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回到1972 > 第74章 水土不服

回到1972 第74章 水土不服

作者:元月月半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5 05:25: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沈如意愣了一瞬间, 随即反问“你说呢”

“真的可以买那么多啊”顾小牛说着伸出手比划一下。

沈如意依然没有正面回答,“两块钱多不多”

孩子没出去过,小朋友之间也从不聊钱, 仨孩子知道两块钱多,但没有确切的概念。现在沈如意这么一解释, 仨孩子同时点头。

沈如意看着红包问,“还拿出去显摆不”

仨孩子同时把钱递给娘。

沈如意“我给你们放枕头底下。”

“枕头下面不安全, 娘, 放衣柜里面。”小牛忙提醒,“角落里。”

沈如意点头,“知道了。出去后不准说我给你们压岁钱。”

“大胖的妈问咋办”这让小猫很为难啊。

沈如意想一想, “就说给你们两分。”

顾承礼给仨儿子找六分钱, 三个小孩顿时美的咧嘴偷乐。

小牛和小猫乐什么, 顾承礼大概能猜到,“柱儿, 你怎么这么高兴”

“钱”小孩举高给他爹看。

顾承礼见状, 忽然怕他往嘴里塞, “让你大哥给你拿着,别掉了。”

小孩点一下小脑袋,就往他哥兜里塞。

小牛想给他拿着,一想等一下得玩,索性把自个的钱也放进去,又觉得不保险, 找张纸卷吧卷吧揣兜里堵住钱别掉出来。

六分钱在沈如意看来就是小钱, 掉了也不会揍孩子。不过她看到顾小牛这么懂,还是挺高兴。于是乎,下午拌饺子馅的时候沈如意就往里面打两个鸡蛋。

顾承礼一脸的复杂, 他媳妇不愧是大家闺秀,穷日子穷过,富日子富过。

“看什么呢”沈如意见他发呆,“不吃鸡蛋”

顾承礼张了张口,“不是”他只是想说千禧年也没几家这么吃的。可又没法解释他怎么知道二十多年后的人吃什么,“你切的菜多,这么一大盆馅才放两个鸡蛋是不是有点少”

“有鸡蛋味儿就行了。”沈如意搅拌均匀,“你擀皮子还是我擀”

顾承礼“我擀吧。”拿着擀面杖移到外面,让沈如意坐到里面离炉子比较近的地方,直到天色暗下来,两口子才把饺子馅包完。留几十个晚上吃,剩下的全移到外面,冻得硬邦邦的能吃好几天。

老天也给面子,虽然每天都出太阳,但白天最高气温不过度,以至于他们家的饺子放到年初七都没坏。

年初七早上吃完饺子,沈如意和顾承礼领着仨孩子刚一出大门就看到邹家老三两口子从隔壁出来。

沈如意下意识看顾承礼,顾承礼眉头微蹙。沈如意莫名想笑,“你以为我想看热闹”

“难道不是”

沈如意“当然不是。我才没那么闲。再说,他们去上班有什么好看的。”

“那就好。”顾承礼非常非常讨厌梅碧姝,要让她看见沈如意,明面上不会说什么,背地里指不定怎么骂她。

沈如意也不小提梅碧姝,转而问,“他们家老小的婚事定了没”

“没听老吴说,你”

“沈医生沈医生”

沈如意循声看去,医院门口有个人正冲她招手,好像张医生,“应该是有病人,我先上班去了。”

“那我就不过去了。”到医院那边顾承礼得绕好一段路。

沈如意挥挥手,转向仨孩子,三个包的跟元宵团子似的小孩拔腿就朝医院跑。而他们的腿太短,等他们跑到医院大厅,沈如意也走到了。

医护人员都认识沈如意家的小崽子,有个护士就冲他们招招手,仨孩子跟护士走了,沈如意脱掉手套和围巾就问,“出什么事了”

“这位同志拉肚子,你快给看看。”张医生指着坐在紧闭的门诊室窗户边的人。

沈如意看过去,来人有五十出头,穿着军装,因没有肩章,所以不知道他是团长还是师长。不过不论什么长,都得给人治好。

沈如意又走近一点,男人抬起头,脸色蜡黄,眼底乌青,嘴唇发白,不像过了个年,反倒像阎王殿里走一遭,“拉几天了”

男人眼中一亮,只因沈如意问的是几天,而不是什么时候拉的,或者吃了什么,哪儿不舒服。

男人撑着墙站起来。

沈如意连忙说,“坐着就好。”疾步绕到门诊室里面,打开窗户,男人就看到里面的桌子跟窗户一样高,连忙把手伸过去。

沈如意见他这么着急,便知他被腹泻折磨的不轻,诊脉后就让他张嘴,见其舌苔发白,“你这个症状有一周了吧”

男人惊得瞪大双目,随即就看张医生。

张医生刚把门窗打开,让里面透透气,所以就没进去,看到他的表情就走过来,“别看沈医生年轻,今年才三十岁,她可是十岁就开始给人看病了。

男人不禁说“怪不得你让我等她过来。”

“看过西医没”沈如意又问。

男人点头,“昨天中午刚一到这儿就看过了,吃过药好了,晚上也没闹肚子,谁知道天还没亮又跟之前一样。”

“既然晚上没事,那你,那你晚上怎么没休息”沈如意奇怪。

男人比她还奇怪,“你怎么知道我晚上没睡”

“眼里都有红血丝,但凡你睡五个小时都不可能这样。”沈如意最怕病人有所隐瞒,“还有哪里不舒服”

男人想了想,“胃口不大好。”

