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综武侠]皇上,求报销! > 第46章 46

[综武侠]皇上,求报销! 第46章 46

作者:芙蓉三变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24:3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应全说的傅老头, 全名傅宗书,三朝元老。

当然,本朝的三朝元老车载斗量根本就不值钱,但有三朝元老的资历, 还是先皇遗命的托孤重臣之一, 且是所有托孤重臣里头官位最高,权势最重的一个, 这就值钱了。

说傅宗书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一点也不过分。

不客气地说, 在小皇帝亲政之前, 乃至亲政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皇帝说话都没有傅宗书说话好使。

要说傅宗书这个三朝元老,那还真是实打实的。

不像是其他元老, 有很多都是纯靠资历,只要活得长就行, 要说有什么官声政绩那基本说不出来。

傅宗书不一样。

他年轻的时候被先先皇看中, 一路被提拔, 很快就从一介布衣白身成了手中有实权的青年才俊。

他本人也的确是文武双全,能办实事又文采风流,为人处世还颇为圆滑。

就算是朝中那些看不上他出身的大臣也无法十分讨厌这个人。

关于出身的问题,傅宗书的出身很平凡。

并不是说像是顾惜朝那样难堪, 如果是那样的话,在当年那个背景下, 先先皇就是再看重他也能私下当个智囊什么的用用, 无法光明正大地将其放在朝中为官的。

傅宗书只是商家出身而已, 家里还是家资颇丰的。

即便如此,在当时世家与寒门泾渭分明的情况下,出身商家的傅宗书甚至在世家的眼中还不如贫苦农家出来的“家世清白”。

商人在世家眼中地位之低贱也就跟胥吏之子啦,兵家子啦等等这种世代行“贱役”的人家出来的差不多,有可能还觉得更不如。

但傅宗书一来自己有本事,二来赶上了好时候。

本朝的皇帝虽然一个比一个命短,却个个都是有志向的,世家不敬皇权,自视甚高,妄图还过那种“流水的皇朝,铁打的世家”的日子,对柴家的这些皇帝们来说根本不能忍。

于是大力完善推行科举,尽力提拔寒门子弟。

对世家也是连拉带打。

当然世家也不是全白给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柴家前头那么多皇帝都短命,世家也在里头占了不少原因。

而傅宗书就是赶上了这么个皇帝要削弱世家收束皇权的好时候,他也不怕事,做出一副孤臣忠勇的样子,甘为先先皇做手中刀,顶在皇帝与世家争权夺势的第一线,为皇帝冲锋陷阵。

多少世家豪族被他一手推倒。

虽然有皇帝在背后的支持,但皇帝大部分时候都是负责拉偏架收取胜利果实的,傅宗书自己才是能打的那个。

一人对抗一群根深蒂固的世家豪强,非但没被干掉,反而干掉了他们,升官发财走上人生巅峰。

这背后的危机重重,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挺得过来的。

听上去,好像是先先皇利用了傅宗书一样。

但这本来就是一笔你情我愿的买卖。

皇帝给傅宗书他想要的地位,傅宗书给皇帝卖命。

而且先先皇也没有卸磨杀驴,很公平地论功行赏,虽然这些功绩不能拿到明面上说,暗地里该给的实惠也都给了。

大家谁都不欠谁的。

到了先皇那会儿,先皇比他爹情感丰富一些。

大概是因为年龄相近,又因为先皇是亲眼看到傅宗书是怎么冒着一天被刺杀三回的危险替皇室搞掉那么多心腹大患的,对傅宗书略带了几分愧疚,对他更好。继任之后,傅宗书就被提拔到了吏部第一人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好几年。

一般来说,这该是段君臣相得可以名留青史的故事。

奈何傅宗书他就不是一般人。

一般人被两任皇帝这么厚待,就算自觉自己的付出配得上得到的官位和厚禄,也总该记得些知遇之恩。

但傅宗书不是一般人,他有没有记过恩不知道,反正从他的野心之火烧起来那天起就再没灭掉过。

其实先皇最后那几年已经看出傅宗书的不臣之心了,奈何那个时候他的身体已经垮掉了,唯一的儿子又还年幼,而傅宗书羽翼已成,他已经支撑不起跟傅宗书彻底撕破脸的后果了。

于是只好明面上将他捧得高高的,甚至任命其为托孤大臣。

实际上却将傅宗书从吏部尚书的位置上调开,并同时任命了其他几个耿直中正本身也能力不凡的大臣辅佐少主,制衡傅宗书。

小皇帝继位之后,一开始傅宗书也还没露出自己的狼子野心,直到确认小皇帝的确跟他了解的那样“荏弱”之后,才渐渐撕开了自己的假面,展现出了自己的勃勃野心,只剩下面上还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忠臣相。

然而不管傅宗书装的多好,应全从一开始就十分戒备并且深深厌恶这个人。

应全也不是一开始就带着上辈子的那些记忆的。

或者说其实一开始是有,但是刚来就遇上了有人要切他老弟,他绝境爆发,就搞出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血案,刺激大发了,导致“内存”一时之间卡顿了。

