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跨界商明 > 第364章 安定东亚(六)

跨界商明 第364章 安定东亚(六)

作者:飞翔的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47: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谨慎之人的判断合情合理获得在场所有人的认可,只是他们的处理办法不符合大多数人的胃口。连德川家光也一样认为大明帮琉球向岛津忠恒要说法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应该只派使者过来找自己要求主持公道而不是直接刀兵相向。

因为岛津乃是他的臣下,萨摩藩乃是幕府的属下,打狗也要看看主人。何况仗着船好炮利赶到江户来责问他,这让德川家光情何以堪,德川幕府颜面何存。

还有如大明大军压境战而不利他让步一下虚与委蛇表示道歉还不算什么,因为下面各藩之兵云集却无人可以阻挡,就是服软无人能出声反对。

可这时被对方几千人一威胁就说软话,即便是无实质性损失,下面的大名也会不满并将幕府视为软弱可欺。如此德川幕府的前途有些堪忧,因而最后德川家光决定对这时收到的信不予理睬。

不予理睬的理由乃是他觉得这封莫名其妙以大明客卿写的信级别不够,还有大明何时又有客卿这样的官职,那官职正儿八经任命的只有在春秋战国才有。

后来局势动荡时也有一些名人先为某头目出谋画策却暂时不肯成为部下,直到形势成熟才彻底投入的,这样的人主要是觉得暂时还不保险,做客卿当参谋自由一些话也好说一些,但他们实际上是无客卿之名的,更不可能有官职名客卿的。

春秋战国客卿颇多乃是安置异国最高端人才的,作为对中华文化十分熟悉的不肖学生,德川家光怎么看怎么觉得郭道宏自称客卿有些搞笑,甚至是专门弄出来调笑他的。

只是心中有气对方水面战力强悍,萨摩藩那边的安宅船小一点也少一点,可如何起火至今还不清楚因此他不可能再派船出去冒险,但他可以用不理睬来表示蔑视。

而且是这个反应最为合适,如果对方敢上岸那就更好,因为德川手下可是有二三万武装的外,还有一支骑兵。另外各轮值大名随行都带有上千人马,所以德川家光认为即便是对方火炮再厉害也是无用。

这个办法获得了大多数人的赞成,因为不管他们态度多么坚决明军在水面他们也无能为力,算起来只有蔑视他们才是唯一可能,当然对方自大到上了岸他们的武装卫队就有了用武之地。

等了一天未等到任何回复郭道宏笑了,于是在薄暮时就拔锚而走。次日清晨获知大明船队不见了德川幕府里一片拍马声,这大明船队为什么如此沉不住气不清楚,但德川家光的策略肯定是高明的。

可惜他们高兴,陆路三百里水路四百里的静冈人在上午八时望见一支船队正直扑海岸过来,这时他们的大名虽然在江户这支船队是怎么回事却已经早知道。

可知道是一回事,这时对方为什么直扑过来是另一回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才最重要。不过虽然重要大名不在,水军挡不住下面是守、是逃,还是赌对方此时仅是友好访问城里的人各有主张,但没有一锤定音的人只能陷于混乱之中。

正是如此武装力量无法最大程度上最快的速度集中起来,因为意见不一这点武装还分别行事,有独自逃跑的也有掩护大名家人逃跑的,当然也会有人想坚守一下的。

船未靠岸从望远镜就可以看到静冈城内有大批人向外跑路,当然上城墙的也有就是稀稀拉拉,不仅没有鹿儿岛市那边人多外,上城墙的士兵也不见鹿儿岛市那边从容与安定。

这主要是鹿儿岛市那边日军虽然新兵害怕战争,但士官们都告诉他们守城优势巨大,不野战没什么可怕的,而且是这话他们也早知道的,因而上城墙虽然脚有点软心里却知道这一战危险性不大。

可结果是无知者无畏,日军与后世萨达姆一样以为战事还会与于他们熟悉的形式进行,那知萨达姆迎来的乃都是空中打击,飞机炸、巡航导弹炸,就是不与萨达姆军队面对面开战,于是一炸再炸三炸将萨达姆军队的武器装备摧毁了还是小事,主要是士气与信心没有了还怎么打

日军在鹿儿岛市遇上的也一样,他们以为战争还会如他们熟悉的一样或最多明军火炮火枪更多更厉害一点,但他们没想到仅这炮弹就人的血肉之躯不可抵挡。

实际上当时鹿儿岛市日守军八千,上城墙一半多,受到炮火攻击只有二千,真正死于炮火或伤重不治者只有五百左右,其它轻重伤员七八百,可说是战斗力损失不大或战斗力犹存。

但为什么都逃跑了头领没有再组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算是组织了这人命可填几次逼急了士兵也会反抗的,兔子急了也咬人的。

所以鹿儿岛市那边日军一开始还比较自信,所以在城墙上表现自在。但这时静冈的日军已经听到了风声,这时上城墙当然战战兢兢神色不安。

但他们怎么会仍然上城墙不拒绝呢这原因乃是他们此时的队伍完整上下有序,不是崩溃的军队那样官兵失散乱糟糟一团,或看到别人惨状后军官也不可能硬逼了。

只不过这里这时上城墙的士兵被军官们带了上来,战斗力却是连一半也不可能有,因为他们主要的心思放在怎样逃命,而不是怎样守住城墙上面。

见到城墙上日军这样的状态,这次陆战旅不再慢腾腾登陆并做好一切准备才攻打,而是一上岸就摆出攻击态势,单薄的队伍不再先在登陆地外围布置防御阵地,而是直接就向城墙靠近。

这是阎应元与他的参谋们认为这时静冈不存在统一指挥,大部分军队不再成为威胁而是忙于逃命。而且是这里地形合适战船与运载陆战旅的运输船上火炮支援,不必担心对方侧翼包围。

至于正面之敌如果出战必须先在城门口集会然后打开门攻击,而这时对方根本没有此动向,登陆的士兵可以尽量靠前布置,比如在城墙三四百米处就可以了。

那个距离城墙上弓弩与火绳枪根本是在几倍攻击距离之外,就算是城墙上也有几架小火炮可以攻到这个距离的,可三四百米的圆周误差率之大不是一百多米距离可比。

虽然对方不大可能用火炮攻击一百多米外的散兵,但这个冷兵器时代比较安全的距离因火炮而改变了,当然冷兵器时代这个距离也不是绝对安全,有了床弩普通小兵问题不大,重要将领无事还是开战前远一点为好。

只是床弩建造成本、使用难度、使用成本都可以与这时的重炮相比了,建造技术更高不少,如日本还不一定能造与运用。

但火炮出世那种小火炮实际上相当容易制造的,区别在于笨重或精细与否。如日军现在同等火炮比陆战旅的重了一倍不止,又因火药不纯、没有缓燃技术、炮管粗糙、炮弹不精细,综合性能比较效用差距起码有十倍。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