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独占春色 > 第96章 第96朵杏花

独占春色 第96章 第96朵杏花

作者:李息隐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5 05:10:25 来源:就爱谈小说

徐杏不在东宫一事, 太子瞒不了雁奴,同样也瞒不住郑四。郑四和徐杏交情好,常会去丽正殿找徐杏说话谈天。

若徐杏病了,郑四是势必要去探病的。若是太子阻拦, 她自会心起疑虑。

太子知道徐杏和齐王妃交情深厚, 所以, 有关徐杏一事,太子也没有瞒着郑四。郑四虽是亲王妃, 但她行事颇有些我行我素,不遵礼数。得知徐杏竟从太子眼皮底下成功逃走了后, 她大惊之余, 做出的第一个决定便是出京去寻人。

郑四突然不在京中,齐王瞒得了郑家一时, 却瞒不了一世。所以无奈之下,并且在征求得太子同意的情况下, 齐王把实情向郑家如实相告了。

郑三也是最近才得到这个消息的, 所以,他一得到消息后, 即刻就选择先放下学业,他打算出去找妹妹回家。

自因徐杏嫁入东宫,他无能为力生了一场久病后,再重新振作起来时, 就似是脱胎换骨了一般。一改从前内敛腼腆的性子, 如今一言一行倒渐有他父兄的风范。

哪怕是此刻面对当朝太子的心腹大将, 郑三也丝毫不现惧意。

在这太子心腹大将跟前不卑不亢, 则也相当是在太子面前如此稳重。

那将军回道“郑三公子去了便知。”说罢, 他作了个“请”的手势, “公子请。”

纵然郑三心中对太子再有成见,但从小的教养让他始终不会做出离经叛道之事来。面上的礼数和规矩,他都是要守住的。

太子召见,他不能不见。

所以,郑三直接勒缰调转马头,跟在那将军身后往太子所在方向去。

而这边,城门守将听说太子突然造访,立马放堵在城门口的人和车通行。城门口堵着这些人,不但严重影响了秩序和形象,他自还怕这些三教九流之人其中会混迹秦王党余孽。

届时,若是要对太子行刺,太子龙体受恙,他怕是一百个脑袋都不够砍。

本来城门守卫是很森严的,出入必会严查。所以徐杏还紧张着,这一关是否能过。如今可倒好,太子的突然造访,倒算是变相帮了她一个大忙。

还在城内时,徐杏静坐车内丝毫不敢乱动。但出了城,马车朝官道驶去,渐渐离身后的长安城远了,徐杏这才颇有些不舍的撩开侧帘,朝身后的那座巍峨的城池望去。

这一走,她想,若是顺利的话,这辈子可能就都不会再回来。

城门口,来来往往的三教九流之人都有,嘈杂哄闹。

郑三被方将军一路请着去了不远处的一座茶楼,而太子,此刻就等候在茶楼内。

郑三到后,就见窗下正负手立着个身着月白锦缎圆领袍的男子。男子虽背对他,但看这翩然若谪仙般的身影,他一眼就认出了是谁。

稳步走近后,郑三弯腰抱手“拜见太子殿下。”

早在郑三出现在茶楼楼下时,太子就已经看到他人了。看着他那身打扮,不出他所料,他怕也是要离开京城去远方的。

太子有静默一瞬,之后才侧转过身来看向郑三。

“三郎不必多礼。”太子朝他伸出一只手,“坐吧。”

说罢,太子率先于桌边坐下后,郑三这才道了声“谢殿下赐坐。”然后坐在了一旁。

太子似乎又恢复了他往日的温和,他此刻眉眼含笑看着郑三问“三郎这是要去哪里”

郑三依旧恭敬守礼,他略颔首回话道“听家母说,四娘只身一人出去远游了,家中父母兄嫂都对她十分担心。所以,臣子奉父母之命,去寻四娘回京。”

太子则说“四娘乃是重情重义之人,三郎你亦是。”