所以在小皇帝听闻了应全的“事迹”把他要到身边的时候,他真的是张懵懵懂懂的白纸。

跟初生幼鸟一样,亦步亦趋地跟着小皇帝。

第一次见到傅宗书的时候,还不是单独见的,而是跟着诸葛正我和庞太师一起见的。

这都是先皇留给小皇帝的托孤之臣,就算小皇帝年幼尚不能亲政,也有教导辅佐之职,隔三差五就要进宫给小皇帝讲解朝政。

一般都是分着来的,赶上那天是要商量祭祀的大事,所以就一起来了。

应全本来就是个直觉异常灵敏的野兽派,初见傅宗书,瞧着这人风度翩翩,对着年幼的小皇帝也是言语神态都恭敬地挑不出毛病。

可应全就是觉得这人假的很。

不仅假,还危险。

那时候应全还是个没出新手村的萌新,演技不好,身上的戾气又还收敛不干净,遇到危机本能地就有反应。

幸好他那时地位不高,站得远,又赶上诸葛正我和庞太师也来了,他便算是逃过一劫。

但傅宗书没忘了这事儿,他不能容忍皇帝身边有对自己怀有恶意的人在。

那时候宫里乱糟糟的,什么人都有,应全还是被找了出来,明里暗里地好多人对他使绊子,要他的命。

还是小皇帝出手,救了他。

先皇也不是什么都没留给小皇帝的,除了诸葛正我操练的禁军之外,还有一支完全只听皇帝一个人指挥的暗卫。

问过应全的意思之后,小皇帝就把他交给暗卫的头子去训练了。

那是应全“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后来他也知道了,前任暗卫头子早在知道他反过来把要切了自己的太监给切了的时候就看上他了,只是小皇帝一直都没舍得给,好不容易到手之后还不往死里训zhe练o。

不过那货都已经退休被他撵去海边儿卖咸鱼了,也就无所谓了。

反正,应全打那以后就给傅宗书另开了一个小本本记账。

按照他记仇的程度,傅宗书干出来的那些事儿别说是砍头了,就是五马分尸也不够平账的。

诸葛正我和傅宗书擅长的领域毕竟不同,也没有傅宗书的多年经营,影响力远不及他。而庞太师又一向和稀泥,相较于和傅宗书争权夺势,更乐意明哲保身窝在家里养孩子,顶多暗地里偏向小皇帝。

