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寒门巨子 > 第1059章 朝廷的应对

寒门巨子 第1059章 朝廷的应对

作者:路人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4:26:55 来源:就爱谈小说

京城里消息的流动就是快,只几日工夫,关于江南有商人私自毁铜钱铸成铜器的说法便已传得人尽皆知了。

这一下,当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说什么的都有。有说人心不足的,有说朝廷考虑欠周的,也有说地方官府办事不力,该当严加处置的这最后一条,倒是与眼下众人皆知,无数百姓都颇为推崇的新官法暗合了,反正在大家看来,地方上出了问题,就是官员办差不力的缘故,就该严惩不贷,夺官罢职外加流放,一套招呼上去。

直到几日后,纵横报上市,头版头条也对此事作了详尽地点评,这才让许多人发现事情要比自己之前想的更为复杂。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纵横报在整个京畿地界都成了有相当话语权的存在,不光那些识文断字的读书人喜欢看,就是当官的也都每期不落。这报上的内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寻常百姓能看到许多发生在京城周边的乐子趣事,而当官的也能从中掌握相当的内情隐情或是自己任上的不足,从而加以补救改过。

不过纵横报这些年来倒也还是基本遵循李凌定下的不涉朝政大事的习惯,最多就是对某些已经定性的案件稍作点评。而这一回,江南熔钱一案远未到盖棺定论的时候,纵横报却突然于头版头条花大篇幅加以报导评述,还真让许多熟悉其风格的读者感到有些意外呢。

不过在看到这篇雄文的作者署名后,很多纵横报的老读者们又都释然了。因为那文章的作者,赫然是逍遥子

已经是族学馆长的叶清穿一身考究的袍服,坐在自己单独一间的书房中,悠然地品着茶水,取过了让人买来的纵横报,随手翻看起来。

多年过去,当初只是族学中一名普通教书匠的叶清已经成为了馆中说一不二的存在,太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比如他的穿着气质,比如他所喝的茶水品质也从原来的几十文一斤到现在的百来文一两,再比如他现在办公的环境

但也东西是未曾改变的,每次纵横报出街他都会买一张细读的习惯,叶清就从来没有变过。

而当他随意扫过报上内容,看到头条署名竟是久违了的逍遥子时,也是猛然一震“他怎么还会在报上写文章”作为纵横报的忠实老读者,叶清可是早就知道这个逍遥子的真实身份了,他不但是纵横报的东家之一,更是朝中官员。

不,到现在,这位大人已经是位高权重,不在任何一个宰执之下的重臣高官了,掌管朝廷财政大权的三司使李凌李大人。

想李大人现在的身份,何止是日理万机啊,他居然还会抽空在报上刊登文章吗这也太出人意料了呀叶清满心的惊讶,不过在随后仔细去看那文章内容,他总算是有些明白了作者的良苦用心。

这篇文章写得很是浅显易懂,哪怕夹杂了一些金融上的道理,对叶清这样的读书人来说也没有半点障碍。

上头的内容也很直白,提到了熔钱牟利之举不光是非法赚钱,更是对朝廷的冒犯,以及对整个大越金融系统的破坏。

如果说开头几句叶清还觉着有些不是太懂,那后面的解释就如一记记当头棒喝,把此事的种种弊端全都剖析了出来。

有些东西叶清早在听说此事后便有了判断,但有几条却是他从未想过的一旦新钱被他们如此肆无忌惮地破坏,朝廷固然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与打击,但真正最倒霉的,却还是天下黎民。

因为新钱已经被他们掉包了,而那些假钱流通在外却是和原来的旧钱看着没有太大区别的没有人会对每一文同钱上到底刻的什么仔细判断,而且还有太多人都不识字呢可这些假钱却是脆弱无比,用上一两月便会发生破碎断裂,从而彻底没了用处。

如此,还在普通人手中的破钱自然没了用处,可其他那些破钱却会被人用各种方式重新流入到没有任何保障的百姓手中。这还不算,更关键的在于,一旦这样的情况不断恶化,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整个铜钱系统都会被人所怀疑,从而导致商人不再肯收铜钱,使官府收税都只收银子,到时这些消耗与麻烦,自然也得全落到寻常百姓的身上。

