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皇后无所畏惧 > 第67章 乔妍(终)

皇后无所畏惧 第67章 乔妍(终)

作者:初云之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7:26:44 来源:就爱谈小说

事已至此, 李开济难道能说“不”吗?

除非他想即刻驾崩。

剧痛使得李开济的身体轻轻战栗,他深吸口气,露出个比哭还要难看的笑来:“这也是朕心中所想。”

乔妍虽然早就猜到李开济会做怎样的选择,然而真的听到了,心中仍觉有些惋惜。

如果他真能梗着脖子,死不点头, 那才好呢。

李泓不想背上弑父的恶名,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局面面前,他都不肯背负这样一个恶名。

倘若李开济执意不肯配合, 那等待他的, 只有死路一条。

只可惜……他太识时务了。

乔妍心中暗叹,脸上不觉带出了几分, 李开济与裴安看见,齐齐打个冷战。

“宫中人多眼杂, 许会生变, 谨慎起见, 还是往海池中去吧, ”乔妍左右看看,吩咐道:“请圣上与蒋国公登船。”

说完, 她便先一步出了大殿。

士卒们既跟随秦王造反,且已经临近功成, 自然不会再在意李开济的态度, 至于裴安, 便更加不放在心上了,三两下将人架起,一路拖着出了太极殿,抬手丢到了画舫上边。

绳子解开,船桨前摆,画舫慢悠悠向前荡去。

李开济只觉左臂都失了只觉,又不曾经过包扎,鲜血顺着手臂流到手背,又“吧嗒吧嗒”的滴到了船板上,他勉强支撑起身体,扯下衣袖,艰难的帮自己包扎伤口,裴安见状,强撑着近前帮忙。

“真叫人感动,”乔妍静静看着这一幕,微笑道:“我听说蒋国公与圣上相交多年,感情深厚,不逊色于兄弟……”

裴安方才挨了她一脚,现下腹腔仍觉钝痛,跌坐船头,央求道:“秦王妃,得饶人处且饶人,圣上已经到了这境地,你又何必再提旧事。”

“不提?凭什么不提?”

乔妍猝然冷笑,手扶刀柄,近前去道:“圣上,你可还记得我叔父?他枉死时,正当而立之年,岂不可怜?我叔母因此伤心染病,没多久也随丈夫而去,只留下一个幼女,难道她不可怜?”

李开济神情疲倦,无甚精神,辩解道:“事发之后,朕也曾后悔过,可是……唉,朕当时也是不得已。”

乔妍不听他这般推诿之词,继续道:“圣上,你可还记得刘文静,可还记得聂良弼?”

她目光痛恨,眼中射出刀剑一般的锋芒:“他们死了!你明知这二人无罪,却还是先后将他们处死!”

“我与良弼少年相识,亲如兄弟,他死了,还是以那样的罪名,被你私下处决,正如同一把匕首,紧紧插在我心口,每每想起,便觉心如刀绞!”

乔妍蹲下身去,用冰冷的眸子盯着他,一字字道:“现在你告诉我,当时你只是不得已?”

李开济目光中的神采淡了,嘴唇动了动,似乎是想辩解一二,然而到最后,却什么都没说出来。

乔妍冷笑一声,揪住他衣领,将他整个翻过身去,面朝海池。

李开济见状,不禁面露惊惧,未及说话,便被她按住脖颈,整个脑袋压进了水中。

裴安见这一幕,想也不想,便近前去救,不想乔妍抬起一脚,将他踢进了海池。

裴安“扑通”一声跌进水中,他不会水,不免格外狼狈,挣扎着向船中人求救,然而未经乔妍允许,却无人肯相助。

李开济整个脑袋都被按进水里,窒息与前途未卜的黑暗交织在一起所造成的恐惧,远非言语所能形容。

他拼命的挣扎,却身体却使不上力,两腿抽搐,却无力反击,池水像砖石一般,压迫着他的眼睛,他第一次觉得,死亡竟有这般恐怖。

乔妍估量着时间,眼见李开济快到极限,裴安也快沉下去了,终于松开手,一脚将他踢到船舱。

她吩咐道:“去把蒋国公捞上来吧。”

身后随从应声,跳下水中,将只剩下半条命的裴安拖拽到了船上。

“圣上,蒋国公,你们以后应该小心一点,走路的时候仔细脚下,不要像这次这样不小心。”

乔妍目光依次在这二人身上掠过,淡淡道:“要知道,不是每一次都能这么好运,有幸逃出生天的。”

