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独占春色 > 第52章 第52朵杏花

独占春色 第52章 第52朵杏花

作者:李息隐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5 05:10:25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太子已经在书房等了徐杏有一会儿了, 徐杏进去的时候,太子正手捧一本书在看。

见等的人已经到了,太子则阖上手上的书, 顺便人也起身往外间走了过来。

有宦官奉了茶上来, 太子弯腰在上位坐下后,抬手指了指一旁,让徐杏也坐。

徐杏这会儿微垂着脑袋,很好的藏住了自己的情绪。她没坐,只是作出请罪的样子说“徐昭训是代罪之身,臣女身为徐昭训的亲眷, 自也有罪。臣女不敢坐。”

徐杏想试探一下, 徐妙芝的所作所为, 到底有没有真的让太子生气动怒。

也就是说,徐妙芝那日在太极宫犯错受罚, 到底是她自己愚蠢心毒, 还是有人推波助澜。

太子已经端了一旁案上宫人们奉上的茶来吹了吹,倏尔听到这样的话,太子透过水气缭绕的茶雾看过去一眼后, 终究是没喝。

把茶盅又重新放了回去,太子郑重看着人。

“你素来和徐昭训关系不好,孤也知道你和她不好。如今她犯错,孤怎会连罪于你。快坐。”

最后一句, 倒不是温柔商量的语气了, 是带了点命令的味道。

徐杏望了他一眼, 总归是暂时收了试探的心思, 谢了恩后坐了下来。

“殿下此番寻臣女过来, 所为何事”坐下后, 徐杏主动问。

太子笑问了回去“徐娘子一大早往东宫来,又是所为何事”

徐杏知道他是知道自己为何而来的,这会儿之所以这么问,不过就是故意的罢了。

但他故意问,徐杏也不怕如实回答。

所以,徐杏实话道“长姊在宫里犯了错受罚,此事吓坏了阿母。臣女手上有殿下之前赏赐的玉牌,所以,阿母便让臣女带她入宫来。”

太子道“原在徐娘子心中,外人哪怕做得再多、再好,也是比不上事事都对不住你的血脉之亲的。”太子语速缓缓,慢悠悠,“之前雁奴那样盼你,你都不肯主动来一回。如今不过是徐昭训受了点罚,徐夫人在你面前哭了一场,你就心软了”

徐杏知道太子的意思,但她之前不愿来东宫不是不喜欢雁奴,而是不想见太子。

但这个话,徐杏几次跃跃欲说出口,最终还是理智战胜了冲动。她没说。

她知道太子心里其实什么都清楚。什么都清楚,还这样问,那就是故意的。

既是故意的,她解释也无用,所以就没解释。

徐杏说“阿母心疼昭训,在我面前哭了好一场。我实在受不了,这才带她进宫来的。若殿下因此而怪罪的话,那我便把这块玉牌归还殿下。”

这块玉牌如今对徐杏来说,已经是没什么用了。

因太子的缘故,她日后也不会再主动入东宫来。

留在身上的话,她还得日日提心吊胆的看护着,生怕哪日给弄丢了。

如今能借此机会奉还的话,那是再好不过。

但太子只是目光瞥了眼,一点接过去的意思都没有。

瞥了一眼玉牌后,太子目光又缓缓抬起,继续看向面前的人“孤记得孤和你说过,东西既是送出去了,便不会再收回。”

徐杏想了想,还是说“只是此物不同一般,搁在臣女身上,万一没护好,被歹人捡去了怎么办”

太子说“之前你都一直能护得很好,之后也一定能。孤信得过你。”

徐杏轻抿了下嘴,索性直言说“只是日后臣女怕是用不着此物了,不如趁早物归原主的好。”

太子一时没出声,只是就这样安静望着近在咫尺的女子。

徐杏本来是避开太子的目光的,这会儿久未等到他的答复,徐杏不由缓缓挪动目光朝他看去。

见她总算是朝自己看过来了,太子这才说“你就这么信得过郑家老三只认定了他才是你这辈子的良人”

约好了春猎日求赐婚,这是她和郑三郎之间的秘密。

除了他们二人知道外,连郑四娘都不知情的。

徐杏这会儿是万不敢把这个信息透露出去的,若是叫太子知晓,他若想阻止,就定然会有法子阻止。

而如果届时郑三郎求到了圣人面前,圣人也同意了。便是太子再想阻止,也是不能再有机会了。

对徐杏来说,如今是一场时间的战争。只要跑赢了时间,就什么都能尘埃落定了。

所以,徐杏这会儿故作轻松,尽量去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

“婚嫁之事,也不是臣女能说了算的。郑三郎名门贵子,又是太子舅弟,臣女高攀不起。”

太子知道她这会儿在和自己顾左右而言其他,没说实话。太子是希望她能对自己以真心相待的,但她没有。

太子眉心轻蹙,沉默了一瞬后,忽而自嘲一笑。

“好。”太子说。

徐杏见太子这般,也是一头雾水。她不知道他说的这个“好”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什么好好什么是她高攀不上郑三郎好,还是说,他已经放弃了,愿意去成全她和郑三郎