太子语气始终温柔,只是,此情此景下,这句话从他口中说出来,不免有些耐人寻味。

郑三却明白太子所言之意。但既然太子不明说,他便也只装着什么都不懂的样子。

若说从前杏娘嫁入东宫,他只能怪自己无能,但却坚信太子一定能给她她想要的幸福。可如今,他知道自己错了。

不论是太子,还是东宫,都皆非杏娘所爱。

杏娘并非爱慕虚荣贪慕权贵之人,太子留不住她,东宫也困不住她。

所以如今,郑三心中倒对太子生出了些怨怼来。

“殿下召见臣子,不知有何吩咐”郑三虽一直守礼恭敬,但言语间的客气生疏,也是不难看出他的意思的。

太子自是一眼识破。

“你们都先退下。”太子忽然看向一旁的方绍文方将军吩咐。

方将军领命立即遵是。

而这边,退了左右,只独剩下太子和郑三二人后,太子这才明说“孤知道,你明着是去寻四娘,但其实你去寻杏娘的。”

徐杏如今虽逃了,但太子一直捂着这个消息,秘而不宣。甚至,借口说她病了,一直静养在东宫丽正殿,连本来五月该举办的太子妃册封大礼,太子都主张延迟了。

她逃走的消息,知情者不多,也仅仅是与太子最亲近的才知情而已。

所以在外人看来,何氏杏娘,她自一直都是东宫良娣,是太子的女人。

觊觎太子的女人,实乃大不敬。郑三担不起这号罪名,所以他忙起身请罪“臣万死不敢。”

太子却朝他按了按手,示意他不必如此惊慌,让他继续坐下说。

待郑三又重新坐下去后,太子则道“孤知道,当年杏娘一直中意的是你,是孤用了些手段,才得到的佳人。事到如今,孤也不否认,这一年来,孤心中对你有嫉妒。”他望着郑三,此时此刻再谈起此事,他心中仍还酸苦难忍。

虽然他心中也知道,杏娘中意郑家三郎其实也未必是中意他这个人,不过是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她觉得郑三才是最好的选择罢了。但,便是如此,太子心中依旧难平。

可虽到如今他心中仍是难平,却也愿意正视这个事实了。

他得正视,杏娘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有过那样经历的一个女子,她心中最向往的,到底该是什么。

他想去了解她的心。想知道她所有的心事。

也想知道她会因什么而快乐,又因什么而难过。

他从前给她的那些,对她来说,其实远远不够。

他想重新开始。

就把眼下的局面当作是一个新的开始,这一次,他想一点一点,慢慢的走进她的心里去。

太子知道,想要重新开始他和杏娘的这份感情,他最先该做的,就是去正视所有欣赏杏娘的人。郑家三郎的确,或许以他的身份来说,更适合杏娘

从前是他棒打了鸳鸯。

对太子如此的坦诚相对,郑三惊诧之余,不免也有些惶恐。所以,他已经再次站了起来。

略弯腰颔首,恭恭敬敬站在太子跟前。

而太子这回却没即刻让他坐回去,只是表情颇严肃了些,他放下所有的尊严和身份,和他致歉说“孤一直以来,或许都欠你一句抱歉。三郎,从今日起,你与孤的私人恩怨,一笔勾销。”

郑三抱手作揖“臣子惶恐。”

若他孑然一身,肩上没有扛着家族重担。或许,此刻他可豁出去与太子就此事争论一二。

但他身为郑家郎君,他不能如此糊涂。

所以,不论太子如何说,郑三始终都不曾在太子面前承认他对东宫的良娣仍有觊觎之心。

但两个都是聪明人,彼此心照不宣。

以郑三的立场和身份,早在徐杏嫁去东宫那日起,他便和她再不可能了。而如今,他想去找她,不过也只是想她好好的而已。

他想知道她在哪里,有没有受苦,是否安全。她若安好,他便可安心。

所以郑三说“四娘去寻良娣了,臣子此去寻四娘,或可能与良娣遇上。还望殿下放心,若臣得遇良娣,定竭力护其周全。”

“孤信任三郎。”太子说出此话,没有丝毫犹豫。

又执起一旁茶壶,太子亲自给郑三斟茶。递过去后他又给自己也倒了一杯,而后举起和郑三的碰了碰。

“孤在此给三郎践行。”

