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振奋新明 > 第409章 海军出洋

振奋新明 第409章 海军出洋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04: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进入后半年,全军的节奏都是轮休,这其实不符合传统的思维习惯。在以前军队中有个专属名词叫防秋,进入秋季后,草原上的部就不老实起来,很多战事都是后半年爆发。现在,就是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找不自在。大明的军队,正愁没理由扩张地盘哪。

除了轮休,就是复员、专业,今年的转业安置人员比较多。属于南方各军阀的原有人马,李振新的计划是三到五年内,基本完成淘换,除了留下少数认以外,其他的人都被分流到地方上,主力人马全换成新鲜血液。因此每年退役安置的人员足足有四五万左右,这些人员的整体素质也有点堪忧,是一个比较棘手的活。

“君实、枢密院这块得外建一个部门,将军令和军政分开,这样也好做管理。军政部以后主要负责军队的政务和人事工作,军令部则负责结合参谋部的计划进行军事活动部署,以后团以及团以上的军事部署调整,在平时要以军令部的军令为主,在战时则以军令部委派的指挥部为准,原则上,旅、师、军单位都是代管单位,负责监督军令落实,轻易不能做部署调整。”

“院长、如此一来是令将分离,会不会对突发战事有影响”

“那到不会,出现突发战事,各级将令,有按照层级大小,指挥作战的权利。”

“军政部是否要将所有的军官任免权全部集中”

“这是自然,除了军政部以外,没有任何机构有人事任免决定权,各级指挥系统,有的只是建议和推荐权。”

“今年这么多退役军人,国政院那边问具体该向哪一地区,进行安置”

“今后几年,新通的铁路比较多,铁路上需要的管理养护人员缺口大,今年就先安置一万人到铁路系统中,还有各地的通信驿站系统,也可以安置五千多。这些人都从南方的退役士卒中选。还有陕北等地的工厂,也安置五千到一万人吧,剩下的再挑到各地府县做基层官吏,想来问题不大。原则上,南方的退役人员安排到北方,北方的退役人员安排到南方,这样有利于朝廷掌控地方。”

“好,我这就和吴总统他们去沟通,他们那边最害怕的就是所有退役人员全安排到政务这块。”

“这个担心也有必要,客观来说每年数万人员的安置,若是全推到政务系统,长此以往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对此咱们也得早做谋划。”

“这么多人,全部要让朝廷的财政来养确实很麻烦,没那么多差事可做安排。”

“我这边的的想法是,在辽东由朝廷出面,开几个官营农场,以后没有功勋和职位的士卒大多都安置在农场里,当农场职工。农场开始的五年由朝廷财政负责工人的开支,五年后他们自负盈亏,由农场自行承担工人的开支。辽东土地肥沃,自给自足应该不是难事。发展的好了,安置个数十万人不成问题。”

“这和以前朝廷的卫所制,有相通之处,时间长了,怕是有糜烂的危险”

“确实有相通之处,不过能不能防止糜烂,其实关键看朝廷的管控,要对农场运营人员进行考绩化管理,能者多拿,能力不足者淘汰。不能世袭化,他们也是朝廷流官体系的一员。至于具体的管理办法,咱们还得慢慢摸索。”

“有些士卒,怕不愿意去家乡之外的地方安家。”

“对于不想去家乡之外屯田的,可以由他们自主择业,朝廷会在五年内,按月给他们发择业补助。当然择业补助不是正经工资,会比服从安置的人员少六成,看他们自己的选择吧。”

体系越来越庞大,现在朝廷的军队,已经快接近百万了。若是完成统一,军队的规模怎么着也得一百二三十万。按这个规模,每年退役的士兵恐怕就得二十万上下,这些人员的就业安置,会是个相当麻烦的事。至少短期内,没法做到良性循环。这个时代的人,也无法接受当兵吃粮几年后,朝廷就不管不顾打发到原籍自谋生路。

一想到这事,李振新就一阵头大。可不推行退役制度,军队的战斗机就没法长久的维持。基础兵源必须流动起来,这样才会有竞争,同时也让军队和地方社会保持紧密的联系。不然地方社会和军营成了两张皮,普通百姓会觉得当兵打仗的事和自己无关,军队会成为无根之萍,纯粹成了一个职业。军人要专业化,但不能职业化。

好在,现在这方面的压力还不是很大。巨大的就业压力爆发,起码得五六年以后,才会发生。到了那个时候,实在不行就搞殖民地,把大量的退伍军人变成海外扩张的雇佣军,这差事有收益,也有前途,还能发挥军人的专业优势。

所以说,海军的建设刻不容缓。一定要在最近几年,建成一支强大的海军。目前海军的两大舰队,还太弱小了。只有不到两万人,这样的规模还撑不起海外建殖民地的野心,远洋出航都有点困难。

“张帅,海军今年能不能组成一个小的远洋舰队”

“舰船这块还是有点不给力,咱们能远洋的大船,不到十艘,这还得算上两艘刚刚下水的新舰。”

“有个七八艘就能行,咱们现在的目标是以锻炼队伍积累经验为主,我的想法是过段时间,组一个小舰队,先把东瀛航线跑开,起码不能让那帮贼子,在咱们的外洋胡来。”

“组一个小舰队倒是没啥问题,咱们慢慢来。到明年就好了,明年会有六到十艘大福船下线,那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

“还是不够,明年要仿制红毛鬼的那种大船,福船只能跑近洋,远洋力有不逮。除了仿制以外,以后还得自己研发新船样。不能老走仿制这条路,要走适合咱们发展的路。我们的优势在于蒸汽动力,以及钢铁结构,这是以后的主流。”

“总裁,最近我看到了一种朝鲜的铁王八船,那种船虽小,但船质坚硬,若是加了咱们的汽牛,改制成专门发射鱼雷的舰船,会有大用。”

“哪就让船厂做,只要有用就行。”

话虽然说的很痛快,可李振新心里却不觉得仿制朝鲜的船有啥必要,他们能弄出个什么好船不过张名振觉得有需要,哪就先做几艘出来看看情况再说。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