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独占春色 > 第58章 第58朵杏花

独占春色 第58章 第58朵杏花

作者:李息隐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5 05:10:25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太子鳏居多年, 起初那两年不肯续娶,倒还可以说成是思念亡妻。但这都多少年过去了,若再不续弦太子妃, 不说朝臣会干涉, 便是圣人和皇后,也是不能由着他的。

何况, 东宫多年未进新人, 如今却进了个良媛, 难道不也是提醒了那些谏臣吗

所以, 太子续娶,也是迟早的事。

可惜就可惜在,大娘太愚蠢心躁, 沉不住气。不然的话,凭她国公府嫡出长女的身份,又有一子傍身,自然可以顺位太子妃。

多么好的一个开局, 竟愣是叫她自己给造作没了。

每每思及此,徐国公都是又愤又气,也有功败垂成的懊恼和苦闷。

郑家是如何都没想到, 那徐小娘子最后的结局竟是入东宫为姬妾。并且太子厚爱, 竟还把膝下嫡出长子放在她名下养育, 给足了她威风和体面。

甚至在当时,春猎猎场上太子当众救下惊了马的徐氏时,他们都没往这方面想过, 还是后来太子救徐氏女一事传开后, 大家都私下传, 说这位貌美如花的小娘子怕是被太子看上了, 郑公夫妇这才有所警觉。

但当时也只是有所警觉,也没真正以为太子会真的收了这个徐娘子。

毕竟,太子冷情寡欲,东宫姬妾屈指可数不说,便就是那几个,也不见太子偏爱过谁。

而且,常良媛也偶向郑夫人透露过。说这几年来,太子并不去她那里,更不要说信任她了。

郑公夫妇原一直以为,太子是一个不会被美色所迷惑的人。或者说,他心中一直有记挂着大娘,是为了大娘他这些年来才这般清心寡欲的。

但没想到,太子说纳姬妾就纳姬妾。而且这个姬妾,还是徐家人。

事已至此,郑公夫妇不免也要着急起来。甚至郑夫人隐隐开始后悔,若早松口同意三郎娶徐娘子,就不会有今日这等局面。

这徐良媛可和曾经的徐良娣不一样,当年徐良娣国公府嫡长女,身份何等尊贵,太子竟执意不愿娶为正妻,只给良娣的名分。

而如今,这徐良媛不过只是徐门义女,太子却不但给了良媛的位份,还给她养嫡长子在名下的体面。

同样是义女,当年常氏入宫时,也只是承徽的位份。而他们郑家一再提议说要让雁奴养在常氏名下,太子也从未松口过。

徐良媛盛宠,可见一斑。

而起步便是良媛,又得太子父子倚重信任,日后擢升良娣,问鼎太子妃之位,岂不是指日可待

“当时就该松一松口,不该那般在御前咬死了不同意。便是和徐家结亲恶心,但局面也远比如今要好。”郑夫人内心懊悔,“我可怜的三郎,为此一蹶不振,都颓成了什么样了。”

但这世上却无后悔药可吃,郑夫人深知,事已至此,抱怨悔恨皆无用。

郑国公站得高些,想得也比郑夫人更深一些。

他这会儿倒不是懊悔,他只是内心隐隐担忧。

见郑夫人还在抱怨这件事,郑国公索性说“此事不论当时你我松不松口,结果就只有一个。难道你以为,太子救徐良媛,只是偶尔,是凑巧”

郑夫人说“难道难道是”

“没错。”郑国公点头,“这么久下来,依我看,倒非是徐国公那老匹夫暗中做的手脚,倒像是太子所为。”

又说“你再想想,从头到尾的好好想想。自大娘出事后,太子对雁奴是何等的庇佑爱护便是我们家送去东宫的常氏,他都不信任,不多看一眼,怎会任由雁奴如此去缠着一个徐家的人想来,一早太子便心中有打算了。”

“而你我如今该庆幸。好在没松口答应三郎和徐氏的亲事,否则的话,日后再见太子,便该尴尬不知如何自处了。”

郑夫人十分焦虑担心,踌躇着说“我也想起来,之前四娘为了她兄长,有去东宫求过太子,想求太子为三郎和徐氏指婚。但当时,太子想都没想就直接拒绝了。当时只以为,是太子太厌恶徐家,这才不愿郑家和徐家结亲。”

“可如今想来,竟不是这样。”

“那这样一来,徐家嫡女也有一个儿子,会不会日后”

“夫人暂且不必多虑。”郑国公阻止郑夫人继续胡思乱想下去,他摆手说,“太子如今也只是单纯喜欢一个女子罢了。若他真有此心,也不会让雁奴养在徐氏膝下,而让公子信养在曹承徽名下。”

“何况,太子能升常氏位份,又选赟郎入宫给雁奴伴读,想也是心中怕郑家多心,这才有所照顾。所以,暂且倒是不必过于忧心,免得自乱了阵脚。”

