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跨界商明 > 第315章 风起萍末

跨界商明 第315章 风起萍末

作者:飞翔的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47: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打开一扇城门这城也是破了,况且城内除了极少准备拚命的人自行不断前来夺门,这时候城内连街道上都是逃进城的后金妇孺老幼,冲进去对这些人不好办,不杀又担心他们中混有想拚命的人。

为此新军索性其它地点也不攻打了,只是一步步将这些人赶出来,分成几类关进附近已经准备好的各种俘虏营。如此一来就是速度慢点,因为不时有一些人过来厮杀,那些人一开始也往内逃避。

速度慢一点胜在安全有序,可以一波流将杀敌、抓人,还有清理所有的宅院的任务一次性完成。只是随着推进举火**或举家自杀者多了起来,那些人中有后金主要头目也有汉奸。

最后统计代善、范文程、李永芳等人也自杀了,豪格自己在新军进入他的王府时还手执单刀算是战死。不过也是有心存幻想的,如宁完我主动投降想反戈一击混大明官场了。

招降纳叛在历史上乃是常态,到后世也是通用的。只不过穿越众有些不以为然,加上他们也不需要这些人作榜样,或帮助管理新获得的人口,再是壮大自己的实力减轻战斗力、物资、时间消耗。

而这几样乃是招降纳叛的现实需要,但穿越众根本没有这样的弱点,反而对汉奸以及犯下杀害汉人的人不大愿意宽恕,特别是无原则无底线的宽恕。

不过主动投降或反戈一击穿越众也不可能不纳,他们也没有真是杀过人的后金人都处决了的,而是分为战场上罪轻一点,残杀平民就重一点,二十年劳改打底。

宁完我作为主要的汉奸肯定是死罪,但他主动投降大概一个终身劳改也就算了。只是如此的区别对宁完我孰好孰坏要看他自己怎样想了。

沈阳的战事获得解决接下来明军主要是扫荡四乡,乘天气未冷抓捕那些漏网之鱼,新军因为识字主要投入抓获之人的审问,因为不识字怎么记录,而有了身份信息这时代的人都是互相熟透的,只要审问时让他们不仅交代自己的罪行,也交代别人的,反复对证几次就可以了。

这个工作加扫荡辽东战区,安置解救的人等工作肯定要忙到入冬,不过辽东问题到九月二十沈阳破城绝对是结束了,对此整个大明都是欢欣的,因为这辽东问题从万历就已经开始或严重起来的,到这时也算是历经三朝十几年时间了。

对普通人而言他们还承担了辽饷,这时辽东问题彻底解决至少这辽饷明年可以不必交了。对此穿越众觉得也是应该的,虽然大明财政这时还不大宽绰,主要是平常支出这时候也够了,但办大事还不行。

不过扩大财政收入肯定是不应该从最普通的农民那里要,如盐政改革与商业税、工矿税等上面收才是解决办法。还有太多的免税土地也是太不应该,那完全是富人愈富贫人愈贫的政策肯定是要改。

只是之前天启要推广改革不容易,即便是那些039039阉党039039官瘾大比较听话,但推广工商税加现在的田赋政策改革他们一样会反对,强行推动又有内忧外患。

好在内忧方面陕晋那边因为驻扎骑兵随时出动镇压,救济比历史上好一点,推动山薯玉米种植多少有一些缓和作用,加上将抓住的义军都押到北直隶干活,又移民一部分,形势有所缓和至少不可能再暴发。

外患方面的辽东后金叛乱最强大时十万多人闯入京师,历史上那是几乎入无人之境一样。不过有穿越众训练的新军,加他们自己的护卫队,还有一些超时代武器,有心算无心下将之几乎全歼,那时外患已经不会危及大明的生存了。

到这时沈阳攻破,这外患可是比陕地的内忧还彻底解决。到这时天启的声势完全起来了外,也有胆气进行各项改革了。

所以朝廷的官员们或地方的官员们都一样,对辽东问题如此轻易解决属于既喜又忧,至于喜多忧多那要看各人的具体身份了。那些比较清廉出身贫寒的官员肯定是好一些,那些家族有人经商或土地极多的人肯定会担心多一点的。

那么为什么他们这些文官此时要担心天启会这样干呢,实际上文官们一开始肯定想不到的,而且是天启一上台乃是东林当道为主,可惜仍然不能039039众正盈朝039039下泯灭这党争,致使天启对上朝与管理朝政也产生了反感与懈怠了。

或者说他为什么不如崇祯一样坚韧呢,他是皇帝呀这方面天启确实是不够好,可一个应该是叛逆期的初中生要求他个个都大局为重不可能吧,有家长管束也不可能别说没有家长。

不过后来天启通过魏忠贤间接控制住了朝政,因为死得早就不可能看到如果他活着大明会怎么发展下去。但这时有穿越众不仅救了他的命,还让他认识到大明的问题、他自己的问题、魏忠贤的问题等等。

还给他制定了一个路线图,这个路线图就是先改革与抓住军队,那是一方面这是最简单容易的,但他的安全保证,内忧外患的平定,改革的后盾都靠此才行外,这方面动作只需要少许钱也没什么人反对。

果然因新军在京师一战的巨大胜利,让天启的权威高出不少,这让他对宗室对勋贵动手的阻力极小。当然那时文官们对此属于乐见其成的。

但随后的盐政改革、039039官员岗位责任制039039、官僚体制改革等等,以及穿越众的一些做法让文官们渐渐猜出天启或者天启在穿越众的劝告下会进行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在这些改革中工商税与官员免赋之类问题都有可能成为目标。

只是这样的改革不知会在什么时间推动,文官们该反对还是赞成。另外如天启威信越高反对者肯定是越少,辽东问题彻底解决让天启的形象一下高大起来,文官们欲抹黑都不好办。

还有商报的宣传也让底层民众甚至是读书人都明白朝廷欲改革的方向于他们有利,不可能再如之前一样容易受到文官们的蒙蔽与误导。

还有这时不仅一部分官员为自己的前途准备支持改革的,毕竟阶级利益并不那么直接明显,如一加一等于二一样一目了然,所以就个人利益并不一定改革就会让他们失去许多,实际上在改革中获益者不少。

甚至是就做官而言根据北直隶进行的试点看改革对他们是有好处的,在收入上白色收入有不小提高,当然灰色黑色收入控制更严漏洞更少处理更及时,但总体上还是这时当官比之前互有利弊,除了黑灰收入还是北直隶这时的官员比之前好。

当然庸懒散怠官员日子一样不好过,不过大多数官员之前的毛病还是属于可以混日子,039039岗位责任制039039下他们也是能够称职的多。再说穿越众的办法也不是激烈地将那些不称职官员马上斥退,而是给予转职培训的机会,大多数官员就个人利益反对改革的不多。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