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回到1972 > 第104章 荣归故里

回到1972 第104章 荣归故里

作者:元月月半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5 05:25: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沈如意摇头。

小柱好奇“姑姑”

“不止。”沈如意道。

小柱不禁惊呼“还有爹, 你老家怎么都是那样的人啊”

顾承礼顿时有些尴尬。

沈如意“你爹老家人也是你老家人。”

“我”小柱张口结舌,“我我又不认识他们。”

沈如意想笑“你不认识就可以当不存在了人家也不认识顾国伟,那顾国伟就不是顾小柱了”

“我我我不和你说。”小柱拿根油条塞住嘴巴, 转身去堂屋。

沈如意把糖糕递给小猫“留你们早上吃。”

糖糕其实不是糕,就是面粉用热水烫熟搅成面团, 分成小剂子,然后往里添绵白糖或红糖, 包裹起来用手按压成圆形的饼, 放油锅里炸至金黄。

刚出锅时表皮酥脆,内里软糯,跟糯米制品似的, 最里面甜腻的糖水配上软呼呼的面, 甜而不腻, 可以说别具一番风味。待糖糕放凉,味道不怎么好, 一旦配上热腾腾的粥, 那就跟豆浆配油条有一比了。

以前食用油限购, 沈如意要是做油条,就甭想做糖糕。即便做,也是做十来个,一家人你尝一个,我吃两个,没等东西放凉就吃光了。

今年的油不再限购, 沈如意表现的特像暴发户, 又不好让人觉得她当真是个暴发户,所以每周末都去买油,每次都买十来斤。

存了三四十斤油, 中午下班回来,就和大半盆面,炸了十来斤油条,又炸盛菜盆那么大两盆糖糕。随后又把她中午泡发的馒头跟面粉、葱花搅成糊状,一点点丢在锅里炸成丸子。

顾承礼看到炸丸子的面也挺多的,不禁问“我们初六就得过去,这么多吃的完吗”

“吃不完你们带着路上吃,反正天冷能放到正月十五。”沈如意道“也省得到老家没得吃,你们饿的去城里打牙祭。”

小猫连忙把嘴里的糖糕咽下去“我们是去参加婚礼,不可能不管饭吧。”

“农村家家户户都不富裕,就算有那吃穿不愁的,也不敢像咱家这样天天买鱼买虾。大伙儿肚子里没油水,要是赶上谁家办喜事,饭菜一上桌就没了。”沈如意道“不信问你爹。”

顾承礼点头“你娘这次没胡扯。”

“我哪次胡扯了”沈如意气笑了。

顾承礼道“我说错了,你这次没夸张。”看向几个孩子,“咱们这边办喜事,客人也能把菜吃光。不过一般情况下是菜光了,馒头没人动。可是在乡下,主人家上多少东西,他们能吃多少。”

小牛忍不住问“他们怎么这么能吃”

沈如意“多半早上没吃。”

“啊”

仨孩子大惊。

沈如意“要把给出去的礼钱吃回来。”

“我的天”小柱惊得张大嘴。

沈如意继续说“其实也不能怪他们,都是穷闹的。如今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人的日子好了,以后别说喜宴上的羊肉白菜汤,就算给他们上烤全羊,也不一定有人吃。”

“那得啥时候啊。”小猫不禁说。

“我登上月球的时候。”

一家四口朝外看去,顾小柱一手一个油条过来。

小猫瞪他一眼“哪来这么多话,吃你的油条去”

“不信你问爹娘。”顾小柱从两个哥哥中间挤进来。

顾承礼笑道“你都能上月球了,那咱们国家的人肯定想吃什么吃什么。”

“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吗”小猫不懂。

小柱“笨我拿什么上月球飞船啊。老百姓没钱,国家拿什么造飞船啊。”

小猫不相信他这个整天惦记着上天的弟弟,于是转向父母。

顾承礼“小柱说的不无道理。老百姓有钱交税,国家才能拿出钱来往月球上去。”

“听到了吧。”小柱得意的瞥一眼他,走到锅前,看到里面的丸子已有些泛黄,“娘,还得多久”

沈如意惊了,“你还没吃饱”

顾小柱点一下头,“三根油条,早呢。”

“你吃这么多,晚上还睡吗”沈如意怀疑。

小柱再次点头“去外面跑一圈就好了。娘,晚上做啥吃”

沈如意手里的漏勺差点掉油锅里,溅起热油,烫花顾承礼的脸,“还做饭”

“不做吗”小柱看看娘看了看爹,又扭头看看站在门口的哥哥们。

沈如意转向俩大儿子,“这些东西还不够你们吃的”

小牛想了想,“没个热汤不像一顿饭吧。”

