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走近娱乐圈之公司倒闭三百遍 > 453. 播出1 《燕燕》的宣传拉得很满。几个…

燕燕的宣传拉得很满。几个预告片在央一、央八轮番播, 前后都有广告,算是新的尝试,给广告商更多曝光。

网络宣传也有, 这倒是创新性的。

这方面是由路露牵头, 拉着孔泽兰一起搞,等于是他们两家公司找渠道出人脉, 央视给背书, 广告商给钱。

本来这件事路露一个人就能办完了, 但他觉得应该帮柳苇练练兵,他想把孔泽兰带出来, 以后要是他的体力精力跟不上了,陆北旌这边也不至于唱空城。

所以他教孔泽兰也算是不遗余力。

杜海丰之前一直没跟上这趟车,本来要是路露的话,柳苇拍电视剧,他是肯定会找杜海丰化缘的,杜老板那么多钱,给谁花不是花,投资柳苇很正常啊。

但换成孔泽兰之后, 孔泽兰觉得自己人微言轻,对上杜海丰这等大佬很难全面的保护好自己的艺人,何况她也很了解柳苇了,知道她的事业心并不强, 杜海丰的资本局进去容易保不住自己,所以她也没打算认真维护跟杜老板的关系。

杜海丰反应过来的时候, 央视这边招商已经完成了,他是习惯吃独食的,要是挤进去就肯定想把其他人都挤走, 让他跟人分一个蛋糕,他有点看不上,就没跟上去,只是跟路露提了两句。

路露记住了,这回宣传就问他要不要投一笔。

杜海丰就把他手下的一个投资公司给推过来了,还跟牛兰山提了一句。

结果就是网络宣传的阵仗比电视台自己的宣传还大。

本来电视剧走的都是口碑路线,多数都是播出后慢慢发酵口碑,等名声传开了,观众就会追看了,这样下一步卖网络播放权就更好卖了。

央视根本没想到这一回是还没播出,网上的名声就已经起来了,也有视频网站过来问网播权了,独家一开始就喊到了一亿。电视台当然很开心,这可比他们原本预计的价格要好得多,而且独家也就是一个月的播放周期,保护期最多三个月一个季度,很快就可以卖第二轮的播放权了,这个回钱是相当快的,远比电视台预想的要快。

这一部回报这么好,下一部很快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电视台里,费丙汤高兴的脚底都发飘,天天见人都笑眯眯的。

第一集,他特意在电视台没回去,自己坐办公室里看。不一会儿,王青山也过来了,再过一会儿,这办公室就坐满了人,宣传部的两个年轻的部长也过来了,现在提倡干部年轻化,越是面对宣传的部门,用的越是年轻人,就是为了对应现在年轻人的喜好。这两个部长进来也是为了想找找接下来的宣传重点,看一看观众对这个电视剧真实的观感。

电视剧节奏很快,广告过后,电视剧就直接开始了,没有片头曲。

第一个镜头是车水马龙的街道,天光初亮,马路上有嘀嘀叫的汽车、黄包车,有学生,有工人,有小摊贩在叫卖早饭饭团。

镜头上移,街上的声音渐弱,跟着出现一个漂亮的白色欧式阳台,阳台里站着一个穿旧旗袍的女孩子,她一边编着辫子,一边往街上张望。

她身后有人喊“燕燕,吃早饭了。”

她转头,一个正面大脸“来了。”

她拿起梳子、手镜进屋,镜头跟着她扩大,把整间屋子拍进来。

屋里亮堂堂的,红木的旧家具,华丽的流苏和沙发。

镜头先绕过摆桌子的张妈,对准坐在桌子上的杨玉蝉,她是一副女学生的样子,正在认真的用钢笔写些什么,一扫而过后,祝颜舒出来了,她看起来比这屋里的人都整齐,穿着高跟鞋,化着妆,披着一件有些旧的白色披肩。

祝颜舒“大姐,不要写了,吃早饭了。燕燕,你也快一点。”

杨玉燕快步跑回屋放东西,再出来,桌上的饭菜就摆好了。她坐下来,镜头从她这边扫过桌上的饭菜,一个一个给特写。

包子和粥。

咖啡面包。

黄鱼面。

然后就是三人吃饭的样子。

杨玉燕挟小包子,杨玉蝉一本正经的给面包片抹黄油,给咖啡放方糖,祝颜舒用勺子喝汤。

这个镜头一晃而过,然后就吃完了,祝颜舒出去打牌,杨玉蝉去上学,张妈去买菜听经,杨玉燕叫“饼干呢,我要吃饼干。”

张妈匆匆把饼干拿过来摆在桌上“读书就要吃饼干,才吃过早饭,不要多吃,吃多了胃里顶着难受。”

再然后,陆北旌就出来了。

他站在门外敲门,镜头给的很足,从张妈身后过去,从他的腿扫上去,慢慢展现出来。

他穿着旧衬衣和不太合身的西裤,头发梳得很整齐,拿着几本旧书,客客气气的站在大门外“您好,我来给二小姐上课了。”

张妈“苏老师进来吧。”

