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独占春色 > 第77章 第77朵杏花

独占春色 第77章 第77朵杏花

作者:李息隐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5 05:10:25 来源:就爱谈小说

徐杏在心里笑, 心想,外面可比宫里好多了。

只不过,这种时候她当然需要藏好自己最真实的情绪,她不能让太子看出任何端倪来。

“嗯, 妾明白的。”徐杏乖乖应下, 也顺着太子话说, “出去后, 就是随便走走逛逛,买点新鲜小玩意儿,不会乱跑。”

此事算是谈妥了。太子又见时间快来不及,便在人唇上亲了下后,离开了。

等太子走远了后,徐杏抬起袖角擦了擦自己唇,然后若无其事的又躺了回去。

徐杏没想过第一次单独出门就把一切都办妥,她知道身边跟了太多太子的人了,她必须不能透露出丝毫破绽来。

所以, 这回出门, 她真的就是随便的走走逛逛, 散散心。正好这日太阳极好, 她在外面街上晒了一天的太阳。

一早出门, 吃了一碗路边摊馄饨。上午逛了几家胭脂水粉的铺子,中午去了长安城内知名的酒楼用饭, 饭后在酒楼内开了间卧房歇了个午觉后, 下午又去逛丝绸铺子。

一天下来,买了不少东西。

最后, 徐杏在太阳落山前回的宫。

买了一堆东西, 其中自然有给太子和雁奴的。冬天到了, 徐杏打算亲手做一个护膝给他们父子,虽说宫中从来不缺这个,但她亲手做的多少也算是她的一份心意吧。

毕竟相识一场。

自那日在崇仁殿看到过太子亲手画的先太子妃画像后,徐杏便没再往崇仁殿去过。这些日子又恢复了往常的样子,每日那父子二人都来丽正殿这里用晚膳。

这日太子过来的早了些,太阳不过才落山他就过来了,天都没开始黑。

看到人,徐杏自然装模作样要起身请安,但她知道太子会免了她礼,所以,屁股抬都没抬一下,只是做了一个欲要起身的样子。

她见太子面有喜色,不禁好奇问“殿下是有什么好事吗怎生这样高兴。”

太子的确是有值得高兴的大喜事,所以,一出了两仪殿,他便匆匆往丽正殿赶了过来。

如今朝中,东宫和秦王府,势如水火,两相难容。自打戍北大军中的几位军功赫赫的大将名字传回长安后,两方各自都有暗中派人去查探一番。

查他们的家世背景,祖籍,以及家中还有哪些亲眷。

别的倒都无甚稀奇,但那位女将军,却竟然是徐国公夫人娘家亲妹夫家的妹妹,姓何。也就是说,徐国公和这位女将军的兄长乃是连襟关系。

何家夫妇在战乱中去世后,这位何娘子便替兄从军,一直戍守在北境之地。

如今细算下来,她在北境之地已守了有十多年。

而当时徐国公夫妇不愿认杏娘回徐府,只是给杏娘安了个徐夫人外甥女的身份。如今这身份,又正好对上了。

按徐家人的说法,杏娘不姓徐,她姓何。

而那位女将军,便就算是杏娘的姑母。

太子其实一直都想把这个续弦太子妃的位置给徐杏,但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并且,他也并不想把日后徐国公做国丈。

若是何家能认了杏娘,那么,届时杏娘以何氏女的身份擢升为太子妃之位,便就妥当得多了。

并且太子还得知,当年何氏夫妇之所以会死于战乱,乃是因为救徐夫人的缘故。当时徐夫人怀有身孕在身,其实那位何夫人也一样。

若何夫人当年那个孩子生下来的话,差不多也就是杏娘这个年纪。

这位何娘子在闺中时便一直不喜欢徐家夫妇,之后她兄嫂又因徐家人而亡,她心中少不得会有怨气。

虽和徐家乃姻亲,但却关系不睦,这于太子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

太子三言两语,言简意赅的把事情给徐杏顺清楚了。徐杏听了后,也完全愣住。

那一世,她自嫁去了王家后,之后的几年一直都呆在王家内院。京城里的事,她知道的也不多。

这位女将军因名声大噪,她倒是有耳闻。但她和徐家是姻亲关系,这徐杏的确不知情。

“殿下可查清楚了”徐杏愣了许久后,这样问。

但她这样问出口后,不免自己也笑了。太子既然能来和她说,自然是已经查得清清楚楚了,若是还没确定,凭太子的性子,他是万万不会这样笃定的说的。

见她笑,太子也笑。

他伸过手去,温柔把徐杏一双手握在了掌心,然后他静静看着人,倒是说了心里话。

“当初没能明媒正娶你,不是你不配,也不是孤不想。是若你以徐氏女的身份做东宫太子妃,孤怕会越发壮了徐国公的狼子野心。如今,若是那位何娘子能认你回何家,孤便可请封你为太子妃。”

