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皇后无所畏惧 > 第65章 乔妍(六)

皇后无所畏惧 第65章 乔妍(六)

作者:初云之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7:26:44 来源:就爱谈小说

聂良弼死后, 立夏与谷雨几人一直提心吊胆, 唯恐乔妍会因此消沉萎靡,又或者难耐愤恨,冲进宫去同李开济拼命,哪知一连几日,她都没什么动静,只是神情沉郁, 也不言语。

几人见状, 心下愈加不安, 商量过后, 便悄悄去请了常山王妃来劝慰幼妹。

出事之后, 乔妍便在府中为聂良弼设了牌位供奉, 每日都去待大半个时辰, 常山王妃到时,她正待在里边儿。

常山王妃知道幼妹心里难过,也明白她的自责与痛苦,不想在这关头去搅扰她, 便在门外静静等候, 约莫过了两刻钟, 才听“吱呀”一声, 那门扉被人从内推开了。

“姐姐?你怎么来了。”

乔妍身着素服,神情静穆, 抬眼瞧见常山王妃时, 神情中才多了几分波动。

她笑了笑, 自问自答道:“八成是谷雨她们不放心我,才叫你来的。”

常山王妃到这儿之前,脑海中想过无数个可能,她以为小妹这时候是悲痛的,是苦闷的,是万千愁绪于一身的,却没想到现下的她,竟是如此云淡风轻。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选择将哀恸表露在脸上。

她明白这一节,便没有多提,挽着小妹的手,与她一道进了内室:“安安,你还有丈夫,还有儿女,你不能轻易被打倒。”

“我知道。”

乔妍恬淡一笑,道:“不看到李开济的下场,哪怕是死,我也合不上眼。”

“瞎说什么呢,”这话说的太不吉利,常山王妃抬手拍了她一下,嗔怪道:“嘴上也没个忌讳。”

乔妍笑了一笑,却没做声。

自己带大的孩子,常山王妃总能察觉到她心思,拉住小妹的手,低声道:“姐姐知道你心里难过,也听人提及那日余氏说的话,可安安,你不该拿李开济做的孽,来惩罚自己。那老王八蛋拿良弼开刀,诚然有你的缘故,可换位一想,假如那天你没有去,刘黑闼自定州逃脱,突厥将安源屠戮一空,难道李开济便不会以此为由对良弼下手吗?”

“只要他想,结果便都是一样的,”她温声劝慰道:“你不要因此自苦。”

乔妍勉强笑了一下,道:“姐姐,我越不过心里那道坎儿。即便有万千个理由,在良弼的性命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常山王妃轻叹口气,摸了摸她的头,道:“我带了一个人来,你见见他吧。”

乔妍听得微怔,却下意识点了点头,常山王妃拍了拍手,不多时,便听有人隔门问安,声音带着男子的英朗。

乔妍心下不解,扭头去看姐姐,却听她道:“进来吧。”

门外走进来一个年约而立、将军装扮的剽悍男子,见了乔家姐妹,便抱拳问候,乔妍曾经在聂良弼身边见过他,隐约记得姓卫,目光落在他有些熟悉的面容上,不知怎么,眼眶忽然间便有些发烫。

“将军骁勇善战,不想死于这等污名,可笑圣上甚至连明发圣旨都不敢,竟要暗地行事。”

卫将军提及此事,神情激愤,神情中带着三分讥诮,转向乔妍,目光中又多了几抹哀色,谨道:“将军自陈此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坦然赴死。临终之前,他叫我给王妃带句话,他说:不怪你。”

乔妍勉强忍了几日的眼泪,忽然间再度落下,她以手掩面,哽咽不能言语。

世间最有资格责备她的人,竟选择了体谅,愧疚与痛楚恍如海浪,一次次奔涌向前,几乎要将她淹没。

卫将军不知是何时离去的,乔妍在回过神后,内室之中却知留了她和姐姐二人。

“要振作。”常山王妃心疼的搂住她,拍了拍小妹的背,又道:“别怨余氏。她的确言语激愤,但她也是可怜人。”

乔妍坦然一笑,道:“我哪有资格怨她呢。”

“去的人已经去了,留下的人应该好好活下去,”常山王妃定定看着她,道:“李开济还活着,章氏也还活着,李昌还坐在皇太子的位置上。安安,还有很多艰难险阻在前边儿等你,你绝不能被打垮。”

乔毓合上眼去,脑海中浮现出聂良弼年轻英朗的面孔,回想起刘文静死时的那个艳阳天,又回想起乔家的父兄与宫中的李开济。

她睁开眼,目光深处有一团火再烧:“我会等下去的,姐姐。我要等下去。”

由仇恨灌溉出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乔妍扭头去看太极宫所在之处,在心里冷冷道:“李开济,咱们来日方长!”