李开济与裴安周身**的,形容狼狈的躺在船上大口喘息,却连与她说话的气力都没有了。

乔妍也不介意,人在船头,远远望向北侧的玄武门。

有马蹄声自东侧传来,她眉头微跳,扭头去看,却见一行人骑马而来,直达海池岸边。

为首之人身体挺拔,目光威仪,察觉到她投过来的目光时,相视一笑。

正是李泓。

她心头一直提着的那口气,终于松了下去。

这场惊心动魄的宫变,就此宣告圆满结束。

……

武德九年六月初七,李开济正式降旨,册封长子李泓为皇太子,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

李泓入主东宫,其后便册妃乔氏为皇太子妃,又加封天策府中亲信臣属,诸多恩赐。

李昌既死,李开济同样被幽禁于太极宫,为免海内生乱,也为了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李泓招抚东宫旧臣,又拣选有能者加以重用,对昔日东宫旧党既往不咎。

可实际上,即便他再三做了准备,地方上仍旧免不得有所暴动。

长久的年月里,秦王一系与皇太子一系,准确的说是与李开济一系存在着巨大的矛盾,摩擦与纷争更是难以避免。

现下李开济倒台,若能平安无事的达成过渡,这自然很好,可若是中间出现几分错漏,也不奇怪。

武德九年六月十六日,李开济降下手诏与裴安:朕当加尊号为太上皇,有司择日宜速闻奏。

李泓照例推辞,李开济无奈再请,反复再三之后,后者终于点头答允,并于六月二十九日,正式裁撤天策府。

同时,又厚赏亲信属臣,使其直入中枢,掌控大权。

武德九年八月八日,李开济下令传位于皇太子李泓。

八月九日,李泓于东宫显德殿登基称帝,不几日,又改册皇太子妃乔氏为皇后,嫡长子李琰为皇太子。

同时,又排定大唐十六卫,以荆州乔氏居于首尾,以彰其功。

第二年的正月,李泓正式改年号为贞观。

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缓缓拉开了帷幕。

……

李泓登基称帝,再无后顾之忧,长子入主东宫,做了储君,而娘家声势已极,更没有好担忧的地方。

丈夫登基不久,便为刘文静与聂良弼平反,复其官职,又加恩其子嗣,乔妍心事已了,一直压在心头的那块儿石头,终于有所松动。

她孤身出宫去,往聂良弼坟前去哭了一场,再回宫后,人却病倒了。

乔老夫人与常山王妃进宫去瞧她,又是心疼,又是生气:“你只顾着死去的人,想着无愧于他们,可活着的人呢?我们便活该要为你担惊受怕吗?”

乔妍听得失笑,道:“我只是病了,又不是不行了,阿娘,你不要多想。”

乔老夫人作势打她的嘴:“不许说这些胡话!”

“好好好,我不说了,我好好养病,行不行?”乔妍莞尔,神情虽有些倦怠,眼底却仍旧裹挟着难掩的光彩。

乔老夫人见状,勉强安心了些,叮嘱一侧的皇太子与秦王,道:“看好你母后,可别叫她胡闹,别的事情也就罢了,怎么能拿自己身体开玩笑呢。”

皇太子与秦王颔首应声,也将这事记在心里了,每日都去盯着母亲吃药,管的比谁都严。

乔妍一把年纪了,反倒被儿子们管教着,既觉好笑,又觉心中熨帖。

她这一病,李泓也跟着忧心,这日晚间,喂她吃了药,忽然轻轻唤了声:“阿妍。”

乔妍倚在隐囊上,道:“怎么了?”

“我希望你能快乐些。”

李泓握住她手,道:“咱们不算年轻了,但也不老,将来的日子还很长。四个孩子已经足够,以后也不必再生了。”

他神情温煦,目光中有难以遮掩的心疼:“从前我无能为力,你也身不由己,但现在不一样了。”

聂良弼的死,是她心头难以愈合的伤疤,这彻底的改变了过去的乔妍,也使得她变成现在这样端娴沉稳,人人称颂的皇后。

可这不是真正的她。

她不该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乔妍看着他的眼睛,微微怔住了。

“你想做什么,那便去做吧,”李泓笑了笑,柔声道:“只要你高兴,怎么都好。”

他低头亲吻她额头,伸手抱住了她,神情中有丈夫对妻子的包容,也有男人对女人的爱意:“我想让你高兴。”

乔妍埋脸在他宽阔的胸膛,忽然间眼眶发烫,她环住他腰身,哽咽着应了声:“好。”

