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独占春色 > 第35章 第35朵杏花

独占春色 第35章 第35朵杏花

作者:李息隐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5 05:10:25 来源:就爱谈小说

王夫人见徐杏语气不好, 又见她不像是撒谎的样子,她怕再如此这番逼问下去不但得不到答案,反而还会彻底惹恼这位小娘子。所以,王夫人倒不再继续问。

只冲徐杏笑道“我也是好奇, 百思不得其解, 所以今儿特意登门来问问。我问过九言, 只是他醒了后性情突然大变,变得越发不爱说话了。我问了他好几回,但他一直不说。”

“没办法, 想着或许你能知道,就冒昧过来问一问你。”

“但既然幸娘说没有,那我是信你的。”

王夫人此来,虽说也有要放下些身段想和徐家重修旧好的意思,但总归主要还是为了儿子。何况, 便是想和徐家再修和, 也不能是她一直低头。

她今儿能亲自登门, 已经算是给徐家莫大的脸面了。

这会儿既然该问的问完了,王夫人也不再多留, 就起了身告别。

徐夫人见状,忙客气留饭。

王夫人则说“今儿就不了。九言虽醒了,但毕竟还未好全,我总担心他。再加上,这次落水有些烧糊涂了,一直说糊涂话,我还得回去看着他。”

如此, 徐夫人便也不好再强留。一路亲送王夫人到徐府大门口, 然后徐夫人对王夫人说“替我给九言代个好, 等过两日,我亲自去看看他。”

王夫人握了握徐夫人手,似有一瞬沉默,然后她似是做了什么决定一般,对徐夫人说“之前的事,是我对不住幸娘这孩子。当时是我一时恼怒,偏激之下做出的那样的选择。事后多次想来都十分后悔。今儿就算了,改日我定好好给她道个歉。”

原不管王夫人如何放下身份如何客气,但她只字不提对不起幸娘的事,徐夫人心中总归还是介怀的。

但现在把话说出口了,人家姿态放得很低,说自己错了,又说要给一个小辈道歉。

徐夫人也是懂些人情世故的,她知道,话到这里,这件事就算是彻底揭过去了。

再说,王夫人虽有错,但也算事出有因。当时在山上,的确是她家国公对不住王家在先。

想了想,徐夫人也真诚道“她一个孩子,哪里值得你这个长辈亲自和她致歉。有你这句话,我心中便明白了。”徐夫人直言,“你若不计较那些事,日后我们两家还如从前一样往来。”

王夫人一直握住徐夫人手,闻言,她又握紧了几分。

“当时我是真气疯了,如今想来,倒是觉得自己真的太偏激了。不瞒你说,这些日子我也一直在想这事儿。虽说两家一直都有这个意思,但到底是还没谈及婚嫁的。我不能因为彼此口头上的约定就要求你们家必须如何。”

“徐国公素来是以大局为重的人,他这样做,必然有他这样做的道理。你我皆为妇人,或许还真是没有他的远见。”

徐夫人道“事先我是不知情的,何况,九言这孩子我也是真心喜欢。”

“我知道。”这一点王夫人从未怀疑过,她和徐夫人二十年的交情了,她知道她的为人。

王夫人拍了拍徐夫人手面,笑着说“来日方长,天色晚了,你也不必再送我。这就回吧。”

徐夫人是不愿和王家就这样破了交情的,毕竟处了二十年,说断交就断交的话,实在可惜。如今彻底说开了后,徐夫人只觉心里压着的石块彻底卸了,心里轻松了不少。

徐杏没跟着送王夫人,从招待王夫人的偏厅出来后,她就直接回了自己的院子。

但回去后思来想去,总是不太放心。

她看得出来,王夫人今儿亲自登门,大有想主动修好的意思。她母亲又很在意王家,只要王夫人肯一再放下身段,表露出要和徐家继续处下去的意思,她母亲就绝对会答应。

若真是这样的话,那她之前的一番筹谋就算是白费了。

王徐两家重修旧好,徐妙莲又不能再联姻王家,最后岂不是这门亲事又得落到她头上去

还有,王九言病得迷糊口中喊她名字是何意她和王九言压根不熟,话都没说过几句,王九言怎么可能会在迷糊时喊她名字

难道,是王夫人回去后想通了,想继续结交徐家的一种手段

或者说,王夫人不想丢了徐家这门姻亲,但王九言娶徐妙莲又无望,所以,她就索性把主意打到她头上来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很麻烦了。

