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跨界商明 > 第161章 重中之重

跨界商明 第161章 重中之重

作者:飞翔的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47: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吴世杰、姚泉林两人这时遇到的问题还是初步显现,实际上他们一进入明代不久就有人考虑与他们联姻的。只是那时十八人根本不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在现代社会他们的年龄少有人结婚的。

还有那些小乡绅的女孩层次也太低,没什么文化也没多少见识,该是小家碧玉却不是,根本不必考虑。还有连看得上眼的村姑十七八岁已经属少妇了啊,他们不可能抢人妻呀。

那时大士绅对穿越众一不认识,认识也是觉得只是商人。那些同为商人还好一些,所谓耕读传家家有官人的知道他们有钱也根本不可能嫁女于他们,最多考虑一下家族某个经商之人出面联姻算得上高看他们了。

主要是他们发展太快,一眨眼从普通西域商人跳级为天启最信任的客卿加富可敌国的先秦人。而且是他们与高层文官没什么私下接触,低等一些这时候自惭形秽或地位不够,加没什么交往所以也没有人给双方提亲。

那时天启赐下宫女对穿越众乃是最好的选择而非之一,那是因为宫女漂亮、身材好、年龄合适、有见识、不妖媚也无娇气。至于身份地位于穿越众不重要,他们自己创造的地位与钱财已经足矣。

真如果与十八家有名的士绅联姻他们自己要担心女方家族尾大不掉,另外天启一看这大明那里还有皇家什么事呀。如仅是穿越众一个团体他已经知道十八人的态度,以及为什么有这样的态度,可加上大明十八个有势力有影响的家族就不好办了。

另外十八人也是希望大明能凤凰涅磐浴火重生,这浴火重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改革。如果他们与十八家有名士绅结亲,利益纠葛十分为难。

正是如此十八人决定不与明代著名士绅家族不发生利益联系,这个利益联系有商业上的,更主要是婚嫁上的。而这时这些士绅对十八人还是认为幸进之徒,倒也是并不愿意屈尊嫁女,双方也没什么联系。

只是随着穿越众向外拓展有一些势力必然会发展合作,比如之前郑芝龙现在沙船帮双方都开始了在一些方面的合作。这合作关系一开始嫁女娶媳就成了最容易拉近关系的方式,所以沙船帮这时考虑嫁女也是最正常的。

对此穿越众知道郑芝龙那里可能会有反目成仇的一天,因为穿越众必然会替大明控制海洋,而在大明控制海洋后郑家只可能分裂成一些大型海商运输集团,或者因反抗而被歼灭。沙船帮不可能反抗,成为大明北方沿海港口运输主力的可能性较大。

从这看穿越众与郑家联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与沙船帮结亲的可能性有只不过不大可能在现在。现在十八人忙于事业又家有娇滴滴两美女不大可能一下喜新厌旧。还有也不必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媳妇为自己增添实力,所以沙船帮这时的打算是落空居多。

与沙船帮谈拢合作进入今年最忙碌时间,移民方面的船这时回来了,要进行下一次移民。还有郑芝龙的船队也为辽东运来了一些粮食,运到笨港一些移民外,有一些船将会跑一趟长崎。

合作对日贸易乃是双方去年谈妥的,也是今年郑芝龙肯抽出一部分船从占城等处购粮供应辽东的原因。还有这个合作穿越众拿出的并非是传统贸易物资,还有从日返回的海产品、硫磺、金属等由穿越众全部包了,郑芝龙的赚头比较大所以才积极。

西班牙、荷兰人到灵山岛交易也又开始了,连葡萄牙人也闻讯不请而来。对此穿越众不论金银还是其它有色金属都可以交易,其它的实在是不大需要或只有少许香料也可以。

这一来对荷兰、葡萄牙人比较痛苦,他们的船以三角贸易式经商为主,在穿越众这里无法以货易货就会因货币不足无法采购大量货物。可穿越众的货物在这个时代都是价廉物美的或独一无二的,利润也是相当丰厚的,不贩又不可能所以才痛苦。

还好这时还没有白人之上的思想,不然穿越众这里的钟表、镜子、水晶与玻璃灯具、望远镜、香水之类会造成欧洲同类产业破产的产品,让他们在买还是不买的选择上会愈加痛苦。

当然有一些产品是无法拒绝的,如漂白粉让水清洁不会发臭、神奇的药可以挽救败血症、蚊香在某些港口可以对付蚊子等对他们自己行船就用得上外,还有太多同行也需要。

现在灵山岛又多了一种产品为绳索,这些名为马尼拉棕的剑兰绳剑兰是在海南种的,制造工艺用了后世技术就在胶澳造船厂附设绳厂用风力机械生产,故而又是秉承穿越众一惯的招牌价廉物美。

那还是目前为止的产品,细薄耐久的帆布已经在生产,等钢铁宽绰了优质廉价的锚、锚链、船钉,还有石油一有桅灯也会供应。所以穿越众这里仅是船只与行船所需物资,也会让西方人羡慕并痛苦地盘算买不买。

外贸成倍增长,钢铁方面第一号高炉也开始了试生产,试生产穿越众虽只能教给明代冶炼工匠一些理论知识可这高炉是现代的专家设计的。具体操作无法手把手教,但达到铁矿石充分熔化没有问题。

还有铁矿石的成份也早已知道,加高炉设计参数因而虽然是试生产如焦比、造渣剂、大概过程等都是心中有数,明代的冶炼工匠主要是按照操作手册先干再细微调整就可以了。

但五月八日这次试生产毕竟是穿越众目前为止最大的项目,所以那一天去了六个人现场把关。六人乘飞燕一号到达时从早晨六时开始点火暖炉已经差不多了,正准备正式投料。

有斜坡轨道车很快将五吨一车的焦炭、烧结的铁原料小球,一车车快速从投料口投入已经在熊熊燃烧炉膛。这样一车料对这高炉乃是极小一部分,每一次投料会在五百吨左右,也就是说会投上百车料的,但这样一车这时代之前最大的冲天炉是容纳不下的。

同时因为直接用含量在百分之四十的铁矿石,及直接用原煤,加温度不够,同样投一吨料这时代的冲天炉只能炼出一百公斤生铁,而高炉却是设计三多一点比一的焦铁比,加石灰石、萤石等造渣用料,一吨也是可以炼出二百公斤生铁的。

如此宏大壮观的高炉穿越众看了虽激动却不可能惊叹,不惊叹那是现代的冶炼设备才壮观,这里的这高炉早淘汰几代了。

不过这成绩还是值得激动与开心的,当然最关键是他们有现代的技术、资料支持,还有现代的一些关键设备支援,不然他们自己十八人有一个在首钢的冶金博士也没有用,这时能造成十分之一大小,水平更低一代的土高炉已经算相当成功了。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