“肚子胀痛”沈如意是试着问。

男人摇头,“不是。是,是吃不惯这里的饭菜。”

“啊”

沈如意和张医生同时惊呼出声。

男人往四周看看,见只有他们仨,连个孩子都没有,“我是,我是南方人,文职工作,平时多是在家吃,吃不惯北方的浓油赤酱,骨头汤里都恨不得放胡椒和辣椒面。”

沈如意闻言,心中忽然一动,“你不止是南方人,还是吃惯了淮扬菜的南方人吧。”

男人自觉他字正腔圆,没一点口音,听闻这话又是一惊,“你你怎么猜到的”不禁转向张医生。

张医生摇头,“您没说,我也不认识您。”

沈如意“很好猜。江西人不怕辣, 湖南人辣不怕, 四川人怕不辣,湖北的口味重,福建的口味刁,广东人什么都吃。南方去掉这些地儿,还有哪儿你的胃这么脆弱,显然生猛海鲜也不能吃,不是从东海舰队来的吧”

男人仔细想想,“听你这么一说好像也只有淮扬菜适合我。不瞒你说,老家姑苏,早年也一直在那边。”

“那就难怪了。”沈如意道,“那边离这边不近,你这一周怕是都在赶路吧”

男人连连点头,“年三十下午到家,在家吃个团圆饭,年初一一早就出去了,然后来你们这儿。医生,我觉得就是水土不服,不是什么肠胃炎吧”

“你不是水土不服,是脾胃虚弱,无力化湿,说再简单点就是脾虚湿盛,健脾运湿就行了。”沈如意一边开方子一边说,“吃不惯这边的饭,中午就吃面,晚上喝小米粥。千万别吃馒头。炊事班的那些兵一个比一个力气大,馒头揉的跟石头一样,你吃下去不消化,今晚还得跟昨晚一样,翻来覆去睡不着。”

男人闻言又不禁看向张医生,“你们这里的医生真是神了。我昨晚差不多八点吃的饭,九点左右上床,翻来覆去一直到四五点才睡着。结果眯了一会儿就被起床哨吵醒了。”

醒来之后拉肚子,断断续续一个多小时,肚子里空了,缓一会儿准备去医院,送饭的小兵告诉他,家属区这边有个医生特厉害。男人不信,可他实在被腹泻折磨的够呛,还是决定来试试。没想到真让他碰到了。

“我那边没熬药的锅,你们给熬不”男人问。

部队为了照顾家务繁忙的军属,特意给中医科室配几口锅,要是碰到没空煎药的病人,就让她们过来喝。

沈如意道“可以给你熬,但你要在这边喝。”

男人连连点头,“可以,可以。”接过药方就要起来,身体晃了一下。

张医生连忙扶着他,“还有哪儿不舒服”

“贫血吧。早上吃的什么”沈如意问。

男人老老实实说“没敢吃。”

“那怎么行。”沈如意不禁皱眉,夺过他的药方,“我再给你开支葡萄糖,回头你再去食堂,买几个水煮蛋,切记一定要水煮蛋,不能是煎蛋也不能是卤蛋。先吃这些,然后再喝药。”

张医生见他这么虚,替他问,“晚上就能吃饭了”

“小米粥,要是不管饱还吃鸡蛋。”沈如意想一下,“明早也一样,没有小米就换大米粥,吃之前先喝半杯温水润润肠道。”说完又怕他不记得,“我还是给你写下来吧。”

男人见状,不禁笑了,“你们这位医生真细心。”

“来我们这里看病的多是女人和孩子,孩子忘性大,女人一个比一个忙,不细心可不行。”张医生道。

沈如意递给他,“您是刚调到这边,还是来探亲啊”

“有什么区别吗”男人奇怪。

沈如意道“中药要忌口,你要是调到这边,不需要应酬,按照我给你写的吃就行了。你要是来探亲,你家亲戚给你做肉什么的千万不能吃。”

男人认真想想,“是我没想到,对谢你,医生,怎么称呼”

“沈如意,喊我小沈就行了。”沈如意递给他,“张医生,我帮你看一会儿。”

张医生点头,“行。”扶着男人去中医科室,就给他挂葡萄糖。

男人见张医生忙个不停,不禁说“这里有护士,医生你忙去吧。”

“要不要找你家亲戚过来”张医生不放心的问。

男人笑笑,“不用人家都忙,哪有空照顾我。有了那个女医生的单子,我估计明天就能好。”

“沈医生的医术你就放心吧。等一下顺着前面那个路口往东直走就是食堂。”张医生指给他看,“要是明早还拉,就让沈医生给你扎几针。有次有个孩子闹肚子,她就给人家按一下穴位,也不知道按哪儿的,一会儿就好了。”

男人挑眉,“这么厉害”

“你们在说沈医生啊”护士拿个小毛毯过来,“输液区有点冷,您盖上。”搭在男人腹部,“要是沈医生,那你这病就快了。”

张医生替沈如意说话,男人不意外,毕竟俩人一个在东一个在西看诊。输液区的护士也知道她,男人不禁问,“你也知道她”

“当然。别看沈医生是我们这里最年轻的女大夫,她也是我们医院最有名的医生。您来的不巧,要是再过几天就能看到了,来找沈医生看病的得从门诊窗户拍到大门外。”

男人皱眉,“家属院这么多病人”

“哪是院里的啊,都是他们的亲戚,不是看女人病就是看不孕不育。听中医药房的同事说,光去年卖的药都比前年多两成,更别说别的了。”

男人惊讶,“你们在哪儿请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