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皇后无所畏惧 > 119、忧心

皇后无所畏惧 119、忧心

作者:初云之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7:26:44 来源:就爱谈小说

高庸应了声“是”,便有人往博亭侯府上去寻世子,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 终于带了人来。

博亭侯世子与孔蕴乃是同胞所出,容貌上也颇相似,气度温润, 面容文俊, 十分矜雅。

皇帝上下打量他一眼, 道:“你可知道, 你父亲犯下了怎样的罪过?”

博亭侯世子跪在地上,面色恭谨, 道:“附从谋逆,滔天大罪, 按律应当满门抄斩。”

皇帝微微笑了一下,道:“那你觉得,朕应当如何处置?”

博亭侯世子听得微怔,旋即便叩首道:“国法森严,岂容小儿辈妄言, 事已至此,孔家任凭圣上处置,安敢违逆。”

皇帝见他应对之间颇见从容,倒也有些欣赏, 不再打马虎眼,将陈国公与卫国公先前所说的那席话讲了,方才道:“你以为孰优孰劣, 应当如何?”

博亭侯世子不曾想皇帝会将一切明刀明枪的说出来,怔楞之后,便是久久的沉默。

皇帝也不催促,只静静的等他说话。

如此过了一刻钟,博亭侯世子郑重叩首道:“陈国公老成持重之言,臣下钦佩,只是私心里仍觉得卫国公所说,才与心中所想不谋而合。”

“哦?”皇帝绕有深意的笑了:“你可是孔家子孙。”

“先祖也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现下正是应了这道理。”博亭侯世子坦然道:“周公、召公的子孙不知何在,墨家、法家的后嗣杳无音讯,孔家得以享历代尊崇,已经要比他们好太多了。”

他道:“臣有一请求,望请圣上恩准。”

皇帝目光微动,欣赏的看着他,道:“讲。”

博亭侯世子道:“家父大逆,罪在不赦,臣身为世子,也难保全,只是家中幼子年少,不在问斩之列,请圣上准允其更名改姓,从此再不以圣人之后自称。”

皇帝盯着他看了会儿,禁不住大笑出声,与陈国公、卫国公几人对视几眼,连连摇头:“这小子,可不像是博亭侯生的!”

博亭侯世子面色舒缓,静静等候皇帝裁决。

“你很聪明,朕很喜欢,”皇帝目光赞许,像是了结了一桩心事一般,道:“博亭侯谋逆,罪在不赦,废黜侯爵之位,斩立决!世子未涉其中,人亦知礼,赐姓李氏,改封宁安侯,更名改新!”

宁安侯深深叩首:“臣叩谢圣上天恩。”

“出宫去吧,”皇帝道:“从今之后,大唐再没有博亭侯府,也没有圣人之后了,或许,朕该为后世子孙谢你。”

“臣不敢。”宁安侯微微一笑,道:“圣上既无事,臣便告退了。”说完躬身一礼,缓步退了出去。

博亭侯尽管迂腐混账,却也是孔子正儿八经的嫡系子孙,宁安侯作为世子,自然也是正经的嫡长子,这会儿他自愿更名改姓,显然是以孔家直系后嗣的身份,宣告孔家主枝的终结,人家自己乐意的事儿,谁能说的了二话?

陈国公几人目送他离去,神情中也不禁有些赞叹:“难为他下得了这样的狠心,也敢背上这样的骂名。”

易名更姓,不认祖宗,这可不是好名声,传出去是要被戳脊梁骨的,尤其是孔家这面迎风招展了几百年的招牌,说倒就倒了,怎么会没人骂?

皇帝也有些钦佩,笑道:“所以朕才这样厚赐于他。”

君臣几人皆觉有些唏嘘,略微寒暄了一会儿,却见天色渐黑,纷纷起身告退,准备离宫,话都没说完,却被皇帝给叫住了。

“朕心里有些乱,”他轻轻道:“都留下来,陪朕说说话吧。”

卫国公是皇帝的舅兄,陈国公和郑国公则是跟随他多年,后来又一起造反的肱骨,相识多年,也没那么多忌讳,吩咐人摆了桌儿,坐在一起喝酒。

“朕今日去见了太上皇,听他说了几句,心里着实有些感触,”皇帝饮一口酒,慢慢将太上皇流着眼泪说的那几句话讲给他们听:“朕现下春秋正盛,太子与两个弟弟也颇友善,但朕若是老了呢?他们还会像现在这样吗?”

这话就叫人没法儿接了。

疏不间亲,再亲厚的心腹,也没法跟皇帝说“是是是,你大儿子将来肯定容不下小的”,又或者是“你小儿子肯定想造大儿子的反”啊。

陈国公跟郑国公都没吭声,到最后,还是卫国公这个舅兄了句:“圣上何必杞人忧天?皇太子殿下与两位小殿下兄弟情深,这是咱们都眼瞅着的……”

“谁知道日后会发生什么呢,”或许是被太上皇那几句话戳了心窝子,皇帝神色略有些消沉:“想当初,虢国公与太上皇何等亲近,最终不也谋逆,为太上皇诛杀吗?”

