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17章 清庭来人

振奋新明 第17章 清庭来人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04: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不当守财奴,要让资本流动起来,是李振新有了银子以后的第一想法。经过慎重的考虑最终确定的花钱办法是给半工半兵的民兵以及管事发银子增加工资。增加的这部分工资直接用银子进行支付,同时不属于固定工资而是属于奖金,每个月根据表现进行分级,给他们发半两到三两之间的浮动奖金。

原本准备直接发银子,但是看了银子的杂七杂八的成色以后,决定重新提纯,铸成半两和一两的银币进行发放。铸银币的方式没有用传统的倒模铸币方式,而是先铸成圆形银币,然后用杠杆压铸机压出花纹和面值,银币的合金配方是89成银子,一成铜,01成锡。

根据目前的银两储备,其实铸银币是有点启动太早,可有些事开展的越晚难度越大,越早启动大家的接受程度越高,调整的余地也越大。现在的民兵和管事以及一些技术人员一个月总共的奖金开支不到两百两,也就是说以目前的储备可以支持八个月左右。八个月之后李振新觉得怎么着应该有其它的收入进行补充。

铸币工坊直接建到了河谷棱堡里,现在山谷里的工坊要开始搬迁了,不能老窝在山谷里这是不会有前途的。而且一些生产方式也要逐步启动水力机械项目进行替代。比如练铁炼钢,如果没有水力设置,哪规模和效率以及质量就永远提不高。

确定了下一步发展方向以后,李振新就直接搬到了棱堡进行生产指导和研发。到了五月份,棱堡的房屋建设基本上完成,很多人都开始搬迁到棱堡里生活。李振新规定棱堡房屋的产权归集体所有,住宿者只有三年的使用权,三年以后需要搬出公共房屋自己盖房,只有烈士家属才能分到永久性住房。房屋根据劳动力和级别进行分配。一个成年男性劳力可以分到一间小房子,妇女、孩子和老人两个人才能分到一间,没有成家的只能住集体宿舍。

来到山谷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有新房子可以住了,村民对这项政策的接受程度很高。唯一觉得不满意的是刚刚被收留的马匪家属,他们的成年家人是没法享受分房政策的,只能住在矿上的窝棚里,一个月只有两天时间可以回来和家属团聚。

就在棱堡里忙着给各家各户分房的时候,河谷里来了一群意外来客。来的这群人一共有六个人,,穿着衙役的制服由一个像像是师爷的人带领。他们来到棱堡前之后,之间喊话让主事的人出来回话。李振新被人叫出来,看到这些人之后就反应过来了这是满清朝廷的工作人员。

来到这个世界都快一年了,才终于和满清的工作人员打上交道,也是够晚的。不管内心接受不接受,既然人家找上门了还是接待一下比较好。再说以目前的实力,还是没有能量和他们硬扛。

把这些人招呼进棱堡新修的办公室之后,一番寒暄就搞明白了他们的来意。他们是延川县衙负责下乡清查田亩和人口吏员,这次是沿着清涧河谷进行清查,主要目的是为即将开始的夏税征收做准备。满清作为一个刚刚在这一带建立统治的政府,目前县衙其实对于乡下的掌控能力非常弱,县衙控制的人口只是集中在县城附近。为了加强控制力和税收收入,从四五月份开始,就对乡下进行了清查。由于李振新所在的河谷离县城比较远,清查到这儿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

当然这些人也不可能深入到大山里进行清查,估计真要去山里去就不知道是谁清查谁了,说不准会被土匪和流落到山中的农民军打死在里边。要说来到这儿的这几个人也是胆大之人,胆小的都不敢这么深入。

喝了李振新一顿茶,吃了一顿肉之后,师爷和几个手下就放松下来了,他们觉得这个堡子的人应该是顺民,所以就大胆的提出要对堡子里的人员和田产进行清查,如果有前朝的地契之类的文书的话就拿出来进行更换。李振新说自己这些人,都是流落到这儿的山民,也就是开荒种地,没有什么田契。

见到这种情况,吏员们觉得创收的机会来了,连忙连蒙带骗的给李振新传达一个信息,就是只要给他们好处就可以把这附近的田地,荒野都划给李振新。对于这个信息李振新,不置可否的打哈哈,就是不搭茬。

最后还是那位师爷摊开了说,看着李贤弟这么明事理的样子,就把这附近看着近三千亩田地都划给贤弟了,这些庄民每家就画个十亩地的样子意思一下。李贤弟也可以少报一些人口,做些隐户出来。

遇到这种油条式的吏员,李振新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赶紧把他们打发走了该干嘛干嘛去,为了打发走这些人,李振新准备出点血,给师爷送了10枚一两的银币,然后再给每个人送了一匹羊毛布。面对上道的李振新,师爷临走的时候很大方的送了一份人情。直接开了一张三千亩的地契,其中两百亩熟田需要当年纳税,其它的算是荒田三年以后纳税。山谷里的人口也只算了三十户,给每户画了五亩熟田和五十亩荒田,说当下就暂时这么处置了,以后有时间再理清地界。

师爷带着手下走了之后,吴老三和肖正南就找了过来。他们对李振新这样的处置办法意见很大,吴老三的意见主要是被统计的田亩数量太多,今年就得纳三百多亩的田税,三年之后更是要纳四五千亩的田税,这完全是上了师爷的当,那家伙就是既拿好处又坑人。而肖正南的意见是李振新的政治态度问题,怎么可以给满清鞑子纳税当顺民哪,作为大明忠臣这是绝对不容许的,莫非李振新有投靠满清鞑子背叛大明的想法。

对于找麻烦的两人,李振新只能耐心解释。给他们的理由是,这只是拖延的办法而已,谁知道收税的时候是怎样一个情况,三年后的情况又如何哪反正现在咱们实力还不容许和满清硬来,同时又不是现在就交银子,等交银子的时候说不准大势有变哪。咱们现在的目的是虚于应付,关键要积累力量。太祖他老人家的战略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目前咱们的战略就要学太祖。听了李振新的解释,两人才顺过气来。其实这也是李振新内心的真实想法,作为一个穿越客他还真没有心甘情愿当满清顺民的想法,但目前的底子太薄了,所以只能装孙子在夹缝里谋发展。等到积累到一定程度了,再谈下一步的打算。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