当朝储君这样对她真情流露,按理说,她该很感动的。

可如今,她心情却是极为复杂,半分感动之情都没有。

她并不想做这个太子妃。

当时徐夫人威胁她,说若她不听徐家的话,徐家便不给她做后盾时,她有亲口和徐夫人说过,她说她压根不想做什么太子妃,所以根本不需要徐家这样的后盾。

她当时说的是真心话,而非是为了气徐夫人的气话。

太子妃这个名分于她来说,并不重要。

她是太子良媛,良娣,还是太子妃其实都一样。

不是太子妃还更好,至少日后她筹谋成功,离开了东宫,也不至于闹得举国哗然。

名分越小,她的重要性便就越小。

前不久太子升她为良娣时,她心里就慌张过,何况如今还要册封她做太子妃。

但这会儿功夫,太子人就在跟前,也不容她多想许多,更不容她拒绝。

所以,徐杏只能笑着轻轻点头说“妾一切都听殿下安排。”说完,她主动靠在了他胸膛。只是靠过去后,她脸上装出来的笑也一点点消失殆尽,变得神色肃穆。

太子没往那方面想,这会儿又还沉浸在喜悦之情中。所以,一时自然无所察觉。

戍北大将凯旋之日,圣人并一众朝臣在太极殿内对诸位大将论功行赏。

女将军英姿勃发,一身甲装立于众大将中间,犹如鹤立鸡群,显得十分的脱颖而出。

圣人册封女将何氏为永安县主,食邑三千户。但何娘子却没接受,直接拒绝了。

何氏上前一步,用标准的军姿抱手回圣人的话道“臣虽为一介女流之辈,但臣的父兄却皆死于战乱,如今家中便只臣一人。臣曾在父兄墓前立过誓言,定会撑起整个家族的门楣,令我何氏满门荣耀。”

“若圣人册封臣为县主,臣便是失信于父兄。所以,若圣人不能册臣公侯伯爵之位的话,臣宁可什么名分都不要。”

公侯伯爵,乃是男子受封的爵位。自古以来,还没有过先例说是女子能受赏这些爵位。

所以圣人闻言也是一愣。

殿下群臣,此刻更是私下交头接耳,议论不止。

圣人身边的内侍总管太监看圣人眼色唤了声“肃静”后,便听圣人问何氏道“可是,自古以来女子受封,都是郡主县主,爱卿为何要求封一个男子的爵位”

何氏也自有自己的说辞。

“回禀圣上。”何氏说,“臣今年二十有八,如今卸了甲,也该考虑一下自己的终身大事。不敢瞒圣人,臣家中再无兄弟,所以,臣意欲自立门户,日后诞下的子嗣,自然希望他们能够承袭爵位。郡主县主固然好,但却不能世袭。若不能世袭,又如何兑现父兄诺言,光耀门楣呢”

有几个年纪大的臣子立马站出来反对,说是没有这样的先例,圣人不该开这个先河。

但太子给他身后的郑家大郎使了一个眼色,郑大郎手捧着朝笏走出来说“若何将军打算立女户,日后招赘的话,臣以为,未尝不可。”

又说“戍北众将中,属何将军所立下的军功最多。既然其他几位将军能封侯爵、伯爵,何家也该得此封赏。如今虽是何将军一女流受赏侯伯爵位,但日后继承的,必还是何家所出男子。如此看,倒也不算稀奇。”

太子的人把何家摸了个底朝天,秦王那边虽然慢了太子几日,但如今也是摸清了这位女将军底细的。

所以,既知道东宫良娣其实乃为何姓,是女将军之侄女,秦王府明知笼络不到何氏,自然尽力打压。

朝堂上,自是有一番唇枪舌战。

徐国公如今立场还不明确,他既有女在东宫,又有女在秦王府。所以,在秦王府和东宫的争夺中,他如今持的是中立态度。

但在对待何氏这件事上,徐国公却是坚定不移站在秦王府一边的。

若让何氏得势,凭此女的性情和手腕,日后必然不会让徐家有清静日子过。

所以,徐国公也请奏,说无祖制无先例,惯不好开这个先河。

本来其他臣子争吵,何氏是一句话未说的。但徐国公一开口,何氏便立即回击道“徐国公,你难道就是这么对待救命恩人的家人的吗”

何氏此话一出,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徐国公面上僵笑问“何将军,你我素昧平生,将军何出此言啊”