……

聂良弼死后,周围人渐渐发现,乔妍变了。

她不再往校场去习武,也不再教导两个儿子武艺,便她的性情,似乎都在一夜之间变得柔婉起来。

她正在成为一个合格的,符合大众主流要求的贤妻良母。

李泓征讨徐元朗归京,见她如此,不免忧心忡忡,想要劝慰,最后却也咽下去了。

聂良弼死了,妻子的心里也破了一个大洞,每日都在向外涌着痛苦与愧疚,任什么都无法填平。

所谓的言语与安抚,在兄弟拭去的哀恸面前,太过无力了。

唯一能够叫这种苦痛得以纾解的,便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意气风发的秦王开始沉下心来,静静打磨自己,在岁月流逝中韬光养晦,昔年英姿飒爽的乔妍,也如同换了一个人一般,整个人从内而外的透着沉稳与练达。

他们在静静蛰伏,等待给予敌人致命的一击。

好在,他们都是有耐心的猎手。

……

武德九年的夏天,比往常年来的更早,刚进四月,太极宫外的柳树上便缠绕着不绝的蝉鸣声。

李开济上了年纪,便不像年轻时候那般体健,加之养尊处优久了,愈加放纵自己,日头一升起来,天气转热,便携带年轻貌美的宫嫔们往太极宫侧的湖中泛舟,日子过得好不自在。

而皇太子李昌,便在这种时候,与生母章皇后,一道登上了湖中的画舫。

“父皇为何要叫秦王往洛阳开府,还许建天子旌旗?梁怀王是太宗爱子,骨肉情深,可秦王人面兽心,稍有不慎,便将反噬!”

虽然只是五月,空气中却盈荡着令人难耐的暑气,只是从岸边乘船抵达画舫,李昌额头都生了汗。

然而这会儿,这位向来在意仪容的皇太子却顾不得擦拭,神情惶然,语调中甚至透出了几分质问的味道:“父皇难道不知道,李泓一旦离开长安往洛阳去,那便真的钳制不住他了吗?!”

这么简单的事情,难道他会看不出吗?

像是被刺到了痛处一般,李开济的面色忽然难看起来,他摆摆手,遣退身边宫嫔,目光阴郁道:“别人不懂,你难道也不懂?朕何尝不知那逆子不能轻纵?”

李昌听得怔住,略微一愣,忽然缓过神儿来,眉宇间盈出了几分喜色:“父皇是打算借机……”

李开济几不可闻的冷笑一声,重新躺回原处,不知是想到了什么,他目光有些晦暗:“秦王往洛阳去开府,想来天策府众人都很是欢欣……”

李昌面露不忿,道:“岂止如此!一旦离开长安,到了洛阳,旋即便有天下分裂之虞!”

李开济还在,尚且镇不住李泓,倘若他驾崩了,留下一个禀性软弱的皇太子继位,李泓岂不是要翻天?

李开济眯起眼来,半晌,忽然笑了。

“二郎啊,你什么都好,就是太沉不住气,”暖风和畅,叫人情不自禁的有些醺然,他舒一口气,道:“快了,那逆子到不了洛阳的,离京之前,他必然要进宫辞别,那一日,便是他的死期。”

李昌虽不知父亲究竟如何计划,可看他此时神情,却也知十拿九稳,欣然笑道:“父皇英明神武,老谋深算,岂是秦王可比?”

父子二人对视一眼,眉宇间都隐含着几分得色。

水面上掠过几只飞鸟,振翅落到不远处柳树上,扑棱棱惊起一群鸣蝉,偌大的海池,忽然间寂静下来。

图穷匕见,对于两方而言,都到了最后的关头。

……

天策府参军魏玄抵达秦王/府时,夜色已深,管家迎着他进府,将其请到书房之后,又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

李泓端坐上首,身侧是妻子乔妍,再之下,则是常山王李琛与乔瑁乔宣两兄弟,周克明、苏靖、程公瑾、许亮,皆是天策府的心腹人物。

烛火照亮了所有人的面庞,他们脸上都带着一种相似的坚毅,隐隐透着肃杀。

“英国公与宋国公没有点头应允,但也没有表示反对,”魏玄向秦王夫妻见礼,欣然笑道:“幸不辱命。”

