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跨界商明 > 第234章 信王上任

跨界商明 第234章 信王上任

作者:飞翔的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47: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舌剑唇枪吴世杰将反对意见逐一驳斥到体无完肤,天启又不顾那些无言可对,只会一味叩头叫喊陛下慎重之人反对,终于将市泊司的一系列政策在御前会议上决定了下来。

然后才是讨论移民与设立总督,经过讨论大家对移民也渐渐认可了。那是因为如陕晋灾民、其它地方失地流民以及闽浙广等处也有太多无地可耕之民,让这些人移民出去也是出路。

另外也想不到海外竟然有那么多荒无人烟的地方,在辽东为了土地打生打死,那知海外广阔土地只要乘船过去无人阻止的。如此容易还是开疆拓土,这些文官们虽然不大相信,心想如果真实确实是应该支持。

至于设立总督也不算什么,那些几县一二府的地方或只有少许人口的地方不大好管,暂时采用总督制直属海外部管理也是合适。

再是用王爷出任总督比较不好办,虽然朱元璋时王爷上马作战下马理政,但朱棣自己从藩王上位对藩王防备更紧,已将王爷当猪养了二百多年。

这时天启虽然改了不少控制办法,可是经济上却是狠狠地收拾了一回。这时再将他们中一些人放出去当总督有人担心会不会出问题。后面见到吴世杰拿出的总督制条例,才知道问题不大。

穿越众拟定的总督制条例当然是面面俱到、前后相应、分权监督俱全的,虽不可能滴水不漏,比这个时代的条例规定肯定详细周全。

再说不仅只有总督制条例,还有市泊司的一系列安排,之前的提议,反驳时广征博引让所有的官员都叹为远远不及。再看按这制度王爷任总督不可能给予营造培养私人势力空间,最后也同意了。

虽然市泊司在御前会议上获得通过,但穿越众也不认为下面官员会认同,肯定是会有一些抹黑言语混淆黑白。对此穿越众的办法就是利用商报宣传为什么要建立市泊司,历史上对关税的处理办法。

以及说出国家收税的真实原因,还有商人的真实额外开支的乱相。以及税分为直接税与间接税,虽然向商人收税最后还是由消费者承担,但这方面的税乃是有钱人多出一些有均富与指导调节消费作用,进出口税还会起到引导生产的作用。

在商报上大幅度宣传可以打破读书人的话语垄断权,让广大民众了解真相。真相是之前士绅们占了便宜还理直气壮,但实际上他们在间接损害普通人的利益。

之前大喊为了民众利益大家还信以为真,这时拆穿西洋镜才知道他们借了为民众的幌子,最大的获益者乃是他们自己,因而这一来他们欲借助民间呼声的办法不灵了。

而之前民间呼声虽不可能让他们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无往而不利。但就是挡不住也是有了声誉并被当作民众的代言人,民众利益维护者。这时士绅们失去了道义化身让市泊司的设立少了许多口舌,特别是天津卫开放型港口的设立也是顺利了不少。

那是因为有一些官员正是在对日贸易中收受好处受到了处理,他们不仅退赔,再加罚款,又被判了劳动改造这样的榜样让一些贪官落马了,继任者也不敢反对或小动作拖延了。

不过市泊司之事比较高调一时间宣传颇多,但信王总督台岛、周王总督澳洲却不曾公布,连朝廷成立了一个海外部虽然有报道商报也没有多作介绍。

如此做当然是不让或少让消息传向海外,虽不怕什么但移民还是多做少说好。另一个也至少未到让全大明议论纷纷之时,反正这时的移民还在局部进行的。

这时不必大张旗鼓移民,信王获任台岛总督十分激动。朱由校在历史上接班天启属于意外之事,但他的权力欲或愿意干事的方面比天启更强烈,也是愿意付出的。

如天启碰到困难虽然不是完全退缩不前,也是迂回前进放出魏忠贤来控制朝政。但朱由校就比较坚忍不拔,与太祖成祖一样坚持上早朝,坚持自己批阅奏章与处理其它事务。

只是他太性急又缺乏社会阅历,为掩盖自卑而既有点刚愎自用又有点摇摆不定。说实话他当个太平皇帝肯定胜过大多数皇帝,但在末世就太不足了。

不过只是一个台岛总督,手下最多一二百万人口,大政方针也不可以违反,让他这个有点理想与追求的小年轻去干干也无伤大雅,反正不可能会弄到台岛崩溃的程度。

还有台岛那边有个热兰遮虽然被一阵炮火损毁了不少,但主体建筑一点也没什么破坏,修复一下比较容易地方也足够大。再说督府不是王府,这热兰遮完全可以充当之。

还有这里这时也是台岛人口与经济中心,不论总督府与开发程度总督也可以到位了,不比周王任澳洲总督这时那里人口还只有十万多一点,总督府也正要建造,再简陋造一幢也要几个月时间上任肯定是还早一点。

能够获得一个总督之名让信王开心极了,历史上这时他登上皇位已经二年左右了,魏忠贤也让他给搬走了一时间获得了不少歌颂声。

只是天启与他都不知道这个政权已经问题严重处理不好就会灭亡了,当然知道了也是一样束手无策的可能性大,因为这时再没有一个张居正为大明延命了,就算是崇祯自己也是有心无力或缺乏政治担当。

无法如历史上一样成为皇帝按惯例他只能如之前宗室一样到封地没多少自由地度过一生,甚至是只要大明延续他的子子孙孙也将在某个城池,无所事事地一辈辈往下传,有不少藩王已经这样生活了二百多年了。

这个规矩朱由校是无力打破的,还好穿越众来了改变了他的命运,这个改变第一是他不知道的末代皇帝命,第二个是他这些年受天启影响思想稍有改变,以及出任总督开始的新变化。

这个变化目前还不知道最后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也许某一天朱由校会成为某部尚书或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对这些穿越众自己也没有想好,但设立一个上议会一个下议会的可能性极大,朱由校退休了一个上议员那是肯定有的。

这话有些远,这时信王对一个小总督已经心满意足,毕竟这个职位这时相当一个小州人口权力却是不小,主要是比较自由而不必每日只能在王府踱来踱去,连出个门也不大好办。

一样高兴的还有其他王爷,他们被天启罚去了很多财富与土地,还将所有的耕地管理权拿走。但允许他们回京城居住,还有给宗室许多自由,如此也算是一个交换让他们的怨气少了不少。

不过那些王爷仅是一个京城居住觉得还不够他们失去的多,现在信王、周王任了总督,接下来还会有一些类似职位的消息才让他们觉得天启并非是六亲不认。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