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3条71章 东南三国互保条约

振奋新明 第3条71章 东南三国互保条约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04: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大明内部整合不光让郑家感受到了压力,孙可望和左梦庚同样如坐针毡。他们两家面临的压力,实际上更加直接,因为他们的地盘直接与北方明军掌控的区域接壤。

万幸、目前的明军还保持克制,不然就麻烦大了。从战力上来说,两家都不觉得会是北方明军的对手。

即使人家没有南下,光这个阵势,也压的两国喘不过气来。按道理来说,去年他们两部的实力都有所补强,左梦庚接纳了尚可喜和耿继茂两股老军阀,麾下的兵马一下子长了一倍多,并且都是百战老卒,孙可望占据了浙东的杭州、湖州等府,又接纳了唐通,实力同样膨胀了不少。可是这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

因为自己变强的时候,敌人也没闲着,不算其其它几部,就李振新部,去年是彻底将整个北方都纳入了掌控中。人家现在的地盘,说拥有半壁江山一点也不为过。

“国主、郑家派来使者,说是来相商两家通好的,咱们应该如何答复”

“眼下、李羊毛一家独大,纯靠我部恐怕难以抵挡,若是有个援手,起码也能分担一二,孤觉得可以谈谈,郑家来人是谁”

“国主、是郑芝龙的族兄、郑鸿逵。”

“此人身份不低,快快请到大殿、孤与之详谈一二。”

郑鸿逵是和郑芝龙一个辈分的老人,隆武朝的时候,就已经被封为定国公,在郑氏集团中是实力派。孙可望于情于理都不能怠慢。既然人家能代表郑家前来和谈,那就能说明郑氏对此次和谈的诚意。

“老将军能亲赴鄙地、孤款待不周,还望见谅。”

“国主客气了,此次奉我家摄政王之命前来南京,主要是商议贵我两军罢兵休战共御北贼之事,不知吴主意下如何”

“北贼李氏,名为明臣,实为明贼,掌控朝堂、挟持天子,其部下蛇鼠一窝,沆瀣一气,祸乱天下。孤当初因不与其同流合污,而被其阴谋迫害,不得已委身鞑虏,谋求曲线救国。幸有机会掌控东南,自立只是应急之策。对于李贼,孤与之势不两立,若是你家摄政王有意共谋讨贼,自是英雄所见略同。”

“国主深明大义,忍辱负重,郑某敬佩。你我两家能合力讨贼,那岂不是国朝幸事”

大哥不说二哥黑,郑鸿逵自然知道两家的情况,不过场面话还是得说的漂亮一点。

说完恭维话之后,双方就开始商量具体事宜。郑家的意思是,郑、孙两部以目前的实控区域为界,互不侵犯。这样双方也就能腾出人手,将兵力布置在真正需要的地方。同时两家要勤加联络,互通有无,开放商路,结束敌对状态。

孙可望基本同意这个提议,同时也提出,郑家需要在水军和军械上给他支持,郑家的水军最好能为吴国,东南沿海还有长江航道的协防。

郑鸿逵代表郑家当场答应了孙可望的条件,两家最后还共同表达了希望与江西的左梦庚建立联系,最好是三家签署一个互不侵犯,一致对外的条约。

南昌的左梦庚很快收到了,郑、孙两家的联合提议。

“两位王爷、对于郑、孙两部的提议你们如何看”左梦庚虽然很想直接答应,可是他得尊重一下耿继茂与尚可喜的意见。这两人被郑家和孙可望赶出了老巢,估计很难放下仇怨。

“国主、虽然郑、孙二贼与我等有大愁,可为了国事,我和耿王爷愿意摒弃前嫌,咱们应该和吴、唐两家携手共进。”

“左某多谢两位王爷的大义,眼下的局势确实不容许我们东南再起内讧,等时局有变之时,咱们再做他议。”

1660年四月,东南的楚、吴、正三部共同签署了三国互保条约,约定三国互不侵犯,友好通商,携手对外。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北京城,气的吴贞毓在国政会议室破口大骂,连骂了三天才缓和。

“总统啊,你何必计较这些哪人家早就自立了,和谁联合还不是全凭自己的意愿再说面对咱们的军事压力,他们不走到一起才怪。”

“邦德、你就一点不动怒吗这三股乱臣贼子,真是气煞老夫。要不咱们现在就起兵南下,荡平东南三部草寇,想来不是朝廷雄兵的对手。”

“时机不合适啊,我们现在南下,面对的可不一定是三部人马,说不定是五六只哪”

“总裁你是说夔东和西营也有可能不稳”

“夔东和西营的构成,吴大人应该比我更清楚。久为乱兵,对朝廷又有多少忠义之心哪贸然南下,说不准会弄巧成拙,按下葫芦起了瓢。所以不宜操之过急,西宁王所部已经快完成整编了。后半年,夔东和靖南王所部也要按计划进行整编,此时不宜有大动作,咱们还得留兵力,防止整编的时候出现变局。”

“好吧、是吾太心急了还是等全军整编完成之后,再平定东南。”

“总统不要担心、靠他们三家成不了大事。再说你见过三个头的鸟吗他们能够联手,是因为咱们给的压力太大了。等过段时间,说不准又会出现什么变动哪”

“也是、就这三家各怀鬼胎的主,能长期共处才怪。”

对于平定东南,李振新现在不怎么心急,不解决内部问题,即使是统一了全国,也后患无穷。而所谓的内部问题,可不仅仅是南方几个军头的事情,北方同样有些问题需要解决。

南方的问题是割据,没有形成事实的统一。北方的问题是,刚刚完成整合,内部的向心力还不够,特别是对新的政治秩序认同感不强。

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加强经济建设和制度建设以外,还需要有个参照物。没有参照物,百姓们怎么能感觉出优越性哪只有通过对比,人们才能迅速认识到自己的生存环境到底是好还是坏。留着东南不动,就是为了让大家看看新政到底好不好。只有自己的日子过得比亲戚邻居好,百姓的认同感才会迅速建立。不然说不准过段时间,大家会说日子本来就应该过的这么好,搞新政没啥意义,像东林那样的复古派站出来闹事怎么办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