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独占春色 > 第90章 第90朵杏花

独占春色 第90章 第90朵杏花

作者:李息隐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5 05:10:25 来源:就爱谈小说

之后的一段日子, 秦王妃倒是常往齐王府去。

每回去,还都把小朱雀带着,大有让朱雀和齐王培养叔侄感情的意思。

秦王妃是嫂嫂,又是女眷。齐王纵再因之前的事迁怒于秦王妃, 但人家姿态都已经放得这么低了, 齐王也不好回回都给脸色瞧。

不过齐王夫妇自也有自己的原则, 和秦王妃还是客套居多。表面上客客气气,但心里还是疏远的。

郑四其实和秦王妃也没什么体己话可说, 她和秦王妃不像和徐杏呆一起,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毫无顾忌。郑四知道秦王妃此举打的是什么目的, 所以,每回秦王妃来, 她待客周旋时,都是陪着小心的, 生怕自己说漏了嘴, 或是错说了什么话。

有关秦王妃的这些事,郑四都没瞒着徐杏。

她常到东宫来串门走动, 所以,在徐杏跟前,她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就好奇怪。”被秦王妃纠缠了几次下来,郑四突然渐渐生了些疑惑来, 她和徐杏说, “我听我家大王说, 秦王打小没少欺负他, 且每次秦王欺负了他后, 他哭着去找皇后评理, 皇后都是偏秦王,从不曾偏向过他,哪怕是一回。”

“后来大了,我家大王自然也就知道,哪怕秦王再做错什么,皇后也都是只会偏秦王的。所以,他就再没去找过皇后评理。只是,他和秦王的关系,也日益恶劣。再加上,之前秦王也算计过他和卢氏女,所以他如今真的算是谈秦色变了。”

“秦王妃是个心思玲珑剔透的人,她明知我家大王是不可能会背弃太子而倒戈秦王的,她为何又要一直坚持做这些无用功呢”

徐杏这些日子还是一直在担心太子,成日提心吊胆的。所以任何的事情,她都会不自觉联想到夺嫡上。

这会儿,她和郑四其实是想到了一处去,都觉得秦王妃此举乃无用功。

最一开始时,徐杏也认为秦王是想借秦王妃之手来挑拨齐王和东宫的关系,但现在,她却不这么认为了。

秦王夫妇都是极聪明之人,不会蠢到在无用的地方一直下苦功,且还目的这么明晃晃的,丝毫不加以掩饰。

除非

“是声东击西。”徐杏突然意识到此乃计谋,她严肃说,“意不在此,故意遮人耳目而已。”

“你的意思是”郑四也渐有些反应过来,但她还是不能确定。

徐杏说“他们应该是想让我们认为秦王因为这回受了打击后,开始想主动结交亲近兄弟了。但其实,他们意不在此。”

“面上用假象麻痹了我们后,好让东宫齐王府一起放松对齐王府的警惕和戒备,而他们私下里好实施自己真正的计划。”

“你是说”答案几乎脱口而出时,郑四忙咬住唇,然后警惕左右瞧了瞧,见没人后,这才压低声音对徐杏道,“你是说秦王府意欲谋逆”

“嗯。”徐杏点点头。

虽然她表面极淡定,但心中其实很紧张。

因为她知道,决一生死的这场战,总算要来了。

徐杏自己心里紧张得要死,但却还不忘安抚郑四道“不过你别担心,这也只是你我的猜测而已,也可能是我们猜错了。”

郑四却说“你也不必哄我,我想,你我所是没有错的。”她倏的又攥紧拳头,脾气上来了,恨恨道,“只是我没有想到,事已至此,秦王府一党竟还不死心为了皇位,为了权势,难道他们就忍心手刃自己的兄弟”

又摇头“我实在相像不到,秦王妃嫂嫂在替秦王周旋时,回回在温柔对我笑时,她心里到底在想什么。”郑四这会儿再想到这些日子来秦王妃对她的那些温柔讨好,她觉得恶心、反胃。