沈如意看向顾承礼,这都什么孩子啊。

顾承礼起开,让小柱看着木柴,“我去弄点菠菜,等一下用油锅煮个泼菜鸡蛋汤。

冬天黑的早,六点已黑的啥也看不见。小猫闻言把手电筒找出来,顾小牛去压水,爷仨合作,五六分钟就把菠菜弄出来。

沈如意把面丸子和油捞出来,往里倒一瓢水,待水沸腾下菠菜,然后放盐等调料,又打四个鸡蛋进去,一锅菠菜汤就好了。

几个孩子每人一碗喝光,撑得直打嗝。不过,这次沈如意没说落他们,因菠菜汤消化得快。仨孩子洗漱一番爬上床,就消饱了。

翌日,年三十,早饭后贴春联。以前贴春联的都是顾承礼。自打小牛和小猫上中学,写春联和贴春联的活就成了他们哥仨的。

如今没几个电视节目,顾家也就没买电视。饭后,一家人就开始和面蒸馒头,下午包饺子。忙活一天,晚上吃上热腾腾的饺子,这个年就算过一半了。

沈如意曾跟几个孩子说过,等他们大学毕业,就不再给他们压岁钱。年初一早上,沈如意便照旧给每个孩子包两块钱。

小商店里的东西多,可几个孩子已过了放鞭炮,吃糖人的年纪,所以兄弟三人拿到压岁钱也没出去霍霍。

哥仨跟家属区年长的人们问声好,回来看到沈如意拾掇他们的衣柜,惊得同时问“现在就收拾行李啊”

“收拾什么行李”沈如意被问蒙了。

小牛“回老家啊。爹不是说来回得一周吗。不带两身换洗衣服啊”

沈如意这人不是特别讲究,而她过惯了三两天洗一次澡的日子,所以几个孩子很小的时候,沈如意哪怕上班很累,也把他们洗的干干净净的。

经年累月,仨孩子养成习惯,即便是寒冬腊月,三天不洗头,三天不换内衣,仨孩子都觉得身上别扭的慌,不怪他们要带几身衣服。

沈如意笑道“你们自己收拾。我先把你们小时候的衣服拿出来。”

“撕碎纳鞋底啊”小牛又问。

沈如意“你们这几年见风长,一季衣服就够做鞋了。我把没补丁,磨损的不是特别严重的挑出来,你们带去老家。”

“给老家人”小猫问,“可就数我们仨最小,也没人能穿我们的衣服啊。”

小柱开口“笨村里人啊。”

“再说我笨我揍你。”小猫抡起拳头,顾小柱一步闪到他娘身边。

沈如意朝他脑袋上呼噜一把,“不准调皮。不过小柱说得对。”

“人家要咱们的吗”小猫怀疑,“他们会不会有什么想法比如施舍什么的”

沈如意“你们别一副施舍的模样,人家就不会误会。再说了,我都说了,挑好的,然后再把你们用不着的书也一块带过去,人家就不会这么想了。”

“娘怎么突然想到这个”小牛奇怪,“你不是,不是挺讨厌老家人吗”

沈如意点头“我不喜欢,除了你奶奶你姑,也谈不上特别厌恶。何况我也没指望他们报答,就是刚刚想到这柜子里有不少东西,扔了可惜,留着又占地方,才想到让你们带回去。谁要给谁,没人要就给你大伯娘和二伯娘留着做鞋。”

王然一收到顾承礼回来的电报,就去收拾她二儿子的新房。她二儿子的新房是三间瓦房,中间堂屋,东间是卧室,西间本是留着盛放新媳妇的嫁妆的。如今儿媳妇还没进门,王然就在西间铺两张床,留顾承礼父子四人住。

李玲的消息慢了一点,等她赶到新房,王然都把床铺好了。李玲大儿子的新房跟王然二儿子的新房相邻,见状不禁说“嫂子,那几个孩子都大了,两张床哪够,我再去隔壁铺两张吧。”

“先这样,回头不够再铺也不迟,反正咱家有被子,都是新的。”王然说着朝外面看了看,天气挺好,“这几床被子要不要再晒晒”

李玲顺着她的视线看到冬日暖阳,“要不晒晒”

“娘,婶,三叔就回来住两天,没必要弄得跟他结婚一样。”

妯娌二人朝外看去,顾承礼那个当兵的大侄子顾富华从外面进来。

王然“你当兵这些年皮糙了,睡什么都行。你当你三叔跟你一样啊”

顾富华“咋不一样,都是军人。”

李玲摇头,“还真不一样。听村长说,你三叔如今就算不是师长,也得是个副师长,你部队的领导见着他都得喊首长。再说了,这次不光他,还有小牛他们仨。他仨这些年可没吃过苦。回头在咱们这边吃不好睡不好,跟小婶一说,再想见他们,可就更难了。”

“三婶也不是没在农村呆过。”

王然摇了摇头“人家那是落了难,不得已。虽然人家常说,落魄的凤凰不如鸡,那也是凤凰。你别管了,该干啥干啥去。”

“大过节的我能干啥”顾富华皱眉道。

李玲“你不用去派出所啊”

多年前,顾承礼给他大哥寄来的小学课本被几个侄子侄女吃透,起初没什么用,顾富华到了部队,因大部分字都认识,还能写会算,便被留下来。

去年裁军,顾富华的领导问他是回去,还是留在部队,留在部队以他的学历,还有身体素质,往上也顶多是连长。要是回去,可以安排他转业。

顾富华知道自个几斤几两,选择转业,便调到街道派出所。

“让我过几天再去。”顾富华道。

王然担心“不会被人给顶了吧”

