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165章 让老朱家的后代去当油老板

振奋新明 第165章 让老朱家的后代去当油老板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04: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从将军府出来,方以智晕晕乎乎的,今天的聊天信息量太大了他从来没和人谈过这么费脑细胞事。

李振新说他对大宝之位,没有兴趣这个理由似乎是站得住脚的,毕竟若是子孙后代混的像如今的帝室这么惨,也确实没什么劲这似乎又不可避免,自古以来没有长盛不衰的王朝,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古今皆如是也。

军政委员会就是个临时改进版的内阁,方以智到陕北之后很快就明白了。从结构上来说,读书人或者说纯文臣这块占的比重比较小人员基本上都是陕北的人,上郡侯的要求是军政委员会在以后继续掌权。他的目的是自己这个体系的人在未来能长期把持朝政,这确实是一个自保的办法。

皇帝无权干涉朝政运行这是要彻底虚君君是明君,臣才是名臣,虚君之后,臣还是臣子吗

转过头了一想,读书人追求的不就是与帝室共治天下吗李侯爷是更进一步,直接让帝室只有其名而无其实。若是把持朝政的是正人君子,好像还不错

军政委员会不沦落为党同伐异的利益团体这恐怕很难做到不说别人,就是正人君子组成的东林党,方以智也觉得有些事确实做的很过分,更别论其他人了尽管不完全认同李振新对东林党和天下读书人的指摘,但他对这一问题的担忧还是有道理的

尽管这次谈话,虽然很多事还没消化清楚,很多观点也无法苟同。但方以智确定了一点,这位上郡侯并不是无药可救,甚至他比目前的所有军阀都明事理,知进退,懂兴衰

说实话这样人的即使自立门户,也未尝没有可能,不过人家似乎更在意复兴大明。在这乱世能遇到这般人物,已经很难得了既然如此那就先在其治下效力吧,自己这样人的存在也可以制衡和劝谏一二,让他往好的方向发展。

大年初四,军政府的人就不得不提前上班了李侯爷,最终会给宗室子弟安排一个什么出路,大家都很好奇

“军政委员会能到的成员都到齐了,外边的宗室代表估计都等的不耐烦了我先把处置宗室待遇的意见给大家说一下,你们议一议看有什么补充的。”

“延安府附近新发现了几眼火油井,目前已经出油。我想着在把附近方圆五十里的地界出产的油井,都划给宗室前三年由振川公司代管,宗室派人参与进来。以后就他们自己来管,自负盈亏这些油井的收益每年拿出三成来分红,其中一半上交皇室,另一半宗室自己商量看怎么分润。”

刚开始的时候李振新想着给他们注资搞个皇家银行后来一想,以这些饭桶的能耐,银行这种高大上的赚钱门道,估计是搞不来,用不了几年老本都被这些祖宗给嚯嚯完了。还是让当油老板吧,这玩意儿操作起来容易一些

“侯爷让宗室去经营火油井的开采,他们能行吗不会搞的亏本吧”雷兴比李侯爷还悲观,觉得挖石油这事交给宗室也有点强人所难

“若是连挖油这种傻子都不会干赔本的事都搞不来,哪就要饭去吧我兴平军可伺候不了这种大爷”

听了上郡侯的安置计划,几位宗室代表大眼瞪小眼,一时做不了决定他们认为这事很有难度,自己这些人干,能有收益吗

“侯爷,咱们能商量一下吗这油井的生意,我等确实没干来能不能换成一县的粮税”代表们提出了他们的条件

放着油老板不做,非要刮地皮这些人的水平也只能到这里了

“不能凡是涉及管民的事,大明宗室都不能参与你们也不要瞎琢磨了,说实话,将油井的生意搞好了,比什么都强。你们若是不信大可以等明年分红的时候,看看到底能分多少有这个闲工夫,抓紧琢磨派些机灵的人学些油井管理的本事才是正事别振川公司代管的时候赚钱,自己搞的时候赔钱”

说完,李振新直接喝茶送客与这些没出息的人闲扯淡,也太浪费宝贵的时间了。

有恶心事,就有令人开心的事。年初四解决了宗室堵门讨饭的事件,年初五就有人送来了一件令人欣喜的礼物。

李振新麾下首席匠师王大宝,带着徒弟吴六四来拜年了。并且带来了一份神秘礼物,吴六四做了一个新机器,想看看能不能入侯爷的眼。

看着眼前的机器,李侯爷眼睛都快亮瞎了

老王的这徒弟了不得居然做出了一个手摇缝鞋机。这个机器和李振新小时候,在大街上看到的修鞋匠人用的机器几乎没什么两样。无论从形制,还是功能差别非常小除了粗糙一点以外,别无二致

果然是名师出高徒,天才老王的徒弟也也是个天才,这份新年礼物很合心意。

李振新开心的对着王大宝师徒说道“老王,你这徒弟不错做的这个机器非常好,有大用我看可以直接升为匠师”

听了李振新表扬的话,王大宝带着徒弟连忙要下跪感谢,幸亏李侯爷拦的及时

“老王咱们之间不要搞这些虚的,这物件确实不错我有个想法,吴六四可以从振川公司出来单干专门开个做缝鞋机的工厂,对了还要做脚踏缝衣机,原理和这一样稍后我给你说怎么做”能搞出手摇缝鞋机,脚踏缝衣机还有什么难度

“你也不怕没银子,军政府直接奖给你一千两银子对了我先给你拉一笔订单,从你的工坊定五百台缝鞋机,五百台缝衣机有这两份订单,你的工坊两年内生意就不愁了”

鼓励发明创造,是李振新一直以来的政策。但是当前推行的力度还不够,工匠们的待遇和地位确实提高了不少,可还是没人骤富。吴六四的发明,就是一个契机。

别小看一个小小的缝鞋机,这项发明绝对是跨时代的。它代表了联动机械制造的时代开启了以往的机械制造联动性都不强,也就织布机勉强算

除了它在机械史上的地位,对目前延川的产业发展也有很大的提升。有了这项发明制鞋业的产能就能提高好几倍。同时还能促使一个新的产业诞生,那就是成衣制造业。

纯粹靠手工制作成衣,劳动效率太低,利润也不足以支撑其形成大的产业。有了脚踏缝纫机,大规模成衣制造就有利可图,这个产业也就能形成广泛的市场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