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跨界商明 > 第254章 推代银券

跨界商明 第254章 推代银券

作者:飞翔的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47: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设立粮食公司不仅可以用大型机械提高净粮率,提高出油率,进而进行种子销售等等。另外集中的糠、麸也可以综合利用,如糠可以生产油,生产多种维生素谷维素,麸皮也可以生产各种产品,如丙酮、丁酮、营养强化品等等,最不济也是饲料可供办大型养殖场的。

还有穿越众办粮食公司即便是公平价格收购,因为资金充足、技术先进、利用率高、有规模效应会有不少收益的,虽不可能如黑心粮商那样,但年资金回报率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轻而易举的。

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水平乃是穿越众准备走官商路线,比如收了粮可以给钱也可以给代金券,用代金券交税不必加火耗。

这样一个政策就不是普通粮商能办到的外,首先这会给农民多少好处呢比如收购粮食正常情形在收获季只有一年中最高价的三分之一左右,但穿越众会给予五成左右,那不是穿越众小气,而是为了稳定粮价。

以最高价论城市贫民就有些吃不消了,所以穿越众打算将最高价下降百分之二三十。特别是灾年的价格更加要控制在这个水平线上不多一点,为了确保城市居民也能度日穿越众不可能为了农民抬高粮价,而只是不让粮商压价太为凶残。

而且是有粮食公司农民卖粮时可以多收入或者说少三分之一就可以前一样多的钱。再有一点就不是穿越众一家人可以决定的,那就是火耗问题。

火耗问题确实是存在外,这时候用银子、铜钱实际上麻烦多多。见到过铜钱的人就可以知道古代铜钱大小厚薄之异样不可胜数,几乎是每一个年号的铜钱都不一样外,还有私铸。

那个局面之乱实在是后人无法想象的,因为假如一斗米百钱,但你拿百个铜钱并不一定卖给你,当然也可能会少收一些,那就要看你付出的铜钱质量。

这标价百钱乃是等于后世名称的中间价,一般常用钱的百钱,如果钱质量好就少收一点质量差就多收一点甚至是拒收,所以那古代当店员账房先生也不容易的,一笔生意也比后世麻烦许多。

因为后世只要计算不错就可以,付钱收钱找钱十分简单也不存在争议。可古代付出的铜钱需要店员或账房先生点数过目,对钱的质量进行讨价还价,发生争执时会费不少时间的。

就算是银子也一样,银子的成色并没有标准,大多数混杂了二三成的铅锡,甚至有是铅锡芯银皮的假元宝银锭。所以用银子结账也一样要会识货,大额交易并不可能点点银元宝就可以了,每个银锭都会过手查看甚至是剪开查看,并依质量打折或升水。

因为银子纯度不一与铜钱一样带来交易时确认计算价值的困难,还有银子会被不断剪碎零用,对大宗交易是个妨碍,比如几十两的交易如都是碎银验收的话非常困难,所以会被铸成银元宝之类。

这银子重铸会有一些火耗,如果官府收了农民交税的碎银重铸成银元宝上交国库确实是会有一点亏空的,那是加收火耗的正当理由,不正当乃是火耗本来极低,但官府起码加收二三成,偏僻地区五六成也有。

再加上卖粮受到粮商凶残盘剥,额外增加的负担、粮商黑心、官府超额火耗、再加历史上大明的辽饷剿饷练饷等三饷,这时的农民怎一个惨字可形容

还好这时三饷中剿饷练饷还未开始也不可能开始,辽饷未废也仅是暂时保留对富裕地方征收。但让农民纳银一事受粮商盘剥不好办,或只有恢复落后的实物税。而银子火耗却是一直存在不大好办,满清还采用了定下正式比例,火耗归公按级别分配,称之为养廉银的办法。

火耗定额与归公实际上只是陋规的正规化,对减轻农民无端加上的负担没有任何一点帮助。而且是银子铜钱的种种弊端不足,只有在银元铜钱出现之后才算解决。

正是如此穿越众也计划推动银元铜元,只不过那个还是由国家进行为好,还有一点是这时大明的银子其实并不多,而且是中国后世的银子主要是外贸带来的,少了几百年积累这时总量不大时机不成熟。

还有贵金属为货币会受到贵金属不足带来的对经济发展的阻碍,还有大明在这个时代肯定与历史上一样会带来巨大的出超。历史上大明这时候直到满清鸦片战争时每年具体数量不好说,出超几百万两银子肯定有的,这些银子带来的只是银价下跌对经济发展没多少促进作用。

如这时江南米价一石基本上不足一两,清末时达到四五两了。再说穿越众这时向外输出的能力更加强大,对此穿越众就不准备长期单纯收入银子,而是准备让了西方人主要是用矿产来交换,而大明人进行生产,如此一来至少会积累些矿产,而矿产比太多的银子更有价值。

出于这样的打算穿越众决定在大明搞一套综合制的货币系统,综合制的货币系统即贵金属与谷物、矿产之类综合担保下的货币系统,而不仅是金本位、银本位,那是大明金银确实是也不多。

当然这制度与宋时的纸钞,明代的宝钞不一样,明代宝钞乃是全脱空,宋代纸钞虽然好一些却同样没有与实物挂钩的。新纸钞乃是完全与金银与实物挂钩,所以将以银元命名,并且可以兑换。

用银元命名乃是与这时最通用的媒介挂钩,实际上也是用两为基本值推行最为容易。只是如此一来也是要正式生产银元铜元为好,但这事由大明朝廷办一个中央银行还不到时候。

还有这时银子太少铸了银元铜元用起来也不一定方便,为此穿越众准备推出代银券,比如这收粮食就可以给农民一些代银券农民拿去交税,如此不仅少了火耗之盘剥于今后纸币发行也打开了道路。

此办法不涉贪污甚至是对官府也是有好处的,因为交代银券只要点点数量,不必查看质量与称重再重铸外,上交时也省力,只要纸币交上去或找设在各处的穿越众粮食公司要钱就可以了。

至于粮食公司的钱乃是粮食出售后回收了重铸的银锭或不足时向上请调,只是这办法对农民是好事,对今后发行纸币是好事,对控制官员贪污是好事,对官员是坏事呀。

还有这时官员收入低需要一些灰、黑收入弥补,但这事肯定是不允许的,革除火耗迟早的事情。可是官员的收入也是要适当提高,县级也是要有一点财政权才好。

为此事穿越众根据前后历史经验,为这时的大明官员重新设立了薪酬制度,大幅度提高了官员收入。但如此一来财政收入有些吃不消,为此穿越众决定提高一些税费。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