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33章 燧发枪和工匠级别

振奋新明 第33章 燧发枪和工匠级别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04: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时间到了1644年四月中旬,因为清军和之后军队整训带来的风波,似乎已经发生了很久,久到振川城里的人都不怎么提起了。处在激烈大时代的人们根本无暇回顾过去的事,他们眼前的事就已经够让人操心了。振川城的变化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城墙的水泥包砖工作已经结束。为了让防护功能更强新城的城墙底部直接用混泥土只在中上部用砖砌。

春耕也已经结束,已经在一万五千多亩地上种上了夏粮和秋粮,其中有六千多亩是水地,大部分集中在振川城附近,还有一部分是在离此不远的小河谷里。

庄稼已经长出了郁郁葱葱的幼苗,只要不出大问题秋收的时候肯定是个丰年。目前的一切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很满足,除了他们现在的大当家李振新。

已经搞了一个多月的试验,但燧发枪的点火率一直上不去。从加强击发装置的弹力到换了无数中燧石的样本,效果都怎么好。如果不把燧发枪的击发率提高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燧发枪就不能在实际战争中使用。士兵们是不可能对一把纯粹靠运气才响的枪产生信心的。

实验的不顺让李振新很焦急,上次打退清军已经过去快三个月了,满清的朝廷是不可能还没反应过来。也就是说用不了多长时间,下一场对清军的战争就要来临。已经吃过一次亏的清军这次一定会派主力前来,即使不知道具体情况,但也可以想象下次来的无论是数量还是战斗力一定会远超第一次。

正是因为日益迫近的军事压力,导致李振新对于燧发枪的生产有了一股执念,仿佛是武器不升级就没有安全感一样。

就在李振新焦心不已,疯狂的用各种石头做实验的时候,终于似乎有突破了,从口外贩羊毛的贩子哪儿收来的一种黄色的燧石点火率很高。这也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差点都逼着李钳工煮尿了。

有了可靠的燧石,燧发枪的生产就可以正式开展了。新式的燧发枪采用的是上击式方式发火,撞针从上部下击打装在枪管底部的燧石然后引燃火药进行发射。

新设计的火枪要比以前的火绳枪复杂的多,除了击发装置比较复杂以外还涉及到一系列的配件,比如击发保险,刺刀卡扣等等。这些工件从生产到组装都很复杂,对工匠的要求自然是高了许多。以前城里的工业生产其实都很简单,并不需要什么专业人员,普通人熟练上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干,但是现在就不行了,燧发枪的生产制作就必须要专业人员来干。

目前工坊里能做燧发枪配件生产和组装的人员不到五名,以他们的生产效率来说一天撑死也就做五六杆,这样下去估计等到猴年马月也不可能完成部队的换装。按道理来说堡里进行工业生产的时间也足够长了,怎么技工的数量还是质量都上不去哪李振新观察了几天之后,就发现了问题所在,没有充分调动工匠的生产积极性。

这些工匠们把掌握一门技术当作老本,除了自己儿子以外别人想学都不会教。这可不行,如果这样下去技工的数量永远也提不上去。看来工匠分级和师徒制度,以及计件制度必须要推行了。

新推出的工匠分级制度先从生产工艺要求比较高的纺织机工坊和枪炮工坊开始执行。能够独立制作整套产品的人称为匠人,刚刚开始学习制作的称为小学徒,能够做配件的称为大学徒。匠人的底薪要比小学徒高一倍,同时可以拿计件奖励,但匠人有带徒弟的义务,每年有带出十个匠人徒弟就可以升级为大匠人,带出的匠人徒弟少于五人就没有年终奖,当然也可以用另外方式进行升级就是对生产工艺进步做出可行性改进经过李振新评定之后也能升级为大匠人。大学徒底薪和学徒一样,但可以拿到匠人计件奖励的一部分分红。

匠人和大匠人的区别是,大匠人的底薪比匠人高一倍,可以管理一个工段拿整个工段的计件奖励。大匠人以上是匠师底薪是匠人的一倍,并且能拿整个工坊的年终分红,匠师分为四级最高称谓是大匠师。职称评定按工艺改进贡献来进行评定。大匠人升级为匠师的条件是带出五名大匠人徒弟,同时识字数过五百,除此以外还有一条接近对生产工艺有创造性改进贡献突出或者制造出目前工坊里没有且对工坊生产有重大意义的产品,这个目前只有李振新可以评定。

目前能生产燧发枪的五人被评定为第一批匠人,每人分了十个徒弟负责燧发枪的每生产一杆合格的燧发枪就能拿两百文银钱的计件工资。怎么着一组匠人一个月也能做二十杆燧发枪,估计用不了多久生产效率还会成倍数的增加。

这个制度得到了工人们的普遍欢迎,很多普工都想转到匠人的工坊当学徒,俗话说艺多不压身况且还能拿高工资。而被评为匠人的几位师傅,也很自豪,别的不说,就是下了工有十来个徒弟鞍前马后的叫师傅,这可在邻居和其他人的面前倍有面子。

好的制度确实能激发出空前的效果,工匠评级和计件刚刚执行十天,就见效了,燧发枪在十天里生产了一百多杆合格产品,还有两个匠人的儿子已经能独立生产碎发枪了达到了匠人的评定标准。

对于两个匠人的儿子升级为匠人这件事,城里的其他人议论纷纷,说他们这是以权谋私,绝不能纵容这种歪风邪气。但是李振新却通过了这个评定,还勉励他们再接再厉。优秀的技术工人可是难得的宝贝,怎么可以浪费哪。

看到枪炮工坊的人发了财,其他工坊的管事都坐不住了,连忙找李振新要求一视同仁,而且还给李振新拼命的讲各自工坊的生产工艺多有技术含量多么需要匠人。你一个压铁罐子的有个毛线的技术含量,也跑过来要匠人名额。李振新对于这种麻烦事自然不会亲自处理了,而是让大管事委员会去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只有一个既不能大幅增加工资成本也不能打消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