“只是”只是日子久了,那徐良媛又盛宠,日后必有所出。

若真到那时候,太子爱屋及乌,更喜欢徐良媛所出之子怎么办

徐氏的为人和品性,他暂且不评价。但他身为男人,对男人还是很了解的。对待心爱之人,总是想把最好的都给她。

郑国公虽一直不耻于徐国公的所作所为,但走到今日这一步,郑国公也不得不走上牺牲女儿换取大局稳定的一步了。

“如今徐氏和曹氏膝下皆抚育有子,唯独常氏没有。这孩子当年是为了雁奴才自愿进宫的,这些年,太子对她冷落,也的确是委屈了她。你明儿,带着四娘,去看看她吧。也正好,去会一会那位徐良媛。她从前在闺阁时便和四娘交好,不知如今成了良媛后,有无疏远四娘之意。”

郑夫人说“好,我明日便带四娘入宫去。”

次日,郑家母女进东宫,先去了常良媛处。见到娘家人,常良媛少不得要哭诉一番。

但她却不敢指责太子半句不是,亦不敢说后悔当日的选择。就只是哭,说如今徐氏曹氏皆有子嗣抚育,偏她没有。

还说徐氏也就算了,毕竟正得宠,她不敢比。

可曹氏那里,她却是百般不服的。

郑夫人虽怜惜常氏,但这会儿她自己也是心事重重,难免也顾不上她。所以,劝了几句,只匆匆坐了会儿后,就离开了。

徐杏在东宫的日子,虽无自由,但却算舒心。

虽然太子父子日日过她这儿来,但这父子二人都忙,只略坐坐,或吃一顿饭,就走了。来了这儿七日,太子有五日晚上是歇在她这儿的。

另外两日因太忙,就直接歇在了崇文殿。

而且,便是那五日,她也就是晚上需要伺候太子。白天的时间,都是自己的。

除了头两日的不舒服后,之后几天习惯了后,倒没觉得有多累。

之前在徐家,她总担心徐国公会送她去一个见不得人的去处,所以总日日担忧,处处筹谋。而如今,一切已经尘埃落定,便是她心中再有计划和打算,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

所以,这几日,可以说是徐杏这十六年来过的最舒心的一段日子。

看看书下下棋,抚抚琴跳跳舞,偶尔心情好时,还会在丽正殿的小厨房内煲个汤,或亲手做几道菜。

日子悠闲,她自然心情也好。

所以,郑家母女过来一瞧见如今的徐杏,更是被她如今的娇颜丽色惊住了。

从前的徐小娘子再美,也只是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而如今,却是懂了男女之事的少妇。

眉眼间,自有风情在。

徐杏见到郑家母女,还是很高兴的。尤其是见到郑四娘。

徐杏还如从前一样待郑家人,也没因为自己如今的身份而拿乔摆架子。

郑四娘虽和常良媛相识在先,不过,若论脾性相投的话,她自然还是和徐杏更合一些。她和徐杏一样,都是比较乐观的性子,不喜欢一遇到什么事就哭哭啼啼。

所以,在常良媛那儿,她一句话不说,如今到了徐杏的丽正殿,郑四娘反倒是有说不完的话了。

“你这里虽不算大,但归置得可真好。”郑四娘倒也不拘束,在徐杏面前还和从前一样,“我看你这里伺候的人也多,想来是太子殿下待你不薄的。”

徐杏笑着点头“殿下待我很好。”

郑四娘便认真打量起徐杏来,见她如今气色绝佳,整个人精神面貌也很不错,于是郑四娘就说“这样就对了嘛凡事千万别和自己较劲,开开心心才好。”

又想和徐杏说几句常良媛的事,只是才起了个头,就被郑夫人拦下了。

郑夫人说“你也太没规矩了些,良媛不与你计较,这是良媛宽宏大度。但这是在宫里,你得时刻记着自己的身份才是。”

郑四娘撇了撇嘴,十分扫兴。

徐杏看了母女二人一眼,则说“殿下来我这里时,也和我说不必立规矩,就如寻常人家间相处就好。殿下都不计较我的规矩,我和四娘又交好,彼此间更是不必顾及什么了。”

“夫人也放心,太子殿下最是宽和重情之人,郑家于他来说始终是不一样的,万不会因为这些而计较。”

徐杏一语双关,郑四娘粗心马虎,一时没听出深意来,但郑夫人却是听出来了的。

郑夫人在心中暗夸徐杏聪敏机智,竟一眼就看出了她此番来意,还好言劝慰。而面上,徐夫人则赶紧答徐杏的话说“良媛说的是,正是如此。”

徐杏其实还想问几句郑三郎可安好,但顾着自己如今的身份,她始终没问出口。

何况,若是郑三郎真的很不好的话,不必她问,郑四娘也早要说了。

如今她没说,想来,便是不好,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所以,她也就尽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郑夫人也没在丽正殿逗留太久,约摸坐了有一炷香时间后,就起身道别了。