而不得不说,王夫人方才那几句话,看似轻描淡写,但对她来说杀伤力却是十足的。

她母亲本就喜欢王九言,若是得知王九言梦靥时唤的她的名字,肯定得打起让她嫁去王家的心思。

她自以为王九言很好,又自以为和王家的这门亲事很好,所以,就自以为是的觉得她替徐妙莲嫁去王家是让她捡了便宜,是天大的好事。

不怪徐杏背地里这样编排她,因为她那一世就是这样想,且也是这样做的。

徐杏是不会在同一条路上折两回的,既然王夫人耍心机算计她,那就不要怪她背地里去编排她一个长辈。

徐杏就知道徐夫人送完王夫人后会直接过来寻她,所以,当徐夫人问起她和王九言到底是怎么回事时,徐杏用比方才对王夫人更严肃的态度望着徐夫人。

“女儿从未和王公子有过什么私交,私下从未独处过,有二兄和二娘在场时,女儿和他说过的话加起来也不到十句。所以,王夫人说王公子病得迷糊时口中唤的是女儿的闺名,女儿是不信的。”

徐夫人沉默,明显有把女儿的话听进去。杏娘的为人,她还是相信的。

徐杏趁机说“阿娘,会不会是王家不愿就此和徐家断了交情,但要王夫人毫无缘由的直接登门她又做不到,所以,特意择了这样一个荒唐的理由登门的”

被徐杏这样一番说,徐夫人就更信了她的话。

但徐夫人心中总归还是想和王家做亲家,总归是舍不得放弃王九言这么好的一个女婿的,她便也顺势问徐杏“幸娘,我瞧王家是择中你了。若二娘嫁不去王家,你可否愿意”

说是在询问徐杏意见,但还不等她答话,徐夫人又说“那日山上的事,王夫人方才对我敞开心扉说了。她说她对不住你,当时是气你阿爹气恼了,事后想想她也后悔。她还说,改日要亲自和你道个歉。”

“娘知道,那事对你伤害不小,是委屈你了。但若是王家知道错了,那他们家的确还是个很好的去处的。”

“九言这孩子,娘是看着他长大的。他从小就斯文有礼,规规矩矩,你若能嫁他为妻,他日后定不会亏待你。”

这些日子徐夫人一直带着女儿周游在各家的宴会上,就是想替女儿择一门好的亲事。但多日奔波下来,却是一点收获都没有。

不是她看中的人家没看上幸娘,就是那些想高攀他们徐家的她实在瞧不上。

女儿可以低嫁,但郎君门第不能太低。再有则是,郎君的品貌才情各方面,也都要说得过去才行。并不是随随便便的谁,都能娶到幸娘。

王家好啊,只要王徐两家不断交,那王家就是女儿最好的去处。

徐杏知道徐夫人这会儿做这样的打算的确是为了她好,但很多时候,好心也是会办出坏事的。

所以,徐杏只能是谢了她的好意,但绝对不会接受。

“阿娘若真了解王公子,该知道他对二娘的心意的。他和二娘自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是自幼的交情。而在发生山上那些事前,王公子心中一直都是视二娘为未来结发妻子的。您瞧,为了二娘,他先后都病了多久了”

“我知道阿娘是为了我好,心中也是为了我打算的。但若是让我嫁一个心中一直记挂着别人的男人,我是万万做不到的。”

“我宁可我未来的夫婿没有那么出色,也不愿一辈子被禁在内宅后院,走不了、出不去。”

徐夫人说“九言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只要他娶了你,他就会待你好的。”

徐杏心内叹了口气,又对徐夫人说“阿娘该知道,王家联姻徐家,看中的不过就是徐家如今的权势地位。其实他们家真正想娶的,是徐家嫡出千金,而非一个义女。不然的话,当时在山上,王夫人不可能会搞那么一出。”

“想必阿娘心中也清楚,王夫人当时那么做,是想绝了爹爹的后路,让我入秦王府。这样一来,二娘就好和他们家联姻了。”

“只是事情败露,王家思来想去,又不愿和徐家结仇。所以,这才退而求其次,打算选女儿。”

“但他们家心里想要的总归是嫡出的千金,而非一个义女。所以,除非父亲母亲对外称其实女儿才是真正的徐门千金,二娘是义女,不然的话,王家便是妥协了,那也是心不甘情不愿妥协的,心里肯定意难平。阿娘不和王家住一起,但女儿若真嫁了去,是要和人家过日子的。只要这个芥蒂在,身为婆母的,总能有手段打压儿媳。”