可能徐杏从小成长的环境要比郑四的复杂许多,经历过的人和事,体验过的人情冷暖都要比郑四多一些。所以,这会儿她还算淡定。

她理智的站在了秦王夫妇的立场上去想了想,然后说“秦王自小被皇后捧于掌心,又从小就被夸是天纵英才。偏他也的确不是庸才,有军功,有支持者,王府内更是三教九流的养了许多能人异士。更是结识了不少过命交情的异性兄弟”

“他的一生都在发光发彩,便是有过失败,有过挫折,也有人会替他辩解。所以,在他心中,他早就觉得自己天下无双,独一无二。偏他也是嫡子,在身份上,他和太子同样尊贵。”

“所以,他就觉得,就连东宫太子,也该给他让路。”

郑四气笑了“凭什么”又说,“他有军功,我太子姐夫难道就没有吗当初攻下长安,太子姐夫可是头一份的功劳,正因如此,圣人才初登皇位,便立即册封姐夫为太子。”

“之后姐夫之所以不能再南征北战,不过是身为储君,为大局考虑,他必须坐镇后方。可文治武功,各方各面,他又哪里做得不好了”

“秦王功高,我太子姐夫难道就一无是处吗就毫无政绩吗这些,他秦王是没看到,还是不愿看到”又冷呵一声,讽笑道,“前年,和刘汉王大战,秦王不是打败了吗他打的败仗,结果我太子姐夫去了不过数月时间就大胜而归他就不自惭形秽吗”

徐杏说“人一旦被捧得高了,心养得大了,是会刻意的不愿去听、去想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事的。何况,秦王府走到如今,也是退无可退,便是秦王他自己不想反,他的那些部下,那些干将,也会架着他反。”

“那一群莽夫”郑四不由又骂捏一句,“真是唯恐天下不乱。”

徐杏叮嘱郑四说“这些既然我们猜得到,太子齐王肯定早猜到了。所以,你之后就当做什么都不知道,该怎么对秦王妃,还是怎么对她就好。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最好。”

“好,我明白了。”郑四答应了下来,“你就放心吧。”

面对郑四时,徐杏虽淡定从容。但等郑四一走后,徐杏自己一个人呆着不免越想越着急,也越想越害怕。

她说是和郑四说太子齐王肯定早什么都猜到了,但她其实不能确定。

万一没有呢

所以,等晚上太子来了她的丽正殿后,徐杏不免又要在他耳边唠叨这些事。

但见太子一脸疲惫的样子,徐杏突然意识到,很可能他今天在明德殿和东宫那些属臣议政了一整天。如今到她这儿来,就是想谈谈别的,放松放松的。

且她方才话已经说的那么直白了,她也不信他听不懂。既然懂了,想来他会有自己的决策。

她不干涉。

徐杏就又转了别的说“殿下这会儿来,不知用没用过饭”

太子则朝徐杏伸过手去,拉她人挨坐在他身边,他整个的把人抱在怀里说“杏娘,孤知道你是为孤好,孤心里很感动,也很开心你担心我。但孤只想你日日都无忧无虑,开开心心的。”