话音落地,众人神情中都闪过一抹释然。

事情到了这地步,已经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

秦王如若不想被李开济除掉,又或者是被新帝斩杀,最直接切最有力的办法,便是坐上那个位置。

可李开济毕竟是他的父亲,是君主,是天子,无论他做了什么,都无法否定这一点。

李昌再差劲,也是皇帝的嫡长子,大唐的皇太子,他不仅仅是李泓的弟弟,也是储君,在某种层面上来说,也是李泓的君主。

李开济是绝对不会废黜李昌,叫李泓做皇太子,顺利登基的。

当言辞没有可能发生作用时,唯一能够使得李泓坐上那个位置的,便只剩下刀与枪,剑刃与烽火。

他们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知道在世俗定义上,这叫做谋逆反叛,但他们仍然决定要这么做。

生死两分,别无选择。

英国公与宋国公德高望重,也是大唐的中流砥柱,再这样一个问题上选择沉默,本身就已经表明了他们的态度。

这夜,秦王/府书房里的灯火彻夜不息,所有的行动步骤都被一一划分,具体到每个人身上,他们知道,此事只能胜利,不能失败,倘若失手,等待所有人的,便是万劫不复。

若要事成,首先便要控制李开济,把控中枢。

若要控制住李开济,便要控制住太极宫。

横亘在李开济与李泓之间最重要的那道关隘,便是玄武门。

那是太极宫的北宫门,也是禁军的驻扎地,生死攸关之处。

“长安守备军驻扎城外,紧急之间难以策应,禁军与东宫六卫身处皇城,才是重中之重。”

李泓面色肃然,环视左右,最后道:“我率领府中精锐,亲自往玄武门去,把控玄武门的禁军统领常何,可助我一臂之力。”

众人称是,李泓又道:“玄武门若被把控,东宫与太极宫禁军势必反扑,我须得稳定大局,却还要有人更进一步,控制住太极宫——”

他心念间几转,望向妻子。

果不其然,不等他开口,乔妍便道:“我去。”

她平静面容下有跳跃着的仇恨,隐忍多年之后,终于浮现在世人面前:“我去会一会李开济。”

李泓静静的看着她,眼底深处有不易察觉的感伤,最后,他颔首道:“好。”

将一切敲定,已经过了子夜,众人想着几日之后即将抵达的那场巨大风暴,却没有多少困意。

宵禁早就开始,现下离开,却不得宜,便各自往客房去歇息,一直到了次日清晨。

……

六月初三,是个晴天。

乔妍令人取出已然蒙尘的佩刀,坐在窗前静静擦拭,精钢锻造的刀身重归明亮,带着凛冽杀气,闪耀起令人心寒的光芒。

李琰前来向母亲问安,见这一幕,忽然间有些难过。

岁月匆匆流逝,他已经是个十五岁的少年,但当年母亲跌坐在校场中嚎啕痛哭的那一幕,却始终没有忘却。

“阿娘,”他走到近前去,抚慰道:“你不要难过。”

“真的没有,”长子已经很高,乔妍坐在椅子上,竟摸不到他的头了,她笑了笑,神情中少见了显露出几分锋芒锐气:“阿娘今天很高兴。”

李琰聪敏颖达,十五岁的年纪不算大,但也不算小了,李泓没有刻意告知他此事,却也没有隐瞒。

他知道母亲心里压抑着的痛苦,就像是日复一日,不断加重的砖石,几乎要将她整个人压垮,现在她终于可以叫自己松一口气,这真的很好。

母子二人相视而笑,都在彼此眼中看出了释然。

李泓悄无声息的来到门边,目光锋锐,神态敛肃,他轻轻唤了声:“阿妍。”

乔妍归刀入鞘,神情凛然:“走吧。”

刀剑与盔甲摩擦,发出令人胆颤的清鸣声,马蹄轰响,兵甲铿锵,偌大的长安上空,似乎都浮现着肉眼难以望见的血腥气。

窗外日光仍旧明亮的晃眼,同近来天气如出一辙,树上的蝉叫声没有一刻停歇,不知疲倦的继续着。

没有任何预兆的,天空中划过一道明光。

这光芒是如此的明亮夺目,连夏日里最盛的阳光都难以匹敌,蝉鸣声停止了,所有人都下意识的抬起头来,看着它划过天际,带着不容忽视的光辉,一寸寸消失在天际。

负责监察天象的太史令亲眼瞧见这幕,不觉冷汗涔涔,下意识退后一步,跌坐在地。

“太,太白经天!”

周遭的官吏们也是面色惊变,想起近来朝中屡有异变,不知怎么,忽然生出几分不详的预感来。

今日太白金星的异动,或许就是某种不祥之事的预兆。

太白金星在午间时分出现,名曰经天,是谓乱纪。

天下乱,改政易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