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跨界商明 > 第249章 全新形势(一)

跨界商明 第249章 全新形势(一)

作者:飞翔的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47: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布局东北天启九年完成一港二堡建设也不错了,主要是这时布局比陆地一步步延伸过去省力太多。虽然迟早会将铁路修过去的,毕竟早一点好一点,就算是铁路施工打通黑龙江,也是费力不多对修路也是有好处的。

主要是这事还不亏本,那里的金沙特别多,皮毛太廉价了,商业利润大土地也是肥沃可以耕种,移民十万二十万过去根本没问题。这时缺粮缺地的人多,从山东过去又不远还是夯实东北的统治十分必要。

安北计划一出手就进展顺利,那也是有努尔哈赤、皇太极的功劳。为何如此说乃是努尔哈赤崛起先是靠征服东北的各大部落,后来连小部落与零散人员也有不少被之拉进八旗。

不然他们的军队再为神勇也不可能越战兵力越多的,只是这一来那些大部落全被裹入八旗,黑龙江附近地区的部落人数也不大多了外,他们虽无可奈何臣服于努尔哈赤的势力,也靠之贩来一些必需品,心里对之并不忠诚也没有足够的力量阻止。

反倒是因为大明带来的商品丰富又价廉物美,他们毫不犹豫义无反顾地与大明商人进行起交易。而后金的驮队虽然也有个几百人,知道大明上千人过来根本不敢过来找麻烦。

另外他们这时自己也缺各种物资,从这里换回去的东西过去也是与大明交易的。这时双方的商业往来还有一点也仅局限于一些药材,换回的物资十分少,造成不仅缺粮更缺盐,所以见此索性断了持续很久的交易。

周天材这时忙碌的活属于中央同意他们使用山洞的条件之一,这就是将大明这边宫藏的文史资料,尽量复制在硬盘上交给卢文青。

为何如此乃是历史上后金占领京城后,将大明的历代文档大肆销毁。虽说这李自成进京也可能会有一些损毁,但历史上没有这方面记录应该有一点也不大,不然满清不会放弃这个甩锅机会的。

正是明代文档十不存一,明代的历史被歪曲的情形不在少数。可是这些档案与编四库全书毁的书不一样,那些被毁书籍无法绝对说世上再没有存世了,在某个窖藏中发现也是有可能的,为此这时在大明购买之后可以直接运送到现代。

有一些价值不大也可以以神秘藏家的影印本出现也是可以,而大明宫藏文档全套用影印本也不合适,只能用摄录存档在硬盘,只供极少几个顶尖明史专家参考的,不大可能公开的。

这个工作比较烦琐,可是那个电脑设备太监们可是怎么学也不会用,但大明的小孩子与现代的孩子经穿越众的简单试验,如对的电器、手机的上手速度也差不多一样的。

如果说有什么不同就是明代的小孩子放不开,只有乡下三四岁的野孩子才好一些。稍大的孩子会变得拘谨胆小畏惧,比现代的孩子需要更多的鼓励才行。

还有明代的孩子缺乏想象力,那不是他们的智力不够,主要还是这些小孩子见识太少。从这些方面就可以了解到,周天材教太监们学习使用电脑之类设备会有多么困难。

那是因为宫中的宦官虽然识字但他们谨小慎微惯了,思维也是僵化死板,如刘若愚看了摄录设备如见到天书一样顶礼膜拜,如此态度周天材教他们使用实在困难,于是这个摄录工作就由宦官协助搬文档与翻页之类,摄录方面周天材觉得教会徒弟更不容易,只能全部亲自动手。

如此一来周天材一直以来较为悠闲的日子不再有了,只是他确实是比较空闲一些推托不了。于是心里嘀咕什么这历史真相也没什么要紧,就算是天启是个好皇帝没有他们一样没什么用,抹黑了这时摄录的资料也不可能给他扳过来,但仍然不能不勤快地干活。

那是因为档案太多他不可能每日开了小蜜蜂上京城,来回一趟也蛮费时的。好在学生中找了二个十四五岁的小孩子反倒是教了几天就会干了,三个人一起忙才能在几个月即今年内完成。

不仅周天材忙着录制明代甚至是明代之前的宫藏,也包括翰林院、六部的文档,在澳洲也计划开始建造一个大型发电厂。

这个发电厂名为大型实际上乃是由许多小型发电机组成,为何如此乃是这时明代的机械制造能力太差,造几百千瓦的发电机即便是有了一切技术二十年内全大明化也造不了的。

别看一台发电机,就算是矽钢片就是冶炼、轧制两大系统,这时穿越众手下虽然有了一座高炉一座平炉,正在建设第二座高炉炉平炉,以及正在建造转炉。加上冶炼技术资料毫无问题,生产出矽钢问题不大。

但有了矽钢轧制成厚度均匀的薄板的轧机却是一项技术复杂,规模庞大的大工裎。相比之下冲床的生产简单多了,因为不考虑生产效率用一台油压机也是可以的。另外漆包线生产的电解铜生产虽然一样要用电,却是非常简陋的直流发电机就可以的。

所以一个轧机就让造几百千瓦的发电机比造蒸汽机火车困难几倍,连轴承也是一样火车上的因为一开始载重不大速度不快,因而要求不高。发电机上可是不行,那个轴承精度要求高,另外还有碳刷之类,整个加一起的困难程度太高了。

机械化之后才电器化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因此穿越众之前准备十年内不考虑生产电器生产,现在在明代的都是引进整个发电机加内燃机的,电动机也一样。

而且是过去偷偷摸摸运输到明代的物资大件不可能,数量大也不可能,引进发电机当然也主要是照明用。最多是用于少量现代运到明代的机床,那种高性能的机床在现代虽然属于普通型号外也是小型的,但在明代却是在当机床母机用。

还有一方面是用于小牛拉大车,如蒸汽机的汽缸活塞的加工,机床架是明代铸造的,用了现代的小型电动机带动的刀头磨头进行加工。如此一来速度慢一些也比在明代生产镗床磨床速度快精度高。

还有这时在明代兴办的钟表厂,之前生产钟,现在生产怀表,不久将生产手表,要质量好生产效率高完全靠现代购买的微型机床。那些机床可全都是电动机为动力的,也只有电动机才能宁静、清洁、高效的工作环境用蒸汽机还不如用脚踏动力好。

不过钟表厂几百台机床加一起也只需要几十千瓦,已经有几十台普通车床的机械厂,也只要几百千瓦发电机就可以供应大部分电力,不够用就再开一台。

总而言之目前为止穿越众运输到明代虽然已经有几百台发电机,可几百千瓦的才几台,大量的只有几百或一二千瓦的发电机。如千吨级船上的雷达、照明、无线电台所用。连电报局一开始也是用手摇发电机的,那是为了省油。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