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兄宠 > 第41章 膏药

兄宠 第41章 膏药

作者:长沟落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7:28: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叶蓁蓁原本以为去镇上要靠走的,刚刚来叶玉珍家之前还特地的问了下叶细妹镇上离村里有多少路。

但是没想到竟然会有牛车坐。

龙塘村不是家家都有牛, 叶玉珍家里条件算比较好的, 这才买了一头牛。

农忙的时候牛套上犁可以犁地,套上板车可以往家里运打下来的粮食和稻草, 等到农闲的时候,套上板车可以去镇上拉点东西回来卖。

叶玉珍家里就开了一家杂货店,整个龙塘村也就她这一家。卖的东西挺多, 也挺零碎。糖油酱醋酒水,针头线脑茶叶,芝麻糖, 粽子糖什么的, 甚至于女人戴的簪子耳环也都有得卖。

不过这些簪子耳环大多是用锡做的, 不值多少钱。

生意也不见得有多好。乡下人嘛,大多都是自产自足的,家里也没有多少闲钱去买其他东西,不过好歹也算是能有些进项。

这会儿叶蓁蓁跟叶细妹和叶玉珍一起跳到板车上面坐了,叶玉珍的丈夫坐在前面赶牛。

一开始叶蓁蓁还挺庆幸, 觉得可以坐车,不用走路。但等牛车开始走了,她就觉得她可能更宁愿走路。

因为路上坑坑洼洼的不平整,这牛车它走过去就颠簸啊。轮子也是木的,车上也没有半点儿减震的东西, 要是遇到一个深坑, 嘣的一下轮子猛的滚下去, 坐车上的人都能跟着跳起来。

好在大家都没有什么急事,叶玉珍的丈夫赶车赶的慢,这颠簸倒也能勉强忍受。

叶玉珍甚至还能盘腿坐着跟叶细妹说话。

一边说话,一边注意到叶细妹头上戴了一根簪子。

是根木簪子,雕刻的式样也不复杂,只是祥云图案,但瞧着就让人觉得挺高端大气的。

叶玉珍就问:“你这支簪子哪来的?以前没见到你戴过啊。”

“你说这个啊。”叶细妹抬手摸了摸那支簪子,笑道,“这是我儿子前些日子给我雕的。你瞧瞧看好不好看?”

说着,顺手将簪子从发髻上拔下来递给叶玉珍。

叶玉珍接过来一看,见是桃木雕的,从上到下都打磨的很光滑,一点儿都不扎手。比外面她看到那些卖木簪子的好多了。

她摸了几下,一边还给叶细妹,一边羡慕的说道:“你那继子对你可真孝顺,还会雕簪子给你。近来我也听村子里的人说了,说你那继子会雕木雕,闲的时候还从庙里接了经书回来抄写。他这得挣多少钱啊?村子里的人说起来都羡慕你呢,说你眼光好。还有原本想要将自家闺女嫁许兴昌的人家,嫌弃他有个断腿的儿子没嫁,饿现在,都说你那断腿的儿子是个宝呢,肠子都差些儿要悔青了。”

叶细妹听了很高兴。也有心显摆许攸宁雕的东西好,而且对她们母女两个都好,就伸手指着叶蓁蓁腰带上挂着的小葫芦说:“他还雕了这只小葫芦给蓁蓁呢。你看看,好看不好看?”

叶玉珍仔细的瞧了瞧那只小葫芦,言语间自然又是一通羡慕。

羡慕过后又说许攸宁和叶蓁蓁彼此关系好。亲生的兄妹间尚且还有一言不合就吵架打架的时候,但瞧他们两个却是兄长友爱,妹妹乖巧,从来没有听说他们两个有红过脸的时候。

叶蓁蓁顺着她的话想了想,就觉得她和许攸宁之间好像确实挺合拍的。这么长时间相处下来,两个人不说红过脸,她甚至都没有看到过许攸宁对她生过气。

不过她也没有对许攸宁生过气。就觉得跟他在一起心里很熨帖,也很安稳,什么事都不用担心。

反正他聪明,甭管什么事,交给他肯定错不了,都不用她操半点心。

镇上离龙塘村走走要半个多时辰的路,但现在有了牛车,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也就到了。

叶蓁蓁上辈子生活在一个三四线的城市,也不知道镇上是个什么样子,现在一看,其实也不是很大。

甚至镇上住的人家比龙塘村也没有多多少,就是路两边很有几家商铺,售卖各种东西。

因为叶玉珍和叶细妹要买的东西不一样,两个人约定好什么时辰在镇口碰头,叶细妹就握着叶蓁蓁的手往前走。

叶细妹要买的东西有棉花,花布,肉,鞋面,以及家里要用到的盐和糖之类的日用必需品。因着年关将近,瓜子,花生之类的东西也打算备一些。

这些东西等到年关的时候肯定会涨价,现在提前买回去能便宜些。而且今儿她们是坐牛车过来的,甭管有多少东西,或者有多重,都能放到牛车上面捎回去。也省得下次过来买还得自己提回去,那得多累啊。

目标明确,叶细妹就带着叶蓁蓁径直去自己以前来过的几家熟悉店铺。等看过了东西,问明了价格,觉得价钱合理了就买走。

自然,叶细妹是个会说话的,在砍价这上面是一把好手。经常让叶蓁蓁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的,心里直佩服。

棉花,花布,鞋面这些比较轻的东西先买好,拎在手上走路不重。肉因为要买最新鲜的,也想挑好的,所以等买好了这些叶细妹就带着叶蓁蓁去卖肉的铺子那里。

原就只是个不大的小镇子,大户人家早上就会遣下人出来采买好一应的鱼肉蔬菜,附近村子里的村民就算到镇上来买肉的也不多,所以案板上还有一扇完整的猪肉没有动。

叶细妹想了想,就买了一斤多排骨,两斤多肉。因为家里的猪油吃完了,还买了一大块猪油。

轮到结账的时候,因为叶细妹会说话,哄的掌柜的高兴了,随手又送了一块猪肝给她。

叶蓁蓁站在一旁,心里默默的在算帐。

刚刚的棉花一斤要一钱四分银子,一匹花布要四钱银子,鞋面布是二三十文钱一尺。现在这上好的五花肉要六七十文钱一斤,那这换算下来一钱银子大概就是六七十块钱,一分银子则相当于六七块钱。

那这样算下来一百块钱在这里也买不到多少东西啊。就这买的肉,排骨加上猪肉就不止一百了呢。

那今儿这一上午她们相当于花了多少钱?

