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155章 大同之殇

振奋新明 第155章 大同之殇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04: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什么是国士无双老宋用事实很快告诉了李振新真正的国士是什么样。来到延川不到十天时间。他就带着人搞出了硫酸、硝酸和烈性炸药。

本来以为只说了一个大概方向,要搞出来起码也得半年时间。但人家专业人士一出手就非同凡响,先用干馏的方法弄出了硫酸,然后再通过硫酸与硝石反应很快就搞定了硝酸和王水。剩下的就是细致活,直接把脱脂棉花和甘油的混合物进行硝化反应,烈性炸药就做好了。

目前单独的做硝化绵和硝酸甘油性能有点不稳定,不易于保存需要慢慢解决这些问题。

有了可以用的烈性炸药,武器升级换代的工作就要展开了。烈性炸药的产能并不高,只能生产一批抛射炮和迫击炮炸弹,也能做一批填装了混合炸药的手榴弹出来。

枪炮的推进药还没有条件进行换装,一方面受制于硝化绵的生产工艺,另一方面也受制于钢铁质量。延川发现的铁矿矿品太差,炼不出优质钢铁。并且产量也有限,现在一部分铁矿和铁料就需要从山西的进口。进口的铁矿石质量确实要比本地的好,但是运输难度太大了。拉着石头跨省运输,不要说古代了,就是放到后世也没什么人这么干。

李振新也想在陕北其他地方重新开一个炼铁厂,可是派人找了半天也没有发现铁矿。在记忆里好像也没听说陕北哪儿有大型铁矿的,关于这里的传说都是煤老板和油老板,可没听过铁老板。

山西有铁矿,但那地盘现在是姜镶的,总不能带兵去抢友军的地方。再能想到的铁矿好像就是远在蒙古的包头了,那地方也太有点远了吧

缺铁的问题日益严重,一时半会还真想不到解决的办法,只能先拖着了。

九月中旬,李振新因为宋应星的到来,全力投入到了工业生产上。老宋带来了很多工艺,尤其是冶金工艺和机械生产工艺,对目前振川工业体系都有着巨大的帮助。人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百科全书的名声可不是虚的,随便拿出一丢丢,就能很大程度上丰富这里的产业链。

至于防范清军的事,李侯爷觉得已经不重要了。老子都有了烈性炸药,还怕个毛线的大清八旗,来一万炸两万,就怕他们不来。

“关于宋先生入委员会的事,今天就定了谁再有意见也给我不要说出来,我不想听到这些话。”军政委员会上,李振新提出要增补宋应星入会。结果居然有几个委员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老宋刚来陕北,没什么功勋,再说干的也和军政不相关的工作,成为军政委员似乎不妥。唉,侯爷这暴脾气,这事可一点都忍不住直接力排众议,强行让老先生入了会。

老先生没资格成为军政委员,那谁还有资格其实其他人反对的不是宋应星本人,而是这种空降的行为。这些委员们基本上在大明都没什么资历,突然南方来了个举人就立马进入了核心决策机构,这以后再来个进士或者朝廷的人,他们这些人的地位恐怕就堪忧了。

正是出于这方面的担忧,大家才提了一些反对意见。李振新要是知道这个情况,就不会动怒了整个大明朝,能让他如此重视的人估计也就老宋一人了。这样的人才,有那么容易找吗而且还是自己大老远赶过来的,不重视能行

刚强力促使宋老先生入阁私下里大家把军政委员会称为陕北小内阁气还没消,就收到了一个更令人气愤的消息,直接气的李振新吐了一口血晕了过去。

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李侯爷还没缓过劲来。“老吴你这消息属实吗阿济格这老贼真的屠了整个大同城”

“侯爷消息千真万确,不但是我的人报上来,姜总兵那边也派快马通报了此事九月初九阿济格率兵突袭大同城,守军不防当天城就破了。老贼气愤大同民众前段时间坚守城池,下令士兵在大同城杀了三日百姓”

听到这话,李振新又涌上了一口老血。“你把详细资料给我整理一份,本侯要看看这个屠夫到底干了些什么。”

老吴报上来的材料触目惊心,清军在大同城屠杀三日整个城中百姓几乎全被屠尽,好在姜镶移镇朔州的时候,迁过去了一部分百姓,不然大同城的人恐怕就全部被屠杀完了。

看完资料李振新气愤不已,感觉整个人都要炸了。“老吴你派人联络姜总兵,就说本侯近日将整兵入晋,为大同百姓报仇不将阿济格这狗贼的头砍了祭奠大同百姓,本侯难消此恨”

第二天延川时报发了专刊,上郡侯正式向满清宣战同时详细的叙述了清兵在大同的恶行,号召全国民众同仇敌忾,要与满清兽兵不死不休。

宣战之后,兴平军就进入了紧急状态。全员准备东进山西,找清兵报仇。

“侯爷愤而发兵可是兵家大忌,这事还得从长计议万万不能草率行事。”雷兴一听李振新要向山西发兵,急得立马从榆林赶了过来进行劝谏。大军劳师远征本来就是大忌,再说去了山西即使打赢了仗也没什么好处可占,绝对是一个赔本买卖。

“雷大人你说的本侯都明白,可这事实在是令人怒气难消。若是不为大同百姓报仇雪恨,我兴平军还有什么资格举抗清的义旗”

雷兴最终没有劝动李振新,但是兴平军去山西的事也搁浅了。不是李侯爷突然想明白了,而是又出现了军情。

在草原上做生意的商人带来紧急消息,大股的满清八旗进入了鄂尔多斯草原,同时很多蒙古部落也向这一地区集结。种种迹象表明,满清是准备从草原南下,进攻榆林。

怪不得关中地区一直没有敌情,原来他们是准备与蒙古人联合从北边来。好家伙,直接来了五六万大军李振新不惊反喜,这回正好在家门口报仇雪恨。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