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162章 赶着过年来了个人才

振奋新明 第162章 赶着过年来了个人才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04: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西安城里,洪承畴和吴三桂这对老冤家又碰面了。虽然内心里相互膈应着不行,但表面上两人都很客气。

作为半个地主,吴三桂在城里设了盛宴,招呼自己这位老上司。城里的将军富碦蝉、以及汉中的李国翰都来作陪。

“督师大人此次重来故地,定能带领我等收拾了哪陕北的李羊毛”吴三桂在酒宴上开始恭维这位老上司,若是别人他还可以拿一下平西王爷的架子,面对洪承畴可就拿不出来了。

“长伯客气了,先说说这李羊毛的情况吧你军已交手多次,想来是对此贼相当熟悉了。”吴三桂没多说废话,直奔主题。目前来说确实是关宁军与李振新的交手记录最多,说了解对手也非他莫属。

“督师,那我就把情况说一下。目前这羊毛贼据有榆林、延安两府大部地区,麾下精兵有三四万人。皆是配装了连珠火枪的精兵,拥有火炮无数,火力之凶猛前所未见,战力非同小可。听说其在击败了英亲王的大军之后,又北上东胜卫,在哪里筑城准备长期驻扎”

听了吴三桂的一凡介绍,洪承畴有点迷糊,这个李羊毛是吃饱了撑得,跑到东胜筑城不合常理啊“羊毛贼在东胜筑了城这打的是什么主意还有他们的火器对我军克制大吗吾在北京听说,连珠枪可是骑射的克星”

面对这一连串的发问,吴三桂回答起来还有些吃力。“羊毛贼在东胜筑城之事,属下一时还想不明白,想来是为了防备草原上的蒙古人吧连珠枪确实是骑射的克星,其能连发六发子弹,准头也比三眼火铳要强不少”

“我军中能否仿制羊毛贼的火器”

“属下费劲心思搞来了样枪,不过仿制难度颇大,到现在做出来的也不怎么堪用”

“这事不可怠慢,要安排紧要的匠人抓紧时间仿制尽快做出合用的来京城里瑞重亲王也说了这事,你派人把样枪送一份到京城,那里的匠人水平高一些”洪承畴觉得仿制火器是眼下最关键的,当年清军就是仿制了红夷大炮,才彻底掌握了对明军作战的优势。

“听说羊毛贼颇善制器,其境内的振川城出产的东西可不少”

“确实如此,如今咱们这里用的好些东西都是振川城产的,比如眼前的这油灯还有火油、铁瓷、等物件不计其数。听说其境内靠着这些物产,富的流油,都铺了一条近百里长的油路”

听了吴三桂的介绍,洪承畴算是立体的了解了李振新势力。越了解,越觉得想要对付此人难度越大。

有精兵、有精械,最主要的是还有钱。这样的敌人能好对付吗唯一欣慰的是,这股敌人不是流寇,扩张意识不强,不然现在就来打西安城了。看吴三桂等人的怂样,也没有一战之力

这股贼军的弱点在那儿哪洪承畴一时还想不出来,到固原慢慢再想吧

第二天一早,洪总督没有休息就踏上了北去陕北的行程。前三边总督孟乔芳还在那儿等着他交接,固原城的总督府不知道变化大不大,已经离开快十年了。

同洪承畴一样冒着严寒往陕北赶的,还有一行人。不过他们可没有三边总督这样大的排场,只有三四人行色匆匆,一路上小心谨慎生怕被人发现。

“几位老爷,翻过这道梁就到了李侯爷的治下,到了那里就好了,咱们也不用这么偷偷摸摸”一个老农模样的人对着身边的几人客气的说话。

“一路上多谢老丈相助,方某感激不尽这是一点谢意,还望不要嫌少。”一个中年人从怀里掏出了一粒碎银子递给了老农。

大中午的,李振新刚吃完午饭,正准备搂着闺女睡一会午觉。雷兴就火急火燎的跑进了院子,边跑边喊“侯爷大喜事,咱们陕北来了位大材”

大材谁这么厉害能让雷老汉重视到不顾形象

“来的人是谁啊”

“是桐城方密之”

“方密之是谁很有名吗”

“就是方以智,复社四公子之一”雷兴以为李侯爷是不熟悉方以智的字,所以专门解释了一番。上一次对宋应星也是如此只知道人家的名不知道人家的字,不明白怎么会有这毛病。

“复社是干什么的”李振新一时还真没记起复社是怎么一回事,若是东林党他立马就知道情况,复社还真有些小众

“侯爷你不知道复社他们在东南可是半壁江山的存在”

“东南不是东林党人的地盘吗”

“这复社是和东林党人鼎足而立的,人称小东林”

原来来了个东林党啊怪不得雷兴这么大呼小叫的。老汉虽然不是正经读书人,但还是把自己往读书人里靠。遇到东林党这种大学阀,骨子里的自卑感就生出来了。看这一副走狗的样子一点没有堂堂军政委员的自信

跟着雷兴到了将军府,见到方以智和他儿子以后,李振新并没有被震惊到。这位四公子也没有想象中的帅啊抱着试试运气的态度,还专门问人家有没有什么着作能欣赏一下。

老吴和老宋两人就是凭着书册,让李侯爷亮瞎了狗眼。说不准这次找上门的,同样也是个国宝哪。

这一次似乎没按套路来,方以智递过来书册就是普通的诗集,没什么让人兴奋的点。李侯爷装模作样的翻看了一遍,并表示这样的大作需要留下来慢慢品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闲谈了一会,很客气的让人先安排住宿,并表示晚上的时候举行接风宴就完事了。这已经很客气了,要不是看人家大老远的来,并且以前在朝中还有些地位,李振新接风宴都准备省了。

晚上接风宴的的时候,李振新才意识到这个人似乎是个人才。因为他和老宋好像以前就认识,两人交流很多,老宋对他的学识也是称赞有加。说他不仅学问大,在杂学上的涉猎也不是自己能比的

杂学比老宋还深这怕是在吹牛吧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