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跨界商明 > 第193章 天启授勋

跨界商明 第193章 天启授勋

作者:飞翔的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47: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在现代社会如军队中的表功大多数是荣誉性质,就算是有好处也是隐性居多。比如两个战斗英雄都获得了一等功奖金实际上并没有多少,而一个人可能从此走向了升官快车道二三十年后成为将军,另一个原地踏步几年后退役了一直为普通人的不少见。

不过这办法在封建时代却是不大行得通,君不见古代多少功臣被封为世袭罔替王公侯伯。后面异姓王虽少见公侯伯子男爵却是与国同休者常见,朱元璋手上未封子男二爵却是连卫所的官员也是世袭的。

这一点再文贵武贱还是武官实惠,文官毕竟十年寒窗千军万马独木桥上一关关闯过来的,一个进士整整六关比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也不逊色。但武官一旦上位却是传予子孙万代。

当然子孙万代不可能一个大明与国同休才十几代,可就是这个代代相传实际上乃是卫所败坏腐朽的根本原因。为何如此说呢因为屯田制的卫所因为官员代代相传最后官员变相为大地主,普通卫所兵成为了有兵籍没有兵实的佃户。

因而这战斗力连地主家私兵也不如,地主家私兵人身自由,如果太苛刻就散了,武器装备关系战斗力也一样很关心与舍得投资。

可卫所兵在籍无法脱籍,逃籍就算是逃兵。武将不必担心手下逃走了,死了也是由余丁之类补上。所以完全是白占土地使用不花钱的劳动力。如此一来还将打仗当作负担,武器装备一是只要向上伸手那里肯自掏腰包,不将原来的兵器盗卖已经算是好的。

二是有一点好武器装备也先紧着自己家丁,所以这时一支明军战斗力强一点的只占几分之一。如此一来双方兵力对比明军占据优势这优势有多少实际意思因而大明军制完全是朱老大自己挖了一个大坑不自觉,还沾沾自喜地以为可以保子孙万代。

朱老大为子孙挖的坑也不仅是卫所一个,有一些也是上代上上代传下来的。这些坑都是改革时要填的对象,只是这时候时机还未成熟,或者说不可能全都一起动手填了。

另外也不可能一下将封建制度都改没了,一些过渡与妥协还是要的。比如爵位制就不可能或不必要完全废了,参考后世英国的办法就比较好,那就是爵位的荣誉性质为主经济性质一步步缩减,另外给予一定的政治地位与优先照顾外反而要扩大队伍。

比如大明这时要增加子男勋三个爵位,而且是慢慢开放非军功授勋,如科学、教育、工程、医药、慈善等等方面就可以授一些勋爵之位,反正就一个名号或今后可以参加上议会之类仅限一代或根据爵位可以几代甚至是永久席位。

还有这时的战功也不可能只有一些奖金,应该有让民众羡慕并且有实际政治地位好处的内容。因此穿越众设计的三等功奖金只有二两银子,铜质奖章一块,这些比他们人均杀敌二个的首级奖金低太多了。

仅有这点好处放现代已经不少了,等于发了一个多月工钱奖金还有荣誉象征的铜质奖章。而且是在新军因为有忠君爱国教育,平日待遇好武器好外此战并不艰苦卓绝,所以有可能会有人有点意见也不大的。

但是为大明军队立标准,为大明军人立标杆这不行。所以穿越众为三等功定下的标准为,每一个获得这个荣誉者还可以免四亩地五十年税或领同等补贴,终身免役,见五品官员免跪。

这些条件从经济层面可以抵挡这时二个金兵首级赏格了,更主要是好处是长期的,可以让他终身受益如早死还遗惠后代。那是新军都是募兵还不是终身制的,如此规定他们回乡免了徭役好处不小。

还有见五品官员免跪的政治好处虽然实际意义不大,普通人去频繁见官干什么而且是免跪也是今后改革的一环,但这时这一条也是激励人心的。

因有这样的规定参战新军大部分是激动不已,何况二等功有十两银子奖金还有银质奖章外,可以免十亩税,另外见四品官员免跪。

这样的条件让一些读书人出身的军官也眼红,因为他们也不是人人有二等功可拿的,完全是根据表现的。根据表现这时八旅新军新兵旅还缺一些军官,而且是会将新军重新整编为十二个旅,另外再扩出十二个新军新兵旅来,对表现好的军官士兵这次还会升官,真是好处成双。

到了一等功奖金为五十两银子不多,一块金质奖章才更值得珍惜。不过一等功也不是旅级军官的专属品,也有士兵获得的。有此一块奖章可以免税五十亩,对普通士兵而言退了伍也可以衣食无忧了,至于见三品以下官员免跪乃是比鸡肋还不如,没事谁能见到如此高官

不过对有追求的人而言这一等功也鸡肋,因为阎应元获得了特等功可不是百两银子金质奖章那么简单,还获得了勋爵的封赏。虽说这个爵位乃是新增加子男勋三个爵位的最后一位,还只有本人五十年一百亩的免税权,见二品官员免跪的权力都不算什么,但勋爵之名可以传代的,真让人羡慕。

将军功换成如此条件新军上下也没有人反对,而且是大多数军官也是特升了一个阶级与不少人升了职务。还有表彰会虽然是各旅举行的,由旅长授予二等功的银质奖章,一等功可是天启在皇宫里亲自颁发的。

这同样是一个巨大的荣誉,虽说不可能有册封文件却也有荣誉证书,即便是如在新军中资格较老一些的曹变蛟也是没有想到,同时当然也引参加了军官培训大队的其他人羡慕与后悔。

至于那些原来的秀才之类读书人也一样想不到他们的人生际遇会有如此一刻,不足两年就从一个穷酸秀才,还是在科举上不大可能有多大出息的普通秀才竟然有这一天。

只是如此办法在文官中也引起不小反对声,反对的理由祖制肯定是最容易找到也十分硬档的那一条。在大明这个理由也是用的最多,因为大明很重视孝孝就要遵照传统。

那么那些经常将祖制拉出来当挡箭牌的文官们是否真看重与遵守大明的祖制呢也许只能用呵呵二字来回答了。这就如后世西方人讲人权一样,专门针对别人自己有错就不是错。

大明文官也是一样的有选择性对待历朝特别是太祖朝的规矩,如太祖对贪官严厉无人会提议恢复,如锦衣卫太祖时立的,东厂成祖时立的文官却是念兹在兹想废了它们。

正是如此实用主义态度再将祖制挂在嘴边乃是太过虚伪,特别让穿越众讨论到可能的反对理由时十分生气,因为好坏提出来都有参考意义,一句祖制实在是理由强大的屁话。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