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138章 又要扩军

振奋新明 第138章 又要扩军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04: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榆林战役终于迎来了尾声,长达一个多月的战事,虎威军攻取了,绥德、米脂、葭州、神木、榆林城、府谷等数座城池,加上之前的延川、清涧、安定三地,一时间掌控的领地达到了十个县州。

这次战役毙伤清军三四千以上,俘虏清军接近五千,光关宁军就贡献了三千多俘虏,可谓是取得了空前战果

胜利当然令人喜悦,不过付出的代价也很惨重。神木战役以及最后与关宁军的遭遇战,都是无比惨烈,虎威军第二团和两个车厢营几乎被打废。尤其事两个新组建的车厢营,刚成立没多久就全员减半阵亡人数四百余人,全员带伤

“车厢营一定要重建,直接扩编成一个团孟祥辉任团长,他这次战役临危不乱,沉着指挥,是个能担大任的军官”李振新在将军府对肖正南安排战后军队恢复的事宜,孟祥辉被重点赞扬若是没有他临战的超常发挥,不要说打溃关宁军了,这支军队都可能全丢在战场上

“老肖,接下来你的工作很重,不但要将这次的战损补充回来,还要抓紧时间扩军,从咱们光复的地县上补充四个团的兵力,这任务一点也不轻”

“将军属下觉得不难,一个县也就征七八百人,还是没啥问题的其实还有个办法,从这次的战俘里征一部分会更快”肖正南一直不理解,李振新为什么就看不上那些战俘。在他看来这些战俘的素质要比农民强,训练起来会更快一点。

战俘不是不能用,而是现在不能用。虎威军的底子还是太薄,战俘一多就会使队伍的纯洁性降低等虎威军发展到十万八万,再谈大量收编战俘的事宜也不迟。

这次的战俘李振新打算用来修路,正好快春耕了,人力资源这么紧张的时候,一定不能让他们白白的耗费粮食。

大战之后诸事繁忙,军队要扩编、伤亡士兵要抚恤、光复地区要尽快建立行政机构、要修路、要春耕,总之好像所有的事都挤在一起了。

这个时候才发现手边的人才之缺乏,简直是令人发指。基层管理者到还好说,反正抓一个会识字算数的人就能顶上去。但是像榆林知府这种差事,就不是什么人都能干了

最后还是把雷兴顶了上去,临时兼任榆林知府。尽快把行政体系给理清楚,没有这么个专业人员还真不行。李振新都觉得自己做这种事,肯定是干不过经验丰富的老雷的

老雷最近身体也不太好,就这样也不得不带着病驱北上。走的时候满脸的不舍,主要是延川的油路还没有铺好,他觉得自己错过了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

看着咳嗽不止的雷兴,李振新觉得自己用人有点狠,纯粹是万恶的资本家。“雷大人,这次榆林的事就拜托你了,等我把其他事理顺了,就赶到榆林。你可不要太忙,把身体累垮了就有点不值当”既然行动上不能减轻人家的压力,那就只能在嘴上安慰两句,反正又不花钱。

“将军你也保重,如今我虎威军基业蒸蒸日上,老夫定当不负所托。”雷兴如今心气很高,满清与他有血海深仇,他肯定希望虎威军的事业越做越大。所以尽管身体不好,可依然无法阻挡他对工作的热情。

战后军烈属的抚恤工作刻不容缓,别的不说,首先就需要解决近一千多套房子的问题,这是对牺牲士兵的承诺。振川现在太挤了,周围可开发的余地已经非常少,因此新的烈属安置房被定在了延川。伤残士兵除了彻底失去行为能力的以外,都被吸收进了治安大队。他们被分配到各县的治安队当差,这是个一举两得的措施,既能安置受伤军卒又能加强军政委员会对地方的掌控力。

既然要盖商品房,索性就直接盖两三千套,在延川县新修一个现代化的小区。延川本地的居民一般情况下不会成为商品房的消费者,他们有宅基地。不过一些虎威军的战士,还有移民、商人之类的还是有商品房的需求。多的不说,一两千套房子还是能卖出去的。

延川今年的行情非常好,皮毛生意越规模越来越大,再加上几个制车厂,总体的产业规模估计快赶上振川的一半了。

忙忙碌碌折腾了一个多月,才稍微闲了一点,虎威军扩军的架子算是搭起来了。扩编之后,虎威军总计有六个主力步兵团、一个骑兵团、一个辎重团、三个炮兵营,再加上贺久通的独立团以及一些警卫部队和讲武堂学员,正规军的兵力总数达到了两万五千人以上。

兵力骤增,李振新并没有心情高兴,因为军费开支也增加了不少。一个月的军费开支就超过十万,这还不算装备费用。

养兵果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振川公司一年的纯利润全拿出来都还有一些缺口。要不是和姜镶的军火贸易能填补一点,恐怕就只能靠发币应付了。

这时候才发现金融确实有大用,如果从净收入上来说,虎威军整个体系的运转都紧巴巴的。可是李振新发现自己居然不是太缺钱,甚至还有余力进行投资建设,这还真是一件相当神奇的事情。看来当初搞银行和供应社绝对是一招妙棋,发出去的钱大部分都能被收回来,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的金融杠杆的力量

让新收复地区的民众快速的认同虎威军的统治,修路和征兵是最有效的办法。通过征兵,很多士兵的家庭就算是进入了体制内。而修路更是让有劳力的家庭都和新政权建立了直接的联系,每天都能领到工钱的劳工们激动不已。

在商品经济不繁荣的时代,农民们可是急缺现金。虽然虎威军发的工钱是纸币,但在陕北这一代虎威军的纸币信誉已经建立起来了,他们不觉得这和现银有什么区别,反正这玩意比铜钱都靠谱。

按目前的情况来看,用不了几个月,榆林等地的民众就会彻底把大清朝抛到脑后。就像剪掉脑袋后边的辫子一样,满清终将彻底成为历史。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