在这之后,乔妍的身体很快好了起来,并且恢复如初。

大唐新建,百废待兴,李泓锐意进取,意欲一扫沉疴,乔妍便做他的贤内助,在他身边参详政务,共商国是,夫妻二人携手,齐头并进。

最开始的时候,乔老夫人还有些忧心,过了大半年,见女儿是真的好了,终于松一口气。

皇太子与秦王、晋王、昭和公主等人见她无恙,也是暗自欢欣。

……

日子一天天过去,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乔妍的长兄承袭卫国公勋爵,次兄便封了昌武郡公,膝下皆已儿女成行,阖家欢聚时,也是满满当当一屋子人了。

皇太子年岁渐长,便该准备册立储妃,李泓与乔毓在长安的女郎们中选了又选,最终才敲定了宋国公赵融的孙女,打算等再过些时候,两个孩子大点儿了,再行婚仪。

临近年关,韩国夫人进宫去看望堂姐,倒提起另一桩事来:“往常年这时候,高阳郡公都会亲自登门拜会,今年却不曾去。”

她神情中带着伤感,低声道:“他府上没有女眷,我无事不好登门,这次觉得奇怪,方才与阿澜姐姐一道前去拜会,这才知道刚进腊月,高阳县公便病倒了……”

萧世南病倒了?

乔妍听得心头一跳,担忧道:“可严重吗?太医怎么说?”

“我糊涂了,”韩国夫人还没说话,乔妍便先一步反应过来:“世南哥哥自己便是良医,何必再请太医。”

韩国夫人面上忧色更重,叹息道:“高阳县公只说自己无碍,可我看他脸色,实在不好,后来悄悄问府上管家,才知道连后事都在准备了,想着冲喜一下,或许会……”

乔妍一颗心重重的坠了下去,像是有什么东西压着似的,叫她喘不上气来。

半晌,她才缓过来,站起身道:“不成,我得去看看他。”

“明日吧,”韩国夫人看眼天色,劝道:“这个时候刚吃了药,正静养呢,你得赶在上午过去。”

乔妍心乱如麻,跌坐回去,重重的叹了口气。

她与萧世南一起度过了少年时光,感情深厚,不比卫国公与昌武郡公逊色,更不必说后来他救治李昱,于她又有大恩,现下陡然得知他的生命或许已经走到尽头,乔妍心里实在不是滋味。

“听说祖母曾经为他开过药,说是能调理好的,只是不知怎么,竟没能起效,”韩国夫人亦是伤怀,惋惜道:“听说刚开始时是有用的,只是不知怎么,后来又不顶用了……”

乔妍听她这般言说,不禁提起几分希望来:“刚开始是有用的?我怎么不知此事?”

“我也只是听老管家提过几句,却也知之不深,”韩国夫人叹道:“大抵是因为药效太弱,又或者是有别的原因,影响到了吧。”

乔妍知道祖母曾为萧世南留下一道药方,却不知也曾起过作用,闻言不觉有些振奋:既然起过作用,便说明是对症的,仔细修改一二,或许也能有用。

那药方她也保留着,只是以为无用,却不知是塞到哪儿去了,匆忙送别了韩国夫人,便去问谷雨:“我出嫁前带着的书籍杂物,都放在哪儿了?”

谷雨“咦”了一声,一时没有想起,立夏则道:“都搁在箱子里,在库房里锁着呢,娘娘要瞧瞧吗?奴婢叫人送过来。”

“还是别了,搁在箱子里那么多年,不定有多少尘土呢,”乔妍起身往库房去:“我自己去找吧。”

多年未曾打开过的箱子,骤然暴露在空气之下,不免发散出淡淡的霉气,乔妍抬手扇了几下,又寻个蒲团坐下,挨着在诸多书籍中翻找。

她不喜欢四书五经,更不喜欢读书写字,却很爱看杂书医书,不时在上边儿涂涂抹抹,写些心得体会,多年之后回头再看,倒也很有意思。

那张药方不知被夹在哪儿了,乔妍翻了大半儿书籍都没找到,冷不丁翻出一本诗集来,她自己也给惊住了。

她什么时候看过诗集?

不记得自己年轻时候有这种爱好啊。

乔妍心生诧异,随意掀开扉页,却见上边张牙舞爪的写了行字:混世魔头乔文琬到此一游。

她忍俊不禁,像是从这字迹中窥见了过去的自己。

仔细想想,这本书仿佛还是萧世南给她的,那时候乔宣笑话她不学无术,她气不过,便问世南哥哥要了本诗集,可最后也没怎么看。

第二天见面的时候,萧世南问她:“阿妍,那本书你看了没有?看懂了吗?”

