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302章 舞阳、太原钢铁基地

振奋新明 第302章 舞阳、太原钢铁基地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04: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东征大溃败、对明军来说是一场重大的战略失利。左梦庚凭着南昌一战,非但避免了覆灭的危险,还收复了很多失地。

原本投降明军的一些将领,降而复叛,又加入到了楚军的阵营。此战之后,左氏算是在江西北部站稳了脚跟。

这时候,左家老牌军阀的底蕴才真实的展现出来。虽然家底被搞得没剩多少,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家还是有东山再起的实力。比如在重建军队这方面,他们有先天的优势。军队初起之时,基层将领是关键。而左家在这方面的积累,正好能解决最棘手的问题,并且忠诚程度还高。

从一千多人,迅速发展为两三万人,基本上不用费劲。家丁们分出去,当个小统领之类的一点都不费劲。这一点上,左梦庚的可比李振新高多了。李振新直到讲武堂学员正式毕业,才有了爆兵的能力。在这之前,所有的基层军官都是一个一个攒出来的。

军校培养的学员,刚开始带兵的时候,还未必有这些老家丁管用。他们的实战能力、以及基本指挥素质,得通过一定的实战慢慢锻炼出来。当然后期发展来说,军校的学员优势是老家丁们未必具备的。

战争胜利之后,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比如之前招兵很困难,但这一战之后,参加楚军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那些处于观望状态的士绅大户们,也开始重新考量对左家的态度了。他们似乎现在才想起来,这位楚皇是当年左大帅的儿子。

大好形势被一战葬送,气的永历帝罢朝三日。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花重金建设的禁军会如此不堪一击。而夔东与刘文秀部西营的战斗力,也十分令人怀疑。这帮军头,就不能像李邦德所部那样,稳稳的打仗吗

他们当然不能像李振新所部那样稳扎实打了,因为整个体系依然是那种农民军体系。战事顺利,自然锐不可当,但一出乱子就一哄而散的毛病估计是永远改不了。

李振新经常说,看一个军队的战斗力,不是看这支军队打了多少胜仗,而是看这支军队在遇到困境之后的处置能力。别的不说,就像这次南昌之战,即使部队被打一个措手不及,第四集团军依然有能力,迅速重新组织,制住颓势,绝对不会出现大溃败的情况。

江西战场的失利并没有影响到北方军政府,这里现在是两而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管搞建设。

今年同时启动了三条铁路建设项目,除了花钱以外,就是费铁。靠着朔方的两家钢铁厂,以及振川和长安钢厂,产能肯定不够用。

为了满足大修铁路的钢铁需求,军政府在山西和河南又规划了两个钢铁基地,这两个基地分别设在太原和舞阳。

在后世的记忆中,这两个地方都有有名的钢铁企业。并且这里有炼铁炼钢的传统,附近还都有煤矿,是非常适合发展钢铁产业的。同时,在这里开钢铁厂,也方便于修铁路的时候,就地取材。不用再费大力气,从朔方和陕西,来运铁。以后修建华北铁路,所需的钢材也能靠这两个地方就近解决。

之所以说是钢铁基地,而不是钢铁厂,是因为在这两个地方规划的是一整套钢铁工业厂区,而不是单独的修一座钢铁厂就完事。采用的办法是军政府主导,民间资本广泛参与的方式,说白了就是官领民办。

纯粹靠民间资本,是无法短时间内完成钢铁工业建设的。现在的民间资本还是不成熟,无法搞这种重大投资项目,所以只能军政府牵头来搞。

军政府在这些项目中,会先行垫付启动资金和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然后将这些产业分拆,向民间有实力的商人进行招标。他们中标以后,将要追加一半的资金进入,而工厂的管理权也会归他们。之后的十年时间,用厂里的利润对剩余的股份进行赎买,也就是说十年后厂子就归他们完全所有了。

如此行事,是李振新不想再扩大官营产业规模。产业要发展,政府的管控也不能放松,但官营产业却不宜太多。这玩意搞不好,会成为负担。主要是干这种事,官营体系本身没啥优势,反倒会因为庞大,而降低效率。

除此之外,还有个意图,扶植民间资本通过股份化合作,从而扩大规模。现在民间进行股份化发展的产业,除了银行业以外,其它产业基本都是独资。这不利于快速发展,融资才是迅猛扩张的好途径。

朔方乔家,就是靠着融资搞了一个钢铁厂,有这个前车之鉴,继续在钢铁产业上推广股份化概念还是比较容易的。

“乔兄、这次你牵头在咱们山西老家建钢厂、吾等也放心不少。毕竟这么大的投资,要是个新手去搞,人心里确实没谱。”

“诸位放心、钢厂这方面,吾还是有点把握的,一定不会让各位乡邻失望。”

乔三此时心情激荡,他终于成了整个晋商圈的大佬之一。十年前他还只是晋商中的二三流人物,短短十年时间就晋升为核心人物,这份际遇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碰上的。

当年他连见晋商八大家,以及一些老户的资格都没有。可现在这些人,却不得不很客气的吹捧他,这种感觉真爽。这一次他刚一到太原放出风声,晋商大佬们就闻风而动,上杆子来送钱。

太原钢铁厂的总盘子有六七百万的投资,军政府前期拿出了两百万,剩下的需要民间资本来凑。

晋商拿出这点钱的能力还是有的,可这些人却不敢动。这和通过银行给军政府借钱不一样,这是实打实的投资,没有风险担保。用几百万去搞实业,大家没这种经验,心里很惶恐。有乔老三这样的产业大佬参与,众人心里才有点谱。

民间资本太弱,并不是缺钱,而是缺投资实业的信心以及经验。十来年的累积,才让他们有了给军政府以及一些工厂借钱的信心。将这些资本引入实业投资,同样需要一段时间的耐心引导。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