“不可能”李玲道“谁不知道他是顾承礼的侄子啊。”

王然想想,正想点头,“咱们村的人知道,不等于街道的人也知道。富华啊,回头让你叔跟你一块去看看。机关单位里的那些弯弯绕绕,他比咱们懂,派出所的人一看他那气派,就不敢糊弄他。”

顾富华在部队有幸见过师长级别的领导,除了穿的好点,年龄大点,身体板正些,跟他们这些小兵也没太大区别,“三叔是海军,我是陆军,不一样去了也没用。娘,今天多云,别晒了。”

“王然,李玲,你们怎么还在这儿”

三人循声看去,就看到王然另一边的邻居大娘朝他们跑来。

王然忙问“出啥事了”

“你们家老三来了。”

“来了”王然吃惊,“这么快”

邻居大娘“没跟你们说啥时候到家”

“没有。”王然道“他得打报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批。可能过年不忙,他的报告刚一递上去就批了吧。”

大过年的确实不忙,顾承礼之所以提前一天,是他听天气预报,初六有雨。以免淋成落汤鸡,所以初五下午,就带着几个孩子登船了。

邻居大娘不疑有他,“有可能。那快去吧。都到你们家了。几年不见,老三是越来越气派。要是再过几年,从路上碰到我都不敢认。对了,还有那仨孩子,以前跟小土豆似的,现在比那些城里孩子还精神。”

“是吗”王然连忙锁上门,“那我得赶紧回去。”

邻居大娘跟上“老三这次回来还带了好几包东西。瞧着也不像罐头、麦乳精。也不知道是啥。”

“还带东西”李玲脚步一顿,转向王然,“大哥没说咱家现在啥都不缺”

王然点头“说了。可能是他们自个的衣服吧。”

邻居大娘道“我瞧着也像衣服。可是好几包,他们这是打算住多久”

“不可能。”顾富华摇头,“我叔没几天假期,想住也住不长。”

王然也觉得不可能,“回去看看就知道了。”

到家门口,就看到院里全是人。

王然拨开看热闹的人走到屋里,看到顾承礼和几个孩子,也是吓了一跳,因顾承礼没见老,还跟三十出头一样,仨孩子却长成大小伙子了,浑然不见当初模样。

“这哪个是小牛,哪个是小猫啊”王然看向两个高矮差不多的少年问。

顾承礼“稍微高一点的是小牛,我手边这个是小猫。”转向左手边,“这个是小柱。小柱,喊人。”

这里是顾金柱家,小柱闻言就喊“大伯母。”

“哎。”王然笑着应一声,“累不累渴不渴伯母给你们倒水。”转身看到顾富华,“愣着干嘛去拿暖瓶。”

顾富华收回视线,到厨房被他大妹妹顾爱华拽住。顾富华面露不解,“咋了”

“小婶没来”顾爱华小声问。

顾富华想到邻居大娘的话“应该没有。再说了,她也不能来,否则咱们家的喜事就该变成丧事了。”

“不是有娘和二婶吗”

顾富华“奶奶年龄大了,她回头往小婶跟前一躺,说是小婶以前打的,别说娘,咱爷活过来也没用。”

“她想干嘛啊不指望爹跟二叔给她养老了”

顾富华“她是爹的亲娘,一天骂爹三次,爹也得给她养老。她可不怕。不说了,娘还等着呢。”

王然递给顾承礼几个板凳,爷四个坐下,放在方桌上的布包就越发显眼。王然不想问,可左邻右舍都在门外盯着,回头岂不知怎么胡扯呢,索性当着他们的面问“咋带这么多东西咱家啥都有。”

顾承礼指着小提包,“这个是我们的衣服,这是一些书跟旧衣服。如意拾掇出来的。我们留了一部分留着做鞋纳鞋底,这是给你和二嫂的。”

“这么多”王然惊呼。

顾承礼“都是他仨的。”

“留着给小柱穿啊。”王然顺嘴说。

小柱使劲摇一下头,“我才不要穿大哥的。”

顾承礼笑道“上了中学,知道爱美了。”

“小柱才几岁就上中学了。”李玲很是意外。

小柱才不怯生,哪怕被很多人来回打量,“我七零年出生的,十二岁,不小了。”

“那也不大。”邻居大娘道“我孙子今年都十四了,才上五年级。”

顾小柱班里也有年龄大且学习不好的。不过,他娘说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家不会考试,说不定会修飞机。

顾小柱想一下“你孙子以后想干嘛”

邻居大娘被问的一愣,“干啥”

“对啊。”小柱道“有当老师,当医生,开军舰,你孙子以后想干嘛”

邻居大娘想了想“可能想跟你爹一样当兵吧。”

顾承礼是他们村最有出息的人,有些想法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跟顾承礼一样,要么考上大学,要么去当兵。

小柱“那他早一年晚一年没关系。我必须得早一点。”

“为啥”王然见他说话跟小大人似的,也忍不住插嘴。

顾小柱脱口而出“我得开飞机啊。”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