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跨界商明 > 第351章 回程参观(二)

跨界商明 第351章 回程参观(二)

作者:飞翔的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47: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天启在动物园一种种动物细细观赏他的大臣面对如此多动物也是好奇心大发,他们中虽然有几个比较顽固,但这时还处在高位的人冲在前面指责天启不该来动物园玩物丧志的一个也没有。

那是这时风向不对,天启已经树立了不小威信外,他们还想呆在官位上也是因素之一,另外他们自己也一样觉得开开眼界也有必要。

就这样君臣们在动物园玩了一个上午,下午又去了科技馆参观。这科技馆展示的乃是最简单的科学实验,不过为了破除迷信那种油锅捞钱、符纸自燃、斩鬼见血之类常见的巫师神婆039039法术039039也每日定时表演一次。

但天启与众多大臣过来肯定是要特别多加一些内容的,例如天文上太阳系几大行星的图示,另外有太阳、地球与月亮的立体模型,地球仪,风雨霜冰雾的产生,此外还有一些化学实验。

对这些东西那些文官们仍然是态度不一,特别是一开始有不少人将之当作幻术看,等普通人被选出参与或者只要出一点小钱一样可以亲自动手,试验结果完全一致才大致上信了。

只是这样的科普普及范围有限,只有京师地区,来京城的读书人,来京城办事的人员,各地官员来京城,还有来商业中心的商人,及少数各类人员。

但通过他们多少可以将一些科学知识传播出去,还有吸引了不少人有兴趣学习这样的知识,而有兴趣才是学习的最好动力,所以这比较穿越众之前招收的学生素质会高一些。

只是此时将这里的科普试验演示当作幻术看的京城人已经少有,特别是多年在京为官之人他们自己不大可能到商业中心来,来了也是吃饭为主,如科普馆不大可能参观,但他们的家人却是会参观的,还大多亲自做过试验,所以真实性这时对他们不再怀疑。

可这仍然让那些老顽固认为这不算得上什么,只有儒家学说才是最为重要的东西,至于大地是平面还是球形,地球是绕太阳还是太阳绕地球,水之三态天气如何变化的之类并不要紧,最多只是细枝末节。

将思想道德看得高于一切,有不自由毋宁死一样偏执极端的人毕竟少,大多数还是知道了解一些科技知识有好处的,应用于社会对社会也是好处巨大的外,也与思想道德并不冲突。

如刀能杀人又不是刀杀人,乃是有人用刀杀人。禁止普通人拥有专用于杀人的刀那是应该,如果连菜刀也禁止就本末倒置了,所以大部分官员进了科技馆还是兴趣很浓。因为之前一些神神叨叨的东西虽不大相信却无法知道怎么回事,子不语怪力乱神也是无力辩明而已的无奈。

当然也有一些官员早想来的,甚至是早来过的。如徐光启就是如此,他在明末属于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只是他之前主要是向西方传教士讨教或学习他们带来的书籍。

无庸讳言这时中国在天文、数学、机械、物理、地质等诸多学科已经落后于欧洲了,原因当然是在大明甚至是此前科技发明不再为人重视,就是技术发明出来也是捂着传男不传女不肯公开的。

而在欧洲小国林立,因为没有腐儒压制,科学发明可以获得利益或名声,对科学家科学实验的资金支援属于常事,这一点犹如春秋之时养士一样,那时百家争鸣思想活跃鲁班也是一家。

说起来儒家思想也是有进步一面,对中国大一统有不小贡献,只是世界如果真是中国人认为的范围大小,大家都慢悠悠向前发展这个思想日渐的保守性对中国也没太大拖累。

但欧洲摆脱比中国人还落后愚昧黑暗的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后他们从原地踏步一下进入了快车道,所以这时连徐光启也只能学西方的著作了。

但穿越众意外来到他们十八人的天文知识虽然连这时代大多数人也不如,那是后世空气污染也不乘凉了。而古代夜空晴朗时繁星灿烂,乘凉之时大人会向小孩介绍星空的,当然那是中国人的星座分法,也看大人水平高低的。

但再差劲古人也认识北斗星、牛郎星、织女星、启明星等等,而十八人虽知道一些也是西方星座外,也不曾认真在天空找过,连北斗星也没有人真正认识。

天文不行他们的数学虽然不是专业在这个时代肯定是一流水平,至少学过高等数学只不过读了记得不深忘了不少外,也没有研究的兴趣与才能。

但他们这些不足不算得上什么,一方面他们的见识之广是数百年甚至是数十年前的人难于想象的。因为同样程度的进步原始人类以万年计,有了文字以百年计,文艺复兴后以十年计,工业革命开始以年计,电气化时代以月计。

到了微电子时代以天计,现在是信息时代,日新月异一词也已经不足描述社会科技进步的速度,只能用每一个小时都在发生变化,有无数发明创造出来。

所以十八人不懂天文学没什么关系,只要将十**世纪的发现或著作拿出来就可以了,如数学之类也可以一样处理。而代价只是网络上让人收集或购买原版书、复印书、影印本,及让人翻译并摹写成古白话文的金钱。

为何如此乃是这时大明还没有高水平的人才,这些东西拿出来只会让西方人获利,还不如再过二三十年再说为好。不过就算是这样的039039老古董039039知识也让徐光启叹服,更别说初步学习这方面知识的人。

只可惜徐光启十八人了解历史后对他也敬重,可他已是垂暮之年,十八人不可能为他透露太多先进科技知识的,一来他们的精力有限,次是担心有些知识让他透露给传教士。

好在传教士们大多数将西方科学著作与神学著作一样当作传教的敲门砖与工具,他们本人虽然有一定的甚至是一流的科学知识,但他们只是学会了而已,如后世不少大学生一样,可专业研究或对科技知识狂热的几乎没有几个。

确实是也有传教士找上门的,不过他们的兴趣在于吸引十八人入教,思量这几个客卿既富又贵举止不类受儒教熏陶的大明人可能好039039勾引039039,而不是交流科技知识的。

只是入西方教在后世虽然人多了一些,但中国人还是没什么宗教信仰的多或只有急来抱佛脚的人多,后世信西方教的人大多数也是出于各种功利目的的多,而真正信了的人少。

还有信这的人在后世比例也极小外,对普通人而言信不信也没什么关系。在现代他们在现代就都是普通人,虽不算坚定的无神论者却也是没什么宗教信仰。

所以让十八人在明末这边入西方教本来就不可能,而且是在后代他们信不信只是自己个人自由,可在明末却是不入西方教的最好。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