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跨界商明 > 第259章 现代武器(一)

跨界商明 第259章 现代武器(一)

作者:飞翔的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47: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办粮食公司乃是穿越众在天启最大的动作之一,至于这一年他们的收获则是三千吨机帆船,也可以看作其中最大的之一。

三千吨机帆船仍然是采用三体式的,那不是穿越众只喜欢这样的船型,而是这样的船型运输移民最合适。普通的船每一载重吨内部空间约为二个多立方,这点儿空间船内还要安装机器与物资,加船员也是占据一定空间因而运送一个人也挤。

但三体船上层长宽比达到一比二,小水线船型排水量不大船内空间大,运输货物没什么优势,一千吨船只能运一千吨货,就移民而言普通千吨船只能运送一千多人,三体船保证一样空间千吨船可以运送三千多人,增加一倍多确实是移民神器。

因为这样的优点三体船船型建造复杂的缺点就不算什么了,毕竟三千吨的船建造一样困难外,船员多成本更大一些。连蒸汽机也需要增加,但在抗风浪及适航性上三体船更加优秀。

当然这时代的人造三体船是不大可能的,只因穿越众有后世船舶设计专业的人帮助设计。这一点十八人加一起也抵不过人家一个小指头,或许是这三体船设计也不高明,比如同样动力可以速度更快一些,其它设计方面比如利用率也小了一些。

但这船别说放明代,就算是在二战前也设计不出如此成熟的。那是二十一世纪已经有了一些成熟的双体船三体船,可以站在巨人的肩上借鉴着设计,达不到尽善尽美也可以**不离十。

船设计关之后乃是这三体船龙肋骨系统复杂,而且是不少受力部分用木头不大好办。这方面穿越众有现代支持与技术,采用现代空气锤锻造的龙肋骨系统加电焊工艺克服了这方面的难题。

还有这船下水不大好办,所以一开始就采用了船坞,这样干成本虽大但下水时安全省力,总而言之移民之用比大船合算不少。同时船坞投资大一点却是造一千吨的可以造三千吨普通船还两艘一起造,计算下来还是合适的。

或者说三千吨船可以运同样的移民,还是可以运送货物的,造价也比三体船大不了多少。只是这时运输需要少一点,而移民任务才是主要的外,三体船毕竟运行成本小许多。

而且是普通船没有码头转运困难,三体船尾部可以直接上下,比普通船更加合适没有开发的地方。综合起来三体船优势只有运货一项比不了三千吨船,所以一千吨三体船投入使用后三千吨三体船建造也马上着手进行了,这时也下水了也是正常。

主要是两者的船坞完全可以兼用,这是因为两者长度只差了不足三十米,宽度不足二十米,这样的差距十分有限,适当放大一点就可以了。

还有一个是船坞的承载力,当初建船坞时是打过木桩的,将土地承载力从57平方米提高到15平方米以上水平,这时建造一千吨级船就足够了,不过建造三千吨级船可能会发生局部地点超重问题,但这个问题不大,可以用铺上一层枕木的办法让受力面扩大,承载力均衡一些就可以了。

至于铺一层涂了沥青的枕木于造船而言乃是小意思,只要用东北红松就可以了。而且是随着船厂的建成与扩张,木头的积累不断积存,这时从海上过来的木头都会在水里泡一泡再捞上岸露天存放,然后才是进入透风大棚第一步凉干。

在透风凉干之后再初次解开成厚板隔空迭堆阴干,等临用时才进烘窑进行最后处理。这时处理已经比较容易了,不似船厂刚开始建造那会儿进行烘干的木头有些还是鲜活的。

匆匆烘干的质量肯定是不大好,所以第一批造的船使用年限会短许多。只是事急从权造船也一样,只能先求着解决有无问题,等锦州与毛文龙还有台岛那边砍伐了大量树木,木排从海上拖进胶澳积累起来,这造船用料终于从只能七拼八凑的困境中缓和了过来。

还有一开始只能造小船,实际上只要有可能还是造大船合算。如一千吨船与三千吨船比后者用料用工最多只是前者的两倍,所以造一条三千吨的船等于节省三四成成本。

那还只是造船方面的节约,甚至是还不算船坞占用期、锚、索用量等好处。实际上蒸汽机三千吨船也不必一千吨船的三倍,还有船员也一样,三千吨船最多只需三条一千吨船的百分之六十到六十五的船员。

由此可见三千吨船在移民时的好处是巨大的,特别是穿越众计划每年移民百万,而且是这些移民船因为路线远,加上必要的维修一年只能走二趟,所以这个移民量三千吨船即便是每个航程运送一万移民也需要五十条船以上。

实际上有些岛屿小一点近一些,因此穿越众十年计划是造四十条三千吨船与四十条一千吨船。这时一千吨船因为崇明那边沙船帮也在帮助造,已经有了六条船,三千吨却是这时第一条。

再是沙船帮造船技术不可能近期帮助他们提高太多,从明年开始胶澳这里将转为专门生产三千吨三体船,还有千吨吨专业战船,普通的三千吨级客货运输船了。

这几年内穿越众会让移民船横渡太平洋进入北美,但暂时不会出马六甲进入印度洋,这样等级的船应该够用了。何况穿越众通过卢文青、小林两人的申请竟然获得批准,让他们更加有恃无恐,即便是过几年出印度洋,到大西洋经商也一样。

穿越众申请什么获得批准又让他们有恃无恐说穿了那只是一些普通的现代武器,如双35高射炮,另加127机关枪,及一些半自动步枪而已。

穿越众为何要这样的武器呢,原来这时候行船的最大敌人并非是变幻莫测,瞬息万变的,而是凶残又遍布的海盗船,这些海盗有可能还是国家行为不算,商船也可能随时客串一回的。

还有移民船可能会遇到土著的水陆攻击,这样的攻击武器不强可人多。论起来穿越众别说从现代可以采购厚璧无缝钢管,即便是他们自己生产铸钢加铣镗磨的不管前膛后膛炮,就质量胜过这时代水平一倍以上的。

所以同样吨位战船穿越众的船完全可以先敌打击,炮弹即便是铁球也可以比对手重而有力不少还准太多。只是如这时三四百吨的西方商船也是备十几门炮,六七百吨的达到三十多门,如此配备的船抗风能力差而且是船员也配备太多了。

如三十多门炮每门五人炮兵就要近二百人,炮战时操帆操船的水手舵手还不可少,这一来这条船需要三百人左右,这样的人力资本就不少,就算是人均十二两银子支出一年也要三千多。而且是船员也是有家人的,平均十两又是三千,实际上这个开支还不算生病与高级船员开支。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