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386章 丰收的秋天

振奋新明 第386章 丰收的秋天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04: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秋天到了,华北平原充满了丰收的喜悦。今年的天时很好,不旱不涝,地里的庄稼一看就知道长的很好。

贾村在唐河岸边属于定州府,因为靠近唐河,有不少水浇地,是比较富裕的村落。

村民贾四全家老小都出动,到自家地里收麦。

看着眼前一片金黄的麦子,贾四很是心喜,总算是赶上好年景了,看这个样子,一亩地估计能打两石以上的麦子。家里有五亩水田,那就是十石的麦子,这些粮食一入库,接下来的一年日子就好过了。

“他爹、你看麦子的长势,估计咱家今年能收多少石粮食”

“五亩水田,能收个十石吧,八亩旱地,看着也还行,尤其是马薯长的不错,能收不少,今年咱家是饿不着了。”

“朝廷说只收一成的粮税,可是真的过段时间不会再加税了吧”

“肯定不加了,你以为是鞑子和二鞑子的时候啊如今的朝廷是总裁老爷当权,他老人家治下从不乱收税,这事陕西、河南的人都知道。”

“也是、总裁老爷何等的人物,最体恤我们小民了。粮食收了之后,我想着把两个娃娃打发到学堂里上学,你看怎么样”

“能行、现在年景好了,娃娃们读点书将来也有个前程。”

“就是不知道咱们的娃娃,有没有不吃农饭的命,小学堂第一年是连饭都管的。之后就看学业了,学业不成不光不管饭,还收学费哪。”

“那就看他们的命了,学不好,我可没余力继续供他们。”

“咱家娃娃别的不求,能上个中学堂就行,听说中学堂的毕业生,差不多都能端朝廷的饭碗。”

“要是这两个有哪出息,我可就没白苦。”

“收完粮后,朝廷修铁路的工地还开着没若是开着,你再去干两个月吧。”

“开着,要一直修到十一月头上才有可能停,上边对工期要求的紧,说急等着用铁路哪。”

“这么急干什么我还想着你能多挣几年钱哪。”

“你愁什么,铁路通了,咱们挣钱的地儿就更多了。咱家这牛车,用起来太不方便了,我再挣两个月钱,给咱家换个架子车,拉粮、拉东西方便。”

贾四和老婆正把割下的麦子往牛车上装,然后拉到家里晾晒。这个时代,可不敢把麦捆放在地里,专门有偷麦捆的贼哪。

“架子车要买,等咱有钱了,再买个铁马,这样你上下工就方便。”

“铁马还是暂时不买了,那东西金贵,像咱们这烂泥路,把好东西都糟蹋了。”

“听说奔驰厂的铁马皮实耐用,咱们乡下的路也能受的了。”

“是有这么个说法,不过据说奔驰车不好买到,还有不少假奔驰车哪。”

“是吗这帮人真是太坏了,不但坑咱们老百姓,连总裁老爷的名声都敢败坏,若是逮住了,一定要送官,让衙门判他个满门抄斩。”

说着话的功夫,牛车已经被装满了,贾四牵着牛往家里送一趟。那边卸了车后,还得回地里再拉一趟。

也就是贾四家地有点少,也离家近,可以当天就把收到的麦子拉回家。不少人家在秋收的时候,干脆就在麦捆里打地铺,昼夜不离的守着粮食。

粮食是根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随着各地陆续的秋收,去年光复的河北、辽东、山东等地,很明显的能感觉出比前段时间更加平稳了。这还只是收了一季粮食,若是再收上几季,民心会更加稳妥。

河北和山东的百姓,对过去抛弃的最快,什么满清、祖大寿、唐通、这些人早都被他们忘的一干二净。仅仅过去了一年时间,可在他们的语言中,仿佛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事一样。

天津附近的青县马厂是北地少有的种植稻田的地方,当年徐光启主持工部的时候,曾在这里治理过盐碱。去年光复以后,宋应星又派人重新整治了一回,并加装了好几台蒸汽抽水车,用来排除卤水。

现如今这里的稻子已经被收到了粮仓,看着谷仓里堆的白生生的大米,新安置在此处的舟山百姓,家家都是喜笑颜开。

北地的大米和南方不同,这里的大米口感似乎格外香甜。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还以为是错觉。可所有人都尝过以后,才发现这是个事实。

南方来的村民们很难接受这个事实,为啥自己在南方种了一辈子稻子,换了个地方之后,产的稻子反倒比原来的地方好了哪明明江浙一带,才是真正的鱼米之乡啊

除了这地方只能产一季稻子以外,这里的条件似乎比浙江老家更好。朝廷对他们这些军余,格外的照顾。一水的新农具,只要能用到的,都是免费配发。还专门组织人修砖瓦房,估计到了年底每家都能分到一套亮亮堂堂的新宅子。这么好的稻田,五年免税,这种好事怕是修八辈子福才能修到吧。

“诸位乡亲,明天鲁王殿下、李总裁、吴总统、宋尚书和张司令将一道来我们村看望大家。到时候老少爷们,可得长点面子,不要给我们舟山人丢人。”

“里正你就放心吧,朝廷的诸公能看得起咱们,还能来咱们村看看大伙,我们怎么可能驳了人家的面子,你就请好吧。对了、诸位老爷来咱们村,会在咱们这儿用饭吗咱们这儿别的好东西没有,上好的大米饭管够,若是需要我们这就张罗一个席面。”

“席面就不用张罗了,来的都是当朝重臣,怎么可能轻易在外边用饭哪要是出个意外,谁能担待的起”

因为害怕出意外,下边的人并没有准备用餐的事宜。然而当李振新一行来了之后,硬是转了大半天都没结束。到了最后,李总裁非要吃碗百姓家的家常便饭才行。这让天津知府、青县知县等当地官员紧张不已。

“老师、这边没准备啊,咱们还是到青县县衙用餐吧。”

“要什么准备,百姓家随便煮碗米饭,就条鱼就能应付。这样吧、其他随行人员到县衙去用餐,鲁王和我们就到这里找户人家,尝一尝百姓们的餐饭,看看他们的生活到底怎么样。”

这次来马厂安置村,李振新主要还是想看看百姓们的生活到底怎么样,从表面看,似乎各方面都还不错。可心里还是有点不放心,俗话说得好,餐桌才是最能体现生活水平的地方。必须得尝尝百姓们的日常餐饭,才能真正把心放下。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