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皇后无所畏惧 > 第2章 主意

皇后无所畏惧 第2章 主意

作者:初云之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7:26:44 来源:就爱谈小说

皇后薨逝,乃是国丧。

京师闻讣之后,皇太子以下皆易服,宫中降红幡,除珠玉华饰,改换素服,设几筵,朝夕哭奠。

皇帝尚在,皇太子与诸王、公主为母服孝一年便可,期间停音乐、嫁娶、祭礼,宗室与朝臣亦是如此。

闻丧次日清晨,京中文武百官素服至右顺门外,着丧服入临,临毕,行奉慰札,三日而止;服斩衰,二十七日而除,至百日开始穿着浅淡颜色衣服;在外文武官丧服,与在京官同。

一品至五品官员家中命妇,于闻丧次日清晨,素服至大明宫,哭临五日。

就命妇们的身子而言,在殿外跪哭五日,着实不是件轻松的事情,然而国母既逝,皇太子与诸王、公主都随同守丧,如此关头,谁家命妇敢说自己不想前去哭临

皇后薨逝于二月二十八日,今日三月初三,再有一日,便结束了。

命妇们这样想着,心中略微松了口气。

这日午后,忽然下起雨来,牛毛似的,倒不算大。

命妇们身上穿的是麻布衫裙,轻软之余,却是一沾便透,约莫过了一刻钟,便濡湿了**分。

三月的天气不算冷,但也决计算不上热,身上麻布衫裙湿了,内衫同样紧贴着皮肉,黏湿而又寒凉,年轻命妇们倒还好些,年长的却有些扛不住了,连哭声都弱了好些。

秦王失了母亲,又接连哭临几日,俊秀面庞有些憔悴,两颊微削,举目四顾,声音喑哑,向近处女官道“母后生前最为仁善,必然不愿叫众人雨中哭临,你去回禀皇兄,问他是否可以暂且入内躲避。”

女官恭声应了,匆忙去寻在前殿主事的太子,不多时,便赶回道“太子殿下说,请命妇们先去入内避雨,待雨停了,再行致礼。”

她说话的声音不大,但足够叫众人听清,命妇们垂首谢过,待秦王与晋王、昭和公主起身后,方才随同站起。

秦王是帝后的次子,十六岁的年纪,不算是小了,兄长在前殿主事,此处便得由他主持,一连几日,仪礼分毫不错,倒叫诸多命妇暗地点头。

皇后生皇太子与秦王的时候,正值天下大乱,战火连天。

皇帝作为太上皇的长子,在外征战四方,军伍为家,过门而不入也是常态,两个儿子也见得少,感情自然也淡薄。

反倒是晋王与昭和公主,出生于太上皇称帝的第二年,龙凤双生,天大的吉兆,自幼长在父母膝下,格外受宠。

现下母亲过世,遭逢大变,他们似乎也在一夜之间长大。

宫人们送了暖身的姜茶来,秦王并未急着用,而是到常山王妃身边去,为她斟了一杯,温言劝慰道“姨母,保重身体。”

年长的姐姐对于幼妹,总有种近似于母亲对女儿的关切,幼妹辞世的噩耗,也给了常山王妃无限打击。

内殿灵位两侧是儿臂粗的蜡烛,光影幽微,秦王瞥见她两鬓略微白了,心下酸涩起来。

“我无恙,”常山王妃如此说了一句,那声音有些干涩,她低头饮一口茶,方才继续道“殿下这几日操劳,也要珍重才是。”

秦王应了一声,沉默下来,只有偶尔响起的啜泣声,不时出现在耳畔。

这场雨下了半个多时辰,便停歇下来,秦王等了两刻钟,见没有再下的趋势,便打算重新往殿外去,却见庐陵长公主两颊微白,神情憔悴,叫女婢搀扶着,到近前来了。

“阿昱,雨才刚停,谁知道会不会再下”她有些倦怠的道“马上就要过未时下午三点了,今日便先散了吧。”

这显然不合礼节,秦王淡淡看她一眼,道“不行。”

若在此的是皇太子,庐陵长公主决计不敢如此提议,然而换成温文尔雅的秦王,却有了三分胆气。

她下颌微抬,徐徐道“阿昱,并非是姑母执意与你为难,而是今日天气凉寒,时辰又的确不早了,命妇们不乏有上了年纪的,如何能熬得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你外祖母年迈,也不曾来,怎么不见你如此坚持”

只是末时罢了,如何就是天色已晚

更别说真正年老体弱的,早就免了哭临之事,并不是只有卫国公老夫人一个。

晋王与昭和公主在侧,听到此处,哭的红肿的眼睛齐齐转过去看她,眼底一瞬间射出来的冷光,几乎要将她切碎。

秦王止住了弟妹上前的动作,转向其余命妇,目光冷淡道“哪位夫人觉得累了,想先行离去且站出来,叫我看一看。”

内殿中落针可闻。

没有人主动说话,也没人真的敢站出来。

即便真有人熬不住了,想求个情,暂且歇息片刻,这会儿也死命忍住了。

在皇后的丧仪上先行退去,决计称得上是大不敬,罪在十恶之六,该当处死。

庐陵长公主是太上皇与皇太后的独女,她有胆气冒这个头,其余人却不敢。

足足半刻钟过去,始终没人做声。

庐陵长公主面色呈现出一种被水浸泡过的冷白,她扫视一周,发出一声近乎讥诮的笑“我也只是怕诸位老夫人劳累伤身,发出如此提议,既然无人觉得辛苦,那便罢了。”

“姑母,你既非命妇之首,又不是命妇本人,越俎代庖,居心何在”