乔妍哪里好意思说自己半点不懂,差点枕着睡着,厚着脸皮说:“懂了懂了。”

乔妍思及过往,神情中不觉浮现出几分笑意,再想起萧世南现下情状,笑容敛起,轻轻叹一口气。

她正待将那本书合上,忽然从里边儿掉出什么东西,乔妍以为是那张药方,心下一喜,捡起来细看,却是首诗。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大抵是因为年月太久,原本素白的纸张已然泛黄,唯有那字迹清隽如初,隐约熟悉。

乔妍心头巨震,神情也随之僵硬起来,手中轻飘飘一张纸,这一刻竟比山岳还要沉重。

这是什么意思?

当年世南哥哥问自己是否看懂了,究竟是问那本诗集,还是这纸上诗句?

乔妍隐约猜到了答案,再去想那些埋藏在岁月中的经年旧事,心中酸涩如山海翻涌,忽然间泪如雨下。

她以为他不在乎的。

她以为他只觉得那所谓的婚约是个玩笑,并没有放在心上。

所以,她才能那样坦然的去找他,毫无愧疚的说:“世南哥哥,我们俩的那个婚约,还是算了吧。”

那时候,他是怎么回答的?

十数年前的记忆,已经在时间长河中变得模糊,一时之间,乔妍竟有些想不起来了,约莫过了半刻钟,方才从脑海中寻到几分痕迹。

那时候她已经答允嫁与李泓,与他一道去见过李开济,再度返回乔家之后,方才前去寻萧世南。

他静静听她说完,顿了顿,方才笑道:“阿妍若是不说,我都要忘了。”

他说:“我没有放在心上,你也不必为此介怀。你嫁得好夫婿,我也由衷为你欢喜。”

那好像是个晚上,光影晦暗,现下回想,她其实连他的神情都没有看清。

她不知道那短短几瞬之间,他心绪是如何百转千回,曾经的云淡风轻,现下回想,却是既痛且愧。

这么多年了,他一直没有娶妻,说是不想拖累别人,她也信了,因为世南哥哥一直都是温柔体贴的,从不愿因为自己,而叫别人觉得为难。

她从来没有想过,那是因为自己。

仔细想想,一切并非无迹可寻。

太原事变那日,他匆忙北上,连日奔波往并州去见她,只是想看她平安。

只是她缺了那么一根弦,又或者说,他们没有在最合适的时间相遇。

乔妍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将那张药方翻出来,对着看了良久,又悄悄唤了人来,乔装打扮之后,出宫往长安城郊处去了。

萧家的老管家年迈,神志已然不清,对着乔妍看了半晌,也只是含糊的说了句:“女郎看着有些面善,像是在哪儿见过……”

乔妍心头微酸,在他身前落座,道:“我有些事情,想要问问您。乔家太夫人为高阳郡公开了方子,本是对症下药的,怎么没有成效呢?”

这事情已经过去很久,更不必说老管家年迈,记忆混乱,皱眉想了很长时间,都没能说出什么。

乔妍见状,只得起身告辞,道:“您好生保重,我走了。”

“刚开始是有用的,后来……后来又不行了。”

老管家却在这时,有些不确定的道:“对,后来又不行了。”

乔妍回头去看他,颤声道:“为什么呢?”

老管家眉头紧蹙,神情有些痛心,时隔多年,仍旧能从他脸上看出伤怀:“=有天晚上,郎君从外边儿回去,吐了好多血,好多好多,我问他怎么了,他也不说,唉……”

乔妍心中酸涩,强忍着道:“怎么没听人说这事呢?”

“郎君不许我说,”老管家说及此处,潸然泪下,含糊不清道:“他说他已经这样了,何必再说出去,叫别人担心……”

乔妍眼眶发烫,低下头去,勉强说了句谢,便快步离去。

庄园外是一片麦地,这时候正泛着冬日的深青,寒风从远处吹来,一直刮到她心里去。

乔妍再忍不住,脚下踉跄,跌坐在地。

“乔妍啊,乔妍,你总是这样,”她惨然失笑,眼泪簌簌落下:“嘴上说不是有意的,却害了一个又一个……”

沉埋在心头的痛楚再度被唤醒,曾经因聂良弼之死而破开的那个洞,似乎又被捅开了。

乔妍忍不住开始笑,笑的停不下来,冷风灌进喉咙,隐约有些腥甜,她剧烈的咳嗽起来,再抬手时,掌心已经见了血色。

这年的冬天,可真冷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