一时之间几乎无人能压住傅宗书的气焰。

最嚣张的时候,傅宗书的门生故吏遍布大半朝堂,颇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架势。

直到小皇帝有了些实力,应全也成功出师,借着宫内有人欲谋害皇帝的借口大肆血腥清洗了一番,这才算是敲山震虎,让傅宗书为探知深浅而稍微安分了一些。

可也就是一些,傅宗书的野心是不会消失的。

退一万步说,到了这个份儿上,就算傅宗书自己想要不干了,他身边聚集的那些人都会推着他继续干的。

何况,应全和柴永焌都知道,傅宗书是不可能放弃对皇位的渴望的。

如果说应全是巴不得傅宗书倒霉的话,那柴永焌对傅宗书便是恨了。

因为傅宗书,他爹临死前差点儿闭不上眼睛。

柴永焌才是最想把傅宗书千刀万剐的那个。

可是他得先对得起老柴家几代人坐下来的这个天下,对得起天下的百姓。

也只有先把自己的皇位坐稳了,他才能尽情地跟傅宗书算账。

为此柴永焌一直隐忍积蓄着自己的力量,十年磨一剑。

终于可以出鞘染血,他自然比谁都兴奋。

应全正是知道这一点,才故意抓着这个机会离开,放任柴永焌一个人去面对他期待已久的这个对决。

如今看来这的确是个正确的决定。

柴永焌一手揽在应全腰上。

两个人都是才不可描述地泡完澡之后光光溜溜的状态,肌肤相亲,任何细微的变化都十分明显。

应全放松全身倚在柴永焌身上,整个人都被熏得热烘烘的,腰上的大手揽得很用力,还在微微的颤抖。

应全把手伸过去,十指交叉,握住,甜甜美美地笑了一下,复又仰头听柴永焌讲那天发生的事儿。

年根儿底下事情多容易乱,宫里也是一样。

要准备一系列新年的祭祀、庆典、酒宴,几乎整个宫廷的人都动起来,是一年之中最忙的时候,也是最容易抓到空子的时候。

傅宗书已经尽力了。

若无意外,他并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起事,时机还未到。

他早都埋好了伏笔,只等落实下去,哪怕再给他半年或者三个月的时间,他就能从容地将那个觊觎已久的位置占为己有。

奈何变故频生,一步步将傅宗书逼到了不得不动的地步。

杀手集团被破不过是最后一根稻草,迫使涉事的那些傅宗书手底下的人和他自己作出决定而已。

实际上里头也有南王和其他一些个不老实的人的事儿,只是柴永焌没想一起搞定,就把南王给摘了出去,暂时隐忍不发。

上行下效,傅宗书要养人,养兵,还要暗地里养能用的高手,自然需要大量的财物。

下面想要讨好他的人自然就会想方设法地为他搞到。

问傅宗书知不知道这些

他当然知道。

不仅知道,他还给那些人打掩护,行方便,做靠山。

这样放任下去会有什么恶果他自然也是一清二楚,只是没有好处,谁会不顾大义投靠他呢何况他也有自信,等自己上位之后就能约束住,或者干脆把这些人都卸磨杀驴。

利益是最可靠的,也是最不可靠的。

涉事的人太多了,这些人只要有一部分把他咬出来他也要栽,便是不考虑出卖他,这些人手全没了,也不是砍断一臂可以形容的损失,这是大失血。

傅宗书只能抢在皇帝发难前先反。

他的确是能干人。

朝中各部都有他的人手,以便成事之后能迅速安定局面。军中也有安排,甚至禁军之中都被他安插了人,还是心腹,绝不会背叛他的黄金鳞。

顾惜朝虽然也在禁军,关键时刻,他还是更信任黄金鳞。

借着黄金鳞的职务之便,傅宗书让他将自己的人手布置进去,安插在宫中禁卫的各个岗位上。

本来下药也是个极好的办法,但禁宫各个紧要关节都被应全一遍又一遍地过筛子,临时实在是插不进去人手,未免打草惊蛇,只能来硬的。

他也是老谋深算,没有选择什么特殊的时间,就挑了个最平常的日子,那天甚至连大朝会都没有。

事先毫无预兆,傅宗书甚至还借着要商量事情的缘由,请了庞太师一起进的宫。

他想的也很好。

庞太师虽然是花拳绣腿,他儿子厉害啊,最重要还手握禁军。

只要庞太师在手,不怕庞统不就范。

哪怕庞统两不相帮呢,这事儿也妥了。

傅宗书虽然也戒备小皇帝,却更戒备他的老对手诸葛正我。

在他看来,只要成功避过诸葛正我的耳目,打好这个时间差,就算手拿把掐了。

一路上事情都跟他想象得一样,宫中一片安宁,当日禁宫守卫的禁卫也都换上了自己人。

诸葛正我和他那几个徒弟也都不在,全都忙着在跟刑部大理寺联合审理薛家兄弟,尤其是薛笑人弄得那个牵扯极广的杀手集团的案子。

见到皇帝的时候,皇帝也没什么事儿,正在量体,准备让人裁制几身便服。

正式的大礼服早早就做出来了。

但是这个每逢佳节胖三斤的问题嘛,总不能让皇帝穿不合身的衣服不是,总得多做点儿备着。

两位老大人也都不是外人,为表亲近,小皇帝就直接把人给宣进来了。

傅宗书自己也是个高手,武功说不定不比庞统差多少。

进屋之后一扫,屋里除了宫女就是太监,再就是给皇帝量身的女官,没一个有战斗力的。

外头的禁卫又都是自己人。

妥了,动手。

傅宗书演技一流,上了茶,端起来,聊了两句,哐啷一声就把茶碗给摔了。

摔碗为号什么的一点儿也不新鲜。

这头一有响动,外头呼啦啦就来了一群禁卫,乌央乌央地把这处宫室也围了。

小皇帝当时脸色就变了。

傅宗书也干脆,写道禅让的旨意,咱趁着新年把禅位大典什么的一块儿都办了,干脆,看在先皇和先先皇的份儿上,他也不要皇帝的命,还保证吃好喝地养着,连带着那些个不老实的宗室他都给一道处置了,省得小皇帝身子骨不好还得劳心劳力命不长久,两全其美,多好。

其实直接把皇帝宰了,这皇位一样是坐。

但是傅宗书图个“名正言顺”。

早年为了向上爬,跟世家作对,搞得他的名声很差,后来当了权臣,名声也没能洗的多白,偏偏老柴家这几个皇帝的名声还正经不错。

就算是为了坐稳皇位,不给别人炸刺的借口,他也得捞一块遮羞布。

傅宗书为人老谋深算,行事冷酷狠辣,但是人越没有什么就越想要什么,他就好个名声。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当年他顶着“一心尽忠,不惜己身”的名头一步步成了帝王心腹,位极人臣。

如今他也同样因为贪图名声求稳求妥,而给了柴永焌翻盘的时间与机会。

几十年的经营,傅宗书对自己的实力十分自傲,觉得一切尽在掌握。

前提是皇帝对他没有防备,且就算是有了防备也没有实力拿他怎么样。

而柴永焌两样都不是,从一开始,他就没相信过傅宗书,俩人就是纯粹地在拼演技。

傅宗书是个好演员。

可柴永焌是个天生的影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