秦王目光冷淡,利剑一样刺过去“先国后家,母后首先是皇后,其次才是你的长嫂,长公主,你逾越了。”

“我是晚辈,无权干涉,”他不再看庐陵长公主,转身往殿外去“哭临结束,请长公主往皇祖母宫中去一趟,劳烦她管教好自己的女儿。”

诸多命妇当面,庐陵长公主被迎头训斥,面色一阵青一阵白,只觉心肺翻腾,那口气哽在喉咙,半晌过去,才气若游丝道“你竟敢如此同长辈说话”

秦王既出去了,命妇们更不敢久留,匆忙往殿外去,对庐陵长公主避如蛇蝎,更无暇听她有什么话要讲。

庐陵长公主见状,心中一阵酸涩她的父亲曾是开国君主,母亲也曾是皇后,胞弟更曾是一人之下的储君,哪曾想,竟沦落到今日这境地。

她身后的嬷嬷神情中有些不赞同,悄悄扯她衣袖,劝道“皇后新丧,圣上与几位皇子、公主正是伤心的时候,您说这些话,岂不是自讨苦吃。”

内殿中再无旁人,庐陵长公主的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下,委屈道“凭什么呢,皇位明明就该是阿弟的”

那嬷嬷面色微变,忙又拉她一把,示意噤声。

庐陵长公主目光中闪过一抹凶狠之色,却没再言语,拭去眼泪,出殿寻到自己位置,如先前一般跪地哭临。

秦王淡淡看了她一眼,一言不发。

临近傍晚的时候,命妇们起身行礼,叫女婢搀扶着散去,新武侯夫人上了年纪,着实有些禁受不住,搭着儿媳妇的手前行,却觉她停住不动了。

她有些不满“怎么了”

世子夫人回过神来,忙道“母亲,庐陵长公主还跪在原地,未曾离去。”

新武侯夫人听得诧异,回首去看,果然见庐陵长公主在原地跪的端正,身侧的嬷嬷似乎在劝,只是她全然没有起身的意思。

“蠢货。”世子夫人听见婆母带着讥讽的低笑声“识时务者为俊杰,她还以为自己是从前的嫡公主呢,难道还打算叫秦王再三相请,才肯起吗”

世子夫人又瞧了一眼,笑着回道“秦王、晋王、昭和公主三位殿下,已经往后殿去歇息了。”

“咱们走吧,”新武侯夫人看了一场大戏,只觉腰腿处的酸痛都没那么严重了,心满意足道“老太爷拜佛归家,还等着回话呢。”

大明宫生出这一桩波折的时候,乔毓正在喂鸡。

李家清贫,早晚膳食也不甚丰盛,除去米饭,便是几个家常小菜,乔毓吃的有些口淡,喂鸡的时候,紧盯着流口水。

炊烟袅袅,从远处屋舍中升起,径自飘荡到了远方,不知是谁家蒸了鱼,鱼肉的鲜美香气中混杂了葱姜味道,引得她鼻子直抽,想着往肺腑里多吸一点儿。

王氏推开柴门出去,便见她这副没出息的模样,重重咳了一声,道“灶上还烧着柴,我不便出门,二娘还没回来,你往河边去叫她回家吃饭。”

乔毓“嗳”了一声,将手中木瓢放下,转身往外走。

王氏又叮嘱道“最好别叫人瞧见你,真见到了,也别多说话。”

“知道啦。”乔毓已然出了门,声音远远传来。

二娘今日要浆洗的衣裳不少,便留的格外晚些,乔毓去寻她时,见还剩了些衣物,便寻块石头坐下,帮着她一起锤洗。

二娘吓了一跳,忙拦住她“你哪里能做这种事。”

“这有什么,动动手而已。”乔毓不以为然,笑道“快点洗完,回去吃饭了。”

二娘两眼亮晶晶的盯着她看,抿着嘴笑。

乔毓见了,便撩水泼她,嬉笑道“我又不是美郎君,你如何看得痴了”

二娘“哎呀”一声,反手撩水还击,二人在河边玩闹起来,倒忘了那些须得锤洗的衣裳,更不曾注意到一行车马自不远处山路经过,听闻女郎笑闹声后,停驻不前。

“葛禄,”马车中传出一个苍老而威严的声音“怎么停了”

被他称为葛禄的中年男子催马到了车窗前,压低声音道“老太爷,您且向外瞧。”

车内有转瞬的宁寂,旋即,便有一只枯瘦有力的手将车帘掀开,葛老太爷顺着葛禄所指的方向,望到了那两个嬉闹正欢的女郎。

右侧高些的女郎,生就了一张明艳的面孔,高鼻美目,有种令人见而忘俗的英气勃发。

很多年之前,他曾经见过这样一幅面孔。

那是卫国公乔家的幼女,后来,她嫁与了现在的皇帝。

不受控制的,他怔楞了一下,回过神后,那双因老去而显得有些浑浊的眼睛,陡然射出了令人心骇的精光。

有一个念头在他的心底疯狂叫嚣,烧的他浑身上下每一滴血灼烫起来。

“别惊动人,也别露出痕迹,”他听见自己微微颤抖的,带着希冀的声音“去查查她的身份。”

葛禄摸着下巴,笑道“老太爷的意思是”

葛老太爷合上眼,勉强抑制住这种疯狂翻涌的心绪,恍惚之间,就理解了吕不韦看见秦国质子时的那种心境。

他叹息道“奇货可居”

作者有话要说 1、皇后薨逝之后的礼仪参考了朱元璋的马皇后,但略有修改

2、我们所说的为父母守孝三年,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最开始是为母亲守孝一年,后来才改成三年,对的,是武则天为提高女性地位改的

3、最后,本文不虐,爽文向,我怎么会写虐文呢一本正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