“若说今日八百文可换银一两,则在数月后,便是一千六百文都不可再换银一两如此银价不断攀升,而铜钱不断被人所嫌,则百姓更难谋得温饱矣”

看着这边作出总结的几句话,叶清的脸色也为之大变,变得有些苍白起来。

是啊,要真出现铜钱不被人所接受的情况,那后果将不堪设想,自家也会大受影响啊。哪怕他现在身份已有所提高,每月的工钱也算充足,但也远没到可以忽略铜钱的地步啊。

只要想想那后果,叶清就是一阵不寒而栗。足足愣了半晌后,才继续往下看去,却发现文中已经提到了一个解决之法,那就是号召所有人把崭新的新钱都拿在手中,不要再让其他别有用心的贪利之辈给轻松拿了去。而且朝廷一定会拿出办法来解此难题的,目前初步定下的一个策略就是新发的“天佑通宝”真钱将一个当旧钱三个之用。

也就是说,这一文新钱便算作往日的三文了。只不过这还只停留于书面,至少朝廷尚未真正颁布法令,也不知何时才会推行。

但在叶清看来,这一做法很快就会成为现实了。因为他很清楚逍遥子的身份,作为掌管朝廷财政大权的李大人都明着发文了,就证明离此事成真也就只有不过几月而已了。

想明白这一切的他再坐不住,先是取过自己的钱袋,仔细找了找其中有几枚“天佑通宝”,这可是一枚顶三枚的好东西啊。在把这十多枚崭新的铜钱挑出来后,他又迅速起身,出门而去。这是要回家去把藏着的所有新钱都给找出来,然后再藏好了,为将来朝廷颁布法令后再作调换。

其实何止是叶清一人在作此安排,整个京城只要是读了这篇文章,或是听人细讲过文中内容,又已经知道作者真实身份的,所有人都开始忙着去挑新钱去了。

很快的,京城以外的人也从纵横报上得到了这一信息,也有人开始有意囤积“天佑通宝”。反正这些铜钱本身就有其价值,只要留心到手的别花出去,自然就都能存上一部分。

不过除了这些对纵横报和逍遥子这个作者身份有着相当信任的人外,也有不少人对此一事提出了怀疑与异议,一些质疑声也随之在坊间流传开来

“一张报上的内容而已,岂能作准”

“就是,我还听说已经有商人开始以一文换两文的价钱跟人购买天佑通宝了,他们就不怕把这笔钱砸自己手里”

“要我说这就是朝廷为了减少损失放出来的风声。就算那什么逍遥子真是三司使,他也没必要这么把一切都放到明面上来说吧”

“我可听说都已经有言官在弹劾那李大人了,至于到底是弹劾他撒谎骗人,还是泄露朝中政务,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要我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别去碰,最好连铜钱都别留手里,不然谁知道会是个什么结果”

各种说法甚嚣尘上,朝廷对此却是没有太大的反应,就好像这一切真只是李凌随意用笔名那么一写,根本不可能成为事实。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待到冬月时,市面上的天佑通宝还真就见得少了,不管是洛阳城内,还是整个京畿地区,甚至整个中原,这种最新的,金灿灿的铜钱都不再见人花用。

同时带起的,还有那些伪造的新钱,也被人专门挑出,拒绝收下。而相比于江南当地此风已然大盛,至少有好几十万枚假钱流入市面,难以遏制不同,中原各地这样的假钱却还是极少数,如此普通百姓的损失倒也不算大。

唯一的不利就在于现在许多商家都不想收铜钱了,尤其是买卖大些的,宁可要银子费力检验后再用剪子剪断称重,也不愿更麻烦地从几百上千枚铜钱里去找什么假钱。

如此,自然也就影响到了其他铜钱的价值,从而使铜钱与银子的比例真就一路走低,都快到一千两百枚铜钱都换不到一两银子了。

而就在许多人都为此叫苦不迭,不知如何是好的当口,朝廷终于颁下政令,言明,从明年开始,将推出全新的货币钱票,从此税收什么的都将以此种货币征收,而之前的天佑通宝的兑换,也是换的此种钱票。

只是这钱票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却是无人知晓。但随着一匹匹快马出京,一份份相关公文送到天下各州府,便意味着这一政令是确凿无疑的,将在大越天下各地推行出来的新财法了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