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澳洲风云1876 > 第293章 南行列车(五)

澳洲风云1876 第293章 南行列车(五)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2:24: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李福寿看着窗外的景色悠然自得,第三个剪羊毛季过后,财政上的窘迫局面将大为缓解,有能力对婆罗洲的战事更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打一场大规模会战。

积累,扩张,再积累,再扩张

伴随着巨额财富的累积,地盘的扩大,权势的增长,李福寿的野心也越来越大,早已经不满足于当前的格局限制。

人都是会变的,他同样如此。

1876年第1次踏上澳洲时,他只是想做一个快快乐乐的富翁,享受生活,打造一个大大的商业帝国。

但是财富很快引来了大群贪婪的白人觊觎者,仿佛是非洲上空盘旋的秃鹫,随时都会给李福寿来一下狠的,这让他极度缺乏安全感。

当初发展洪门会社,就是为了团结华裔族群的力量保护自身,维护个人和财产安全,在此基础上帮助更多华裔移民反抗不公平的制度和歧视,追求公平公正的社会待遇。

所谓达则兼济天下,诚如是也。

这一路走过来

财富和自身实力螺旋交替式上升,推动李福寿身不由己的走到了今天,即有刻意安排,也有环境社会被迫的因素,二者相互作用演变至今。

如今他刻意淡化“洪门”帮会色彩,转而更重视“致公党”这个代表广泛移民利益的政治党派,是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选择。

李福寿的发展战略已经很明确了,那就是积累,扩张,再积累,再扩张

至于说能走到哪一步,他自己都没有清晰的终点目标。

只能说荷兰人很倒霉被盯上了,未来二十年关注重点在东印度群岛地区,再往后可就说不准了。

掐指一算,李福寿今年23岁,20年以后也不过就是43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运筹帷幄。

今年羊毛价格的猛烈反弹,主要因素在于放弃了连续执行两年的压制羊毛价格政策,羊毛价值向正常水平回归。

红河谷牧场获益匪浅,这同样是南方牧场主的饕餮盛宴,几乎把前两年的损失全都赚回来了,原本连续亏损的牧场价值飙升,更有底气与昆士兰州叫板。

这其中利益得失算下来,恐怕弊多利少。

李福寿之所以放弃一直坚持的“羊毛收购价格压制政策”,经济因素是其一,其二是该项政策达不到原有效果。

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是以英裔移民后代为主的地区,至今拥有上百年殖民历史,是整个澳洲开发程度最高的地区,同样是歧视华裔移民重灾区。

准确的说,南方州保守派白人牧场主不单纯歧视华裔移民,而且还歧视所有移民,包括苏格兰人和花旗国牛仔。

南方州即使破产的白人牧场主,也不可能把牧场卖给移民,宁愿荒着出多少钱都不卖,就是这么顽固死硬到底。

已经成为一种病,得治

李福寿若是能够坚持十余年的羊毛收购打压政策,这些死硬的南方牧场主可能会屈服,但是一想到这其中损失的巨额利益,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牧场主,李福寿心疼得直抽抽。

拥有数千万头羊,每年还要亏损数十万英镑,这一正一反相差的太大了。

既然放开了羊毛价格,李福寿索性放开手脚进军羊毛深加工产业,他手上的王牌就是进献给维多利亚女王登基50周年的重磅级礼物,这份大礼足以震撼英伦三岛。

相形之下,在当今大英帝国提倡全球自由贸易的大环境中,昆士兰伯爵插手羊毛深加工产业就不是很难接受的事儿。

借着这股东风,澳洲羊毛深加工产品登陆包括英伦三岛在内的欧洲市场,事半而功倍。

所谓利益最大化,概莫如是。

这件大事李福寿反复衡量许久,并且安排驻欧代表详尽考察了欧洲各国羊毛深加工业当前水平和用工情况,深入调研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最终下定决心放手一搏。

这其中蕴含着数百万英镑的丰厚收益,不由得李福寿不动心。

送出去的大礼花出去的钱,很快就源源不断的再流回来。

从羊毛深加工产品市场角度来说,澳洲出产的优质羊毛产品市场竞争力举世无匹,不但在欧洲拥有广阔的需求市场,而且在北美同样拥有广阔市场。

很多人不了解情况,认为花旗国农牧业是世界顶级的,花旗国牛仔已经成为这个国度的象征符号,深刻络印在人们心底。

这样一个农牧业强国兼工业强国,自己生产的羊毛制品不香吗

其实不然

花旗国畜牧业强在饲养肉牛,养牛业占据了花旗国畜牧业的六成以上份额,肉牛产量差不多占据全世界的二成左右,其次是养猪业,差不多占据世界产量的一成左右,禽类养殖业极其发达,养殖种类繁多。