“好,我知道的。”徐杏应下。

她是真的只是担心他的安危,别无它想。而且,她有预感,那场大仗应该就在这几个月了。

她想着,熬过这几个月,陪他一起度过他人生中最危险、最艰难的时光,能亲眼看到他和雁奴一直都好好的活着。然后,差不多就该是她离开的日子了。

徐杏所猜倒是没错,秦王正是此意。

这些日子,秦王一面让秦王妃笼络齐王卫王,看似是意在挑拨齐王卫王两府和东宫的感情,一面则暗中笼络群臣,以便日后行事。

秦王自然也有笼络徐国公府之意,但徐家大郎徐执年后再赴任时,却把自己夫人和一双儿女都留在了京中。

意图是让他的夫人看住徐国公夫妇,但凡长安这边有什么风吹草动,他好第一时间知晓。

徐执是自小跟在自己父亲身后从军打仗的,十三四岁时,便在死人堆里滚。之后天下初定后,他便凭着一身的军功被圣人放了外任,在外驻守。

这些年来,他鲜少回家。

也是这次留家过年,他看到了父亲的勃勃野心,也看到了局势不对劲后,这才留了夫人孩子下来替他看着。

自徐妙芝母子那事后,徐国公其实有气得刻意和秦王府疏远了一阵子。

当时,他是有借势想投靠东宫的。但见太子也只是饶了大娘母子一命,之后也不见太子有招揽他之意,徐国公便又犹豫了。

如今大娘被从东宫赶了出来,李信又不是太子亲生的,太子不可能认。李信虽是秦王之子,但他确是大娘和秦王通奸所生,秦王又不缺儿子,他肯定不会认了李信回去。

所以,如今于他来说,东宫和秦王府,两边他都不再有筹码。

幸娘倒是在太子那里得宠,又是内定的太子妃了,但那死孩子她和徐家不亲,她如今都入了何家族谱了,高攀上了永安侯。

至于二娘二娘虽聪敏且也有手段,她心倒是在徐家的,可可她毕竟不是徐家亲骨肉。

这孩子又心计深沉,他怕日后她会反咬徐家一口。

算来算去,徐国公竟觉得自己这些年白忙活了。

三个女儿送了出去,结果一个真正派上用场的都没有。

秦王府意欲暗中拉拢徐国公,此事被府上世子夫人知道了,世子夫人立即飞鸽传书给徐执,很快,徐执便快马加鞭赶回了京城。

“父亲糊涂”

徐执一回到家,就直接闯入自己父亲书房找父亲。

见儿子未得宣召竟私自入京,徐国公大惊。

“你不要命了吗”他忙去把书房的门关得严严实实的,之后才又折身回来,冷着脸训斥自己儿子,“你可知道,若叫人发现你私自回京,圣人能治你什么罪”

徐执却说“父亲已经欲以一人之力而陷整个徐家于不义了,孩儿被不被圣人治罪,又有什么要紧的左不过是早死和晚死的区别。”

“你知道了”徐国公都不必多想,只稍稍一思忖,就知道,铁定是他的那位好儿媳妇偷偷传的信。

“原来,你这次赴任未把妻儿再带上,并不是想留下孩子来让你阿母享天伦的,你是让你媳妇盯着为妇的。”

做老子的被当儿子的摆了一道算计了,徐国公不服的冷冷哼一声。

徐执却替自己夫人先解释了一番“阿父别怪善真,她是不得不听我的话。阿父真要怪的话,就怪儿子,是儿子让她这样做的。”

“你们夫妻一条心,如今倒是算计起老子来了。”但也知道长子这么做乃也是为徐家好,所以,徐国公气消了后,也就没再一直揪着此事不放。

他只问“你是为秦王一事而来”

徐执道“父亲乃开国元勋,又位列公爵,要权势也有,我们徐家只要好好经营,日后必然一门荣耀,父亲又何必执意醉心权势,非要再上一步呢殊不知,登高易跌,权势赫赫,虽威风,但却也极易招来祸端。”

“父亲若应了秦王招揽,成还好,若是败了,我们徐家重则满门抄斩,轻则也是发配边疆。”

有关这一点,徐国公不是没有思虑过。只是如今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他算是进退两难了。

“东宫明显不把为父放在眼中,你的两个亲妹妹,一个不成气候,一个则不念娘家的生养之情,断了和徐家的关系,直接入了何家族谱。若日后东宫登位,我们徐家还能有如今的荣耀吗”

徐执道“便是父亲不得太子重要,但儿子坚信,凭太子品性和手腕,只要我们徐家不犯错,他自也不会刻意为难。但秦王府那边就不一样了,秦王非正统,若是兵变,便就是谋朝篡位。即便日后坐上了那个位置,史书上会如何记载后世会怎么说”

“乱臣贼子,终究不是正道。”

“再有。”徐执继续道,“秦王麾下能人异士也不少,父亲在他那里,排不上号。便是日后秦王登位,他率先重用的,难道不是跟随他多年、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将士”

徐国公却非常瞧不上那些人,哼了声道“老子封爵时,那群崽子还不知道遵哪里造反呢,他们也配和老子比”

徐执闭了闭眼。

再次睁开后,徐执则继续说“父亲若是执意不肯听儿子的劝谏,儿子也无法。只是,事后莫怪儿子得罪了。”