杨玉燕当着张妈的面规规矩矩,对老师客客气气,等张妈一走,她就嘲笑苏老师头发梳得难看。

陆北旌把头发拔拉散,说“头发该理了,没时间去,我怕张妈嫌我不体面,出门前特意拿水抹了抹的。”

杨玉燕笑嘻嘻“想必又是囊中羞涩。”

陆北旌“我是个穷学生嘛。来,把书背一背。”

两人低头凑在一起上课,镜头偏开,再转回来,阳光短了一截,课也不上了,杨玉燕拿着饼干桶请苏老师吃饼干。

杨玉燕“苏老师,来尝尝。”

陆北旌的眼神在饼干桶中巡视,拿出一块,一口咬掉大半个,含糊点头。

杨玉燕客气的请苏老师多吃了几块饼干。

苏老师礼貌道谢,并多布置了几道题。

王青山在这一幕拍得光线很好看,虽然是棚拍,但光线调得很柔和温暖,前后左右尽情拍出这一对年轻人。

两人对话。

杨玉燕“苏老师,毕业后你要去南京吗”

苏纯钧“对,已经决定了。”

杨玉燕“什么时候走”

苏纯钧“下个月。”

杨玉燕从书中抬起头,眼睛闪着光,懵懂中带着一点天真“那你什么时候回来”

苏纯钧笑得克制又温和“过年的时候就回来了,我会带礼物回来看你。”

第一集下半集,马天保和金茱丽分别出现了。他们俩是做为杨玉蝉的同学被带到祝家来亮相的。

第一集结尾,苏纯钧来找杨玉燕告别,说已经买好了火车票,下周就走,话没说完,杨玉蝉冲回来说马天保的父母被雇主给打了,还被赶了出来,现在正在住院,需要钱。

第二集开头,杨玉燕也给马天保捐了钱,还打算跟杨玉蝉一起去医院看望一下马同学。但是紧接着,他们把钱送到医院,送给马天保后,马天保就被日本兵给抢了,钱被抢走,人也被打瘸了,马天保的父母也因为没有钱交住院费,被从医院赶出来了,一家三口流落在街头。

杨玉蝉和同学四处找马天保一家。这边,苏纯钧找祝颜舒告辞,说找到工作要离开这座城市,闲聊间,他听说了马天保一家的事,悄悄警告杨玉燕不要太善良。

苏纯钧“帮人要量力而行。马家的事确实是很可怜,但是你们一家也不是很有钱,不要为了帮他们,把你们再给拖累了。”

杨玉燕“我知道你是为我家好才这么说,但是大姐那边要慢慢劝,她现在正上头呢。”

两集播完,费丙汤就有点茫然。王青山跟他说过,人物会有一些小变化,他相信王青山的能力,没有放在心上,但是这两集看完,怎么觉得有点不安呢。

两个宣传也有点迷茫。两人刚才就切出去看网友的评论了,网友们刚开始还只是泛泛的夸一下镜头场景人物,等播完了,突然冒出了好多讨论帖。

有一说一,这跟我想的不一样啊

开头我还觉得就是个普通的剧,看到第二集才发现跟以前不同

我觉得很好啊,本来就不该无限的帮助别人

不够伟光正吧

不是真实历史人物改编的吗,是不是为了追求真实

人性上可以理解,但这么说的是男女主角吧,就是他们俩的故事吧,救国救民不是应该从一开始就非常坚定吗,怎么遇上同学出事就开始往后缩了不合理吧

我觉得这恰恰说明非常合情理。虽然是同学,但也仅仅是同学啊,就说是现在的人,谁能毫无保留的去帮助别人,帮助同学有保留很正常啊

普通人是正常,但他们不是伟人吗

伟人也是普通人啊

人性上我觉得这样拍更合理,但从心底我还是相信伟人跟普通人是不一样的,他们是不会退缩的

但我喜欢,之前看的时候就只是来舔颜的,最后这一点两人说的话才让我想追这个剧了,我其实不喜欢看剧消遣的时候还要受思想教育,我承认伟人很伟大,但我也知道我做不到伟人那么伟大,他们现在这么一讨论,我反而能理解了,因为最后肯定他们还是帮了这个同学的,百善孝为先,论行不论心,帮是一定会帮的,毕竟是电视剧,但有点保留更正常啊

没想到在第二集,网友的讨论就呈现两极分化,各种讨论针对男女主角的,还有针对配角的,网友在不停的发散。

宣传接下来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能剪了一个小预告准备播,主要是网友的讨论已经有点见火了,不方便再往上加油了,怕把网友给引爆了。

费丙汤送王青山回家,安慰他“我觉得势头挺好的,引起讨论了就是好事。像以前似的,放完了,观众看完热闹了,就什么都没有了,那都没意思。角色引起争论才是好事。”

王青山“我明白。我敢这么拍就有准备。”

费丙汤“你也是挺爱冒险的,我记得是小柳启发你的。”

王青山“小姑娘想法灵活,我跟着她学了学。年轻人的思想跟我们当时不一样了,以前都要求牺牲奉献,现在个人的思想更受重视,如果不能让年轻的观众感同身受,他们是不会喜欢这部剧的。”

费丙汤“有道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