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398章 信息饥渴的时代

振奋新明 第398章 信息饥渴的时代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04: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孔兴燮挨打认罚回了曲阜,可由此应发的讨论并没有停止。几份主流报纸上,接连不断地收到了各种关于圣人之道的讨论文稿。

有些人的言论在主流报纸上得不到刊登,就找各种小报投稿。总之各类大小报纸,全在说这事。

大明的报业,近年来得到了长远的发展,除了三大主流报以外,民间也办了不少小报,不过影响力是没法和主流报纸比的。主流报纸的影响面是全国范围内的,而小报就没这个能力。

在这个时代,办一份通销全国的报纸,并不容易,交通和消息渠道就是大问题。好在有铁路和信号塔系统的支撑,办的这三份大报才能通行全国。

现如今,北方境内铁路沿线差不多都能收到七天以内的报纸。依靠信号塔传输系统,一天之内能收到重大消息的基本信息,七天之内差不多能收到急件详情。也就是说,政府层面,存在的信息误差,基本上在七天左右,特别偏远的地方,有个十天也差不多了。

三份报纸,兴平时报的主编辑部在长安、剩下的两份报纸都在京师,不过京华时报主要的销售地区是京师周围,远一点的地方覆盖率不高,大部分地方,看到都是另外两份主流报。

铁路沿线是消息流通速度最快的地方,两份报纸的印刷厂,直接是火车车厢。主编部将当日报纸样刊、刻好以后,立马让人带到火车车厢上。印刷工人边坐着火车往目的地赶,边印刷报纸。每过一个车站,就卸下部分成品,然后通过车站系统,往各订阅单位发送。

火车上的印刷车厢,除了印报纸外,也刊刻铜版。有些订阅量大,或者是比较重要的单位,会直接发铜版,让他们自己拿到印刷厂去印。有了火车印刷厂,大家就不用再像从前那样,看的全是数十天前的旧消息。

山西武乡县车站,国政通报的印刷车厢刚到站,负责接受报纸的工作人员就窜上了车。

“诸位辛苦,这是我从车站刚买的卤货,你们尝一下,好填点肚子。”

“徐兄弟,下次就别带卤货了,一路上兄弟们带上来的都是这些玩意。有啥新鲜的水果之类的整一些,我们也好解腻。”

“这时节,不好整啊,我尽量想办法吧。”

“好了、不难为你了,能带东西就行。这是最新的报纸,你们站一共二十份,你点一下无误之后签字。”

“数过了,没问题。武哥这是发往长安的政事信件。这个小包也是发到长安的,都标好了,不会出差错。”

“你小子,夹带的私信是越来越多,记住一次最多十份,不能再多了。”

“知道,麻烦武哥了,以后我有好东西一定惦记着你。”

通过报纸印刷车厢传送信件是除了朝政急件以外,最快的传信渠道。这个渠道只对官方开放,民间传信,要走专门的信车车厢才行,速度慢了好几倍。像徐长明这样在车站负责接收报纸和收发信件的工作人员,往往通过这个渠道传送一些民信赚点外快。这也是他们给车厢上的工作人员买吃食的原因,说白了就是互惠互利,互相行个方便,沾点国家便宜。

“徐哥报纸接到了吧你看了没这几天有啥大事发生”

“还是衍圣公的事,三日前衍圣公发文悔罪了。”

“老贼终于认罪了要我说对他们还是惩罚太轻。”

“要不是给圣人面子,斩了他都是轻的。对了朝廷到漠北的远征军,又取得了大捷。报纸上说,朝廷鼓励大家移民到漠北的兵站附近屯田守地。只要一个银元就能买千亩土地,还免税二十年。”

“那地方天寒地冻,听说六月还在飞雪哪,地再便宜也没法买啊”

“就是,朝廷也是瞎出主意。占那么远的地干什么,家门口的地都耕不完哪。”

徐长明和另外几个工作人员聊了几句后,就回到值班室,安排人送报纸。二十份报纸,车站留两份,其它的要送到县衙以及附近的驻军等各种衙门。

留在车站的报纸,会在候车室的阅报栏里放一份,供往来乘车的人了解信息。几乎每个坐火车的人,只要识字、到了候车室都会围着阅报栏看个不停。有些时候,还得车站工作人员组织排队,限时阅读报纸才行。不然会有个别素质低的,一直围着报纸栏霸占着不放。

这是信息饥渴的时代因为大明的光复,以及工业化前奏的开启,各个地方都在产生着巨大的变化,新的产品,新的生活方式层出不穷,这种急剧的变化,让人们对于各种信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大城市还好一点,基本上都能买到报纸。小县城和乡村,就是有钱也买不到新鲜的报纸。到县衙门口的阅报栏以及火车站候车室看一份新报,那是一种享受和荣幸。

城里人可能会花钱买一份报纸,而乡里人舍不得这个钱。有些乡里的读书人,看到报上的重要信息,会专门抄在纸上,带到乡里供乡邻们传阅。信息饥渴的人们,每看到一份新报纸,都会逐字逐句的通读,绝对不会放过一个字和标点符号。

对于民众来说,报纸是传递国家大事消息方面最快速的渠道。而对于政府来说,则是信号塔。经过这几年的建设,现在北方地区,包括四川和湖北,基本上每个县都建了信号塔网。遇到紧急事情,可以通过旗语、灯语和信号弹,快速的向上边通传消息。

老百姓最爱看的就是信号塔半夜用信号弹转发消息,那玩意儿非常震撼,特别的好看。不过官府,一点不想看到这个景象。一般需要大半夜的放信号弹转的消息,肯定是万分紧急的事情,而万分紧急的事情,往往都不是什么好事。

信号塔其实已经让消息通传速度,方便了很多。可李振新还是十分不满意,现在的这个消息传递效率。主要是这玩意没法传递稍微长一点的准确消息,每次收到紧急军情,都需要人半蒙半猜的判断具体情况。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