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跨界商明 > 第145章 商业移民

跨界商明 第145章 商业移民

作者:飞翔的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47: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历史上大明这时有辽东难民,陕地已有少许饥民,接下去陕地连年大旱动乱之后是战乱并向晋地、湖广川鄂扩散。京师明年遭后金侵扰,随后隔一二年复来,山东既有后金侵扰又有几次大旱,还有孔有德叛乱。

如此种种多少人死于非命不计,多少人流离失所、忍饥受饿、朝不保夕那是以千万计的。如果不干涉那些事的成因再有运输实力,这期间近半人可成为移民。

只是穿越众自不忍坐看这样的情形发生,至于移民乃是为了给中国人开拓空间。而且是虽在阻止上述悲剧发生却是不可能完全一下解决,加上辽东难民已经事实,各地流民返乡定居不好解决,陕地饥民无足够粮食救济,这几年消化这些人让他们移民也是不小数目。

但这批人也要尽早多移民一些,不然随着形势稳定愿意移民的人会减少。那时只能让无地贫民看到移民的好日子才有吸引力,可要让他们相信最好就要有各处老移民回来宣传,因此这时也要多移民一点后面才好办。

而这第二次移民的完成让穿越众最头痛的船只不足问题,或还要推迟一二年的困境获得了较好缓和,如此仅自有的运输能力一年二趟也可以向台岛运六万多人,再加郑芝龙方面算是在移民问题上打开了局面。

不过十八人中一开始对整个移民计划或办法也有几个人认为可以粗放些,或只出些钱粮完全让天启压官府去办的意见,认为如此移民可能更快。

他们的主要出发点是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所,还有穿越众精力有限也不少收租的几个小钱。可吴世杰的观点是小农经济较为脆弱,土地兼并会自然发生,工业化太低贫民活路不多。

还有今天支持移民让他们在新地方建设新家园受到感恩,下面有什么需要他们掏钱就不好办了,怨言烦语都会出来。粗放与出钱粮让官府移民省力又廉价,可移民的日子并不大好过或只是复制大明目前的状态。

为此采用039039改良商业039039模式移民最为恰当,改良商业模式移民土地所有权归开发商,如此下面其他资本也可以进入。其次贫民富裕或有其它出路时可以离开,而土地不会失去耕种者,今后搞大农业与开展其它建设也没有土地权问题,只要将人重新安置就可以。

收了租可以用于普及教育、普及医疗卫生、救济、备灾、水利维修等等之用,及作为合理的资本回报投入下面的移民行动之中。

还有这样的模式可以引导其它有资本的人投入到移民中来,以大小人口均五两移民成本计,垦荒结束可获人均二三亩上田,即亩均成本在二两银子左右,而这个成本可收四成租还是合算的。

为何如此说乃是这时投资机会少,比如高利贷确实是比较狠,九出十三归还月息二三分利滚利的,可实际上高利贷一是放不了多少,二是讨债成本极高,只能靠在本地还养有一些狗腿子用于逼债才成本不大的。

这时代的富人特别如晋商将银子铸成银冬瓜为什么那就是他们的生意无法扩大,投资工业这时代也没什么工业,投资土地也没有地方买,投给钱庄生息也没有人接受,无可奈何才铸银冬瓜藏起来防盗的。

如此经营移民可以获利就会有民间资本投入进来,穿越众不可能也不该包揽移民。所以这样高标准的商业移民一是让别人看到投资机会,如是打动一些富人投入移民会速度快许多。另外高标准下其它资本投入移民可能会更苛刻求利一些,但在穿越众标杆之下不可能太过分。

加上太过苛刻移民熟悉当地加有了一些资本后也会离开,毕竟只要有半年粮食自己也可以去开垦,只是此时移民们根本连一张船票钱也没有,也不知道那里可以垦荒,还有何人保证他们的安全。

而且是这时中国已经有上亿人口,本来会在几十年大灾荒、大动乱、大战乱中损失几千万人口。现在穿越众的干涉下人口损失上百万免不了,不可能超过上千万,所以移民几千万也没有问题,可如此大的移民靠穿越众一家来办也太困难。

官府方面当然要与之合作,如此移民的动员与运送阻力会小许多甚至是变成助力。还有把移民目的地交给官府管理可以将之马上转化成大明疆土,还有自己不做039039番王039039也不给其他人做039039番王039039的机会。

还有借机将新的官府管理模式在移民目的地建立起来,如此可以看看效果有什么不妥与失误也好修改。之后可以成为大陆改革的模板。特别是台岛官府几年内可以升级到府级,模板作用极大。

吴世杰的意见有条有理,主要是他关心与经手的主要是这些方面的事,因而早考虑并让他们的研究人员研究各种方案的利弊。

经过研究还是商业模式移民综合效果最好,最差就是将人运到给点钱粮就放任移民们自己开发垦荒了。如果组织屯垦如果土地权分配到户几十年时间必然从分户再到土地兼并,只有当个善良大地主可以持久。

另外如台岛几年时间移民积累可立州府,政治经济的模式完全可以作为大明政治经济改革指路,有了成熟经验改革就是有没有权威与有没有决心施行的问题。

那问题不大,大明官员这时候畏魏忠贤如鼠见猫还是不够,如果按穿越众的改革方案失益者太多,根本不是一个魏忠贤可以摆平。关键是天启知道历史进程后自不会犹豫不决与看不清方向。

大明这时已经达到一个朝代的末期,虽然移民与工业会挽救大明,那只是恢复健康,老年病病根仍然不变。只有改革才能焕发青春。

至于后面如何能否君主立宪化乃是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大明如能这时候保存下来已属万幸,天启也不敢奢望大明皇室一直存在。还有那时他早死了很久,不可能考虑那么远考虑了也没什么用。

第二次移民因为人数更多加移民地区基础更为从零开始,就是上岸也是忙了几天。好在台岛这时一点也不寒冷,对辽东山东人来说气候正好,还没什么豪雨天气,登陆速度慢一点,然后沿水流向上而行步行到各个安置点处割茅草伐竹子搭草棚先住下来不受影响。

移民顺利穿越众也放了心,这亏得船队与台岛的工作组都有无线电台可以联络,不然在罗家岙等消息即便是八百里快递也要几天才知道消息还是前几天的消息。

正是如此看到锦州战况马上就可以知道,天启恳请下大明这时候无线电台已经在各个省城与几个重要城市,共建立了二十六个无线电台。

随即天启下令驿站完全停止了八百里与六百里快递,只留下省内的二百里与四百里快递,当然天启希望是最好普及到每个府每个县。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