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我的1982 > 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认识

我的1982 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认识

作者:大国雄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7:24:4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李忠信比任何人都清楚,优化营商环境,给企业好的营商环境、公平的营商环境有多么的重要,忠信公司在初期的时候,遇到过这样那样的困难。

比如说,忠信连锁超市在正常情况下,烟酒糖茶这些东西都是应该给予正常供应的,但是,因为忠信连锁超市的一些商品的价格是忠信公司自己采购的,价格方面要比其他的国营商场价格低上一些,那么,烟酒公司那边直接就把忠信公司的烟酒断了。

断了烟酒以后,还美其名曰地说忠信公司这是哗众取宠,是扰乱物件,需要工商管理部门等介入调查,绝对不能让这样的一种风气长久下去。

所以,李忠信认为,市场必须要发挥自身的力量,按照市场的变化来进行转变,而不是国家或者是某一些企业来控制市场经营。

只有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才是发展的硬道理。

营商环境好了,市场的活力和社会的创造力就会更大释放出来。

国有企业市场化的最开始是经营承包责任制度,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国营企业实行的经营承包制,在当时这确实是一种企业制度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营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调动了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

但是,由于承包制同样没有触及企业的基本产权制度,本身还存在着短期行为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无法适应国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使得承包制难以为继。

于是,一些城乡集体企业率先开始了股份制的尝试,这给了那些有意进行所有权改革的国营企业很大的启示。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地方的中小型国营企业也开始尝试股份制。

这个时候,很多城市开始选择了少数几个国营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

不过,就全国的情况而言,这个时期国营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仍然限于中小型企业,不仅数量很少,分布零散,而且并不是规范的股份制。

这个时期的国营企业所有权改革当中,国营企业的所有权改革以并不十分规范的股份制为主,更激进的民营化尚属稀少,各级政府对国营企业的股份制探索的态度是逐步趋于支持,并形成共识。

尽管在中央层面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政策指向,企业实行股份制更多的是从筹资目的出发的,而较少从改变企业治理结构来考虑。即便这样,这个时期国营企业的股份制探索,还是让人们看到了未来国营企业所有权改革的希望。

从放权让利到经营承包制改革的红利没有用多少时间就释放殆尽,国营企业的经营绩效从90年代初出现了恶化倾向。

这个时候,领导们认识到,保住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只有从更深层次改革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制度。

到了九五年,老一在这个时候提出来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说是具备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要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分别改组成国有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一般小型国有企业,有的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有的可以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也可以出售给集体或个人。

国有大型国企实行公司化和中小国企实行民营化的抓大放小国家改革与重组策略初步形成。

就好像江城市这边的豆制品厂,这样的一个豆制品厂呢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那可以说是江城最红火的企业之一,工厂当中员工的福利待遇高,还能够吃到一般人吃不到的豆制品。

这个事情呢和当年的国情有着很大的一种关系,黄豆都是国家出来的,豆制品厂通过机器把黄豆变成大豆腐和干豆腐以及一些豆腐泡等等之类的东西。

这样的一种企业算得上是一种垄断,毕竟那个时候只有豆制品厂一家出豆腐等这些东西。

这些东西呢都是需要用豆腐票才能够买到的东西,没有豆腐票,哪怕是你有钱也是买不到的。

那个时候,豆腐票很珍贵,家家户户都购买豆腐以及其他的豆制品。

所以,豆制品厂是绝对赚钱的一家国营企业,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步子迈开以后,这个豆制品厂就已经是不行了。

先不说豆制品厂的设备老化,人们已经不像过去那种单一的生活,买块豆腐那就已经是很好的东西了,再加上卖豆腐的人也多了起来。

做豆腐这种东西,手工的豆腐做的好吃的,要远比豆制品厂那种大型机械类的好吃,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原因人们选择多了,就不一定购买豆制品厂的豆腐以及豆制品了。

销量少了,钱赚的少了,可是,豆制品厂的员工却没有减少,而且还有很多的退休人员,没有了竞争的活力,没有了那种赚钱的本事,这样的企业无论如何也是活不下去的。

所以,像这样的企业,国家甩掉包袱是正常的,无论他通过什么经营模式,都已经是达不到过去的那种辉煌了,只是衰败,没有其他而言,哪怕是进行承包和股份制改革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这个企业的员工,以及退休工人的工资怎么办是国家一直负担下去,还是如何。

与其把这个豆制品厂留下来,不如把这个豆制品厂卖出去,无论是卖场地,还是卖其他的东西,总之,把这个企业脱手出去,让这些企业的员工有生活费,有饭吃,让那些退休工人有生活的保障,那么,就算是国企改革成功了。

这样的一种企业,无论从国家的角度,还是从老百姓的角度,都是应该进行改革的,都是应该卖出去的,这样的话,盘活了国家的资产,国家再也不用为这样的一家企业买单了,又没有让企业的员工遭受到损失,这个就是最应该做企业改革的企业。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