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跨界商明 > 第138章 以木换粮

跨界商明 第138章 以木换粮

作者:飞翔的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47: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扩大造船厂是穿越众在天启八年作出的第一个决定,随着这个决定乃是又要在胶澳大建设与各地大批招收工人了。好在那边的架子已经搭了起来,还有各地闻知先秦人之名前来的也多了起来。

这就是有名的好处,一部分胆大一些的工匠过去无路可走,知道先秦人这里待遇优越岂不动心。更关键是先秦人都是客卿,逃那里可没有官府敢管,因此有不少或不断增加之中的工匠大胆出逃后在穿越众手下干活。

那个后果与穿越众肯定有利,不过话不是他们故意放出去的,乃是这时不少匠户也在逃亡之中,或心有逃亡之念只是担心逃亡后日子仍然不好过才没有行动。

但穿越众这里待遇好又能庇护他们不受追究,肯定会先来的告诉亲友并劝他们也赶紧逃。而且京城的匠户肯定是大明最多,各部都有最多乃是在工部。

本来这时在京城的匠户也不可能全年无偿劳动的,那样匠户早饿死了。原来大明的匠户每年会有一个为官府无偿工作期,这个工作期等于是农民交税赋加徭役,从这一点看也是合理的。

只是匠户每年为本地官府白干一些时间还好办,但这本地官府的活不多,主要是去几百几千里外的省城京城干活为主时,这时代来回一趟连无偿劳动期他们会好几个月甚至是大半年没有收入了。

对这样的弊端这时倒是改成了交纳代役银来解决,只是交纳代役银后的匠户大多数收入也不高。特别是在为官府干活的,本来工钱定额不高却又被一道道卡扣下来勉强度日而已,还无法出去自己干。

于是有人加入流民队伍逃亡出去,也有受大户之邀偷逃去为之干活的,所以最早来穿越众这里干活的匠户都是已经逃匿者,后来才是觉得穿越众这里好才逃过来的。

除了匠户的工匠实际上还有非匠户的工匠,那是户籍定下时的社会情形早已改变。而且定匠户时主要是在官府干活的工匠为主,乡镇的木匠、铁匠、窑工、泥瓦匠、竹匠、皮匠、船匠等等并不都是匠户,还有一些更是后来加入的。

穿越众招工只要能干不管匠户与非匠户外还自己培训,可是他们的建设规模大行业多,周围的工匠差点儿吸干了,京城里管工匠的官吏向上司抱怨没人干活了却还是只嫌少。

好在穿越众名气在外越来越响,各地自己赶来找活的,再加去各地去江南去两广广招各种工匠。主要是自己还大力培养各种新式工人,如骨瓷、玻璃、造纸、砖窑、水泥等等生产只有极少原窑工或有一些相关技术的人,大部分是新从业人员。

如肥皂、火柴、印刷、蚊香、中西成药厂、穿越众专门自己用的火药弹药厂等甚至是基本上都是新工人。只有兵工厂、铸造厂、蒸汽机厂、冶炼厂、钟表厂、开矿等厂矿原来的匠户或从业人员较多,但仍然是新工人比例大一些。

不过造船厂要大扩建需要的是大量土木工人与木匠船匠却也是需要大量熟练工人的,时间越紧比例越高,这让穿越众再次为工匠缺口努力起来。

好在穿越众的造船新技术新工艺并不需要造船大匠,甚至是也不必专门的船匠,普通木匠在熟练工人指导下几天就可以上手。实际上如风力锯板机干活只要有些直线、厚度、平直等概念与掌控力就可以,木材烘干窑大部分是体力活。

建筑材料生产、船坞等一样是只要有壮劳动力在少许工头领导下就可以完成,而山东这时流民很多,招几千上万人一点也不困难。

扩大造船还有个问题是木头,这方面穿越众在罗家岙这里在大肆毁林,不合适的造纸等用,合适的扎了木排由永定河放排进渤海湾。之后雇船拖运到胶州湾,现在自己有蒸汽机拖轮还可以自己拖运。

不过罗家岙这里乃是次生杂木林,不仅树种杂还成材者少,不少连造纸也不成只能烧炭甚至是当柴禾。就是遍山伐尽有一些可以成为树桩盆景或根雕倒是有的,供应大量造船绝对不可能还只是一时有些造船之料而已,年就会伐尽的。

这个问题好在毛文龙占领的地方比较荒芜少人,地虽荒芜原始森林却是不值钱。而且是毛文龙那里还有一些兵士家属及其他人不愿离开,这时也不在打仗,让他们伐木换粮食双方有利。

在辽东生产一百斤粮食很困难还只有一季,伐几十立方木头只要有力气还一年可以干十个月。正是如此毛文龙对由穿越众伐木工具,伐木在海边交货换粮的计划十分愿意。

他不愿意也不行,绝大多数人肯定选择吃饱了干活或为吃饱而干活,不大可能选择饿肚子闲逛。所以这个伐木换粮计划于毛文龙本人好处不大他也无法反对,反对了会失人心的。

当然这个计划并非是这时才提出来的,只不过毛文龙那边组织力低又遇冬季,所以必须催促催促。因为虽然木头可以进烘干窑烘干,可是这树木越还鲜活就算是烘干材质也是有影响的。

所以打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造船是木头先备。传统造船这木头起码要自然干燥二三年才行,用烘干窑这木头也是要砍伐后有一些时间才行,这才急着催毛文龙早一点恢复因冬季停下来的伐木工作。

毛文龙那边可以伐木换粮食与其它物资,锦州那边一样可以。那边的条件比毛文龙好一些可是与大明一样紧巴巴的度日子,当兵与家眷能吃饱也仅此而已。

伐木又不费什么成本,过去伐了无人要只要人参貂皮才痛苦。那是可遇不大好寻找的东西,不比树木长在山上又不会跑掉。

因为打仗与用柴距城近一些的树木虽不大有了,稍远一些还是大片大片的森林。而且是先秦人不挑树种不要求梃直与长度,砍伐下来枝条稍头正好运回去当柴禾。因此这辽西走廊的人也一样积极,就是去年刚动手已经是冬季没有伐下多少木头,这时一开春就与毛文龙那里一样催促起来。

东北的树木特别是这个地区主要是白桦、红松、白松、水曲柳之类,橡木有却极少。从树木看不大合适造船的多,或造船后强度与寿命都不理想。

那是造船要求的木头是硬、韧、不开不裂、不挠曲变形、修长笔直、耐腐蚀潮湿、耐阳光曝晒。可这些要求要全部达到或均匀不大容易,这东北大概也就橡木合格。

好在穿越众是叠板式造船工艺,只要最外面一二层硬而耐腐就可以了,中间层的材料开裂节疤没问题,要挠曲变形也不可能。再加多用小料对树木是否笔直也没什么要求,这一来这东北的木头成为了穿越众造船材料的首选。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