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239章 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

振奋新明 第239章 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04: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岳山兄,有大好事”

“什么好事吾看着营里边贴了告示,有人围着看,一时挤不进去,想来与我等新兵关系不大,就没过去看”

“这次你可想错了这告示就是专门为我等入军营的士子贴的。国公爷体恤我等入伍的士子,将军政大学特科的补录名额留给了参军或者是入工的士子”

“特科补录专门从我等人中招名额有多少”

“有一百三十多吾听说这次符合条件的,只有四百多人”

“四人中就能取一个,有这等好事这国公爷对俺们这种落榜之人也太过优待了吧”

“何止是优待简直是开天恩吾算是看明白国公爷的本意了。夏国公起于微末,知道救国兴亡是要靠实干之人的。所以各项政策都倾斜于我等寒门士子,上次大考不好明着偏袒。但还是尽量想办法,让我们都能有个安身立命的营生。等那些不识时务的人被淘汰了,这些名额就会给我等补上”

“所言极是,国公爷应该早就预料到这些人不安分”

“是的你看这次补录的条款,条条都像是早有准备。”

“开玩笑,国公爷是什么人那是能只手擎天的国之柱石会让一帮酸腐文弱之人给拿捏住张狂一时的建虏都在他身上讨不到好处,治这些人如拾草秸,手到擒来。”

突如其来的补招,让很多滞留在长安城的读书人措手不及。只针对已经就业的读书进行招录,这算哪门子政策已经就业了的寒门士子自然拍手称快,但那些在家中苦读的读书人就意见很大。还有在几所大学中读书的学生,同样是议论纷纷。

“国公、近几天外边士子们吵的沸沸扬扬,有很多人想要到军政府衙门请愿。”

“此事万万不可,别山,你去贴个告示解释一下就说之所以推出此策,是害怕再出现大批士子辞职的事情,从而耽误军政府整体工作推进。这些已经就业的读书人,珍惜工作机会,为人踏实,才考虑他们的。在学校中读书的大学生,安心上学,莫要生事端,补招的学员不会影响他们以后的工作。大学生,是军政府重视的人才,以后不会亏待等时机成熟以后,军政府将不会再招非大学生的士子入仕。今后凡涉及到临时特招,都会从已经就业的人中招,其它人安心等待每年的正考就行。”

“国公、这么解释怕是士子们还是有点不能接受,吾怕他们闹事”

“你在告示中加一条,以后有意见都写成文书投递到衙门内,衙门会视情况进行答复。但凡不听劝阻聚众闹事的人,一律取消考试资格,严重的直接入监牢叛处到工地上当苦力”

文人闹事都是惯的毛病,他们和满清也顶过牛,结果被打了个满头包。现在这些人估计又会把主意打到军政府的头上,李振新才不想把他们当祖宗供着。实在不老实,就发配到绥远去修铁路,那里的伙食好。

张同敞,心有不甘的走了。他总觉得这么处理读书人有辱斯文,但政策制定的当事人有理有据,也不好辩驳。

补录的工作进行的很快,十天以后就公布了结果。一百多名寒门士子,被招录。他们不需要进行培训,直接被打发到工地上去当项目负责人。

“岳山兄,你真是好运气,这次一考就高中了。那像我,又一次名落孙山,估计此生无望了”

“衡泰兄、万不可泄气,你如今也在军政府麾下效力,未必没有机会。国公爷注重实务,只要你用心做事,一定会有前途的以吾看来,这日后的前途并不靠科考出身,反倒是要看能不能干出事实。”

“世兄所言极是,你我二人共勉期望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

告别了失落的莫太荃,刚刚中试的张维炳就匆匆的踏上了下乡的行程。虽然他嘴上宽慰朋友说,到那里都会有机会。可心里,还是觉得这种科考入仕的方式才是正途。能有这次机会,实在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一定要珍惜,可不能想那些撂挑子的士子。人家能挑三拣四是因为有这个资本,那像自己,一旦任性就会有饿肚子的危险。

张维炳已经做好的吃苦受累的准备,不成想到了地方上之后。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差。他负责的是为一个大镇子,修水渠。这里有成片的荒地,因为没有水源被抛荒了。此次他将带着两三百民工,从二十里地以外的河道上把水引过来。

“管事相公,今天我等干活的工钱还是现结吗”一个工头跑过来问工钱的事,其实他们都知道工钱是现结的。但每天上工的时候,还是不厌其烦的要问一遍。

“这是自然,等晚上下工的时候,吾会如数发放你们只管尽心干活就成。”

工人们开始上工修水渠,张维炳并没有像一般的士子那样,回到办公的帐篷等待下班。而是在工地上四处转转,想多了解一下这处工地的情况。

转的过程中,他就发现了很多问题。表面上看,这些民工门都在尽心干活。可其实还是有不少人,偷奸耍滑。除此之外,干活的效率也不高,大家都是一哄而上。没有什么分工协作,这肯定不行。

张维炳在军队里待过一两个月,除了军事技能训练以外,也参加过不少集体劳动,他知道分工协作的好处。既然自己现在能管事,那就让这些民工试着做些分工,起码修渠的效率会提高不少。

民工不像军卒可以用暴力和强制手段,让他们服从工作安排。可张为炳同样想到了,调动工人们生产积极性的手段,在工资和伙食上做文章

上头只是给了他每天工资的总体预算,可并没有规定这些钱具体的花法。只要他不贪污受贿,钱还是可以自由使用的。他的想法是,将民工们分为上中下三等。不同水平发不同的工资,可不能让这些人一直吃大锅饭。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