“是吗”何氏索性负手信步朝徐国公踱过去,她身姿高挑英挺,英气十足。

徐国公原也是勇武男儿,但在何氏的衬托下,倒显得有些灰败。

此刻徐国公也不敢去直视何氏的眼睛,在她面前略低了些头,目光下垂,刻意避开何氏的视线。

何氏将他面上神色尽收于眼底,开始说起十六七年前的事来。

“当年我兄嫂为了救你夫人一命,不惜牺牲了自己性命。怎么,如今徐国公倒是忘了”何氏冷哼,“您老贵人多忘事,我心中可记得一清二楚。一会儿下朝,我还要去贵府拜访一二。倒要去问问徐夫人,可还记得当年舍命救她的亲妹妹。”

当着满朝文武说这些,徐国公脸色一时青白。

圣人说“原来徐爱卿与何爱卿,还是姻亲关系。”忽然又想到东宫的那位徐良娣来。

徐良娣是徐夫人外甥女,当时是被徐夫人收做的义女。若是这位何将军的嫂嫂就是徐夫人的嫡亲妹妹的话,那么,徐良娣其实是何将军的侄女。

是出自何家。

这样一想,圣人便也不难明白为何太子的人要力挺何氏封侯伯之爵了。

想着皇后一直以来对东宫的刁难,又念着东宫如今没有太子妃实在也不像话。所以,圣人不过转念之间,就颁发了口头圣谕,册何氏玉姑为永安侯。

还有臣子要再反对,却被圣人抬手制止住了。

“朕意已决,众爱卿不必再行上奏。”又说,“既是论功行赏,自该公平公正。何爱卿军功赫赫,封一侯爵,实不为过。”

何玉姑拜谢“臣领旨谢恩”

散朝后,何玉姑自是往徐国公府走了一遭。也是从徐夫人口中,她得知了徐杏的存在。

何玉姑对徐家夫妇并没什么好感,在她印象中,徐国公狼子野心一心醉于功名利禄,甚至为了功名做出过出卖兄弟的事。而徐夫人则是矫情不自知,柔弱无主见。

又柔又弱,偏还很能造作,娇气得很。

当年她兄嫂还在世时,两家常有往来,她没少见这徐夫人矫情的一面。

若不是因为她,她兄嫂当年也不会死在叛军的刀下。

徐夫人知道,徐杏的身世是瞒不住何玉姑的。原以为她死了,所以这才给幸娘安排了那样一个身份。只要他们一家人不说,谁也不会知道真相。

可如今何玉姑不但没死,反还建功立业风光回京了。如今朝中无人不知他们徐家与何家的关系,她不得不把幸娘一事与这何玉姑和盘托出。

何玉姑觉得这简直是骇人听闻,听后都险些气笑起来。

“所以,当年我阿兄阿嫂拼了命保护的那个孩子,最终还是被你给弄丢了”她声音冷厉,神色肃穆,早不是当年那个豆蔻年华的小娘子。

徐夫人看着近在眼前的这张略有些熟悉,但又十分陌生的脸,一时心中打了怵。

徐夫人回避开何玉姑那锐利的目光,只泛着可怜劲儿,无奈道“我们也是迫不得已的。养在身边十五年的孩子,这感情怎能说割舍就割舍。”

“所以,你们为了不伤这个,就选择去残忍的伤害了另外一个嗯”何玉姑厉声责问。

徐夫人却又是哭。

抽出帕子来,一边擦眼泪,一边说“我又能有什么法子呢我知道对不住幸娘,我也已经竭尽全力去弥补她了。可谁知道,她竟恨我们至此,如今得了体面,竟要与我们家彻底断个干净。”

“没有养恩,好歹我也是十月怀胎生下的她。她竟连这点好都不肯记。”

何玉姑告起腿,双手抱胸,倒摆出了她在军中时的陋习来。

何玉姑微垂着眼,看着此刻的徐夫人,轻蔑一笑。

“若不是我从前就认识你,知你是什么样的人,我倒要真让你给诓了去。”她说,“徐夫人,你的眼泪在我这里不值钱,还是收收吧。别以为谁都会哄着你,迁就你。依我看,那位杏娘做的倒是好,痛快”

徐夫人心中对何玉姑十分有成见,但面上却还只是哭。

似是为了故意气徐夫人一般,何玉姑突然利落起身,她缓缓将手负至腰后,仍旧以一副清冷的面孔望着徐夫人,她说“如此一来,我倒是好奇我那大侄女到底长什么模样了。既你们徐家不要,把人记在了我们何家名下。那么,这个白得的大侄女我是认定了。”

又仰面哈哈大笑“可真是痛快啊,我这才入京,不但封了侯爵,还白得一个东宫良娣的内侄女。这日后,我有东宫太子撑腰,何愁何家不难长以兴旺下去呢”

“我在这里还得多谢徐夫人呢,您可替在替我们何家做嫁衣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