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独占春色 > 第28章 第28朵杏花

独占春色 第28章 第28朵杏花

作者:李息隐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5 05:10:25 来源:就爱谈小说

秦王屡立军功, 手上有兵,朝中有权,越发的意气风发。

相比于秦王的得志, 张扬, 身为东宫之主的太子倒显得平和恬淡许多。

兄弟二人,早在大魏王朝还未建立时,曾也是兄友弟恭。但随着李魏王朝的建立,随着秦王东征西讨屡立战功, 兄弟二人之间的关系, 也渐渐有了微妙的变化。

当年圣人还是魏国公时, 李邺身为魏公世子, 李晋身为魏公嫡次子, 二人跟随在父亲身边, 都是立下汗马功劳的。从封地一路杀到长安,不过只花了短短数月时间。率先抢占了京都长安城后,魏国公父子先立前朝遗孤为帝, 之后由前新君将帝位禅让于魏国公,于是魏国公称帝。

魏国公称帝后, 立李邺为太子, 立李晋为秦王。李家父子在长安建立了新的王朝,并且名正言顺,倒显得别的地方那些占山为王的所谓“王”,成了草寇。

李家原就是士族豪门, 父子夫妻又都是知人善用的, 所以, 一时前来投奔的能人义士也很多。

李邺得封太子后, 自然就是留在长安辅佐父亲的朝政。而当时天下未一统, 还有很多场仗要打,这些艰巨的任务自然落到了英勇善战的秦王头上。

这几年来,秦王屡战屡胜,在朝中不论威望还是呼声,都日渐高涨,倒是让他有些得意忘形了。所以,从去岁起,至今年初,在和汉王刘氏一族的交战中,秦王先是出师不捷,之后又是屡战屡败。

几个月打下来,不但未能活捉刘汉王,反倒是令大魏手中疆土一点点流失于刘汉王。而秦王手中的能人猛将,也有不少折命于刘汉王之手。

圣人得知此事后,立即诏书唤秦王回京,之后便于今年春末夏初时派太子出征。

刘汉王来势汹汹又声势浩大,太子临危受命,任务艰巨。但太子并没有强攻,而是智取。

太子利用人心,鼓动敌军士兵想起家乡亲人,并告知,天下已一统,只要他们不做无谓的反抗,都可卸甲归田。很快,刘汉王军中本就不恋战的军士逃的逃,降的降。如此反复几回,敌军士气不稳。而此刻太子瞅准时机,趁虚而入,直接活捉了刘汉王。

从出征,到战胜,前后不过也就数月时间。

太子凯旋,圣人亲率百官于城门口相迎,东宫势气又大涨。

除了刘汉王,李魏王朝的疆土进一步稳定扩大,朝廷的根基算是彻底稳住了。太子在这个节骨眼上立功,算是大功一件。

之前秦王屡次立功时,朝中有人说东宫无功,不配为储君。如今太子立了秦王立不了的军功,朝中自然也就流出了另外一种声音来。

也正是因此,太子和秦王兄弟更是回不到过去。

生疏是迟早的,也是难免的。

但生疏归生疏,若是于朝廷之外的地方遇到,兄弟二人倒不至于针锋相对。

秦王来寻便是客,太子自然会好生招待。

近来朝中要行军制改革,圣人将此事交给了秦王。秦王这些日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骊山大营的。今天之所以没回京,反而往皇家别苑这边来,也是因为想到了那日在骊山大营旁边看到的徐妙莲。

但秦王不好直冲徐家去,又知道东宫父子这会儿也在这儿,所以,秦王便先寻了过来。

“还是兄长你会享受,都在这儿圈个院子自己过起日子来了。”一进庭院,秦王驻足四下打量了番后,一开口便是这样的感叹。

太子已经亲手为他斟好了茶,闻声只笑说“是雁奴喜欢。”

秦王打量完后,一甩后袍便潇洒于太子对面落坐,问他“对了,雁奴人呢”

太子说“让他在这里放纵了几日,野得魂都丢了。方才我来检查了他功课,这会儿被我撵去念书了。”又问,“你这会儿怎么过来了”

秦王不好说真话,只能说“这几日太累,过来泡泡温泉。兄长要不要一起”

“也好。”太子应下。

外面院子里秦王和太子离开后,徐杏这才在心中稍稍松了口气。若是叫秦王知道她在这边和太子父子同桌共食,传出去,影响会很不好,说不定她名声都能毁了。

徐杏觉得有太子在这里,她再留下就不方便了。所以,安抚了会儿雁奴后,她便赶紧溜回去了。

徐杏虽然今天很心机的戳穿了徐妙莲,但她也没想过接下来要进一步算计她。不过,她不去算计、招惹徐妙莲,徐妙莲倒是对她并不心慈手软的。

从太子父子院子出来,往王徐两家这边的院子去时,途中会经过一处石块堆积起来的小山。而徐杏经过时,就突然听见徐妙莲在哭着指责自己。

“怎么我说的什么你都不信,幸娘说的句句你都信”徐妙莲一边哭一边控诉,“她是什么心思,三哥你难道不明白吗”

反正她和徐妙莲已经彻底撕破脸了,而且她和王九言关系也不好,所以,徐杏这会儿既然偶遇上了,自然就不会悄悄然离开。

既然徐妙莲指责她,徐杏索性就主动走过去与她对峙。

“虽然我知道偷听别人说话是不道德的行为,但很抱歉,我真的只是路过。二娘,你说话的声音实在太大了。”徐杏提着裙子走过去,站在一块石块上望着更高处的二人,她仰着脑袋和他们说话,“但二娘你得把话说清楚,我说你什么了”