“你你什么意思”

这日之后,徐国公便病倒了。秦王让府上名医去看,得知徐国公是真病不是装的后,更恼火。

秦王这些日子被禁足在秦王府,已经有些日子没去上朝了。圣人下令,禁足他半年,半年内不准他踏出自己王府半步。

同时,还收了他手上的许多权势。

对这些,秦王都忍了。

只是这些日子来,他也并没有真如圣人所交代的那样,在府上修养身心好好反思自己的错,而是一直暗中四处走动筹谋。只待做足了准备后,一局定胜负。

曾经徐国公这老匹夫是如何巴着他的,秦王还历历在目。如今却因为他一时的失势,而宁可真把自己弄病了,也要避开他的招揽,秦王如何不气

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

秦王得到探子带回来的消息后,正处盛怒中。偏这个时候,徐妙莲身边的婢子来请他过去看看,说是徐孺人孕吐得厉害,什么都吃不进去。

无疑,婢子被秦王怒斥了一顿。

秦王妃知道自家大王这些日子心情不好,所以,她亲手煲了些清凉败火的汤端了过来。

正撞上秦王怒斥那个婢子。

秦王妃打发了那婢女先走,说是一会儿她会过去瞧瞧徐孺人,让她先好好照顾着。

之后,才又往秦王书房内去。

见她爱慕的男子此刻正一脸怒火坐于窗边,外面残阳余辉透过窗棱透进屋,洒在他身上。此情此景,不知怎么的,她忽然想到了二人初成亲那一年。

初初成亲时,他对自己极为温柔体贴,眼中从未有旁人。

可幸福时光也只有那么一年时间,再之后,府上姬妾便一个一个的多起来了。

而那时她又正好有孕在身,便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去别的女人屋里歇息。

但即便如此,她想,她也还是很爱很爱他的。

收回思绪,秦王妃这才继续往里去,一边把汤舀出来盛到碗里,一边则说“一个婢女而已,什么都不懂,大王何必把气撒她身上去。”盛好汤后,递过去,“这是我亲手炖的,大王尝一尝。”

秦王倒十分给秦王妃面子,更不会把怒气撒到她头上去。

接过汤碗后,秦王道“本王只是在生徐国公那老匹夫的气。”

秦王妃劝解道“这徐国公本就是见风使舵之辈,如今他见大王失势,自然不愿再与大王走得近。若为此事而气,当真不值得。”

秦王捧着汤碗,总归是一口没喝。他把汤搁在一边案上,心事重重道“本王也不只是为这个而气。”

秦王妃想了想,犹豫一番后,最终还是劝说“大王,不如我们自请去封地吧虽到了那里,不比在长安富庶繁荣,但我们一家却能安稳度日,共享天伦。”

秦王却睇着秦王妃,突然冷漠起来“你今日何故说这些你也是听了谁的话,想来劝我的吗我没想到,竟连你也理解不了我。”

秦王妃说“臣妾理解大王,可臣妾还是想冒死相谏。只不过,若是大王心意已决,臣妾定当和大王同生共死。”

皇后这些日子虽然一直被禁足在栖凤宫内,且她身边的那些心腹宫婢,也皆被圣人替换掉了。但之前送吴昭训去东宫时,皇后有在吴昭训身边安插两个心腹。

所以,有关东宫的一些消息,她还是知道的。

这日,贾姑姑设计潜入栖凤宫,成功见到了皇后后,便把她在东宫内打探到的一些消息全都告诉了皇后。

皇后听后,不由更是愤怒生气,指责太子说“他如今都那样得势了,二郎也再不能成为他的威胁了,他为何还是不肯放过二郎”

又问“贾姑姑,你这消息可准确”

贾姑姑忙说“是千真万确的,奴悄悄伏在暗处,亲耳听到良娣和齐王妃说的。说是太子和齐王已经尽数拿到了秦王的许多罪证,包括他近日来还在暗中结党营私,收买朝臣。说是被秦王收买去的那些朝臣,有几个已经反水了东宫。”

“如今太子正计划着要去御前告秦王一状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