台湾的过程,以及笨港的地形、水文,还有最多时移民多少,垦荒多大,有几个村子,及现在的情形一一作了介绍。

只是红毛因在澎湖被明军打败,退在打狗港登陆并建了热遮兰城堡等事已不大清楚。只听闻红毛在当地收税并不限制移民,这时收税还不多,范围开始波及他们的垦区,具体的最近也没有消息。

吴世杰边听边将郑芝豹的话录了下来,因为要记住所有的内容有些吃力还是录音为好,如此随时可以复听而不必拚命回忆。

听完郑芝豹所言吴世杰已经知道从笨港移民问题不大,虽然这次移民不似郑芝龙他们最多时才移民几万,也不会局限于台湾偏南的笨港,最后包括这时西班牙人占据的鸡笼、淡水,红毛占据的打狗港都会拿回来,但初次移民还是放那里为好。

特别是这时的移民穿越众还没有船,所以第一批在山东的辽东难民移民,也就是委托郑芝豹的运粮船只给运笨港去,所以将笨港作为这时移民的港口也是没什么选择。

还有为了尽快启动移民,减少辽东难民与山东人的互相敌视,这次郑芝豹船队虽运不了二万人却也是好的。在山东少了一万多辽东人会减少许多地方的互相敌视矛盾,而这矛盾也是历史上孔有德、耿仲明在登州暴乱会越闹越大的主要原因。

在天启面前介绍了笨港那里的情形并讨论好移民安排,吴世杰带了郑芝豹来到城外飞机场,拉着胆战心惊的郑芝豹上了小蜜蜂飞机后向商业中心而去。

看到飞机空而起在惊涛骇浪面前一点也不畏惧的郑芝豹第一时间竟然是闭上了眼睛,那是他有点儿不敢看。在海上再凶险那是船在水里,船翻了一时也不会死可以游呀。

还有船浮在水面好象天经地义本来如此,可小蜜蜂飞机比一个小划子也不如,张开翅膀不小可如此也能上天也太容易了,完全不可思议呀。

到了目的地仍然不能平静的郑芝豹虽然被吴世杰请进新开张的粤菜馆,找了一个雅座再加将赵秉忠与负责这商业中心建设,又正在这里的董文虎找来,几个人难得吃了一顿大餐。

只是郑芝豹面对这时代吃不到的美味一开始仍然觉得食之无味,但毕竟他是经过生死挣扎的,才过了一会儿就克服了晕机的感觉大吃起来并连声称赞太好吃了。

饭后由赵秉忠陪郑芝龙参观展览厅,林林总总的数千种陈列商品看得郑芝豹眼睛都直了,一问价格知道买到就是赚到这句话在这里完全是真理。

只是这么多商品都是供不应求,要拿到货不容易,每一种商品都是先登记再根据供给量分配的。而且是登记者也是分等级的,老客户有优先权外,有先秦人需要的商品也是另外安排的。

正是这一条让听了排队登记也不定拿到货而有些沮丧的郑芝豹重燃希望,那是他们虽然被招安了却仍然是一个海商集团,或海商利益占收入大部分的集团外,他们与马尼拉、横滨的商贸是大明第一位的。

因而能满足先秦人需要的商品他们的可能性最大,或在海外商品中他们是最大的供应商,其他大明商人主要是在向海外出售生丝、茶叶、瓷器,并且与海外市场的商人不熟悉。

有这优势郑芝豹知道自己这一趟不会白跑,于是在展览厅仔细观看每一件产品,并分析它们的市场前景及市场可以接受的价格。那是为谈判作准备,因为展品不标志可供货量与价格,只有先了解了商品方方面面谈判时才心里有数。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