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跨界商明 > 第213章 后金求和

跨界商明 第213章 后金求和

作者:飞翔的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47: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京营拆分大明少了不少兵力可那是纸面上的,新编的地方师实力却是比较不错的,由神机营为主改编二个普通旅武器虽不及新军他们对火器还是熟悉的,将所有的火铳与小型火炮挑挑拣拣先装备起来,再给鸟铳配上刺刀战斗力不低。

三千营为骑兵,而且是现在御马监有了来自后代的优良品种,虽未成年普通马也看不上眼了。这次又缴获了八万左右优质蒙古马给新军都换上之前根本无法凑齐的良马后,连地方师骑兵旅的马也是比之前优良了不少,如此一来仅一个师也是有之前京营七八成战斗力。

更关键是经过整顿的地方师一扫过去的颓废、**、暮气,训练上也渐渐走上轨道,虽然不可能一下脱胎换骨基本上在向令行禁止进步。

正这时后金代善向大明递来了降表,直到这时才递降表一是谁接位争夺了很久,主要是豪格上位阿济格等人不大愿意,毕竟豪格低了一辈,加这次入侵京师回来遇袭未死却只顾自己逃命,没救当时重伤了的皇太极,属于良心不好。

还有代善这时已经提出后金现在八旗只剩下三分之一实力,汉军也好不了多少,蒙军会散去一部分,总而言之再挤出兵力也不可能超过之前四成。

还有科尔沁草原上的蒙人不反目为仇也是不可能再来助战,皇帝位子谁坐小事,与大明如何善后才是事关生死存亡的大事。因为过去后金虽然比辽东明军强也是攻不破他们的防线,可现在仅辽东明军与毛文龙的人马加一起已经超过了金军。

还有过去明军对金军有所畏犋,这时金军士气不高并且是在军队大幅度下降外,还有剩下来的人马武器装备也下降了一截。加上之前韩朝已经降服这时可能背后插上一刀,之前盟友的草原蒙人为了自保也可能趁火打劫,因此仅辽东原来大明兵力后金已经挡不住。

这时应该先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一个座位,何况大明新军这次大胜并非是伤筋动骨无力再战,休息几个月就可以进入辽东,在秋天麦收前开战即便是后金可以挡住进攻,粮食收不起来吃什么

没多久又知道晋商给满锅端了代善的危机感更强了,反复对剩下来的后金高层宣传,大明在出现先秦人后在辽东取守势是有阴谋的,就是为了将金军引到京师地区去就近解决。不然这边打仗刚结束,晋商那边就动手不可能。

还有晋商彻底被端了,后金少了一个物资来源,如果今年麦子收不成多少,冬天不知会饿死多少人。打仗死人还不计算,所以应该先考虑下面怎么办而不是谁继任。

代善之言虽然不中听,豪格、阿济格、多铎等人一开始硬怼这次失败乃是毫无准备及轻敌、客场等主客观因素,答以如新军过来不可能再有这样好事,金军可以在野战中打败新军的。

只不过那话就情绪激动冲口而出,冷静下来知道新军再不强现在辽东后金与大明力量对比发生了彻底改变,再添上新军除非明军再如后金刚崛起时那么昏招迭出,将领不是莽汉就是畏战才有可能。

可惜这时候辽东明军虽弱却有韧性,新军更是意外强大本来有将之从京城诱出歼灭的打算,不料最后遭其夹击而败。还有先秦人的武器更好,那个能扔炸弹的飞机太厉害,如再来助战怎么办

初时惊恐万状逃回辽东,到了辽东开始考虑怎么登位或让何人登位,等代善指出后金现在不急考虑何人登位而是如何应付危机时,一开始豪格、阿济格等人不觉得时还有些犟头犟脑,觉得形势不妙了才讨论该怎么办

这时有人认为该收缩兵力与占领区,也有人认为辛辛苦苦付出了人命打下来怎肯轻易放弃,而且那地方都有他们的族人在耕种,土地条件比他们的建州老家好太多。

意见双方前者主要是从军事上看偌大土地已经不大好守了,这才主张收缩。后者从感情看付出代价主动后退不忍心,或者还有人考虑到真后退了如今这后金会不会闹分裂的。

毕竟现在的局面也是后金靠武力镇压与攻打一步步积累起来的,如果连续胜利凝聚力肯定越来越大,或小有挫折还问题不大,但这时已经有颓势之象再后退更加不好说了。

两者出发点不同结论也有异,而且还都有道理,因而争论很久没什么结果,于是都欲获得代善的支持。这时代善才提出第三条道路求降。

这话一说就遭争论双方反对,但其它意见也统一不起来,于是才问求和会如何这时代善才说求和一是尊号肯定不可能了,其次可能退出一半的,韩朝的关系也是不可能再是主从了、、、、、、

对这样的条件其他人至少争论的一方会全部支持的,另一方主张决不后退的人中也有动摇,最后达成比较一致意见时,大家才明白为什么代善让大家先别忙讨论谁继任皇帝,原来早准备求和了。

当然也有人担心求和大明会否同意,这方面代善让范文程、宁完我等原汉人读书人来回答。这几人都是主动上船而且本来只是秀才童生,在后金这里才登上高位属于同船合性命肯定不会乱说话的。

作证之前他们都看过历史以及大明之前对外的行为,认为求和才能度过难关后向代善建言。代善心里也是有这样的念头,于是就打定了主意,只是担心大家反对才等众人争论陷入僵局才提出来的。

范文程、宁完我等人引经据典总而言之一句话,汉人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又讲面子,只要卑辞厚礼大臣们肯定会同意的。不过尊号肯定是不可能的,土地归还可以讨价还价的但沈阳肯定是保不住的。

有这几人证明求和的提议,在讨论了细节条件后获得了通过。至此还有后金谁领班的问题,不过皇帝名号没有了争论也小了不少。

而且是此时四大贝勒议政还未废除,所以讨论到最后决定大贝勒代善、阿济格代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尔古泰、四贝勒皇太极由豪格代替,暂时仍然由四人轮流执政。

讨论决定后这降表并不好写,一不可能将自己写太坏太软,二更不可能高调,卑词而虚情假意不好办。特别是范文裎、宁完我读过点杂书有点小聪明,从文采而言连最差的进士也不如。

正是科举之路不通才靠小聪明在后金这里混,可这时让他们写文采、典故要求较高的文章太为难了。词不达意不行会有误会的,干巴巴不行一点也不婉转。

就这样一纸降表也忙碌了十几天,最后由范文程带了不少贵重礼物亲自过山海关入京城来递表了。而他的行踪并不保密,所以在锦州就被拦住检查,获悉后用电报向内阁作了汇报后天启才知道这回事。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