郑四娘觉得还未呆够,不太想走,但却被郑夫人拉走了。

“良媛再温和好脾气,但你也不能过于胡闹。如今不似从前了,你多少需要顾些礼数。”

郑四娘这才作罢。

徐杏倒也没留,只起身送了送二人。

回去后,郑夫人把今日和徐杏见面时徐杏的态度一一都告诉了郑国公。

郑国公则问“没见到太子殿下”

郑夫人愣了一下,这会儿显然还没反应过来郑国公真正的意思,但心中隐约也是觉察到点不对劲了。

“没有。”郑夫人摇头,“太子殿下忙,我们去的时候曹内侍说殿下正在明德殿和诸臣商议大事,我和四娘便没去拜见。”

又问“国公此问何意”

郑国公这才和郑夫人说“原我也不想这样,这毕竟是四娘一辈子的幸福,且她那率性而为的性子,也实在不合适在宫里生活。只是,太子殿下如今明显偏爱徐良媛,又把雁奴放到了她膝下养。这件事,已不是简单的儿女情长之事,而是关乎我们郑氏一族荣辱兴衰的大事。四娘她有这个责任和义务。”

郑夫人明白丈夫的意思,也懂他的考量和筹谋,但她却难能接受。

“若太子不喜欢,送再多女儿去宫里,也无济于事。国公你想想,那常氏如今是何下场”郑夫人也不是反对,就是于心不忍。

太子他明显就只拿四娘当妹妹待的,对她无半点儿女之情。

“我又何尝不知道,这是下下策。”郑国公满脸愁容,“但从前太子能念着对大娘的情分,依旧视我们郑家为岳家,之后就不一定了。太子再不喜欢徐国公,可谁让徐国公有一个能得太子心的义女呢”

“若大娘当初无所出,倒也罢。我们郑家有如今,又不是靠皇亲的身份得来的,左右儿郎们都出息,我们就权当没和东宫结过亲。但大娘既留了雁奴,我们也不得不为雁奴打算。”

“雁奴可是长子嫡孙,自古以来,嫡长子不能顺位正统的,又有几个能有好下场的便是雁奴不贪皇位,他想做闲王,但有些人为了能够名正言顺,也会不择手段。”

这些都是历史的教训。

东宫内的任何事情都瞒不过太子,所以,郑家母女来丽正殿的事,太子自然也一早就知道了。

傍晚过来徐杏这边时,太子主动提了起来。

“郑家母女来过你这”

徐杏正替太子宽衣,闻声抬头看了他一眼,然后点了点头,又继续手上动作。

“来过。”她说。

“我自己来吧。”太子按住她手,拉她往一旁坐了下来,太子则在她面前自己宽衣解袍,顺便又问,“可说了什么”他一边自己动手宽衣,一边望着人。

徐杏已经没起初那么非执着着要立规矩了,这些日子亲密无间的相处下来,她也知道面前的这个男人是真的算和蔼好相处的。他一再说和他在一起时不必立规矩,也不是说的违心话,他是真的这个意思。

所以,徐杏看清这一点后,倒乐得清闲。

他让坐,她就坐。他不让她动手替他宽衣,那她就好好歇着。

实在没必要在这种事上和他对着来。

于是哪怕太子此刻站在她面前,她坐着,也能心安理得。

徐杏说“倒没说什么,就是来看看我的。不过,郑夫人可能也担心雁奴。”

这一点徐杏倒没瞒着,她既看出来了,索性就告诉了太子。

太子自己褪了外袍,只着一身中衣。不过如今天气渐热起来,只着身中衣倒也不冷。

太子能理解郑家的心情,在炕桌另一边坐下后,太子对徐杏道“你便安心养着雁奴,不必有什么心理负担。至于郑家那边,孤会应对。”

徐杏知道他这是在竭力为自己考虑,她领他这个情,于是笑说“那妾恭敬不如从命。”

太子握了握她手,又陪着坐了会儿,直到有婢子来禀说净室内的热水放好了,太子这才起身。但临走前,太子突然笑着倾身靠过去,在徐杏额头和左右脸颊上,各亲了一下。

太子亲完就走了,徐杏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反应过来后就想抬手去擦一擦,只是忽然的,太子又回身朝她这边望过来。

徐杏无奈,只能把抬起的手又放了下来。

郑夫人这几日往东宫跑的特别勤,且次次来都带着郑四娘。

郑四娘并不知道父母亲的打算,所以,能时常来东宫丽正殿和徐姐姐下棋抚琴,或一起说话谈心,这对她来说,是值得高兴的事。

何况,常常的,她还能遇见小雁奴。雁奴最近越发勤奋刻苦的在练习马术,偶一二的,她还能趁机去东宫内的马场上放纵一下。

还有,徐姐姐厨艺了得,丽正殿内的点心也特别好吃。

对她来说,有吃有喝还有人陪玩,人生就很圆满了。

而郑夫人等了几日,回回都等不到太子。不过坚持了好几天后,这日总算是等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