在花旗国,牧场中存栏肉牛超过50万头肉牛以上的州很多,除了排名第一的德克萨斯州以外,还有内布拉斯加、堪萨斯、加利福尼亚、俄克拉何马、密苏里、艾奥瓦、南达科他、威斯康星等中西部各州,养殖规模举世无匹。

唯有养羊业在美国很不起眼,占据畜牧业的1都不到,数量仅有数十万只规模,而且大都以农户零散养殖为主,很少有超过千只羊的小型牧场,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羊群啃食青草的习惯很不好,会连根将草拔出来吃掉,而不是像肉牛一样仅仅吃上面的青草嫩叶,这会造成大片草场退化甚至荒漠化,蒙古草原荒漠化就是最好的例子。

美国大多数地方自然条件不适合养羊,这对草地的伤害太大了。

所以美国不但大量从澳洲进口精梳毛条和粗梳毛条,而且进口大量冷冻羊肉,用于满足国内日益上升的市场需求,是未来的优质市场之一。

起初建设的松江羊毛深加工基地,除了满足远东地区需求之外,北美也是主要市场之一,欧洲市场则需要循序渐进的开拓,采取温水煮青蛙的策略慢慢挤进去。

适合发展美利奴绵羊的世界级的优良牧场有三处,澳洲,阿根廷和新西兰,后二者缺点就是牧场范围小,新西兰总人口还没有超过2万人,养殖规模远远无法媲美前者。

在世界羊毛产业

澳洲执业界之牛耳,红河谷牧场执澳洲之牛耳,影响整个世界羊毛价格水平。

进入1882年之后,随着澳洲羊毛收购价格迅猛上涨,羊毛系列制品价格随之水涨船高,涨声一片。

买涨不买跌,这不但没有引起消费萎缩,反而极大的促进了羊毛制品消费量,红河谷已经考虑大规模扩展畜群获得更多利润。

限制羊毛产量的三大因素是,放牧区自然条件承载量,劳动力和资金。

得益于丰富资源和移民人口,红河谷牧场在这三方面几乎没有瓶颈。

整个红河谷牧场划分为23大牧区,基本上每一个南方农牧业城镇就是一个大牧区,拥有独立的羊毛收购站,屠宰场,肉食品加工厂等附属设施,并且拥有电报局,皇家骑警警察所,福临门百货商店,酒吧,饭店,粮油铺,银行驻点,邮局等必要生话服务设施,构成一个农牧业小城镇的完整生态。

每一个牧区都拥有100多万到200多万不等规模庞大羊群,牧区下属则拥有数量不等的放牧队,放牧队管理的羊群35万只不等,采取沿固定路线游牧的方式放牧羊群。

红河谷牧场采用天然放牧和机械化种植羊群喜食的皇竹草、甜象草方式,提高天然牧场羊群承载力。

经过多年摸索

红河谷牧场已经形成了科学的养殖,放牧经验,在每一个牧区都开展了大规模的机械化种植牧草行动,与天然放牧相结合,极大增强了单位面积牧区土地上畜群承载力。

机械化种植牧草以拖拉机为主,沿着牧区羊群放牧路线开垦出大片土地,将牧草均匀的撒进土肥沃的土壤中,用不了多久就会长出大片茂盛的皇竹草,甜象草

这些牧草田不需要后期维护,扎根土壤中在合适的雨水和气候下很快茁壮成长,牧草根系深深的扎在深处,分枝极多,尤其是甜象草能够长到一个多人高,仿佛茂盛的牧草森林。

这些牧草不需要收割,放牧的时候只管把羊群驱赶进去就可以了,是极好的养肥催膘方式,省事又省力。

牛仔放牧羊群更多的是依靠矫健的苏格兰牧羊犬,只要打一个响亮的唿哨,或者用马鞭一指,聪慧的苏格兰牧羊犬就会撒欢儿的奔出去,把大群美利奴绵羊从牧草田中驱赶出来,前往下一个游牧点。

如此循环往复,放牧队驱赶着羊群沿着固定路线游牧,一大圈下来差不多23个月时间,回到牧业小镇的时候就到了剪羊毛季。

牛仔们可以在小镇的酒吧里放松一下,或者找个扶桑娘们鬼混,在小镇里休整一段时间剪掉羊毛之后,牛仔们再次驱赶着羊群出发,下一次回来又是两三个月之后

这一切已经形成了固定模式,省时省工,花费少效益还高。

澳洲气候条件非常好,常年保持在1025度之间,少数山区冬季会降到零度以下,漫山遍野降下鹅毛大雪。

下雪仅仅在大分水岭山区里,沿海丘陵平原地带牧区是不下雪的,这里四季温暖如春,降雨量丰富,全年都适合牧草生长。

相比较经常爆发白灾的蒙古草原,这里简直就是天选之地,农牧业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无与伦比,不愧为世界级优良牧场诺大的名头。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