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242章 靠房地产恰烂钱行不通

振奋新明 第242章 靠房地产恰烂钱行不通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04: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在关中平原修一条铁路,是有必要且有重大意义的。整个北方地区,近百年来发展滞后,一方面是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交通环境的问题。自有了大运河,长安就开始极速衰落。到了武则天时期,长安就完全失去的中心城市的地位,只不过是靠着政治地位苦撑。

大唐结束后,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再考虑过将这里定为都城。由此可见,交通环境对一个地区的影响有多大。建一条铁路,虽然未必根本上改变这个现状,但起码能缓解。

关中铁路,在规划上比绥远铁路逼格高。绥远铁路是双线设计,单线建设。而关中铁路,李振新的打算是直接双线施工,一次到位。关中地区是平原,施工难度比较小,这里的人力资源也丰富,最重要的是,对运力的要求高。若是只建个单线,基本上建成后,就满足不了运力的需求。

建双线还有一个原因,如今的油路建设出了问题。沥青这个重要原材料,暂时满足不了大范围铺设的需求。

已经开工的绥远油路和延长油路,就已经因为原材料紧张而耽误了不少工期。

造成沥青原材料紧张的原因是,当下采油方式太原始,一年下来开采不了多少石油,炼出来的油倒是能勉强供应市场,可沥青就实在有点不够。绥远修的油路,已经用大量的煤焦油来代替石油沥青。关中修条东西向油路的计划,只能暂时推后。

启动关中铁路计划,就意味着大规模的向民间撒钱。这同样带来了一个问题,钱撒出去怎么收回来货币需要个有效的蓄水池。促进商业繁荣,民间就需要大量的货币,然而货币若是长时间滞留在民众手中,也不是一个好现象,时间一长,官府就丧失了对货币的控制力。

回收撒出去的货币,税收是一个方式,但不能完全靠这一个手段,税收政策是需要稳定性的,不能频繁变动。也就是说一定时期内,通过税收,回收货币的比例是一定的。

在延川的时候李振新的办法是搞房地产,后来到榆林和延安后靠的是振川公司的商品。

现在这两条办法都有点没法用的迹象,振川公司体量再大,也撑不起整个陕甘的摊子。再说一般情况下货币最容易滞留的人群,是中产及以上阶层。贫民有钱会用于日常生活消费中,中产阶层的日常生活品消费比例并不高。

“能不能用房地产,恰烂钱”李设计师悄悄的问了一下自己。琢磨了半天后发现同样行不通。延川搞房地产是有特殊需求的,当时四周皆是清军,民众安全感差,不敢在城市四周生活,所以城市的地皮是紧缺物资。更何况那时候说是搞房地产,其实赚钱的大头是建材。现如今整个建材市场,振川公司的占有率非常低,即使能把房地产搞起来,恰来的烂钱也被建材商们搞走了,还是回不到军政府手中。

靠房地产回收货币,必须要在地皮上打主意。可地皮一时半会吵不起来,可把人给急死了

“别山、咱们关中地区的文教底子还是有点薄,文教不昌啊你有这个感觉没有”李设计师苦思冥想,还找到了一个天才办法,开始忽悠起脑袋不是太灵光的张同敞。

“国公,莫非是想要推行陕北的学校制度吾觉得可以实行”老张作为读书人,对发展教育这事自然举双手赞成。

“推行学校制度,是势在必行但眼下有个问题,咱们军政府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整个陕甘地方实在太大了”

“这确实是个问题,实在不行咱们能不能收些费用毕竟自古以来收束修是天经地义的事”

张同敞果然脑袋不灵光,稍微一引导就很上道的提出了付费教育。

“让百姓自己掏钱供养读书人,这不是吾办学校的初衷啊”

“国公,任何事都讲究个循序渐进,你不是说凡事都不能脱离实际,急功近利的想要一步登天吗搞教化这事你就有点着相了,咱们可以一步一步来,等有余力了,再把百姓负担给免了。”

“别山,你一语点醒了吾。这样,先在关中,榆林等地进行试点。小学生,第一年全部免费,第二年学业排名在先的一半免费,另外一半只收伙食费,第三年和第四年前一半免费,后一半收伙食费和书杂费。中学生要考试入学,分为正副两榜,进入正榜的全部免费,副榜需要出钱才可入学大学同样如此”

“这与捐监是同理,怕是不妥”张同敞的想法是收地方教育税,没想到李国公的主意是从富家子弟生上榨钱养好学生。

自费上学这事,并不是后世才有的举措,古人把这玩意玩的早就花样百出了。很多人以为明清时候官员都是通过科举考试出来的,事实并非如此。大量的中低层官员和技术性官僚,并不是进士举人身份。什么捐监、恩监之类的多了去了。到最后太学国子监,都弄成关系户专业镀金场所。

进士之所以含金量高,是因为最终成为大佬的机会大。这就好比后世虽然大家都是公务员,可真正成为主政官员的人基本上都不是普选考试出身的人。像什么选调生和遴选干部,这些人才是步入升职快车道的正经干部候选人。

“总督,选才也有正才和辅材之分。正才当然得凭本事了,可辅才其实中庸之才就行。咱们只要保证正才不被埋没就行,剩下的辅才可以松一点不过也有个原则,自费学子不能因财和势区分档次。”

老张对这事,没法据理力争。他本人的出身也不是科举正途,他是沾了张居正的光才有了中书舍人的身份。

通过付费教育,让多余的钱回流到政府手中,这办法有一定的可行性。太穷的人是没心思供养子女上学读书的,反倒是中产阶层,对于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这事很上心。只要通过名次把阶层区分开来,剩下的事就好办,有钱的家长们会上杆子来送钱。重要的是,这玩意没上限,怎么花钱都不够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