郑三毫无迟疑和犹豫,直接仰头一饮而尽。

送走了郑三,太子则也没在此地多留。太子负手拾阶而下,方绍文则紧跟在太子身后。

“方将军,让你的人都不必再查下去了。”一直沉默着的太子忽然开口吩咐。

方绍文领旨称是。

走出茶楼,坐上马车后,太子让方绍文和他同乘而行。

马车宽敞,便是两个八尺男儿同乘,也丝毫不觉拥挤。

太子是有些事情要交代方绍文去做,这才喊他坐到马车上来同行的。暗中找了她数月,至今仍毫无头绪。整个长安城,几乎都要被翻个底朝天了,仍不见她踪影,想来,要么她如今人已不在长安,要么,则是她早聪明的给自己找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身份。

之前搜查,都是各处查的身份可疑女子。若是她在长安内给自己实实在在安了一个身份的话,找不着她,也是情有可原。

并且太子觉得,凭她逃走之前数月的准备和筹谋,凭她细腻的心思,她既能走,自是做好了万足的准备的。

但太子细想了想后,觉得唯一可能让她和外界有联系的机会,也就是那半个月找房子的时候了。借着买宅子各处跑,观察长安地形,再寻好逃开后最初的落脚地儿

所以,太子吩咐方绍文“回头孤会让曹安有给你一份名单,你照着名单上的名字挨家挨户慢慢跑。但记住了,不得扰民,更不能泄露你的身份”

“是。”方绍文领旨。

太子口中的那份名单,是徐杏之前看宅子时在牙行的人带领下,所相看过的所有宅院的户主。太子觉得,若他所料不错的话,她给自己安的身份,应该就是在这些人家中。

只需一一细细去查,想来总会有点蛛丝马迹。

便是她如今已不在长安,他也好知道她到底去了哪儿。

那边徐杏离开长安后不久,便和朱大娘道别了。临走前,朱大娘递给了徐杏一块玉佩,说是这样的玉佩小怜也有一个,到时候,凭着这玉佩,小怜便知道她是朱家的亲友。

徐杏收好玉佩,并做了承诺后,再次和朱大娘道别。

而太子那边,方绍文跑了名单上所有的人家后,都说近几个月家中不曾有什么异样的情况。但方绍文却打探到,说是永平坊有户朱姓的人家,离开了十多的女儿,最近好像回来探亲了。

方绍文话还没说完,太子立即便负手大步往外面去。

方绍文只能一边跟上,一边继续回禀道“臣到朱家去过,但朱家如今就那老妇一人,不见有陌生女子在。臣藏在暗处悄悄观察了数日,皆不见有年轻女子出入。”

“但附近唯一可疑的,也就这一户人家。臣怕擅自主张会坏了殿下大事,所以,并未亲去和老妇碰面,直接先回来回禀了殿下此事。”

徐杏易了容改了装扮,乘船走京杭大运河一路从长安行至杭州。到了杭州后,稍稍逗留玩了几日,之后才折转去的扬州。

只是她到江南时,已经是近年关的寒冬季了。南方靠海,冷风潮湿,冬天竟比长安的冬天冷多了。

这种冷还不像是京城的冷,这种冷是好似有沾了冰水的刀子在身上脸上割肉一样的冷。

不过好在徐杏身上有钱,给自己又添置了几件冬衣冬袍。又在扬州城内择了家上乘的客栈入住,客栈房间内自供有炭盆。

进了屋,自然就不冷了。

徐杏身上带有一张小怜十四五岁时的画像,她想着,便是如今十年过去,小怜容貌已有所改变。但一个人十四五岁时长相基本上已经定了,就算再变,该也不会有再大变化。

所以好好休息了一夜后,次日一早,徐杏便打算拿着这张画像去楼下,找客栈里的掌柜的问一问。

这家客栈人流多,或许掌柜的就能见过。

就算没见过也不打紧,她再去别处问就是。

但徐杏下楼时,却在楼下碰到一个人。来人让她暂时改变了主意,没有即刻拿出画像去找掌柜的打听情况,而是先寻了个位置坐了下来。

那公子一身上好的锦缎,头上所束玉冠上的白玉,足有大拇指指盖那么大。白皙面皮,清瘦身形,看着不过才十五六的模样,却生得风流多情。

大冬天的,还摇着一把折扇。

那张脸,那双多情的桃花眼,还有他风流的神态只一眼,便让徐杏想到一个人。

徐妙莲。

“三少,这大清早的,您怎么大驾光临了”掌柜的瞧见这少年,立刻满脸堆笑迎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