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39章 第二次反围剿:铁瓷兄弟要打延安城

确定了方向,李振新的思路一下子就开阔了。从山区跳出去,然后在这一代搞些事情出来,不求战果有多辉煌,但一定要弄出点声响出来。那就先去延川城看看有没有机会。

找了个熟悉地形的士兵带路,全军武装急行军在山区走了半天之后就直往延川城方向插了过去,要说武装行军速度,目前的这支队伍怎么着也能排得上号,傍晚时分已经能够看见延川城的样子。

安排了三个机灵的士官去查看一下城里的防守情况,其他人就地休整,李振新的打算是如果今天晚上有机会,就直接夜袭县城,没有机会再说。

打探情况的人在晚饭时节就回来了,他们说城里的防守情况并不严密,不过还有个意外状况似乎,还有一波人也在探查县城的情况。

这个时候探查县城的应该不是清军的朋友,那就是友军啊。穿越到现在终于有友军了,李振新还有点小高兴。

赶紧派人想办法接触到这股友军,不管怎么样人多总是力量大一些,特别是声势会强一些,本来目的就是搞事情的。

如今天气正好是夏天,有利于野外宿营,而且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带了一个毛毯,这玩意儿在夏天直接铺到地上就能睡觉。等了一个多时辰,接触的人带了消息,确实是一支友军,头领叫久通贺,这都什么名字啊绰号不像绰号名字不像名字的。

赶紧接待对方过来的联络员。询问了对方的打算,然后李振新建议双方合营合计一下下一步的作战方略。友军的大头领很快带着大队人马赶了过来。见到李振新之后就直呼贺某久闻振川城李铁瓷大当家的威名,今日你我两军合营,定能占的这延川城,把满清鞑子打一个落花流水。

直到这时候,李振新才知道自己的匪号原来叫李铁瓷,这都什么匪号,简直是丢穿越者的大脸。

没多客气安排对方人员驻扎以后,分了一些行军粮先让人家吃饱了再说。在简易的行军帐篷里,李振新和久通贺等人商议一下,怎么打延川城的事宜。最后的结果是放弃晚上攻城的打算,现在城里的城门都关了,没有攻城器械,根本就进不了城,等到天亮的时候开了城门,久通贺的人直接混到城门附近,控制住城门,然后骑兵冲进城占城。

之所以让久通贺的人去控制城门,是因为李振新这边的人都没有剃发,没办法干这件事。分了一顶帐篷让久通贺大当家住进去,剩下的人都露天宿营挨了一晚上。

第二天攻城计划还挺顺利,突袭非常成功,攻进城的时间连半个时辰都不到。清军并不是没对延川城进行设防,毕竟这里离战区只有一天的路程,进攻振川城的后期基地就在这儿。有一千多清军在这儿布防。

之所以这么松懈,是因为以往这附近的匪军,是不可能打有主力驻扎的城池的,即使过来打战力也在哪儿放着,清军只要集结完就能砍瓜切菜一样逆推匪兵。然而他们遇到了李振新的部队,装备精良,跑步速度快刚控制住城门,大部队就跑步进城,火枪手榴弹打的飞起,清军一时招架不住就被打散了,纷纷弃城而逃。

一个时辰之后,义军已经完全控制了不怎么大的县城。李振新和久通贺商量之后,首先是安排军队轮流休息。昨天晚上很多人都没有休息好。估计接下来等清军反应过来之后,怎么也得一天时间。

过了中午很多人的精神的缓好了,李振新决定进行下一步计划,先把剿获的后勤物资做一个分配,粮食除了补充行军军粮以外都分给城里的百姓,其他物资除了一些火药以外都给久通贺。李振新对这些物资不怎么看的上眼。而久通贺对李大当家的大度颇为欣赏,不做推辞的就笑纳了。

分完脏,就该做下一步打算了。李振新的想法是,明天一早就带人出城往延安方向行军。但久通贺觉得好不容易打下了一座县城,怎么着也要守几天再说吧。

“贺兄啊,目前敌众我寡不宜坐困孤城啊,这里里鞑子的大军太近,咱们还是向延安府行军说不定延安府还有机会哪”李振新必须说服久通贺和自己一道出城,不然把友军留在这个危险的地方说出去不好听啊。

久通贺想了半天说道“铁瓷兄弟既然想打延安城,贺某自当奉陪,这样你我两军去打府城有点人势太单,某现在派出人马联络其他义军,咱们陕北的兄弟们都往延安府汇集,一定要让清鞑子看看咱的威风。”

久通贺这样说,李振新就知道他已经明白自己的打算了,打延安府也就是个幌子,目的是调动围振川城的清军主力。有些事看破不说破,作为一个常年和清军周旋的老油条能不懂吗,而且这老哥还很上道,愿意给李振新添一把火,不得不说李振新这次是欠了陕北义军一个大人情。

很快久通贺派出报信的人,就奔往了陕北各处陕北义军的老巢,把铁瓷兄弟要打延安城的消息通报给了大家。

陕北义军闻风而动,一时之间整个陕北大地的反清武装都振奋起来,纷纷向延安方向运动。当然他们也能看透此次军事行动是雷声大雨点小。不过花花轿子众人抬,只要声势搞起来就对抗清大业有利,大家添油加火的事有什么不能干哪。

当第二天李振新和久通贺带着人从延川县出发,一路上三三两两的义军陆续加入,有的大点实力有一两千人,小点的**百,甚至还有两三百的。两三百的人估计就是一个村子乡党,纯粹是来打秋风的,也就是乘个混趟,参与这种难得一见大事,也是继承陕北前辈们的优良传统。很多年轻的小伙子,都有点兴奋,他们终于和什么闯王之类的看齐了,以后老了也有一波牛可吹了。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