“届时,所有的气,也只能由女儿一个人受着。而王夫人的手段和脾气,阿娘也知道。您觉得,她是那种能吃得下委屈的性子吗”

徐杏一番话说的在情在理,且还顺带提了她和徐妙莲身世一事。意思是,嫁去王家不是不可以,得先认回她的身份。

可谓字字珠玑,说的徐夫人是一个字都回不上来。

见徐夫人总算不再劝说她,徐杏微扯了下唇,露出了个轻易察觉不到的略显凄凉和讽刺的笑。

徐夫人不再在徐杏面前说什么,但晚上徐国公回来后,她把今儿王夫人登门的事一五一十全告知了徐国公知晓。

“国公觉得,王家这是何意”徐夫人问。

若是当时在山上时,王夫人没算计徐家,徐国公是会念着昔日两家旧情,拿一个“义女”去联姻王家的。但当时王夫人险些坏了徐国公好事,也有些惹怒徐国公了。

所以,这会儿听妻子说王夫人有求和之意,他只蔑然的冷哼了一声。

“这几日早朝,圣人提了不止一次王太公年纪大的事。若不出意外,王太公致仕,也就是不久的事。本来可能王家以为王太公还能在朝堂上撑个两三年,至少等王家小子考了科举入了朝堂后,能给他铺个路。但现在,盘算落空,不免也着急。”

徐夫人还是心软,想着当年他们徐家还未发家时王家对他们的照拂,徐夫人便说“长安城内,无人不知我们王徐两家的交情。本来若是王家执意要闹,散也就散了,虽遗憾,但也无能为力。可如今王家有低头示好的意思,若我们再执意揪着之前的事不放,未免显得小家子气了些”

“幸娘什么意思”徐国公明白妻子的意思,但他却不答话,只问徐杏的意思。

徐夫人叹了口气,摇摇头“她对那王家三郎看来是没什么意思的。白日时我找她谈过,她说她不愿嫁去王家。”

“她倒是个有志气的。”徐国公言词间颇有些赞赏之意,“这孩子心气高,也有股子傲劲儿在。她心里多半是气我们的,只是,她知道改变不了什么,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那王家三郎一直钟意的是二娘,如今娶不着二娘想退而求其次娶她,想她也是不会同意。”

说起这个,徐夫人又要哭了。

徐国公见状,在她哭之前成功把话题转去了别的上。

“你有些日子没去东宫了,过几日,再去看看大娘吧。”徐国公琢磨着,“二娘和秦王的事多半是定了,这事大娘迟早得知道。与其她日后从别人口中得知,不如你亲自去告诉她。”

“大娘这孩子脾气倔,一根筋,若她知道二娘会入秦王府,怕是得闹。但东宫不是家里,东宫里都是太子的眼线,你去后得注意着些,不能让她闹得太过。”

徐妙芝原是可以去秦王府做秦王妃的,但当时太子妃突然薨逝,徐国公心大,便想给自家搏个太子妃。可哪里知道,圣人虽然给长女赐婚东宫,但太子却以和亡妻夫妻情深为由,不肯迎长女为正妻,只给了个良娣的名分。

长女其实心中一直是倾慕秦王的,当年也因为这个闹过。

本来以为能做太子妃的,结果也没做上,这些年,她心里一直怄着一口气。

若是让她知道如今二娘要去秦王府,凭她那脾气,怕不是得把她那宜秋宫给砸了。

但事已至此,瞒是瞒不住的了。

本来徐杏就打算这几日去东宫找雁奴的,若再不去,凭那孩子的脾气,估计得生她气。所以,既然徐夫人也要去东宫探望徐良娣,徐杏自然和她同行。

但去了东宫后,徐杏也没去宜秋宫拜见,而是直接来了雁奴的崇仁殿。

徐妙芝不喜欢她,她也不喜欢徐妙芝,所以实在不必装模作样装着一副姐妹情深的样子。累得慌。

何况,今儿徐夫人来是带着任务来的,徐妙莲要入秦王府的事,瞒不住了。

就徐妙芝那个臭脾气,若是得知了徐妙莲要嫁给她曾经心仪的男子,还不得气得杀人。她当然不敢对徐夫人怎么样,但对她这个妹妹,却是不客气的。

徐杏不想惹事。

所以,这会儿功夫能远着自然会远着些。

雁奴本来在自己书房里无精打采的看书,听身边内侍来报说徐家小娘子过来了,他立马精神抖擞起来。也顾不上什么礼数了,直接把手上书本一丢,就冲殿外徐杏跑过来。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