徐杏心里有这样的疑惑。但她也只能把疑惑藏在心中,是万万不敢问出来的。

见她突然陷入了沉思,似是又在琢磨着什么一样,太子脸上严肃的表情忽然一扫而空,他笑着对她说“孤知道了。孤一会儿约了人,怕是没空再招待你。你去找雁奴吧,他日日都在盼着你。”

徐杏求之不得,忙起身道别。

太子一直目视着她离去的背影,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拇指上的玉扳指。一直在定神静思,直到曹安有过来禀告说几位大臣已经到了,正候在明德殿内,太子这才起身过去。

徐夫人见过徐妙芝后,见她虽然被贬了位份,也被暂时夺了公子信的抚育权。但好歹身边还有婢子侍奉,一应吃穿用度,也都是按着份例来的。

虽不如之前体面,但好歹也不曾被虐待。

如此徐夫人也就放心了不少。

至于徐妙芝在她面前近乎声嘶力竭的对徐妙莲的指责,对曹承徽的谩骂,徐夫人都只是听在耳朵里,并没往心里过。

徐妙芝情绪过于激动,徐夫人被吵得脑袋疼。安抚了几句后,就走了。

回到家后,徐夫人倒是没再念叨此事。

徐夫人在意的始终是儿女们过的好不好,是不是能吃饱穿暖,有无被亏待。徐国公就不一样了,徐国公在意的是女儿们在各自所在的位置上是否还存在用处。

很显然,如今的徐妙芝,对徐国公来说,是有些不太中用了。

多好的开局,恁是让她走成了今日的局面。

那种蠢事,也就只有她干得出来。想算计害人,竟连善后都做不到。

平白让人当场抓住了把柄。

不怪她自己,怪谁

本来他和秦王只是生了些嫌隙,还不至于彻底断了交情。如今发生这样的事,她害得秦王当着那么多皇室的面丢了这样的脸,秦王那般要强好胜的性子,他能罢休

徐国公这些日子左思右想,最终有些狠下心做了决定,有把徐杏也送去秦王府的意思。

不过,到底是把最后这一个女儿送去东宫还是送去秦王府,徐国公也很犹豫。

送去秦王府,他和秦王的嫌隙和矛盾就能消除。若送去东宫,凭那丫头的聪明劲儿,她可以帮助大娘成事。

其实论起来的话,该是送她去东宫更能直接的达到她的用处。只不过,一来太子不比秦王好美色,怕是美人计不管用。

二则是,幸娘这丫头,明显和东宫嫡长子交情更好。日后,她不一定会支持谁。

有这个顾虑在,他便不敢冒这个险。

所以最终,徐国公还是打算舍近求远,曲线救国。

徐杏这些日子也没能得闲,盼着春猎日快点到的同时,她也在揣摩太子和徐国公的心思。

太子心思高深难测,她暂时不清楚他到底会怎么做。但徐国公这边,她多半是能猜出来他到底打算怎么做的。

王家最近倒是没再登门,但徐杏对王夫人还算了解。她知道,王夫人这种性子的人,她多半也是不会轻易罢休的。

如今估计求娶她已经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估计是想把人娶回去后,再报今日的羞辱之仇。