他所说的虢国公,便是太上皇的嫡亲表弟,独孤家的儿子。

独孤家出过三位皇后,也接连做了三朝外戚,女郎的光辉完全掩盖住了家中男子,太上皇也曾向虢国公戏言此事,惹得后者极为不平,怒而对心腹讲:“难道独孤家只有女儿才有贵命吗?!”然后便起事造反。

然而不幸的是,独孤家的确只有女儿才有贵命。

虢国公造反失败,被太上皇下令处死。

这事儿说起来有些可笑,但想当初,太上皇与虢国公的确是亲如兄弟的。

话说到这儿,酒席间的气氛便低迷下去,卫国公与陈国公都不言语,最后,还是郑国公低声道:“圣上还在,皇后也在,说这样的话,可是太不应该了。咱们几个听听也就罢了,若叫皇太子殿下与秦王、晋王两位殿下知道父亲疑心他们,心里该有多难过?”

皇帝道:“朕只是怕,将来……”

卫国公劝住了他,道:“那毕竟也只是将来。”

皇帝闷头饮了口酒,半晌,方才道:“历来派遣亲王外戍,是为镇守一方,初代时倒还太平,但再过几代,地方藩王与长安天子的血缘远了,兵祸也就来了。皇后之前也曾同朕提过,想废黜亲王之官的旧例,荣养在长安,受封地供养,却不许接触军权……”

“这怎么行?”郑国公当即便道:“皇太子既立,便该将诸皇子送往地方,这是几朝沿袭的规制,不可轻改!”

他郑重道:“皇太子与秦王、晋王亲厚,圣上又春秋鼎盛,无易储之心,所以朝臣们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视而不见。可后世子孙呢?皇后诞育太子,宫嫔诞育庶子,一旦诸王荣养京中,安知不会觊觎大位,有所谋划?在内有生母策应,在外有外家景从,诸皇子为了夺位,必然各使手段,拉拢朝臣,朝局不知会乱成什么样子!”

卫国公也道:“这法子固然有合理之处,却也催化了皇太子与诸王的矛盾。人心都是肉长的,虽有嫡庶之分,但都是自己的骨肉,储君与其余皇子们生了纠葛,一次两次的话天子还能端平,但时日久了,难保不会生出不满来,神器不稳,天下难安!”

皇帝也只是提出这么一个法子,不想迎头就被念叨一通,摆摆手,无奈道:“先搁着吧,不提了,不提了!”

几人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道:“喝酒,喝酒!”

因这一席话,皇帝心里便不大安乐,跟几个老伙计喝了大半宿的酒,心里仍觉怅然。

战无不胜,无坚不摧的皇帝,也感知到了畏惧。

感情在权势面前,往往会脆弱如一张白纸,他不敢想象来日自己的几个儿子骨肉相残的画面,却被太上皇那几句话所挑动,止不住的去想。

一个爹,一个娘,再亲近不过了啊!

这晚皇帝没能睡着,在床上翻来覆去半宿,终于还是坐起身来,轻轻叹了口气。

守夜的内侍听见动静,忙道:“圣上有何吩咐?”

皇帝擦了擦额头不知何时冒出的冷汗,问道:“什么时候了?”

内侍答道:“已经过了三更。”

“三更天了……”

皇帝心里乱糟糟的,说不出是何滋味,却没有半分睡意。

内侍见他久久不语,微觉心慌,近前两步去看,却见他正对着外室那盏幽微灯火出神。

内侍心里有些不安,正想着去请内侍监来,却见皇帝忽然扯了衣袍上身,三两下束好腰带,蹬上靴子,大步走出门去。

深秋的夜风寒凉,直刮得人骨头发冷,皇帝扬鞭催马,直入崇仁坊,没心思等人去开正门,直接从侧门进了卫国公府。

乔毓这会儿睡得正香,冷不丁听耳边儿传入什么动静,下意识就摸出刀来了。

“阿毓,”皇帝早知道她这秉性,信手搭住她手腕,低声道:“是我。”

“你有毛病吗?!”乔大锤从睡梦中惊醒,怒道:“自己不睡觉,还不叫别人睡!”

皇帝也不做声,只温柔的看着她,由着她发完脾气,这才伸臂将人搂住,埋脸在她发间。

乔大锤冷漠道:“别以为你这么卖萌,我就不生气了!”

皇帝听得笑了一下,低下头去,亲吻她耳畔,略顿了顿,声音低不可闻道:“今天心情很不好。”

乔毓抬头瞅了他一眼,惹得头顶呆毛一翘,她闷闷的哼了声,搂着他躺下去,催促道:“睡吧睡吧,别愁眉苦脸的,天底下没有一锤子解决不了的事情。”

皇帝的心绪好了些,低声问她:“要是一锤子不行呢?”

乔毓道:“那就两锤子。”

“……你啊。”皇帝发出一声轻柔的喟叹。

乔毓又瞅了他一眼,忽然凑过脸去,在他唇上亲了一口。

“酒气太重了,好在也不讨厌。”她打个哈欠,拍拍他的背,迷迷糊糊道:“睡吧。”

皇帝亲了亲她发丝,轻轻应了声:“好。”

作者有话要说: 或许真是因果循环吧,李世民的儿子们就没几个省心的,唉_(:3∠)_

ps:评论照常送红包,以及,明天请假一天,没有更新_(:3∠)_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