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跨界商明 > 第143章 新的模式(二)

跨界商明 第143章 新的模式(二)

作者:飞翔的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47: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新的条例下乡村两长与几个专员乡里分管几事者职权不小,特别是这时处在开垦阶段,各种任务分配与物资分配作主的地方颇多,权力颇大外还由考试任命。

这考试虽只考文笔与术数,如懂水利、种植、养殖还可特招为专员,却是有些如取官员一样,水准虽低道理是一样的,即并非再由地方上的权势富有人物担任或推出。

另外还规定了三年考察、贬斥、轮换、转升制,这个转升制分为二部分,一是升职二是升级,因为乡村长与专员初任为一级,月薪为二两银子乡长乃二级为三两。升职一为村升乡一为取得再考试成为县级官员的资格考不上也升级月薪,升级为一级升二级、二级升三级加月薪百分之五十银子。

这个办法在李仁甫看来犹如朝廷考进士差不多,不过让基层都是干实事向上升的官吏,甚至是官吏不分,长期坚持不仅州县,连省府中央也会遍布从基层上来的官员,与军队有些将军起于行伍一样。

不一样的是官员提拔要有名额,还有不似军队那样打仗的好坏一看就明显,官员干好干坏不大好评判。最关键还有名额没有一切枉然,如吏员提拔为官员不是不允许而是名额越来越少。

所以李仁甫对这个试行办法总体上是赞成的,最赞成就是这任职与升迁制度。因为以他的能力考进士无望,从吏员中一步步爬上去肯定行,如果早有这办法他早已州县了,那里还需要这个意外机会才成为九品主簿。

但他也清醒地认识到这办法完全是颠覆性的,会受到所有的官员与大部分举人反对的。特别是那些清流,会考中一甲二甲,之后进翰林为庶吉士,过渡一下就成六部高官最后入阁掌握国政。

次一等成为给苹事中之类科道言官风闻奏事连皇帝也敢怼几句,骂六部主官与阁员屁事没有,出为巡按官卑威重,一省大小官员抓住小辫子不死也要脱层皮外,还将具体干事的官员称为浊官。

这些清流连同是进士也会鄙视,怎可能可能让官员从乡村起步升上去当然秀才童生们应该觉得如此也好,虽然乡村起步辛苦实干,总比根本考不上好。

只是这样颠覆性的办法会否在大陆实施李仁甫不敢肯定,但心里觉得这时这些办法在台岛试行也不仅是权宜之计,因为台岛虽然特殊些原来的体制也不是完全玩不转的,只不过比这时的试行办法更好,执行了这套办法才让自己也就是官府牢牢地控制了移民外,连早先移民也被归拢起来成为一个旗帜下的臣民。

而之前的办法他在台岛名义上的位置与现在一样,可不可能说话就让下面不折不扣执行。还有下面的情形他可以完全了解与掌控,并把应收税赋都收了起来,让朝廷而不是宗族士绅牢牢掌握了基层。

还有这试行条例对读书人的优待也是不大一样,比如台岛这里还没有真正建了户籍后考上的秀才,却是有几个辽东逃难秀才这时落了籍。

虽然在考乡村长时这些秀才全参加了,不过一些人术数完全不行而落选,为此他们要求为自己的耕地免税。不过这在条例上是如此规定的任何税是先征后退,如秀才、举人一样要交税但秀才可以退税四亩平均税额,举人为二十亩,以上反正台岛也没有李仁甫也不记了。

可他却知道这个办法对大明目前存在的诡寄等逃税弊端乃是最好的办法,虽然官员、公侯伯、亲王郡王也都定了一定的退税额度还颇高,但他们此时不交税的田产更多。

如徐价名下就有二十多万亩,按照这时的税额也要一万多两银子,可退税只有几十两上百两而已。这办法类似官绅一体纳粮又考虑明代官员的工钱不高的折中,李仁甫不可能知道这个梗,却知道如此一来朝廷收入起码翻上一番,户部不会再缺银子了。

另外台岛不收丁税,丁税合在田亩税中一起收了。这办法在台岛这时没什么意义,可李仁甫知道于大陆无地贫民却是重大利好,他们今后不必交人头税了。

人头税并入土地税,试行办法中工商税却是较严,不过也不是一样税率,粮食、食用油等最低,奢侈品为最高,这完全与大明目前的税收惯率不符,因为这时大宗商品都不大交税,或只给官员一些保护费与借名费,官员随行物品也是免税的。

因为移民可以一年免税李仁甫来台岛前还担心手上钱粮用尽怎么办,不料他收到了不少商税足够支撑了。因而知道如果大明全采用现在他试行的条例那么少说每年多收二三倍钱,如此别说辽饷不必收,编练三四十万军队如玩一样根本不为难。

这几个月李仁甫完全是按照天启皇帝颁下的台岛暂行条例办事的或摸索着干事的,那是因为他知道这样的条例天启与大明任何人是想不出来这样颠覆性又完整又有智慧而可行的条例,能够做到的只有先秦人客卿。

他这时一来是被逼无奈,也是觉得条例大部分不是符合他这样的人的利益,就是符合大明朝廷的利益,虽有一些他有些接受困难,却认为总体上这些条例如果不仅用于台岛会更好。

再说这条例拿出去肯定引起巨大争吵,不过在台岛一部分条例也就是摆设。这里没什么皇亲国戚与士绅,这条例于他的权威又有好处于他的前途又有好处,所以他在执行条例上是很认真的。

而且这一来好处也来了,如之前移民近二万,又编户齐民一些原来郑芝龙移民未离开者,现在共近三万人,再加这一次移民共六万左右有一个小县人口了。如果朝廷在台岛立州县他这次做不成县令,等移民人多一些一个县丞肯定有的。

按这时移民速度一年一个县,几年就是一个州,假如不大有人愿意来他升官的速度还会快。另外他如此卖力执行试行条例先秦人客卿也会重用他的。

再说台岛别人视为贫瘠荒凉野蛮瘴气的地方李仁甫来了之后一是觉得条例于他升官有利,二是觉得台岛并不可怕或开垦之后的台岛不再可怕,反倒是物产丰富四季春色,最可怕乃是飓风暴雨。

李仁甫正是觉得试行条例于他有利,这里是他的机会之地幸运之地,所以第二批移民才到就带了新一次考试选拔出来,及之前已任村长升上一步的乡村长来接移民了,并把安置工作做得很细。

不过参与安置的并非是只有代表朝廷的李仁甫等人,再说透白一点这时移民实际上是穿越众在主持,不管船运到台岛的开垦都是穿越众在拿出真金白银在支付,所以这时迎接移民的还有穿越众方面的人。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