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跨界商明 > 第40章 见刘若愚

跨界商明 第40章 见刘若愚

作者:飞翔的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47: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吴世杰他们原以为水泥厂与玻璃厂的设备可以从现代能解决,不料一上马才发现想简单了。这也难怪他们他们毕竟不是学机械学工业专业的人,现在几个工业人也是为工作转行的,如半路出家未出师的和尚一样。

因此只能提前建设铸造厂,机械加工厂、蒸汽机厂等三家厂了,这一来又是一大堆难题。在反射炉外各种机床的麻烦更大,这麻烦不是机床无处买,不是机床运不进来,而是机床太先进,明末的人学起来太困难。

可是老式蒸汽机天轴带动的皮带车床用过的工人早已作古,这样的老爷爷级老古董连废铁堆也不见了。所以几人查资料觉得好却买不到,仿制也是太困难,无可奈何只能买最老的旧车床拆去电动机配上驼锅机,用皮带连接使用。

当然镗床、磨床因为专用于生产蒸汽机、驼锅机只能定制专用车床。专用车床不是更高级而是更适宜加工某一些产品,如穿越众此时不可能从现代运送大型镗床、磨床到明末,那个体积与技术前者无法过山洞,后者无人能操作,还不如专用车床。

这专用车床完全是小牛拉大车式的,主要只是一个刀具或磨头,生产工艺不是工件夹在车床上,而是一个小刀头或磨头定位在工件上所以体积非常小。

如此工艺的问题肯定有不少,如加工速度慢、精度低、定位困难、多次定位位置漂移。好在这时生产的蒸汽机与驼锅机也就是二十世纪初期水准,吴世杰他们的工艺在那个时候还是主流。正因为小机造大机,慢慢万吨水压机与重型机床等生产出来了,然后再精益求精。

另外穿越众的条件已经比二十世纪初期好太多了,比如丝杆、轴承、刀具、磨具、直流电机、测量工具等条件可以充分满足,先进工艺也可以借鉴。

就是操作机器的人培养麻烦,但有一点值得幸运,那就是十八人才几个月差不多人人会一些车床操作能力了。这主要是从枪械研制开始在明末山洞口城堡建立了机械加工车间后,大多数人对枪械生产好奇,还有光靠张荣他们也来不及,于是其他人只要有空就干这个渐渐练出来了。

那是大家虽然文科类毕业,基础能力培训与见识与普通明末人比相差不是一点点。因而这些车床只要多看几遍马马虎虎也能操作,至于能达到多高水平那要看悟性加从业时间,短时间是不可能的。

因为这个需要加十八人只要在明末工作最好是多面手,吴世杰、刘伟、卢建国他们本业虽忙在晚上也慢慢学会了开车床,并在不断讨论中弄懂了不少机械问题。

正是有这进步这时研究工业方面的问题时能积极参与的人增加了不少外,在研制专用车床时不少人在晚上也会加入。那是生产枪械与其它各处工作不可能停下,研制这些反倒是在晚餐之后进行。

好在这些人年青又有干劲,睡觉本来较晚。还有就是不缺钱,各种材料可以随意用,各种手动工具、电动工具等全都可以买来,弄得城堡下层完全如杂乱的机械加工车间。

当然最多的机械加工车床在罗家岙租赁的工厂内,那里有普通车、铣、刨、镗、站、锻、磨车床,还有线切割、数控机床、电焊、亚弧悍,电炉热处理等等设备。

年会之后以为可以轻松一段时间才几天又进入热火朝天的奋斗之中大家也没什么怨言,因为那乃是为自己忙碌。别人同样迎着太阳出伴着月亮归,从鸟叫干到鬼叫,一年也不一定能挣到他们一天的钱,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不过在这忙碌时刻吴世杰却是再次进了京城,而这时十八人已经好久没有人去京城了。之所以不去京城乃是此时贸易关系稳定,又聘了一些掌柜处理业务不必穿越众亲自出面。

至于对老京城的好奇心吴世杰他们去过一二次早已没有了,许飞、吕子明等少数人觉得时机不成熟,也没有急着去访古对比游一下。

再则用手机录一些镜头已经足够许飞他们的对比所需,另外对比两边的情形区别在于明时是纯古代建筑外,那些建筑一看就是陈旧、残破,甚至是摇摇欲坠。

而在现代残存的或重新修建的古建筑不是很新,秃壁残垣也是带一种历史仓桑感,二者已经完全是两种味道不可对比了。

再则两个京城最大的区别在于人,如果让现代人充满旧京城大街小巷就如游客在仿古旅游城,至少现代人看到并不违和。但是这古代人放在新京城怎么看也不协调,因为这明末人显得麻木与萎靡不振不开朗自信。

其它如明末京城志高气昂、横冲直撞的痞子,左拥右护的贵人、纨绔,常要避道的高官轿子,还席地或跪地的乞丐,围聚的卖艺圈子让现代人很不习惯,还真无法随意闲逛。

没必要又不喜欢、不习惯的京城吴世杰他们又忙肯定不大会去的,不过这次非去不可吴世杰才抽出时间专门跑一趟的。

为什么呢原来吴世杰关于先扶明实在不行再自立,扶明第一选择是天启,天启不成再找崇祯试试的策略为众人同意后,但扶明的策略一直无法落实。

无法落实的原因在于穿越众在明末时间短,又不愿意屈膝乞求巴结魏忠贤等获得见到天启的机会。而且是这样见到天启也难于说上话,但不这样其它办法虽有,如扩大影响到朝野皆知然后通过比较正式的途径见到皇帝后徐徐图之。

只是这时扩大影响徐徐图之的策略有些来不及了,因为吴世杰觉得比崇祯更好的扶助对象天启,如历史不改变只有大半年的寿命了。

而且天启并非是寿终正寝,或者正寝是寿终却是远远谈不上。另外明之正德、天启两个信任宦官的皇帝都因落水而死死后无后也是太巧合了,让后人觉得这里有阴谋也是可以理解的。

正因为考虑许久未找到接近与交好天启的机会,时间之窗又不长了,吴世杰才决定去一趟京城。他这次去乃是给天启送礼,如此做可以让天启记住他们,还有给宫中人留下穿越众也有不错医药的影响,加上一定的商业广告作用。

不过向天启送礼也是不那么好办的,陌陌生生送上去东西也不一定能被天启收到。好在穿越众与多家字画瓷器古董商生意往来密切,这些老板掌柜中有认识喜文弄墨掌内直文房的大宦官刘若愚。

刘与魏的关系不大好,至少面和心不和。而且为人也不属果毅视恶如仇者,故而真要通过他向天启申诉不可能,一个商人向天启送礼他倒是愿意为之转交的,因为他也获得了几幅字画的报酬。

这样一来吴世杰本来不必进京,只是刘若愚怕担干系一定要见送礼人一面,亲自询问一下才放心,因为他实在惹不起魏忠贤。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