“我冤枉了你什么,值得你在这里哭着指责我”

她今天是故意诱着徐护和王九言往那方面去想的,话并没明着说。所以,这会儿她当然可以理直气壮的责问徐妙莲。

徐妙莲之前好像还会装,但如今却是装都懒得装了,直接当着王九言的面回徐杏“幸娘你自己心里清楚。”

之后,又立即对王九言道“我们家的事,二兄说你已经知道一些了。所以,我想有关幸娘身世的事,你也该知道。王家公子,出身尊贵,学识渊博,品貌双佳,但凡适龄的女子,谁不想嫁入王家我想,幸娘自然也想。三哥,难道你还不明白其中缘由吗”

徐妙莲打的盘算是,反正父亲说了,若她入了秦王的眼,日后和王家联姻的便就是幸娘。幸娘是迟早要和王三郎定亲的,她这会儿提前说出来,到时候由父母做主把幸娘许配给王三郎后,只会更坐实她今日的猜测。

她先在王三郎心中埋下一颗怀疑的种子,日后迟早生根发芽。届时,幸娘便嫁去了王家,她日子想来也不会好过。

徐妙莲知道,人不为己,便天诛地灭。她如今举目无亲,她不过是在为自己的未来筹谋,她没有错。

但徐妙莲算来算去,却错算了一点,徐杏压根不想嫁给王九言。

徐杏严肃对徐妙莲道“二娘,你虽占了我公府千金的身份十五年,但我却从未起过要夺你未婚夫的心思。你们若不信,我便在这里起誓,若我对王公子有半点觊觎之心,若我日后会嫁与王三郎为妻,我徐杏便不得好死”

“你”徐妙莲自然不会想到徐杏竟然这么狠,竟对自己起了这么毒的誓。

她这誓言一起,便是日后父亲逼迫她嫁给王三郎,她也可以拿今日的誓言出来说话。

难道,她真的不想嫁去王家

徐妙莲怔愣在原处,久久都未能回过神来。而徐杏却懒得再与他们二人周旋,该说的话说了,该表的态也表了后,徐杏直接转身走开了。

而王九言却默然盯着徐杏身影望了好一会儿,之后才挪开目光,重新看向徐妙莲。

徐护很晚才回来,回来后脸色很不好。谁也不见,只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里。

关于这件事,徐护和王九言都很默契,谁也暂时都没和自己母亲说。所以,王徐二位夫人倒还并不知道此事。

秦王约太子泡完温泉后,因时间太晚,就直接跟着太子去了他院子里休息。

雁奴还没歇下,正在一边认真的温习今日的功课,一边等着父亲回来。

秦王也有些日子没见到雁奴这个大侄儿了,所以,随了太子过来后倒没先去歇着,而是跟着太子一道往雁奴这边来了。

看到秦王,雁奴立即丢下手中书本,忙朝秦王跑去。

“秦王叔”雁奴高兴的喊,还像小时候一样,要他抱。

雁奴是李家的嫡长孙,是孙辈的第一个孩子。当年雁奴出生时,秦王也欢喜得不行。

虽然这几年来东宫和秦王府关系日渐微妙起来,但叔侄间倒一如既往亲厚的。秦王笑着抱起雁奴,问他“你怎么突然想起一个人跑到这边来的”

雁奴刚要说是为了杏娘,但他瞥见了父亲朝他望过来的目光。

雁奴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父亲不让他在秦王叔跟前提杏娘,不过,既然父亲让他这样做,那肯定是有这样做的道理的。

所以,雁奴再开口时,就是只字不提杏娘了。

只说“天冷了,还是这里舒服。而且,父亲每天都很忙,我住在东宫时一天也见不到他多久,反正都是自己一个人呆着,不如搬这里来住。”

“你倒是会享受。”秦王笑话他。

抱了一会儿后,秦王就将雁奴放了下来。他绕去书案边,顺手拿起几张大字来看。

却从一摞大字中,看到一张明显是和另外几张不同的字来。

秦王“咦”了一声,单拎出那张不同的大字来问雁奴“这是谁的字看起来像出自于女郎之手。”

雁奴没答话,太子却问秦王“王家和徐家的两位夫人如今就住在隔壁,你既然来了,明日要不要去见见”

太子知道秦王今儿过来寻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所以,索性直接提了这事。

秦王点头,顺便也撂下了手中拿着的那张字帖,注意力也从大字上转到了徐家上。

“听徐公说了。”秦王说,“不留在这住一晚上也就罢了,既然住了,明儿一早过去坐坐也是应该的。”

太子暗中给雁奴使眼色,雁奴忙示意他的近身宦官赵清浊来和他一起收拾书案。顺便,他把有关徐杏的一切都收拾藏了起来。

而这边,太子嘱咐了雁奴几句,让他早点睡后,则请着秦王出去了。

等父亲和叔父都走了后,雁奴不解的问赵清浊“父亲为何不让秦王叔知道杏娘和我交好”

赵清浊毕竟比雁奴大几岁,又是打小侍奉在太子父子身边的。所以,他倒是能看出一二来。

“或许,是太子殿下不想让秦王看到徐娘子。”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