就算叶蓁蓁数学学的还算不错,但这会儿将每样东西都换算成人民币还是觉得有点儿累。

算了一会儿她就觉得,反正她都已经是这个时代的人了,买个东西干嘛还得先换算成人民币啊?而且每个时代的物价水平和消费能力都不一样,这样比较其实也没有什么意义。她往后还是要慢慢的习惯现在的生活方式。

就没有再想,跟着叶细妹从肉店里面出来。

已经中午了,又赶了这么长时间的路,两个人都饿了。见前面的路边有挑担子卖馄饨的,叶细妹就走过去要了两碗馄饨。

旁边有张桌子,叶细妹就拉着叶蓁蓁在桌旁坐了,翻看刚刚买的那块布。

是一块茜红色的素面梭布,上面没有任何图案。

按照叶细妹的意思,原本是想要买一块海棠红色,上面撒蓝色和粉色小碎花的花布回去给叶蓁蓁做棉袄,奈何叶蓁蓁实在不喜欢。觉得那样的一件棉袄穿出去需要很大的勇气。于是在她的一再坚持下,叶细妹才买了这块茜红色的素面梭布。

不过显然叶细妹还是更喜欢那块海棠红色撒蓝色和粉色小碎花的花布,所以这会儿她还在问叶蓁蓁:“你真的不喜欢那块花布?我看着挺好看的。做了棉袄穿在你身上肯定也很好看。”

意思是还想回布店将那块花布买下来。

叶蓁蓁心里想象了一下自己穿着那件花布做成的棉袄的模样,然后坚决的摇了摇头。

叶细妹见状也只得罢了。不过言语间还是挺惋惜的:“那行吧。今年就先给你用这块布做棉袄,等过两年你身子抽条了,这件棉袄小了,再买了那样的花布再重新给你做一件。”

小孩子家长的快,今年做的衣裳也就能穿个两三年,到时肯定会小了,得重新做。

叶蓁蓁:......

她选择沉默。反正两年后的事还早呢,到那时候再说。

不过她心里惦记着另外一件事,就问叶细妹:“娘,家里真的还有一块布?”

原本来的时候是说两个人每个人都买块布回去做新棉袄,但等到了布店,叶细妹看了好些布都说没有自己喜欢的,就说反正家里还有一块蓝色的布,她回去用那个做棉袄就行,就只给叶蓁蓁买了这块布。

现在叶蓁蓁心里怀疑叶细妹是不是不舍得给自己买布做新衣裳,才故意跟她说这话。

面对她疑惑询问的目光,叶细妹心里跳了一下。不过面上却没有露出分毫来,而是笑着说道:“当然是真的,娘还能哄你?我记得真真儿的,还是去年我买的呢,一直放在箱底,等回去一找就能找到。”

叶蓁蓁这才放下心来。

要是叶细妹为了省钱不给自己买布做新棉袄,那说什么她都不肯要这块梭布。

总不能等过年的时候一家子都穿新棉袄,就叶细妹一个人穿旧的呀。

还想再细问两句,卖馄饨的妇人就已经捧了两碗馄饨过来。

叶细妹便赶紧叫叶蓁蓁:“快吃。待会儿吃完了咱们还要去买其他的东西呢。”

叶蓁蓁应了一声,低头拿勺子吃馄饨。

吃了一只下去之后,她身子靠过去低声的跟叶细妹说话:“娘,这个馄饨没有你包的好吃。”

叶细妹会烧很多菜不说,连擀面,包馄饨这些也都会,还都做的特别好吃。许兴昌前几天就在感叹,说他这些日子重了不少。

叶细妹听了心里高兴,也低声的说道:“既然你爱吃我包的馄饨,那回去我再包给你吃。”

叶蓁蓁点头,低头继续吃馄饨。

这时就听到卖馄饨的两夫妻在说话。女的说的是:“我前段日子在咱们镇上看到有个卖膏药的。说是他家的祖传膏药,叫什么,什么黑玉,还是白玉断续膏。还吹嘘说他那膏药特别的神奇,就算断腿的,断胳膊的,哪怕全身的骨头都尽碎了,可只要抹上他这膏药就能立刻好起来,跟个好人一样的坐立行走。也不晓得到底是不是真的。昨儿我老家那边有个亲戚找过来,说她儿子前几日上山打柴摔断了腿,现在只能躺在床上。过来问我镇上有没有医术高明的大夫,想将儿子送过来医治。我就想起这个卖膏药的人来。不然待会咱们收了摊,就到处去找找这个人罢。”

那男的听了却一脸不屑的说道:“你听这个人瞎说!还哪怕全身的骨头都尽碎了抹了他的膏药都能好?就是咱们镇上最好的钱大夫都不敢夸下这个海口,他一个走江湖的说的话,能信?估摸着也就是个卖狗皮膏药的,骗骗你们这些个无知的妇人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