不得不说,这王夫人的心思也实在是够偏执。

前有狼,后有虎,徐杏觉得自己真是一只夹缝里求生存的小羔羊。

很快到了春猎,都不必徐杏主动要求,徐国公直接就把她带上了。

春猎是个难得能在圣人面前大展身手的机会,徐国公自然不会放弃把徐护也带上。本来徐夫人是无所谓去不去的,但她见自己夫君和一儿一女都去了,所以她也就要跟去。

对徐杏来说,徐夫人跟着一道去,自然是好事。

这样的话,任何时候她都可以黏在徐夫人身边,寸步不离,也可以避免徐国公对她做出什么糊涂事情来。

各世家参与春猎的名单都得先递送御前,只有圣人准了,才有资格去。

而徐国公在这个节骨眼上还能舔着脸把自己一家四口的名单全部上报,徐杏是非常佩服他的勇气的。

不得不说,只要是能往上爬,不管是什么事,她这位老父亲都会愿意去做。

为了权势,为了名利,他能不择手段。

最终是圣人准了他们一家四口的同行。

两辈子加一起,这是徐杏第一次参加这么盛大的皇室活动。随徐夫人一起坐在前往行宫的马车上时,徐杏内心是彷徨的。

对未来不确定的一种彷徨。

她知道,自己未来如何,就在这次春猎了。

是福是祸,也就是这一回了。

若郑三郎不能成事,徐国公很有可能反手就把她送到秦王营帐中去。

这个时候,徐杏不免又想到了之前太子对她说过的一句话。太子说,有他在,她就去不了秦王府。

而如今,她和太子也算是闹掰了。她不知道,如今闹成了这样,太子还记不记得他说过的这句话。

想到自己又在拿东宫父子当靠山,徐杏忙轻轻甩了甩头,她不愿再去多想这些。既然要撇清关系,就该要撇清得彻底。

徐杏自小在风月楼长大,对男人的一些心思,她多少还是知道的。如今既然太子对她动有心思,她日后凡事是万万不能再指望他的了。

男人,尤其是位高权重的男人,哪怕脾气再好,内心总也有一股征服欲在的。

若她想日后安安稳稳过日子,还是趁早和东宫断了的好。雁奴自然可以继续维持着关系,但太子却不能。

日后,若她真能得嫁郑三郎,太子肯定是能不见就不见。

所以,她那日才会主动把玉牌还回去。

也大有要彻底断得干净的意思。

徐杏现在心里有些紧张,她就怕会出什么错。

到了猎场,宫人们在扎营,圣人则带着诸皇室和勋贵先自由活动。

而这个时候,许多人都会趁机把自家儿女引荐去圣人跟前。

郑三郎十八,有意秋时下场。这个儿子性格腼腆,少不得要郑国公帮他铺排一些。

“你们家三郎,朕知道。”郑国公才把郑三郎引去圣人跟前,圣人记忆好,立马就认出了人来。

他说“年前皇后在宫里举办宫宴时,太子秦王组队打马球,当时赛场上朕就注意到他了。虽说球技不是最优秀的,但这孩子心思很细,心中也有筹谋,日后是个能脚踏实地干实事的。”

儿子得夸,郑国公心里高兴,但面上还是十分谦逊的。

“犬子无才,也就是陛下您垂怜,才这样夸他。”

圣人说“朕方才说的句句实话,可没有夸张半句。”不由又打量起郑三郎来,见他斯文清俊,一袭青袍着身,修长挺直的就如那雨后青竹一般,不由觉得赏心悦目。

“你家三郎也该要及冠了吧”圣人问。

郑国公说“回陛下,犬子十八,还差两年才及冠。”想了想,又说,“犬子虽不才,但也有心想今年秋时入场科考,如今正于鸿鹄书院念书。”

圣人笑着说“你们家儿郎个个优秀,三郎定也不例外。”又道,“原见你家三郎出落得青翠欲滴,甚是赏心悦目,朕还说要给他指一门亲事呢。既如今要以学业为重,那亲事再等两年不迟。”

郑三郎原没想这么快就求圣人赐婚,他原是想着,总得在之后的几天做出点成绩来,再以成绩求赏。

但听圣人这意思,怕是心中已经有了要给他指婚的对象了,郑三郎怕此刻再不说,回头便没了机会。

所以,郑三郎突然双手抱握,弓腰在圣人面前说“臣子有一事求陛下。”

郑国公见状,心中暗叫不好。正要阻止,就听圣人说“何事你且说来听听。”

而这会儿,郑三郎直接一撩袍子,在圣人跟前跪了下来。

“臣子有一心仪女子,想求陛下为臣子赐婚。”

“住口”郑国公彻底冷了脸,严肃着道,“逆子可知道你自己在说什么。”

但郑三郎这会儿是铁了心的,话既已出口,这一步已经迈了出来,他便不可能再收回。

圣人目光在这父子二人面上转了一圈,忽而笑起来“郑公不必这般严肃,孩子大了,有娶媳妇的心了,你也不能反对。”

又问跪在地上的郑三郎“那你告诉朕,你瞧上了谁家的娘子”

郑三郎犹豫都没犹豫一下,直接说“是徐国公府,徐娘子。”

徐国公就三个女儿,两个亲的,一个义女。如今两个亲女都已出嫁,那郑三郎求娶的就只会是义女了。

可堂堂郑家嫡子,竟会求娶一个义女,这让围观的众人忍不住私下交头接耳。

圣人也是一愣。显然没想到他求娶的竟会是徐家女。

圣人正犹豫着,还未说话。那边,王夫人也带着儿子王九言过来了。

王夫人过来后,直接拉着儿子王九言一起跪在圣人面前。

“臣妇有一事求陛下做主。”

皇后也在,圣人给皇后使了个眼色,皇后立即俯身亲自扶起了王夫人来。

“有什么话说就好,何需行如此大礼”

“多谢陛下,多谢皇后。”王夫人谢了恩后,也没兜圈子,而是直言道,“臣妇带犬儿,请陛下皇后做主。”她说,“我们王家也想求娶徐门女为妻。”

王夫人这话一出,围观众人更是一片哗然。有见过徐杏的,已经私下里和那些不认识的说道起来。

“都先起来,起来说话。”圣人叫了起后,望着跟前的这两个一如雪松清冷一如青竹剔透的二位郎君,不由对那个徐家的义女也起了兴趣。

“徐国公人呢”圣人喊了声,不见人应,就对身边的宦者道,“去,去把徐国公夫妇给朕叫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